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词类活用(名词)
- 格式:ppt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23
课时34理解活用实词——抓住规律,语法判定课堂讲义复习任务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形成翻译中的“词法意识”。
考情微观(见课时33)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名词、动词活用的规律特点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
主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3)良庖岁更刀:岁(4)蝉蜕于浊秽:蝉(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8)大石侧立千尺:侧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能”“可”“欲”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②二月草已芽:芽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⑤君子不齿:齿⑥未云何龙:云、龙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②左右欲刃相如:刃③云青青兮欲雨:雨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②鹪鹩巢于深林:巢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⑤风乎舞雩:风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考点突破教学目标正确辨别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辨别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例句名词+介宾短语,名词放在介宾短语前面,名词就用作动词风.乎舞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风”放在了介宾短语“乎舞雩”的前面,“风”应翻译为“吹风”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籍”应翻译为“造册登记”名词+代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应翻译为“游泳”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应翻译为“用网捕”古代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下”应翻译为“攻占”,“东”应翻译为“向东进军”词也常常活用为动词【对点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3)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 )(1)“雨”,下雨(2)“履”,登(3)“军”,驻扎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发生活用的词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
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
[词语][译文][词语]方位名词“南”,名词活用为动词,要译为“南下”。
理解活用实词的意义与用法——明确词性,分辨类型复习目标1.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形成翻译中的“词法意识”。
2.辨析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链接高考卷别文本中的活用实词具体活用类型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Ⅰ卷①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翻译题中的)②遏奸劝善③援圣以自贤①先:意动用法,以……为先,放在前面。
②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的人或事。
③贤: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显得贤明。
①实词的活用,既在翻译题中直接考查,也大量分布在阅读材料中,影响着考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②活用现象多为意动、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
备考要熟悉2023新课标Ⅱ卷①古人临阵出奇(翻译题中的)②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①奇: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奇兵、奇策。
②缓: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放慢。
2022新高考Ⅰ卷①夜见孟尝君②又北见燕王曰①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北:名词作状语,到北边。
2022新高考Ⅱ卷吾欲北发幽州突骑名词作状语,向北边。
2021新高①君恶闻其过则忠①忠、佞:都是形容词活用作类型,学会迁移,灵活判断。
考Ⅰ卷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翻译题中的)②商旅野宿焉名词,忠诚的人,奸伪的人。
②野:名词作状语,在野外。
2021新高考Ⅱ卷①纠合骁健②劝课农桑,抚纳新附①骁健: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骁勇健壮的人。
②附:动词活用作名词,归附的人。
名词的活用[教考衔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名词,解释词义并说明其活用类型。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类型:。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
类型:。
(3)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
类型:。
(4)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类型:。
:。
类型:。
动词的活用[教考衔接] 2.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动词,解释词义并说明其活用类型。
(1)追亡逐北。
(《过秦论》):。
类型:。
(2)李牧连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