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1
港口物流毕业论文港口物流毕业论文港口物流是指通过港口进行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港口物流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港口物流的定义、发展现状、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港口物流的定义和意义港口物流是指利用港口设施进行货物流通的一系列活动。
港口作为连接陆上和海上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功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港口物流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港口物流发展迅速,尤以亚太地区最为活跃。
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在全球港口排名中居于前列。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港口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港口物流的拥堵问题。
港口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保障货物流通的顺畅至关重要,因此,港口物流的优化和提质成为当务之急。
三、港口物流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港口物流拥堵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港口承载的货物量也在不断增长,港口设施的容量已经成为制约港口物流发展的瓶颈。
此外,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也需要提升,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港口物流也面临着一系列机遇。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港口物流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港口物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为了应对港口物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以下是几点建议:1. 提升港口设施能力: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资,扩大港口的装卸能力和储存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需求。
2. 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物流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港口物流的可视化管理。
3. 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港口合作,加强港口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港口物流的互联互通。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港口的发展与物流前景年级工商管理系08级专业现代物流082 .姓名周晨麟 .学号 080127217 .指导老师张莉 .2011年4月26日我国港口的发展与物流前景周晨麟【摘要】: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词。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我国的港口物流服务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分别介绍港口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功能,在国内的现状,贡献,发展,不足,要求和对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物流港口一、港口物流的概念与功能(一)港口物流的定义港口物流:是指港口集物流、信息流与一体,提供货物运输、信息配送以及(运输、转运、存储、拆装箱、仓储管理、加工、信息处理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在乃的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的行为。
(二)港口物流基本功能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主要体现在货物的集疏运上,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功能,是一种能对港口内外腹地具有辐射服务的运输网络2、仓储功能仓储功能是指转运和库存的功能,具体是指各种运输方式转换的临时库存和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提供的后勤储存和管理服务。
3、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是影响货物流转速度的基本要素,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可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
4、加工、包装、分拣功能加工一般分为流通加工和组装加工,前者指粘贴标签,销售包装作业等,后者是指产品零部件的组装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包装分商品包装和运输包装,以及商品包装和运输包装的快速转换;分拣在货物合理存放的基础上完成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分类。
5、配送功能配送功能在库存仓储、存货管理的基础上为企业生产提供后勤服务,即时配送企业所需原材料、零配件等物料。
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摘要]港口作为海陆运输的连接点和资源国际流通的重要驿站,在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现代物流的发展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改进和完善港口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港口物流;信息化;物流服务1 港口物流的概述港口是水路交通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节点。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2 港口物流现状2.1 我国港口物流现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港口在发展物流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多地方的物流建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运输和服务中心)仍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国际物流中心)转型。
我国主要港口的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深圳、天津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但还不成熟,因此我们要适时研究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港口物流业的理性发展指明方向。
我国外贸货物90%以上由海运完成。
据中港网排名数据,2012年,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位依次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天津港、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大连港、唐山港、营口港、日照港。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宁波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一、立论依据1.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也逐年上升,纵观历史,水路运输则是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这从一定层面上对提供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 港口提出了要求。
为顺应世界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延伸。
发展和优化港口物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
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作为中国贸易门户之一的宁波港必须顺应市场化的发展,优化自身的港口物流系统缺陷,开拓出一条创新的竞争力发展道路。
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的竞争力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能帮助宁波港口认清自己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优劣势,并以此作为依据找出发展的途径。
本文主要结合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力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对比研究及其对策分析,利用自然优势,结合内外资源,为更好地认清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的优劣势,以及利用优劣势更好地发展其港口物流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理论指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侯波(2010)在《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中根据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描述,将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港口物流营运条件。
包括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②港口物流发展环境。
如果腹地经济水平及其商业运作能力强,以及港口城市GDP对港口物流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③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泊位和航道水深标志着一个港口的承运能力,装卸设备能力和库场容量是港口开展增值服务的基础;④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主要是港口作业率、船舶在港延时;⑤港口物流发展潜力.表现为经济腹地GDP 增长率,年货物吞吐量的平均增长率和物流增值业务发展水平。
常江(2006)由表及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指出我国的港口物流虽已取得长足进步, 但还是有很多不利于竞争力发展的表现。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港口物流发展状况较为良好,但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1.区位优势:厦门位于台湾海峡东岸,是中国东南沿海最近的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这使得厦门港口成为中国大陆与台湾、东南亚的重要贸易门户之一2.港口设施完善:厦门港具备先进的港口设施,包括深水航道、现代化码头和起重设备等,并且各个港区之间的连接便利,有利于货物的流通和操作。
4.服务贸易中心:厦门通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集聚区,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1.港口规模相对较小:相比于中国其他一些大型港口,厦门港的规模较小,容纳能力有限。
这限制了港口的扩张和发展空间。
2.同质化竞争:过去几年内,厦门市的港口泛滥,许多港口项目规模相对较小,且业务领域较为相似,导致了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3.港口资源布局不合理:厦门目前的港口资源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集装箱码头过于分散,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4.信息化程度较低:与一些国际先进港口相比,厦门港口的信息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缺乏智能化的管理和操作手段,影响了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
三、对策分析1.提升港口竞争力:厦门需要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港口吞吐量和容纳能力,尤其是加大大型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扩建力度。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港口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综合效益。
例如,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且相似的港口项目,可以进行合并或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3.推进信息化建设:厦门港口需要引进先进的港口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港口物流的智能化程度,优化流程和操作,提高物流效率。
4.加强合作与创新:与其他港口城市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通过合作实现突破和创新,提高港口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厦门港口物流发展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设施,但仍面临规模较小、同质化竞争、资源布局不合理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物流成为了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将探讨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1.快速发展。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速度快,建设了大量的港口,使港口物流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2.装卸效率高。
我国港口物流装卸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装卸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3.港口网络覆盖广。
我国港口网络覆盖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港口布局。
4.物流服务水平提升。
我国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港口物流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存在不足,如港口停车场、码头设备等。
2.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3.物流成本高。
我国港口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降低物流成本。
4.物流服务质量不达标。
我国港口物流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1.加强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码头设备等,以提高港口物流效率。
2.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3.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以提高港口物流市场竞争力。
4.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加强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
总之,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港口物流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宁波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V1宁波港口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它的物流现状、发展前景和对策是值得关注的。
一、现状分析1. 港口优势明显:宁波港口拥有深水良港、丰富的航线网络,以及高效的装卸能力,为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
2. 物流业态较为丰富:宁波港口有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如港口仓储、港口物流园区、冷链物流等,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 存在一些问题:宁波港口由于运输过程中经过狭窄水域,港口容量有限,导致部分行业物流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对港口进行规划扩建。
二、发展前景1. 深化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宁波港口将成为中国大陆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发展前景广阔。
2. 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宁波港口将在未来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动智能物流、自动化操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港口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 加快绿色发展:宁波港口将致力于推动环保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进绿色港口、可持续港口建设方面,宁波港口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对策建议1. 加大港口建设:加大宁波港口的升级改造力度,扩大港口容量,提高装卸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保障物流畅通。
2. 制定健全完善政策: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和服务,包括完善的税费和运费政策,优惠的设施和场地租赁政策,进一步提升港口对外开放水平。
3. 建立信任合作机制:与相关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运营水平。
总之,宁波港口的物流现状、发展前景和对策对于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物流行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坚定不移地推动港口建设、制定更优惠的政策以及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宁波港口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一、现状分析1.港口物流的重要性港口是国际货运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货物集散和转运的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港口物流的问题首先,港口物流的效率问题。
由于港口货运量大、作业量大,有些港口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上效率低下,导致货物滞留、成本增加等问题。
其次,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港口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管理,信息流程不畅,导致操作效率低下。
另外,港口物流的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3.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面对以上问题,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化。
数字化是指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智能化是指港口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环保化是指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
当前,国际上许多港口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积极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战略1.数字化建设为提高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需要推动数字化建设。
港口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实现信息化操作。
同时,港口应加强物流数据的共享,提高信息流畅度,降低物流成本。
2.智能化升级为提高港口物流的效率,需要推动智能化升级。
港口应加快设备自动化进程,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同时,港口还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3.环保化发展为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需把环保问题纳入发展战略。
港口应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提高港口物流的环保水平。
三、发展路径1.建设信息平台为推动数字化建设,可建设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该平台可整合港口物流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货物追踪、货物调度等功能,提高货物操作和管理的效率。
2.投资设备更新为推动智能化升级,港口应加大对设备的更新投资。
可引进大型起重设备、自动装卸设备等,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同时,还可引进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导航技术等,提高港口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钦州港是广西钦州市的主要港口,位于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
海上门户和国际贸易通道。
以下是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1. 现状分析:
- 港口基础设施完善:钦州港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包括深水航道、大型码头
和集装箱码头等,能够适应大型船舶的进出港需求。
- 货物吞吐量增长:近年来,钦州港的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特别是集装箱吞
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说明港口物流需求不断增加。
- 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钦州港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提升物流
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2. 发展对策:
- 提升港口竞争力: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吞吐
能力,吸引更多船舶和货物进出港,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 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的贸易火伴合作,开展国际贸易,扩大港
口的物流业务范围和规模,提高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实时的货物跟踪和管理服务,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视化程度。
- 哺育物流人材: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物流人材的专业素质
和管理水平,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人材支持。
总之,钦州港作为广西地区重要的港口,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投资、拓展合作、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哺育人材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钦州港的物流发展水平,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探究作者:李晨曦来源:《物流科技》2014年第01期摘要:港口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找到适合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是港口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文章采用SWOT的方法对上海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目前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对以后如何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上海港;港口物流;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1 港口的概念及与物流的关系1.1 港口的概念港口法中将港口定义为:“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1]。
港口一般包括水域、陆域、港口工程建筑、港口物流装备与配套设施、港口管理与装卸生产组织机构。
1.2 港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港口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将港口按其功能发展划分为三代。
目前,已向第四代港口发展。
如图1所示:目前,第三代港口仍是世界港口中的发展主流,上海港也属于第三代港口的范畴。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曾在2002年对第三代港口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港口正在向第四代发展[2]。
具体演变过程如表1所示。
1.3 港口与物流的关系港口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是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港口和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物流的兴起为港口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港口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港口的内涵和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拓展。
在过去,港口只是装卸货物的转运地。
而现在港口已经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港口在国际竞争力中地位。
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港口物流和各种相关产业的区域优势。
对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港口物流是城市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几乎涉及到每一个产业领域。
随着全球
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港口成为了物流的中心。
港口物流的发展与
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
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港口物流起到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港口是贸易、物流、物资等
经济活动的集中地。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港口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可以为贸易facilitat、技术创新、投资和人口流动提供便利。
港口和物流集聚区留下的商品和货物,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成为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更有效地交流和合
作的桥梁。
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的开放程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城市和港口的发展水平也旗帜国家对
外开放的程度。
随着世界贸易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融合,海运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有
重要地位,港口作为海上接驳的重要枢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撼动的角色。
提升港
口物流设施的质量,为海外投资和海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
总之,港口物流作为中国物流设施建设中的关键领域之一,既能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
展的需求,又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
有力的港口物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高速发展
的有效推动力量。
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一、引言钦州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港口基础设施钦州港拥有现代化的港口基础设施,包括多个码头、集装箱堆场、货物仓储设施等。
港口设施完备,能够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需求。
2.货运能力钦州港具备较强的货运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货物。
目前,钦州港主要运输货物包括煤炭、矿石、石油化工产品等。
货运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3.物流服务水平钦州港物流服务水平较高,拥有专业的物流团队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
港口物流服务包括货物运输、仓储管理、订单处理等。
良好的物流服务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4.区位优势钦州港地处中国沿海地区,距离东南亚各国较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这为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物流联系。
5.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挑战在于提高港口物流的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三、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1.提升港口基础设施钦州港应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
建设更多的码头和货物仓储设施,优化港口布局,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
2.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钦州港应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全程跟踪和实时监控。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3.拓展国际市场钦州港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
通过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拓宽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货物流通过钦州港。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港口物流是指港口作为货物的集散、转运中心,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现状和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全球港口物流近况全球港口物流近年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首先是装卸效率的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港口装卸设备和作业流程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港口的吞吐效率。
其次是物流网络的拓展。
全球多式联运、港口互联互通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大港口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整体物流效率。
另外,港口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港口管理和运营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2.发展趋势未来全球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港口将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清洁和节能的物流技术。
其次是数字化智能化。
港口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港口物流作业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
另外,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的拓展将会加速,全球港口将更加密切地合作,形成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
二、港口物流面临的挑战及思考1.挑战全球港口物流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港口吞吐量大,需要更多的船舶和装卸设备,但是港口资源有限,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是港口物流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港口货物已经面临环保限制,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装卸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全球港口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也成为了港口发展的重要挑战。
2.思考针对港口物流的挑战,我们需要进行思考。
首先是加强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提高装卸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其次是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转型,降低港口的环保压力。
另外,需要加强港口间的合作,形成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提高整体港口竞争力。
开题报告宁波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探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宁波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港口运输经济形势依然向好,港口货物吞吐量等都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
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正在完成在中国的战略性布局,严峻的形势不得不迫使宁波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一定的调整,积极承接港口物流服务外包并积极走出去是可行之路。
从港口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物流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当今港口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
港口企业采用外包拓展经营渠道,专注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对港口物流服务外包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宁波港口科学地制定外包策略。
本文从以上问题出发,结合SWC分析方法阐述宁波港口实施物流服务外包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惠而浦公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服务外包对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宁波港口物流服务外包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制定出一种适合宁波自身港口物流服务外包的模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交易成本理论概述及种类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 ) 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 中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
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生产、物流、商品贸易及其管理也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港口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具有陆上和海上中转站的特点。
与此同时,被认为是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利润来源”的现代物流业在全球广泛涌现。
港口企业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装卸,运输,仓储等服务功能,而是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广泛的现代物流服务。
2014年以来,青岛港提出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在做强港口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业态,完善现代物流产业链,青岛港具有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港口交通条件好,位置条件优越,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青岛港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发展基础设施,在港口经营方面,建立了青港货运物流公司,整合港口资源,发展现代物流。
本文从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分析了青岛港集团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首先,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的内部条件。
从青岛港口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港区泊位分布,集港疏港系统和招揽货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次,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
分析了世界经济,国内经济,腹地经济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 分析国内外大的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外部面临的机遇。
最后,从内陆物流园区建设、集疏港物流通道建设、港口电子商务物流、港口合作联盟等方面给出青岛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青岛港,内陆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对策i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ort Logisticsof Qingdao PortQin Shuping(Logistics Engineering)Directed by Prof. Chen che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production, material circulation, commodity trading and its management is and will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The por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and sea transit stations. In line with this,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third profit source" that reduce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mproves labor productivity, is widely emerging around the world. All the port enterprises cannot be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other service functions, but toward the modern logistics transformation, providing a diversified of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s.Since 2014, Qingdao Port proposed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 vigorously develop the modern logistics strategy. While strengthening port traditional business,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new format, improve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external environ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Qingdao Port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ingdao Port Group’s port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rt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facing outsid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rt logistics in Qingdao Port are given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of inland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port,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ooperation alliance.Key Words:Qingdao Port,Inland Logistics Park,Port Logistics,Solutionsii目录第1章前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6)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6)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7)2.1 港口物流 (7)2.1.1 港口物流的概念 (7)2.2.2 港口物流的特征 (7)2.2 内陆物流园区 (8)2.2.1 内陆物流园区的概念 (8)2.2.1 内陆物流园区的特征 (8)2.3电子商务物流 (8)2.3.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8)2.3.2 电子商务与港口物流 (8)第3章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0)3.1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0)3.1.1 港口地理位置 (10)3.1.2 港口的交通状况 (10)3.1.3 吞吐量完成情况 (10)3.1.4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1)3.2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12)3.2.1 港口货源腹地严重不足 (12)3.2.2 港口货物到港及离港物流成本较高 (13)3.2.3 港口物流集装箱运输体系落后 (13)3.2.4 忽视了与港口物流链上其他企业的合作 (13)3.2.5 港口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发展缓慢 (14)3.3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4)3.3.1 当前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 (14)3.3.2 当前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15)第4章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17)4.1 国内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状况 (17)4.1.1 注重港口内陆腹地建设 (17)iii4.1.2 注重提高港口物流效率 (17)4.1.3 注重港口物流各环节的联合与合作 (17)4.2 国外先进港口物流发展经验 (18)4.2.1 注重建设完善的集疏运网络 (18)4.2.2 注重港口信息化建设 (18)4.2.3 注重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19)4.3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启示 (19)第5章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21)5.1加强港口内陆物流园区腹地建设 (21)5.1.1 扩大内陆物流园区覆盖区域 (21)5.1.2 健全内陆物流园区发展体制 (22)5.1.3 改善内陆物流园区发展环境 (22)5.1.4 内陆物流园区运营模式 (23)5.2 搭建低成本的重进重出集疏港物流运输通道 (24)5.2.1 搭建进口矿石---出口钢材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4)5.2.2 搭建进口原油---出口成品油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5)5.2.3 搭建化肥“重进重出”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6)5.3 完善集装箱运输体系拓展集装箱物流业务 (27)5.3.1 立足区域营销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27)5.3.2 延伸供应链寻找合作伙伴 (28)5.4 构建港口物流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联盟 (28)5.4.1 建立港口战略联盟的基础 (28)5.4.2 构建港企纵向联盟 (29)5.4.3 构建港港横向联盟 (30)5.4.4 港口战略联盟实现的路径 (32)5.5 借助互联网+物流提升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 (33)5.5.1 加强电子商务对港口物流的拉动作用 (33)5.5.2 借助互联网+推动港口物流转型升级 (34)第6章打造青岛港港口物流的保障措施 (37)6.1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37)6.2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7)6.3 加强资源配置平台建设 (38)6.4 改善区域口岸环境 (39)第7章结论 (40)参考文献 (41)iv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3)致谢 (44)v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 第1章 前 言1.1 选题背景现代社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合作的趋向日益明显。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港口物流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日益突出。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当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挑战分析1.竞争压力我国港口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各个港口对接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国际货运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
同时,各地方港口之间也加强相互竞争。
这些竞争对于一些港口来说,可能会失去部分货源,而对于整个港口物流市场来说,竞争则促进了其市场化和效率化运作。
2.物流体系升级我国的物流体系日渐完善,快递、第三方物流等新一代物流企业崛起,当前,物流服务已经从简单的货运转变为更加注重时效性、可追踪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化物流服务。
因此,港口物流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借助新技术提高物流效率,以适应不断升级的物流体系。
3.物流成本上升近年来,港口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运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使得港口物流企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加之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物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使得港口物流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利润压缩。
4.政策法规变动政策法规的变动也成为了当前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如此前的“组团式招商”,以及近年来的“去产能”“去库存”等政策都给港口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此外,疫情等突发事件也对港口物流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二、应对策略1.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是港口物流企业应对竞争压力的关键,也是应对物流体系升级的必备策略。
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信息化建设,优化物流配送模式等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拓展物流产业链港口物流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物流产业链的重要性,并积极拓展物流产业链,包括建立自身物流园区、投资物流地产等方式。
这样,港口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物流产业链拓宽利润来源,降低瞬态成本。
3.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专业化水平,也是应对港口物流成本上升的重要策略。
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研究与对策,不少于1000字江苏省是我国沿海地区物流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港口和物流园区,是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之一。
本文将分析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江苏省拥有众多优势港口,包括南京港、连云港、扬州港等,其中南京港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一个跨越长江的综合性港口。
此外,江苏省还有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如江苏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物流园区囊括了仓储、加工、运输等多种物流服务。
江苏省港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规模化程度高江苏省港口规模较大,连云港和南通港的货物吞吐量均已突破5亿吨,南京港也在不断扩大。
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包括保税、科技、金融等,已成为江苏省港口的重要特色。
2. 物流配套能力强江苏省港口普遍配有现代化码头、货场、仓库等物流设施,能够满足各类货物的仓储、装卸、运输等需要。
此外,江苏省还拥有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形成了园区、港口之间的协同发展格局。
3. 与内陆交通联系紧密江苏省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运网络,港口和物流园区与内陆交通联系紧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1. 港口竞争加剧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竞争逐渐激烈,江苏省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园区、港口之间的配套发展不平衡,港口之间的互相角逐已经开始,争夺市场权。
2. 科技创新不足当前,江苏省港口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这影响了港口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应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
3. 人才短缺物流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江苏省物流人才供应不足。
一方面需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吸引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来到江苏省。
三、江苏省港口物流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江苏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协调与合作加强港口、物流园区、内陆交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物流效率,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江苏省港口物流竞争力。
论文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摘要:阐述了中外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了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3 阶段设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路运输;港口;研究;物流;对策1 港口发展的3 个时代世界港口业飞速发展,其成长过程已经历3 代。
第1 代港口大致在1950 年以前,主要功能是海运货物的装卸和临时仓储及货物的收发,当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
第2 代港口诞生于50 年代,其主要功能除了货物的装卸和仓储外,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
第3 代港口产生于80 年代以后,为适应国际经济贸易与航运物流发展的需要,除了第1、第2 代港口功能外,借助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增添了运输贸易信息服务、货物配送等为货物全程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功能,港口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传统港区,而且包括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港口逐步向现代综合物流中心方向和港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虽然当今第2 代港口仍为世界港口发展主流,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港口企业主动向第3 代港口转型,现代物流是第3 代港口的基本特征,也是港口发展的方向。
2 中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城市正朝第3 代港口城市的方向转型。
世界著名港口如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首先开始了向物流中心的转化,新世纪伊始,我国的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港口也在积极制定港口物流发展规划,纷纷筹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这是当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荷兰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已规划建设了14 个物流园区,其中鹿特丹物流园区最为著名。
鹿特丹物流园区是为适应航运、货主和物流公司对港口的新要求而建设的。
目前,鹿特丹港区共有3 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达262 公顷。
这些园区位于集装箱或普通货物码头附近,紧靠铁路、公路和内河等集疏运设施,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使货物可以方便快捷地转运到欧洲内陆和海外的目的地。
在物流园区落户的企业类型多样、目的各异。
主要有大型货物转运公司,出口商以及为上述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集装箱仓库、银行、办事处、加油站等。
这些公司在物流园区入驻,希望籍此建立自己的欧洲集散中心,为公司欧洲业务建立自己的海运中心,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一个海运出口基地等等。
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和释放作用,带动了鹿特丹市工商业的繁荣。
据统计,鹿特丹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的产值占整个荷兰GDP 的10 % ,占鹿特丹市的40 %。
新加坡沿南部海岸线设立了许多物流园区,以满足制造商、货运代理、贸易公司、运输和专业仓储公司的需要。
如新加坡裕廊的物流仓库拥有25 500 m2 ,其中4 500 m2 是带空调的仓库,并有可以堆放多于4 000TEU 的集装箱堆场,进行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货物的集散、储存、装配、分装、包装、贴标签等,这些增值服务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性的物流园区。
为了发挥物流园区的作用,新加坡提出为顾客提供客户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电脑系统将制造商、供应商、各配送中心和客户联系起来,并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咨询服务,新加坡物流园区以一流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之一,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设施,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是一流的,香港港口物流园区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东南亚,重点做好占港口吞吐量85 %左右的转口贸易的物流服务。
目前香港正努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管理技术,把香港建成虚拟供应链控制中心,依靠其完善的金融、保险、高效的通关效率,将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个内地。
中国大陆港口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 多个省市和30 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订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途径。
其中不乏依托海港而建立起来的港口物流园区。
深圳物流园区起步较早,是依托盐田港而发展起来的,连云港港务局和连云港海关近日签订协议,将原来的中云货场改建为港口物流园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规划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位于芦潮港地区、海港新城南侧,东临沪芦高速公路,通过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码头相沟通;物流园区将通过多层次公路网与上海郊区环线、外环线、内环线相连,并和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交通干线公路网、国道网相连;通过规划中的浦东铁路芦潮港货运站与国家铁路网接轨;物流园区还通过内河与上海市的内河运输网相通。
洋山港物流园区分为功能区和港口辅助区。
包括:铁路换装区,提供港口通过铁路向内陆地区转运条件,设铁路装卸线、铁路堆场、站台等;内河港区,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00 万标准箱;国际物流区,将引进15 至20 家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的仓储、分拨配送和加工等;危险品作业区,集中进行危险品箱的装卸作业,确保安全;综合配套设施区,提供配套服务,包括工商、税务、邮政、银行、保险等。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洋山港口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还将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的枢纽中心。
天津港物流园区也在规划建设中,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占地12 km2 ,其中商贸区1. 56 km2 ,煤炭作业区占地6 km2 ,矿石、油品储存区占地4. 44 km2 。
散货物流中心距规划中的天津新港南站约3 km ,跨海河口进入港区的公路桥、铁路桥、散货物流中心临近津沽公路、海防路和规划中的津沽二线,与外部衔接十分方便,中心的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备。
大连国际物流园区具有由保税区、海港联合组成的多方位、立体化、快捷便利、政策优惠的物流运作平台和服务体系,是大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北方与世界各地区之间快速增长的经贸活动所信赖的重要国际物流基地。
另外,其它一些沿海港口以及内河港口也正在策划其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3 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3. 1 港口物流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港口物流发展有利于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
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船公司将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船舶的大型化除了需要具有一定水深条件的泊位以外还必须尽量缩短船舶在港时间,以降低航次成本。
港口物流系统提供的快速的装卸及相关服务,能减少货损货差及确保各个环节的柔性连接,保证船舶准时靠离。
同时通过物流服务给客户提供配送、分拨与陆上运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以优质的服务提高港口的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
所以良好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港口物流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港口中转量,提升枢纽港形象。
港口中转货物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枢纽港地位的重要指标,港口提供的现代物流服务,将吸引更多的班轮公司到该港口挂靠、以及境内外货物到此聚散。
海港能否成为国际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枢纽型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
港口物流园区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物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发挥海港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港口吸引客户,聚散货源;物流园区的形成可以完善港口的各项衍生服务,改善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提高港口在信息传递和资金交汇中的能力,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使货源进一步到此聚散,这是提高港口国际竞争力,建成航运中心的必要条件。
港口物流服务还将促进港口自身的建设,使港口的深水化、专业化、信息化成为必然,也将促使其配套的现代化仓库、集装箱中转及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一个新的飞跃。
另外通过在传统港口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流通加工、储存分拨等服务,既可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又可创造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说,港口发展综合物流系统,是其自身改革发展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3. 2 港口物流是全球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现代港口发展的趋势是向物流港口转化。
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全球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国际贸易中,90 %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
港口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节点,能否提供快速、可靠、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将成为决定其腹地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港口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需在传统意义上的装卸、搬运、包装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储存、流通加工、配送、销售、信息与资金服务等新的业务,吸引跨国公司入住,通过中转量的扩大,带动贸易发展及全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港口率先向现代物流中心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经济、地理和货源条件,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赋予港口的基本要求。
3. 3 港口物流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现代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集散地,又是国际商品的储存、集散的中心,也是贸易、工业发展的集散地,是国际货物运输链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物流的发展将借助港区联动,充分利用城市的金融、产业、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依托港口原有区位,扩大临港工业规模,产生产业聚集效应。
港口的发展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世界海港城市无一不是依托港口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商业和贸易中心。
同时现代港口要求门到门的全程服务,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与腹地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与物流设施建设。
另外,海港物流的发展可以与港口城市的建设互动,依托于海港的港口物流的发展将带动港口所在城市的仓储业、配送业、陆上运输业、包装流通加工业、船舶修造业、信息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宾馆餐饮业的发展。
最后,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本身将增加较多的工作岗位,而且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也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创造和谐社会,促进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所在城市的繁荣。
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繁荣当地经济,辐射周边,促进贸易,实现城市、港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4 港口物流发展的3 个阶段设想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物流提供装卸、仓储及物流加工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深圳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或正在建设港口物流园区。
然而以港口物流园区为表现形式的港口物流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根据港口泊位建设现状与需求、物流园区建设状况、物流园区的实际功能,物流管理水平、物流设施、信息化水平、集疏运条件、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等可将港口物流发展分成3 个阶段。
4. 1 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港口物流起步于这一时期,主要是依托于现有港口发展状况,在加快建设和调整万吨级港口泊位为重点的基础上,在港口的后方或临近港口交通便捷的区域划出一定的区域,构建港口物流园区;在现有港口业务的基础上,物流园区将从事传统港口业务的部分延伸,如堆存、仓储、分拨和贴标签,刷条形码等业务,此时业务量较少,物流功能并不完善;同时物流园区设施较单一,物流信息系统有待完善;另外,在这一时期,力争完成为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所需要的供电、供水、供气和陆域交通等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