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阐述了林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林业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此提出了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林业产业投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保护环境,发挥林业产业的功能作用;提升林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强林业人才培育。
关键词:林业产业;趋势及成效;挑战;对策建议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产业发展建设高度关注以及相应扶持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随着新时代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产业在发展建设中仍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对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和分析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取得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产业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林业产业的综合价值有了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林业部门不仅对林业产业发展逐渐重视起来,还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进了林业产业的集成化水平发展,促进了林业产业综合价值的提高。
同时,通过加强对林业产业资源的有效规划、综合开发和深层次加工,带动了相关林业基础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林业产业向多元化的道路迈进,实现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林业产业趋向于科技化、现代化的道路发展。
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在新的趋势下,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发布:“2019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56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产业发展和生态扶贫成效明显。
2019年,全国经济林面积超过6亿亩,开展了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作,生态旅游突破18亿人次。
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近100万名,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或脱贫。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 林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市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良好,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批林业产业基地,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13.4%。
目前,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5万亩,经济林、山杏林生产基地85万亩,育苗基地120公顷。
水果、干果年产量4千余吨。
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000余万元,农民从木、果等林业种植业中的收入人均170余元。
2、林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林木加工业,分散在全市各乡镇和**市内。
主要生产木材初级产品,如单板、木方等。
其中,锯材加工企业25家,木片加工企业2家,单板加工企业32家,其它形式木材加工企业8家。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两户,主要是梅花鹿和野猪。
第二产业的产值1.2亿元。
3、林业第三产业,在我市尚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较不发达。
二、林业产业存在问题 1、认识水平低,产业后期投入不足。
一方面,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地位,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明显不够。
政府部门看准并实施了一些林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但由于没有协调有序的组织机构和统一管理的过硬措施,政府制定产业化发展目标后,往往操作困难、支持不够、后继乏力。
另一方面,政府忽视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不顾资源培育与加工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林业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致使林产业加工后劲严重不足。
2、企业规模小,无竞争力,缺乏品牌意识。
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大多是小型民营企业,较为分散,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全市木材生产企业共67家,其中年产值上50万元的仅5家,绝大部分为乡镇小型企业。
由于小型企业在数量占绝大多数,因此产业趋同现象十分突出。
我市大多数林产品是粗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品牌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3、投资结构不理想,林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大多数林业经营者过份依赖于政府投入,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
然而,林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滞后以及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解决对策;可持续发展引言林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从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为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林业经济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要性林业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林业经济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减少土壤侵蚀,并且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自然栖息地。
林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包括木材、药材、果实等,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林业经济还促进了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的观念,推动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因此,强调和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1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林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了过度开发和滥伐现象的出现。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退化等问题的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除此之外,过度开发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及措施1. 林业产业发展优势1.1. 生态环境保护林业产业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
林业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从而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2. 原材料丰富林业产业的原材料包括各种木材、竹材、草材、枝干、根茎等,这些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建筑、家具、造纸、工艺品等行业中均有重要用途。
1.3. 经济价值高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利润、林地开发和经济林业的发展等方面。
林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乡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经济联动,积极推动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2. 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2.1. 林地资源缺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林地资源愈发受到破坏和枯竭。
除了非法砍伐和采伐外,大面积林地遭受着“清桉补松”等不合理利用方式的伤害。
此外,大规模的野生植物和动物猎捕也加剧了林地资源的流失。
2.2. 林业产业收益低尽管林业产业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但由于森林产品的价格低廉,导致农民的收益也较低。
长期以来,林业产业应用的科技也较低,加工水平和市场渠道较为闭塞,这也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法律制度不健全林业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和法律的保障。
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的完善还存在不足,具体而言,由于立法和监管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农民缺乏应用相关法律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3. 林业产业发展措施3.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为了解决森林资源破坏和流失的问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实行合理的绿化和造林计划、对非法行为进行惩治、开展公益林保护倡导活动和加强对森林资源情况的监测都有助于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并提高其可持续经济价值。
3.2. 发展林业产业技术林业产业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开发,这有助于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林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林业产业结构单一以及政府政策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实行科学合理的林业资源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等。
只有在不断完善林业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才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对策、资源利用、林地开发、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存在着乱砍滥伐、过度采伐等现象,导致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林地过度开发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林地被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
应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开发行为。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林业产业结构单一、政府政策不明确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只有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林业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是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大面积的砍伐和滥用化学农药导致许多珍稀树种濒临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存在着浪费资源、低效利用和不合理配置等现象,导致许多林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对策。
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监测体系,保护珍稀树种和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发展现状及其现代林业建设对策与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林业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目前,中国的林业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林业经济体,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从林业发展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林业发展现状1.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过度开发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损害,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许多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管理。
在林业方面,一些地方的自然森林已经被过度伐木和过度采矿所破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而且,在一些地区,采伐和砍伐未得到有效管理,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盗伐率的不断上升。
此外,由于种植林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经济效益较低,一些地方政府的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不充足,难以为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产业结构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
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地方政府没有考虑到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及林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带动作用,导致了林业产业的萎缩和林业经济的低效状况。
3.技术水平问题当前,我国林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待加强和提升,大多数地区的林业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养有限,难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技术对林业进行更精准的管理和生产。
此外,许多地方的林业设施和设备也过时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林业的需求。
1.建立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应当注重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统筹规划农业与林业的发展,探索林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林业漫地实物及其产业链的打造,形成现代化林业体系。
优化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林业经济效益,建立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2.加强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应当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加强关键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重点生态工程的规划与实施,确保生态安全。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国有林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1: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国有林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包括木材的采伐、加工和利用环节。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策略:首先,需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林场资源,确保可持续利用。
建立科学的森林经营模式,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避免过度开发和滥伐。
此外,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木材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水平,减少资源浪费。
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问题2: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国有林场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的问题。
过度的采伐、土地破坏和污染等现象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为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有林场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加强对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问题3: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场面临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不足。
应对策略:国有林场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
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和开拓,了解市场需求,推动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
总结起来,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市场竞争压力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机会。
林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篇第一篇一、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与挑战林业经济,是指林业部门及生产机构组织和协调各生产要素,开展林业生产经营和营销活动,为人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的重要经济类型。
作为必须兼顾经济性和公益性的行业,林业经济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以下两点原则:一是,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林业则是基础的公益性产业,因此,在具体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决不能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放弃对维护生态系统这一职能;二是,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兼顾长远利益。
林业经济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所需林业产品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林业生产长周期的特性,做好抚林、育林和营林工作,为了维护林业经济的长远利益作出积极的努力。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林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更为严峻的挑战。
应从实践出发,始终坚持林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为实现林业经济健康发展、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科技发展缓慢等亟待解决问题。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严重不足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总量严重不足,森林质量下降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东北、西南地区是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西北、华北则是森林资源匮乏区,尤其是青海、新疆两省这一情况更为突出;二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森林总储量、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尤其是,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存在重大失误,“砍”远大于“种”,加之林木生产周期又相对较长,因此,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且中幼龄林木所占比重较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处于失衡状态。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襄阳地区发展经济林需要重视的问题探析刘功斌1解志军2程泽运3(1.襄阳市国营林场,湖北襄阳441021;2襄阳市科学技术推广站,湖北襄阳441021;3.湖北省林业厅襄阳示范苗圃,湖北襄阳441021)[摘要]在阐述经济林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襄阳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归纳总结出襄阳市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先天条件不足、人为因素制约等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做好“生态项目经济效益化、经济林产业生态化”的功课,解答“种什么、如何种”的问题;深入分析资源禀赋,一地一策,规划引领,多模式并进,拓展增植空间,解答“种在哪”的问题;创新创意,探索科学完备的体制机制,解答“谁来种、卖给谁”的问题。
[关键词]襄阳地区;经济林;效益化;生态化[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29-82-3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经济林事业是一项希望工程,事关生态建设成效,事关精准扶贫成就,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把经济林事业做好,是“生态立省、产业强省”的有效途径和保证,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1经济林概念广义经济林是与防护林相对而言的,指以生产木材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它包括特用经济林、薪炭林等。
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汁、树枝、花蕾以及嫩芽等,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产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胶、药材、香料、饮料、涂料及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果木,如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工业原料林等,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中林业产业发展对策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作为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农村建设中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林地被非农业建设占用的现象逐渐增多,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在资源保护上,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加大对违法采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的打击力度,同时提高林地保护的效益,确保林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在资源利用上,可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多种经营模式,加强林业种植和林下养殖的研究和示范,提高林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当前,我国农村林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可以通过实施林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重组,发展以木材、木质品、食用菌、中药材等为主要产品的林业产业链,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林业产业的附加值。
在产业优化上,可以通过加强林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推动林产品出口和国内销售,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升林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增加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上,可以加大投入,加强林业科研和技术攻关,提高林木育种、病虫害防治、营林造林等技术水平,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养一批懂农业、会经营、懂管理的林业人才,提高农村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襄阳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刘藕莲 张雪莲 康真 解志军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
[摘要]通过对襄阳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分析,指出了襄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对策,旨在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对策;襄阳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B
1 襄阳市林业产业概况
襄阳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水中游,全市林地面积93.20万hm2,其中有林地71.35万
hm2,森林覆盖率42.55%。活立木总蓄积2500万m3,其中,人工林面积16.30万hm2、蓄积
516.54万m3,天然林面积43.81万hm2、蓄积868.14万m3;竹林面积0.12万hm2。
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木本油料林、生物质能源林、中药
材、茶叶和食用菌基地建设以及林下种植与养殖等为主的第一产业,以木本油料、森林食品、
木材、生物质能源、干鲜果、茶饮等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林业技术服务、林特产品销售、
和森林旅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2016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8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48.5亿
元,第二产业359.2亿元,第三产业197.3亿元。
全市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1万hm2,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襄阳
市拥有22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4.97万hm2;建设了10家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1.47万
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6个。
2 襄阳林业产业发展优势
2.1 林产资源丰富,特色林产品加工前景广阔
林产资源包括有商用木材、藤、竹、水果、茶叶、香料、木本粮油植物、野菜、林生菌
类、中草药、动物加工制品等,是林业产业的原料基础。我市桃、梨、柑橘等水果产量大,质
量好,特别是以枣阳油桃、老河口大仙桃、襄州冬桃和保康蓝莓等为代表的一批襄阳优质特色
水果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坚果类如核桃、板栗近些年产量均在5000t以上;茶产业是我市
的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我市茶叶产量保持在1.95万t以上;其他诸如木本粮油植物的油
茶、油用牡丹,中草药植物银杏、杜仲等也均形成了规模种植和加工产业。
2.2 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增值空间巨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0年襄阳林业总产值为113亿元,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达到805亿元,6年同比增长
612%。襄阳林业高速发展,成为襄阳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我市已建设木本油料
林、生物质能源林、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等林业产业基地26.67万hm2,形成了木本油
料、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食用菌、木材加工、茶叶、干鲜果等七大优势林业产业。
2.3 龙头企业、科技园健康发展,行业带动效果明显
襄阳市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9年的16家增加到2016年的79家,为带动林
农增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襄阳市目前已建立湖北现代林业老河口市森林食
品、湖北现代林业南漳林产品、湖北现代林业宜城食用菌等3个省级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已
完成投资45亿元,园区入驻企业30家,实现产值71.77亿元。龙头企业、科技园的带动为地
区林农提供了创收的机会,企业将水果、茶叶、木材经加工出售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丰富了市场
产品,提高了林农种植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实现了“林农增收、大地增绿、生态增效”的健康发
展目标,而且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让老百姓切身感受
到了森林带来的实惠。
3 襄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林区基础薄弱,发展不足
我市保康、谷城、南漳和部分市区林地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常年无人管理;部分地区经
济发展慢,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甚至没有任何排灌设施,营造林还停留在使用传统
品种上,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经济效益差;还有部分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是林业管理水平
差,林业科技力量薄弱,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森林资源开发不合理,产业发展滞后。
3.2 加工业滞后,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我市林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较多,但是实力弱,规模化程度低,设备和技术不先进,仅限于
粗放的经营和加工,深加工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加工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知名度低,跟不上产
业发展步伐,制约林业产业发展。
3.3 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政策扶持
大部分木本植物存在生产周期长、前期收益少,甚至前期没有收益的特点,致使林农种植
的积极性不高。像种植油用牡丹,前三年基本没有收益,很多林农种植一两年就放弃种植,有
的因为没有收益,不进行田间管理,导致后期也不会有收益,对此状况政府缺乏相应的扶持政
策。
4 襄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对策
4.1 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科学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学的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必须有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作保障。政府相关部门要
加大对林业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完善林业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
障。近年来襄阳市大力发展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产业,油茶、油用牡丹都是木本植物,
一年栽植多年生长,一般造林前三年没有产量,所以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政府主管部门应
针对这种问题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科学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2 突出产业重点,确定林业主导产业
为加快实现襄阳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千亿级林业产业”发展目标,襄阳市确定了十大林业
产业:苗木花卉产业、茶叶产业、森林旅游业、木本油料产业、水果产业、木竹藤加工产业、
森林食品、野生动物养殖和林下养殖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生物质能源产业,暂时还没有确定其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各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我市十大林业产业发
展情况,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选择一些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的产业和产品
进行重点开发,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本地的主导产
业。根据近些年林业数据分析,我市保康县核桃和油用牡丹加工,谷城县山茶、茶叶加工,襄
城区杜仲产业等都可以作为地域特色林特产品主导加工业来发展。
4.3 引进新技术、优良品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主管部门要强化科技攻关,根据本地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引进
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同时要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
合理开发利用力度,加快选育、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加强丰产林栽培、示范基地营造
技术研究,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示范,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和良种化种植。
4.4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担负着引领带动、创新示范作用。龙头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仅影
响其自身发展,同时还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培养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是调整
区域经济结构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要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转变发展理
念,加快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正军,张光莲.我国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6(1):25-26.
[2] 高扬,颜景红,黄铁军.林木良种在林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吉林林业科技, 2001
(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