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闲话章太炎
- 格式:ppt
- 大小:667.73 KB
- 文档页数:22
《闲话章太炎》《闲话章太炎》这篇文章,作者用幽默的口语化和文言相结合的语言,介绍章太炎先生的一些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名士、革命家、学者的章太炎,了解了他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章太炎其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文章精心选材、组材的特点;2、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章太炎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教学重点】了解章太炎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关于作者;2、关于章太炎;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吧?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有一个人,他批驳过康有为;大骂过光绪帝;痛斥过日本政府;戏谑过袁世凯;反对过孙中山;谴责过蒋介石。
他就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张之洞驱逐他,清政府传讯他,袁世凯软禁他,众军阀排挤他,却被鲁迅赞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的章太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人物。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章太炎。
3、了解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章太炎的特点的一个词。
2、文中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三、细读课文,思考探究:1、从文中找出对章太炎先生的几个不同称呼,并思考讨论这些称呼的含义。
2、文章写了章太炎先生的几个方面?重点写的是哪个方面?3、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哪件事最精彩?4、你觉得章太炎是个怎样的人?5、本文写的都是关于章太炎的一些小节,作者不谈大师而写这些小节,为什么?四、探究语言特点:1、幽默风趣:书面语、口语、文言词交融。
2、这样运用语言的好处。
(见课件)五、课堂总结:嬉笑怒骂、桀骜不驯者,是章太炎;纵横捭阖、孤独求败者,是章太炎。
翻开历史,我们能找到隐迹山林者,我们能找到淡泊宁静者,我们能找到明哲葆身者,但像章太炎这样毫无顾忌地痛斥当局,而当朝统治者也无可奈何者,尚且没有第二人。
《闲话章太炎》《闲话章太炎》这篇文章,作者用幽默的口语化和文言相结合的语言,介绍章太炎先生的一些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名士、革命家、学者的章太炎,了解了他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章太炎其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文章精心选材、组材的特点;2、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章太炎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教学重点】了解章太炎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关于作者;2、关于章太炎;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吧?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有一个人,他批驳过康有为;大骂过光绪帝;痛斥过日本政府;戏谑过袁世凯;反对过孙中山;谴责过蒋介石。
他就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张之洞驱逐他,清政府传讯他,袁世凯软禁他,众军阀排挤他,却被鲁迅赞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的章太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人物。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章太炎。
3、了解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章太炎的特点的一个词。
2、文中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三、细读课文,思考探究:1、从文中找出对章太炎先生的几个不同称呼,并思考讨论这些称呼的含义。
2、文章写了章太炎先生的几个方面?重点写的是哪个方面?3、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哪件事最精彩?4、你觉得章太炎是个怎样的人?5、本文写的都是关于章太炎的一些小节,作者不谈大师而写这些小节,为什么?四、探究语言特点:1、幽默风趣:书面语、口语、文言词交融。
2、这样运用语言的好处。
(见课件)五、课堂总结:嬉笑怒骂、桀骜不驯者,是章太炎;纵横捭阖、孤独求败者,是章太炎。
翻开历史,我们能找到隐迹山林者,我们能找到淡泊宁静者,我们能找到明哲葆身者,但像章太炎这样毫无顾忌地痛斥当局,而当朝统治者也无可奈何者,尚且没有第二人。
比较·探究《闲话章太炎》学习目标1、了解章太炎其人2、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学习重难点:1、理解“名士气”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是鲁迅先生的老师,鲁迅先生曾为他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他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章太炎。
二、文学常识简介章太炎,名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
后改名绛,号太炎。
浙江馀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鲁迅称赞他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檄文蟊贼诟骂轶事伺候怠慢侃据案大嚼四、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有关章太炎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件事起一个小标题(5分钟)自称医学第一拟痛哭国门扇柄坠大勋章见袁世凯痛咒袁贼挥杖驱逐宪兵洞穿野心钱砸袁奴纵酒骂袁以致误车书“死”明志留友复食这些事情都体现了章太炎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名士气五、合作探究再读课文从文中标画出体现他“名士气”的语句,并简要分析(3分钟)1、学生边默读边用笔在相关的句子旁作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3、根据集体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名士气的含义。
六、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具有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特色。
请画出相关的词语加以说明(3分钟)1、自己边读边找2、同位之间交流3、集体交流七、拓展延伸。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闲话章太炎》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闲话章太炎》教案闲话章太炎教学目标:1、了解章太炎其人2、学习文章精心选材、组材的特点3、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1、了解章太炎的个性特点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吧?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有一个人,他批驳过康有为;大骂过光绪帝;痛斥过日本政府;戏谑过袁世凯;反对过孙中山;谴责过蒋介石。
他就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张之洞驱逐他,清政府传讯他,袁世凯软禁他,众军阀排挤他,却被鲁迅赞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的章太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节,其意义自然不及写大事,作者之所以要写,原因就在于,从这些小事中可以见出大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评价:革命家、学者、真名士3、赏析语言书面语的运用:大诟、包藏祸心、并世、楷范、是非曲折、谈资、称帝、故事、轶事、雄风犹在、礼遇、囚徒、太炎殁、草檄一文、安得、谗言、倒戈、纵饮、大嚼,等等口语词汇有:正经八百、眼红、大话、这是一场很好看的戏、不过瘾、伺候、送了命、书呆子兮兮的、酒喝多了,骂袁也骂痛快了,上车的时间也误了、干脆,等等。
好处是:(1)、这两种词汇是正常的现代书面文章中较少用的。
如某篇中用多了,就很自然造成文字表达的新异现象,因而带来趣味。
(2)、使用这些词汇时,作者往往会故意造成使用不当,或大词小用,或褒词贬用,而实际意思大家心照不宣,因而发生趣味。
(3)、两种词汇同时使用,就构成亦雅亦俗的趣味。
三种词汇同时出现,更给人语言丰富,自如转换的趣味。
3、小结4、练习《闲话×××》要求; 100字作右,写出人物特点个性1 比较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不同含义(1)闲话A 注意一点,面得让人说闲话 ________B 闲话少说,讨论具体问题吧 ________C 《闲话章太炎》 _______(1)胡乱A 快上班了,她胡乱吃几口就走了 ________B 他话还没听完,就胡乱批评一气 ___________C 我平时喜欢胡乱看书,……忍不住就想说给别人听_________2(1)人们敬佩章太炎,主要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本文中写的是章太炎的那些事?(2)本文题为《闲话章太炎》。
初一语文《闲话章太炎》《论逆境》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闲话章太炎》《论逆境》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生字檄.文xí怠.慢dài邀yāo贬biǎn诟gòu侃kǎn 嚼jiáo藩fān嫉jí宦huàn谗chán2、多音字3、词语包藏祸心:心里暗藏着做坏事的主意。
檄文:古代用于征召、通告或声讨的文书。
怠慢:冷淡、轻慢或招待不周。
邀:约请。
贬:与褒相对,给予不好的评价。
诟:辱骂;耻辱。
倒戈:在战争中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蟊贼:指为害社会的人。
4、作者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二)阅读能力目标1、学习圈点勾画细节的读书法。
2、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写作能力目标学习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四)思想教育能从文章语言文字着手,理解思想内容,感受伟人的风采。
三、教师建议(一)从《论逆境》中找出格言式句子,分别以《黄河化险》、《闲话章太炎》中的事例给予说明。
从毛、陆的《咏梅》词可联想到《论逆境》的什么句子?如“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的大智大勇等、周恩来的沉着等、任弼时的责任心等、全体人员的纪律性等;如“人的美德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章太炎彻底地公开反对袁世凯。
从毛、陆的《咏梅》词均可联想到“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
详见练习一。
(二)《闲话章太炎》中的哪些事例表现了章太炎的“名士气”,最精彩的是哪一个?几乎所有的小故事都是表现“名士气”的例子。
《闲话章太炎》《闲话章太炎》这篇文章,作者用幽默的口语化和文言相结合的语言,介绍章太炎先生的一些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名士、革命家、学者的章太炎,了解了他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章太炎其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文章精心选材、组材的特点;2、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章太炎狂放不羁、率性自然的品性。
【教学重点】了解章太炎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关于作者;2、关于章太炎;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吧?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有一个人,他批驳过康有为;大骂过光绪帝;痛斥过日本政府;戏谑过袁世凯;反对过孙中山;谴责过蒋介石。
他就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张之洞驱逐他,清政府传讯他,袁世凯软禁他,众军阀排挤他,却被鲁迅赞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的章太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人物。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章太炎。
3、了解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章太炎的特点的一个词。
2、文中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三、细读课文,思考探究:1、从文中找出对章太炎先生的几个不同称呼,并思考讨论这些称呼的含义。
2、文章写了章太炎先生的几个方面?重点写的是哪个方面?3、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哪件事最精彩?4、你觉得章太炎是个怎样的人?5、本文写的都是关于章太炎的一些小节,作者不谈大师而写这些小节,为什么?四、探究语言特点:1、幽默风趣:书面语、口语、文言词交融。
2、这样运用语言的好处。
(见课件)五、课堂总结:嬉笑怒骂、桀骜不驯者,是章太炎;纵横捭阖、孤独求败者,是章太炎。
翻开历史,我们能找到隐迹山林者,我们能找到淡泊宁静者,我们能找到明哲葆身者,但像章太炎这样毫无顾忌地痛斥当局,而当朝统治者也无可奈何者,尚且没有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