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西省著名书法家汇总审批稿
- 格式:docx
- 大小:51.29 KB
- 文档页数:2
山西书法名家张计文作品欣赏
作者:杨玉
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6期
张计文,山西忻州人,笔名继文,号培苗农夫,斋名翰川轩主,怡书斋。
张计文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上世纪80年代末于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深造,篆、篆隶、楷、行、草书皆能,最精小楷。
张计文师承全国著名书法家卢中南、黄文泉、戴长虹、王浩、廖金城诸先生研习众贴,加之多年的努力,书法造诣颇深。
张计文现任山西省忻州市心连心书法培训学校学长、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书法报》、《书法学报》特约记者,以及山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忻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三晋书画院忻州分院副院长,还是《五台山交警报》报头(名)提写者。
多年来,《书法报》、《书法学报》、《中国慈善公益报》、《快乐老人报》、《赢家纵横》杂志、中国名人书画网、泰能新闻网、影响力传媒网、五台山搜狐网、山西频道、《忻州日报》、《忻州晚报》、忻州电视台、忻州传媒网等60多家媒体多次刊登张计文的书法作品、艺术简历与文章。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书法名家辈出,他们在汲取古人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引领近代书坛风骚,下面给大家分享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楷书,以飨读者!1于右任草书名世的魏碑大家于右任楷书《曾孟鸣碑》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
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2张大千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
四川内江人。
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
一生多富传奇色彩。
早岁即有艺名。
享高寿。
富可敌国。
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
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
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
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3李叔同入世的楷书,出世的佛法李叔同楷书五言联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
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
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
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
”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
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
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
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4陆维钊碑帖结合的楷书大家陆维钊临《石门铭》陆维钊(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
书法家杨文刚简介
杨文刚,一九六九年生,山西省运城人,一九八九年毕
业于石家庄人文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芮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芮
城县蓝天学校书法专职教师,芮城县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书
写者,芮城县小学教师硬笔书法培训主讲。
楷书宗钟繇,欧,褚,柳,用笔瘦硬劲挺,凝练而富有
弹性,精致而灵动洒脱。行草学二王,米芾,王铎等诸家,
风格天真雄健,沉着痛快,充满勃勃生机。其作品曾入展获
奖,中国永乐官第四届国际书画艺术节,全国绿映蒲县书画
大赛,山西省第二届群众书法大赛,山西省千人千联书法展,
中国书法之乡十八县市巡回作品展,运城市第二届菊花奖书
法大赛优秀奖,运城市楹联书法展三等奖,运城市黄河魂水
利情书画大赛优秀奖。。
山西书画名家名作品鉴之六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63期名家名片魏峰别号一澜河东人氏幼好书法常获师赞高中遇反潮流学习荒废唯学书不辍师命每日抄写毛选不敢丝毫懈怠亦获益良多参加工作后曾跟名师书艺精进始有所成然因兴趣过泛常游离于书法与摄影学术与政治交际与实务之间心有旁骛难以安心书艺幸得诸多书友提携浸淫于浓厚书法艺术氛围之中心始得安曾被邀请参加纽约和上海等地展览得到中外艺术家的好评2006年5月被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列为山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承人并被授予『山西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名家点评一澜作书,初不经意,对客取纸墨游戏,一挥而就。
然多字少许便足,从容婉转数余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落笔如风雨,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天然自功,笔圆而韵胜。
一澜乃魏峰书名,平时读书、作字,为弛张之乐。
室有鲁公大字,浸淫日久;俯而读,仰而思,深得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魏峰之书,平静独远,虽规模古人,自有长处,幽赏未已,高谈转清,不有佳作,何以雅怀?——梁鸿(书法家)魏峰先生的作品潇洒灵动,妙趣自然,不仅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觉得书法亦如其人,厚道、凝重。
魏先生的字平实中追求意趣,创新中探源寻根,整体营造出一种适度、协调、中和、中庸合一的境界。
从其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与经典的走近,更感到那大气磅礴与率真自然的和谐。
在沉雄洒脱中体现书风坚刚、书品正大,在苍古与华滋间尽显勃勃的文人气象。
多年来,他一直在用心、用志、用情书写,正如他在生活中对待朋友一样真诚。
因此,率意诚心的心灵状态,决定了他的书作既凝重内敛又自由奔放,在隽逸宽绰中展示刚柔雅拙的多种态势,因此达到了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境界。
——薛锁明(学者)。
书法家赵伟(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书法家赵伟
著名书法家赵伟简介:
赵伟,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
现为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客座教授,东方书画研究社常务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同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大同大学书法系特聘教授。
艺术风格
师从大同市著名书法家郜孝先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理论和书写技法。
擅写隶书,其隶书具有现代感,字的结构疏密变化、错落有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对于学书之道,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书贵在有神,而并非追求形似,学习古人,要集百家之所长,然后融入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特点与风貌,而不能一味拜在古人脚下
荣誉
获新世纪当代百家书法精品展一等奖
山西省第二届百家精品展精品奖
牡丹杯全国著名书画作品展金奖
“绿映蒲县”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首届小品展金奖
2003年,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
2005年,隶书作品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届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2007年连续两届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优秀教学成果展最高奖(金奖)
2010年和2011年,应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邀请,先后赴日本和韩国进行书艺交流,作品还曾在台湾新竹市展出。
作品刊登于《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书法教育报》等专业报刊,在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相继展出数次,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2。
书法家沈治平简介沈治平,是一位在书法界备受瞩目的大家,同时也是广泛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文化名人之一。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一、个人经历沈治平,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曲阜市,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
自幼喜爱书画,曾在住宅楼墙壁上练习书法。
后来,沈治平开始向杜学习书法,并且勤奋练习,不断追求在书法领域的突破。
他的书法作品注重形神兼备,追求笔墨与情韵并重,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书坛大奖、山西省优秀作品奖等。
二、书法风格沈治平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也擅长行、隶等字体。
他的作品在技法上注重笔墨的结构和对墨色的把握,讲究造化中取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语言流畅、构思深刻、形式美观,而且在气势、气质上更具有一种极尽境界的韵味。
他的书法作品常以淡泊、清雅、飘逸等特点为主,表现出一种自然、含蓄的情感与态度。
三、社会地位沈治平是中国书协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文联会员等多个组织的成员。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被收入了很多重要展览和博物馆大全中,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事业中,被很多机构用作公开赠送礼品等。
他在书法界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集藏家和文化界人士的赏识和尊重。
同时,他还曾受邀出席书法论坛和书法嘉年华等大型文化活动,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沈治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有高超的技法、深刻的内涵,而且在形式上更具个性,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特点。
他也是书法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书法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近代书法名家作品
中国近代书法名家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先生尤擅草书。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
著有《历代名家学术经验辑要释疑》、《书法沧丛》、《二五书法管窥》、《沉尹默书法集》、《秋明室杂诗》。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
此外,还有张祖翼、高邕、沈曾植等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
李雷,字一雷,山西太原人氏,1974年生,毕业于山西大学高等美术学院,现为陕西省书画研究院理事,中泰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中华关公文化学会副会长,中非经济贸促会副会长,山西商会副会长。
一雷自幼酷恋书艺。
由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入手,上溯三代,深侵秦汉,贯通至隋,于唐宋用力尤勤。
其书作严谨古朴、厚重雄健有序、委婉柔韧现妙,深得社会各界及专家赞赏。
自步入社会,虽工作紧促仍挤时笔耕,寒暑无间,终年临池不辍。
其书如墨画,绘尽神州千山万水;笔迹如长城,绕遍大漠关内外。
字动如行云,飘荡碧空映日月;作品舒展流畅且雍容大度,翰墨深窗致心境高远,与时俱进,阔步创新,妙笔生花,意境深奥。
字如其人,初入职场,即悟其觉。
勤劳奋勉,脚踏实地,努力精进,处处率先垂范。
因才艺非凡且表现出众,屡被破格升迁;因善文,真语人生,翰墨洗心,给人以精神、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境界;其书艺,墨缘意趣中求神韵,洒脱飘逸。
习书养德,泛爱众,广交友,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至始修炼其光彩人格;其从艺心怀仁爱、心系弱势群体,激励上下左右,培养书法队伍,赋予智慧和感悟;论为人,心地善良,淡泊名利,卓识高远,助人而不图报……古人云:“一字见其心。
”书品代表人品,丰富的学识及修养,亦滋养了其在书法、古今诗文、音乐、摄影、鉴赏等多方艺术的较高造诣,尤其极具艺坛风云的精品绝作,皆扎根于他三十余载的苦修勤耕,得道于兼收并畜、广学博采、勤勉问津。
其行笔作书,落笔结体,广溶众家于一炉,追摩历代诸家法帖于一体,研习“二王”之真谛,求其风神,动其幽意,感其韵律,以致书作苍劲老辣,神态多姿,潇洒练达,舒逸朴实,动静相依,刚柔并济,自成一体。
正可谓:艺坛高处不胜寒,芳草遍人间!其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报》、《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报刊发表及电视台等多加媒体进行事迹报道;参展入编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大展。
“观书寄幽思,闻影随墨醉。
明月映清流,千山故云归……”路漫漫其修远兮,占启上下而求索,其书必像大山一样峻高而深邃,大海一样宽广而浩瀚。
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行书自作诗四屏
姚奠中(1913-2013)山西稷山人。
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主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韵文协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西省古典文学会会长等职。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其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
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款识:塞上五首之一姚奠中
钤印:姚奠中印(白)馀事(朱)
说明释文:塞上孤城宁武关,今朝日月换新天。
层峦叠嶂藏林海,废罍荒台绝燧烟。
民族融合争建设,山河壮丽供留连。
不须怀古思廉孝,汾水天池亿万年。
说明:藏家得自作者本人。
书法家邵强简介
邵强(1962年-),山西临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自幼酷爱书法,师从王择端、蒋兴文等名家学艺。
1983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毕业生,同年被保送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系研究生班学习。
在师从胡少卿、康馥琳、邵秉仁等著名书法家的教育下,邵强深刻领悟到书法艺术的内涵与精神。
邵强的书法作品充满着时代感与东方哲学理念,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奖、山西省首届书法展特邀展、世界华人诗书画联展特邀展等。
他的作品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成一体,饱含文化底蕴和制胜之道。
邵强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以自然、流畅、质朴、大气的气势见长,书写力度饱满、结体圆润,墨色厚重浓淡有致,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
除了创作,邵强还致力于书法的传承与推广。
他担任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务,并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个人书法展,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2019年,邵强入选第十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书法家,邵强始终坚守着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挖掘和创新,不断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他的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赢得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敬仰和喜爱。
中国近代十大书法家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1999年初揭晓。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1、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风格。
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2、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
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於唐;后师从黄宾虹。
先生尤擅草书。
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3、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其书法尊崇帖法,富有创见。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4、于右任(1878-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
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其书法特点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於一炉。
於先生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曾创作《标准草书》,擅诗文著作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于右任书法》等。
该作品藏于德风堂5、沉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期间曾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歷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其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作於清俊圆润中,呈劲健透逸之姿。
近代山西省著名书法家
汇总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近代山西省着名书法家汇总
丁立丁义贤卫天亮卫牢娃马良忠王陆王治国王兴国王来和王建魁宋杰王永祥王海鹏王朝瑞王秀生王卯全王志刚王岳青文景明亢金马仇官有邓明阁邓心泉田树苌冯建东石喜琴刘锁祥刘志强刘静望刘久长刘鸿滨刘小原刘海生刘政群安多民安开年朱民贵朱鉴塘朱小洁孙存锦吕书庆阴凤华郭永进
张谟张生张一张俊才张铁锁张世荣张启明张旭林张建民张迎军张广凯张剑舟张秉谦张鸿文李刚李焰李曰敬李庶民李祖孝李锦彪李琳文李慧英李文亮李晓林李琼瑶李才旺李冠平李光琳李家琪李小坪李永刚宋树德宋培卿宋富盛苏富世陈嘉澍陈大树陈明元陈巨锁陈俊民杨小健杨树洲杨国柱杨吉平杨金贵冷光沈晓英吴宗智林鹏武垒武爱栓武晓梅周先宝周春殿郑恩田赵秀芳赵宝琴赵望进赵社英赵承楷荆观圣郜孝贺寿长姚仁承段生龙郗满祥闻林徐树文徐文达徐晓梅殷宪袁旭临贾昕凌贾大一高智高英柱高全章郭齐文郭存魁宋杰
梁鸿梁世昌阎俊韩瑞韩少辉韩清波韩左军颉林傅三忙曾声亮雷崇善霍德敏薄文秀魏晓刚朱焰冯慧林韦钢武王弼现毛苏南叶欣刘新恩刘补仁刘兴尧乔玉亮吕林健朱元春李海宗李寅生张星亮范珍明
赵学义赵邯平贾双平高建国郭引贵樊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