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的智慧旅游满意度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7
理论新探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顾客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廖颖林!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上海!""SNN"摘要%本文分N个部分%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其次#以瑞典和美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为例#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在顾客满意度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顾客满意度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顾客满意度中图分类号%=!!S5"文献标识码%T文章编号%D""!KUSVW!!X"#""$K""!SK"N分别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通径系数矩阵&$为残差向量#表示结构方程未能解释的部分$测量模型E13*:(’3>30&1/23+F的方程!反映型"为%我国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质量观的转变#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水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水平#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量化顾客满意程度$传统的量化方法只是简单地统计各种满意程度的用户占所有用户的比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且易于理解#但是精度不够#也没有办法进行检验#无法满足目前的要求$顾客满意度作为一个经济心理学的概念#较难直接衡量#一般需要通过其他外在变量间接进行测量#而结构方程模型!%&’()&(’*+GA%G!C&G;A%;#C&;%G’%;是载荷矩阵&&G’&;为残差向量$45!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步骤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G’;分别表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显变量向量&,-(*&./01/23+#%,1"为这类问题的定量化提供了很好的工具$!4"模型构想$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明确各个隐变量的显变量及其作用方向#明确隐变量与隐变量之间的关系等$通常#首先使用路径图!H*&IJ.*<’*>"明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构建相应的线性方程$!!"模型识别$利用识别法则判断模型是否可以识别#如果模型不能识别#就无法得到参数的唯一估计值$结构方程模型常用的识别法则有&K法则’两步法则和1L1LM法则等$!N"模型估计$估计结构方程模型有多种方法#较常用的有极大似然估计O1*;.>(>6.P3+.I//2#16Q和偏最小二乘法!H*’&.*+63*:&%-(*’3#H6%"$这两种方法在前提假定’估计思想’估计量性质等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许多学者对此已进行了研究#本文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M+*3:1!!结构方程模型介绍454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结构方程模型是用于讨论隐变量!6*&30&7*’.*8+3#67#结构变量"与显变量!1*0.93:&7*’.*8+3#17#观测变量"关系以及隐变量与隐变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要素有两个%变量和变量的关系$按照变量的特点不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分为隐变量和显变量$隐变量是不可直接观测的#只能通过观测显变量而间接度量#显变量是具体的可测变量$根据隐变量在模型中的地位#又可分为两类%外生变量!,;/<30/(:7*’.*8+3"和内生变量!,02/<30/(:7*’.*8+3"$就变量的关系而言#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讨论了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测量模型则度量了隐变量与其显变量的关系$测量模型可分为构成型!=/’>*&.?31/23+"和反映型!@39+3)&.?31/23+"两类#通常使用反映型$因此#本文只讨论反映型测量模型$结构模型!%&’()&(’*+1/23+"的方程为%=/’03++和R*3:(0<MI*!D$$S"及梁燕!!""N"$!S"模型评价$考察模型是否能充分地对观测数据进行解释$评价模型是否是一个理想的模型相当复杂#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多种检验%既需要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检验#又需要对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进行检验#还需要考虑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模型修正$如果模型效果不理想#就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在修正过程中#仍然需要以理论为指导#保证模型的合!AB!C"#C#!D"理性#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统计拟合效果$如果完全跟着数据走#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模型$模型修正后#仍其中%!’#分别为内生变量向量和外生变量向量&B’"!"统计与决策!""#年$月!下"理论新探然需要对修正的模型进行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模型$ 与瑞典模型相比#美国结构模型的主要变化是将质量感知从表现感知中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潜变量#其具体的结构方程为%2!!结构方程模型在顾客满意度中的应用按照使用范围#顾客满意度的应用可分为%个层次%企业顾客满意度&行业!或地区"顾客满意度以及国家顾客满意度$下面以国家顾客满意度应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瑞典和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为例#介绍结构方程模型在顾客满意度中的应用$!’$!"!"!!%""!’%""!<""%%"%’"!;%"%"""!#&#"#"""""%"%"%"%!%=$%’>%?=&%%"%"%"%"";%""%!;%"%&;%%"%"%"%"""!#&#"&#&#&""#%"#;"&#"%!""""$!!’$!$’’$!&’$""%"!!%"$!’%"&!%!B"其中%%为顾客期望’!’为质量感知’!!为价值感知’!%为顾客满意度!()(*"’!;为顾客投诉’!#为顾客忠诚度$测量模型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新增的潜变量(质量感知)匹配了相应的显变量#分别为总体质量&可靠性以及满足需求的能力’二是调整了(顾客预期)的显变量#在保留了原有显变量(总体期望)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了!个显变量#即对可靠性的期望以及对满足需求的期望$具体的测量方程为%!&’()(*模型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0123,4(5160758162.*5423,1,4#()(*"始建于’$9$年:是最早的全国性顾客满意度指数$瑞典模型中共含有#个潜变量#顾客满意度作为其中一个潜变量#具有!个前导的影响变量!即顾客期望和表现感知"和!个后续的效果变量!即顾客投诉和顾客忠诚度"$具体的结构方程为%!’$!"!"!!%""!’<"%""!%%""!;&#"#"""%!"";!";%"&#!;&#"&#&;&"$!!’$!#’’$!&’$""%"!!%"$!’%"&!%>=%?=%"%"%"%""%"!%%""%"&%%@’$!’@’$+’’$!!"@!%<"+!’%>%?="’@!%"%"%"%#@%&#+%’&#’@%&和!C"!%"其中%%为顾客期望’!’为表现感知!主要体现为价值感知"’!!为顾客满意度!()(*"’!%为顾客投诉’!;为顾客忠诚度$这#个潜变量一共由’"个显变量进行解释#具体的测量方程为%>@?<>+’’?>%?=>’@?和!;"A’$!(’’!"A!%"(!’"%"A%"%"""A;%"""A#%<"""%"AB""%"AC%"""""A9%"%""A$&#"#""""(%!"(;!"(#!"""""(B%(C%""’A’$!"’A!%%"%"’A%%!!’$"%"%’A;%""!!%"%"%="’A#%!%"%%"%"’AB%#!;&"%"%’AC%""(9;%’A9%%%"($;&’A$&#"$"%A’$!(’’!"A!%"(!’"%"A%(%’%""A;%""""A#%"""%"AB<"%""AC%""""A9%"""%"A$%""""A’"%"%"""A’’&#"#""""""(;!"(#!""""""""""""""""""""(’":#(’’:#(B%"(C%"(9%""""""($;"’A’$$!%"’A!%%"%’A%%%"!’$"’A;%%!%"!!%"’A#%%"%"%!%=’AB%"%"%!;%’AC%%""%"%#!#&"’A9% %"%’A$%%"’A’"%%"%%"’A’’&&#!9"其中%@’为总体期望’@!为对可靠性的期望’@%为对满足需求的期望’A’为总体质量’A!为可靠性’A%为满足需求的能!#"力’A;为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A#为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AB为总体满意度’AC为对预期的满足程度’A9为与理想产品的差距’A$为正式或非正式的抱怨行为’A’"为重新购买的意愿’A’’为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其中%@为总体期望’A’为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A!为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A%为总体满意度’A;为对预期的满足程度’A#为与理想的差距’AB为对个人的抱怨’AC为对管理层的抱怨’A9为对价格的承受能力’A$为重新购买的意愿$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顾客满意度需要注意的问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顾客满意度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有%!’"模型能同时考虑多个因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允许存在误差’!%"潜变量由多个显变量间接测量#可以测量每一个显变量的信度和效度’!;"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测量模型更有弹性’!#"研究者可根据理论构建模型#并根据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来调整模型$但是#由于结构方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在顾客!&!D)(E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是在瑞典模型的基础上修正的结果$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从’$$;年开始发布#以后发布的其他各国各地区的顾客满意度模型又都是在美国模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因此#美国的模型是最具影响力的模型$统计与决策!""#年$月!下"!"理论新探满意度的研究中正确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进一步的验证#%&0需要采用可以识别的模型结构方程模型通常使用两种估计方法$如果采用的是%&’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顾客满意度$需要研究者根据顾12-的方法$一般而言不存在模型识别的问题$.345,6)7+533和(45,8+9.*4!’$$0"指出:对于一个或两个潜变量的模型$客满意度的理论构建模型$并根据调查的数据判断模型是否合理#如果通过建模最终选定了某种模型$这个模型只能是条件最优的$也就是说$这个模型是在一定理论背景下所有修正的模型中最好的$但却不能保证它是所有的模型中最好的#如果通过建模并不能达到澄清理论框架的目的$那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的价值就要受到质疑#为了保证顾客满意度研究能够顺利进行$研究者需要在建模之前进行充分的大量的定性和理论分析$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感目前$大部分顾客满意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期望%知差异理论之上$但是$()*+,)+!’$$#"利用-.-/的数据分析指出$顾客期望对顾客满意度没有直接的影响$该研究对%%感知差异理论提出了挑战#期望%12-的迭代规则总是能够保证收敛$对于多个潜变量的模型$虽然不能证明收敛$但在实践中不收敛是几乎不存在的#如果采用的是;2的方法$则可能存在’无望识别(的模型$需要考虑模型是否可识别#总之$结构方程模型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为顾客满意度的研究$特别是顾客满意度的量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但是:由于任何一种统计方法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因此$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时$研究者也需要妥善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理论基础&补充分析方法&抽样方法和模型识别等主要问题#参考文献)%&!需要有补充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本身不是探索性的分析工具$而是验证性<’=.345,6)7+533&>?4@A)+43.8,@)B57-4@A,C4D@A)+/47)B5@57E!’&<!=.345,6)7+5,,R(45,8+9.*4&’147@A43254,@-S8475,(RF*5的分析方法$这就决定了运用该方法将不能充分地探索数据$挖掘数据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这将造成信息的浪费#为了充分地利用信息$可以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之前采用适当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例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或者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提炼信息$根据数据的信息和理论基础再考虑结构方程模型的具体形态# -G5HA,*IJK57A5+D5<(=&()87+43)C;47L5@A+9:’$$!:#MN(4+847OPEMQ>HT4+D5H;5@*)H,)C;47L5@A+9U5,547D*<;=&/34DLG53318V3A,*57,R’$$0&&<%=.345,6)7 +533R;AD*453W&()*+,)+RI895+5X&>+H57,)+R(45,8+9.*4RY/47V474IT57A@@/7 O4+@&F*5>B57AD4+.8,@)B57-4@A,C4DZ@A)+[+H5J\?4@875R187K),5R4+H6A+HA+9,<(=&()87+43)C;47L5@A +9R’$$MRM"N]D@)V57P\^Q’_&<0=方平R熊端琴R蔡红&结构方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学R!""’RN0P&<#=侯杰泰R温忠麟R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0&%&%需要有科学的抽样方法由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通常使用调查数据$因此样本是否有代表性$调查数据质量是否足够高$都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后续的建模工作#在某一个样本得到验证的理论模型$不能盲目地认为就一定合理#为了排除模型的样本依赖性$如果有可能的话$需要重新抽样$使用其他样本的数据再进行!责任编辑‘亦民"!"统计与决策!""#年$月!下"。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的梳理,提出了一个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受到景区设施、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
本研究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评手段,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实证研究,服务质量,旅游体验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满意度成为评估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游客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了解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的整体满意程度。
游客满意度的构成要素包括景区设施、服务质量、旅游体验、价格等多个方面。
1.景区设施:景区设施的完善程度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景区的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对游客的满意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2.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游客满意度的核心因素之一。
景区的服务质量包括员工的专业性、服务态度、反馈速度等方面,对游客的满意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3.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感受和体验。
旅游体验包括景区的环境、风景、文化等方面,对游客的满意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4.价格:价格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合理的价格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过高或过低的价格都会对游客的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三、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对游客满意度的理解和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1.建立指标体系:首先,根据景区设施、服务质量、旅游体验和价格等方面的构成要素,建立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测评体系,以反映游客满意度的多维度特征。
结构方程模型用于顾客满意度测评之实际应用引言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助于企业改进客户体验以及提高客户保留率。
传统的满意度测评方法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限制。
近年来,结构方程模型(SEM)被广泛应用于顾客满意度测评,其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释顾客满意度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路径图图示化这些关系。
SEM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组成。
测量模型用于评估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用于评估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SEM,可以将直接和间接效果的相对重要性量化,并提供对模型拟合度的评估。
SEM在顾客满意度测评中的应用SEM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释顾客满意度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
以下是SEM在顾客满意度测评中的实际应用示例:1. 定义构建和测量指标测量模型是SEM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定义顾客满意度的构建和测量指标。
通过定义适当的构建和测量指标,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评估顾客满意度。
2. 评估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用于评估顾客满意度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SEM,可以确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有助于企业确定改善顾客满意度的重点领域。
3. 提供模型拟合度评估通过SEM,可以评估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
拟合度指标可以提供关于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的信息。
如果模型拟合度较低,意味着模型需要进行修正或改进。
4. 预测顾客满意度水平SEM可以用于预测顾客满意度水平。
通过对模型进行建立和估计,可以确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来预测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水平。
SEM的优势和限制结构方程模型在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具有许多优势,例如能够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灵活性高、提供模型拟合度评估等。
基于probit模型的智慧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黄果树景区为例
刘超; 胡宝贵 【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30)3 【摘 要】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提升游客智慧旅游满意度对于提高游客重游率、推动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黄果树景区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建立智慧旅游满意度影响变量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旅游信息(官方网站、APP等)智能化水平、订票服务智能化水平、无线网络覆盖水平、智慧旅游导览系统智能化水平和游客的年龄对游客的智慧旅游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提升官网和手机软件的运营水平、加大智慧城市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体验、采取差异化的旅游服务策略等。
【总页数】7页(P45-51) 【作 者】刘超; 胡宝贵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北京 1022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90.75 【相关文献】 1.基于Fuzzy-IPA的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田坤跃 2.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景区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 [J], 李世玲;任黎秀;廖南;顾江卉;郭金海 3.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韶山、井冈山、西柏坡、延安等红色旅游景区为例 [J], 郑赤建;李亚钦 4.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国有林场职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蒋莉莉;陈文汇 5.基于扎根理论的历史文化类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景区为例 [J], 周心语;杨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旅游领域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报告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概述 (3)2.1 智慧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3)2.1.1 定义 (3)2.1.2 特征 (3)2.2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4)2.3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的分类 (4)第三章国内外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5)3.1 国外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发展概况 (5)3.1.1 概述 (5)3.1.2 欧洲智慧旅游服务模式 (5)3.1.3 美国智慧旅游服务模式 (5)3.1.4 亚洲智慧旅游服务模式 (5)3.2 国内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发展概况 (5)3.2.1 概述 (5)3.2.2 政策支持 (6)3.2.3 产业发展 (6)3.2.4 技术应用 (6)3.3 国内外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 (6)3.3.1 技术创新与应用 (6)3.3.2 服务体系与模式 (6)3.3.3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6)第四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技术 (6)4.1 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6)4.2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 (7)4.3 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7)第五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8)5.1 政策与法规创新 (8)5.2 技术创新 (8)5.3 管理与服务创新 (8)第六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8)6.1 案例一:某地区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8)6.1.1 背景介绍 (8)6.1.2 创新举措 (9)6.2 案例二:某景区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9)6.2.1 背景介绍 (9)6.2.2 创新举措 (9)6.3 案例三:某旅行社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实践 (9)6.3.1 背景介绍 (9)6.3.2 创新举措 (9)第七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效果评价 (10)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7.2 评价方法与模型 (10)7.3 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效果实证分析 (10)第八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风险与挑战 (11)8.1 技术风险 (11)8.2 市场风险 (11)8.3 政策与法规风险 (12)第九章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对策建议 (12)9.1 政策与法规对策 (12)9.1.1 完善智慧旅游政策体系 (12)9.1.2 制定智慧旅游相关法规 (12)9.1.3 加强部门协同与政策衔接 (12)9.2 技术与市场对策 (13)9.2.1 提高智慧旅游技术水平 (13)9.2.2 拓展智慧旅游市场 (13)9.2.3 提升智慧旅游品牌形象 (13)9.3 管理与服务对策 (13)9.3.1 优化智慧旅游管理体系 (13)9.3.2 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13)9.3.3 加强智慧旅游安全保障 (1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4)10.1 研究结论 (14)10.2 研究不足与局限 (14)10.3 研究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领域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
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服务感知评价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于理解和改进旅游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首先对旅游服务感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明确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接着,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并确定影响旅游服务感知的关键因素。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构建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策略和建议,为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旅游服务感知评价的理论体系,而且对于指导旅游服务实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国外研究现状:介绍和总结国外关于旅游服务感知评价的主要研究及其发现国内研究现状:介绍和总结国内关于旅游服务感知评价的主要研究及其发现概述在旅游服务感知评价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在撰写这一部分时,我们需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同时引用相关文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这部分将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信息。
3. 研究方法研究模型介绍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结构,包括各个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说明数据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二手数据等方式收集的。
测量工具描述问卷或测量工具的设计,包括量表的选择和开发过程。
描述性统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描述,包括频数分布、平均数、标准差等。
假设检验描述用于检验假设的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4. 实证分析为了深入探究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为了收集数据,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基于之前建立的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包含了服务质量、服务可靠性、服务响应性、服务保证性和服务有形性等多个维度的问题。
民族旅游中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与推荐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邓萍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11期摘要:基于体验经济理论,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程阳八寨侗族村寨的游客体验、满意度以及推荐意向进行了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58份,使用SmartPLS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娱乐、审美和避世减压4个体验维度对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避世减压体验的关系最强,且满意度对推荐意向有着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体验;游客满意度;推荐意向;体验经济;民族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校级课题“贺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HZUBS202116)。
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已经成为一种商品。
作为体验密集型产业,旅游业一直位于体验经济前沿,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体验产品。
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游客很难获得令人满意并具有显著差异的旅游体验。
在民族村寨旅游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很容易出现千寨一面的危机。
游客渴望在民族旅游中获得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且具有差异性的旅游体验,然而,各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却带给游客大致相同的体验,很难让游客满意,也会影响游客的游后推荐意向。
要想在竞争激烈和日益同质化的旅游目的地中吸引更多游客,旅游目的地需要更好地了解游客的体验期望和需求才有可能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更好地满足游客体验需求。
体验经济理论将体验分为教育、娱乐、审美和避世减压4个体验维度,为研究民族旅游体验及体验行为结果提供了概念理论基础[1]。
(一)体验维度、满意度和推荐意向的关系体验经济理论将体验分为4个体验维度,即教育、娱乐、审美和避世减压体验。
在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中,各种体验维度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要想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须尽可能地包括更多维度,最好具备4个维度的体验。
Bodger[2]将旅游中的教育体验定义为一种通过与当地旅游资源的个人互动直接获取学习机会、经验和知识的旅游体验。
在旅行中,人们培养技能,获得知识,拓宽思维。
我国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旅游APP作为连接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其用户满意度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用户满意度不仅关系到旅游APP的市场竞争力,更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忠诚度和使用意愿。
因此,对我国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揭示当前旅游APP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功能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旅游APP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用户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和测量维度。
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策略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理论体系,还为我国旅游APP行业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过程也为类似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旅游APP已成为现代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APP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信息、便捷的预订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使得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和高效。
然而,用户对于这些APP的满意度却直接影响其使用意愿和持续使用行为,因此,对于旅游APP用户满意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用户满意度通常被定义为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体验与其期望之间的比较结果。
在旅游APP领域,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APP的功能性、易用性、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用户个人特征等。
功能性是指APP能否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提供准确的旅游信息、便捷的预订服务等;易用性则涉及APP的操作界面、使用流程等是否简单易用;信息质量指APP提供的旅游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及时;服务质量则包括APP的客户服务、售后支持等;用户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也会影响其对APP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