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3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 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 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 徒劳地往故乡张望。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 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读起 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 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 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 苦,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 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2.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 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 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 男子。你怎么看?
21
1.芙蓉意象:又名荷花、莲花、 芙蕖、菡萏等。
(1)以荷入文者: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 者也。” 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 成定说。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 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 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 ,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 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20
合作探究
1. 解读诗歌中“芙蓉”意象的内涵,探究 这个意 象对 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1.诗歌为什么要描写“多芳草”和“兰泽” ?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
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10
赠花——表达感情的方式 (含蓄)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 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 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 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这种生活情调是 简朴美好的。
12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 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 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 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 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涉 江 采 古芙

十蓉
九 首
1
知识链接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
《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 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 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 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 《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
②相思离别之情。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 别之情的作品,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 泊3 异地这一社会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萧统(501~531)南朝梁
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 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 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 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 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 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 《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 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 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 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 有“《文选》烂,秀才半”的 说法。为后世推崇。
《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2
《古诗十九首》题材内容可分为两类:
清人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 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 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古诗源》)
①失志和伤时之感。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 及时行乐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 绪。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 表现。
16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 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 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 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 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 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17
五六句中的“还顾”“漫浩浩”有 何表达作用?
4
《 文 选 》 封 面
5
《 文 选 》 书 影
6
朗读诗文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蓉 。,。,。?。,
7
通译全诗
❖渡过江水去采撷那莲花,岸边的洼地里,还 长着数不清的兰草。
❖采了花要送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啊,却在遥 远的地方。
18
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除了 表达了黯然痛苦的心情,我们还能看出什么?
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 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 “忧伤”。
19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
❖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 ❖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在思念的忧伤中
一直到老。
8
wenku.baidu.com
整体感知
1.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 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思妇之情。
2、这首诗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9
诗歌赏析
22
(2)以荷入诗者: 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13
14
❖采莲的是少 年的女子, 她们是荡着 小船,唱着 艳歌去的。
15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用 了什么手法?
王夫之在《姜斋对话》所言:“以乐景写 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 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 “哀”的强烈效果。
送别时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表惜别。 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 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 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11
4 . 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 表达作用?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 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 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神伤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