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87.01 KB
- 文档页数:14
钢结构防火涂料规范
1.1条钢结构防火喷涂保护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队施工,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1.2条当钢结构安装就位,与其相连的吊杆、马道、管架及其他
相关连的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施工。
1.3条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
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
有关规定。
1.4条钢结构表面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
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填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1.5条施工防火涂料应在室内装修之前和不被后继工程所损坏的
条件下进行。
施工时,对不需作防火保护的部位和其他物件应进行
遮蔽保护,刚施工的涂层,应防止脏液污染和机械撞击。
1.6条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通。
当风速大于5m时,或雨天和
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1.7条生产厂应提供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导热系数(500℃时)、
比热容、含水率和密度参数,或提供等效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
参数。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可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
1.8条主要成分为矿物纤维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当采用干式喷
涂施工工艺时,应有防止粉尘、纤维飞扬的可靠措施。
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施涂于钢结构表面,能形成耐火隔热保护
层以提高钢结构耐火性能的一类防火材料,根据高温下钢结构防火
涂层遇火变化的情况可分膨胀型和非膨胀型两大类。
六、技术要求:(一)、采用标准: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2、《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200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实验方法》GB9978(二)、部位及耐火极限要求:1、钢柱及转换梁采用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3小时,为厚型防火涂料;2、钢梁、钢支撑及钢板剪力墙:耐火极限≥2小时,为薄型防火涂料;3、钢楼梯:耐火极限≥1.5小时,为薄型防火涂料。
(三)、涂层厚度:根据厂家防火涂料的具体技术参数,在满足“第二条”防火极限要求的情况下,按照规范(CECS24:90)中附录三的经验公式,并参考该规范“第二章、第2.0.2条”中的涂层厚度要求来确定。
(四)、质量检验:1、进场质量检验1.1防火涂料必须经过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得到消防部门的认可;1.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齐全;并附有涂料品种名称、技术性能、制造批号、储存期限和使用说明其性能符合下表要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表1)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表2)1.3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和有效期与相应得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得有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1.4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2、施工质量检验2.1 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及底漆涂装检验:涂料品种(无机富锌底漆)及除锈等级2.2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2.3涂层不宜出现裂纹。
如有个别裂纹,薄涂型防火涂层表面裂纹不应大于0.5mm,厚涂型防火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 mm。
2.4防火涂料涂装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和泥砂等污垢。
2.5防火涂料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应闭合无脱层、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外观缺陷,乳突已剔除。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钢结构防火喷涂保护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队施工。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3.1.2条当钢结构安装就位,与其相连的吊杆、马道、管架及其他相关连的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施工。
第3.1.3条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
第3.1.4条钢结构表面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填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第3.1.5条施工防火涂料应在室内装修之前和不被后继工程所损坏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对不需作防火保护的部位和其他物件应进行遮蔽保护,刚施工的涂层,应防止脏液污染和机械撞击。
第3.1.6条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通。当风速大于5m燉s,或雨天和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第二节质量要求第3.2.1条用于保护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必须有国家检测机构的耐火极限检测报告和理化性能检测报告,必须有防火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生产厂方的产品合格证。
第3.2.2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出厂时,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附有涂料品种名称、技术性能、制造批号、贮存期限和使用说明。
第3.2.3条防火涂料中的底层和面层涂料应相互配套,底层涂料不得锈蚀钢材。第3.2.4条在同一工程中,每使用100t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500t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第三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3.3.1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底涂层(或主涂层)宜采用重力式喷枪喷涂,其压力约为0.4MPa。局部修补和小面积施工,可用手工抹涂。面层装饰涂料可刚涂、喷涂或滚涂。
第3.3.2条双组份装的涂料,应按说明书规定在现场调配;单组份装的涂料也应充分搅拌。喷涂后,不应发生流淌和下坠。
1 总则1.0.1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和验收工作,减少火灾危害,维护消防安全,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规定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要求和竣工验收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和验收。
1.0.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和验收,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要求2.1 一般规定2.1.1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进行施工。
2.1.2 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应具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型式认可证书、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施工工艺等技术资料。
2.1.3 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
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定。
2.1.4 钢结构表面的粉尘、油污等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2.1.5 防火涂料宜在室内装修之前和不被后继工程所损坏的条件下进行施工。
在养护期内的涂层,应防止雨淋、水冲、脏物污染和磕碰。
2.1.6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若无要求时,水性涂料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至38℃,溶剂型涂料宜保持在-5至38℃。
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通。
当气温过低、、雨天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5m/s风速大于2.1.7 在涂料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及现场条件提出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施工单位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和生产厂家的涂料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1.8 用测厚仪测量构件涂层厚度时,测量点应均匀布置,对线状构件如钢梁、钢柱等每延米测量点数不应少于两点;对面状构件如钢板等每平方米测量点数不应少于五点。
2.1.9 在施工中必须对全部过程,包括隐蔽工程部位情况作出详细记录。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建筑防火规范,使用防火涂料保护钢结构,提高其耐火极限,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结构防火保护涂层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应用,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及其他现行规定。
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2.0.1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其产品均应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选用。
第2.0.2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2的规定。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2第2.0.3条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3的规定。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3第2.0.4条采用钢结构防火涂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裸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及有装饰要求的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及以下时,宜选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二、室内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以上时,应选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三、露天钢结构,应选用适合室外用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第2.0.5条用于保护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应不含石棉,不用苯类溶剂,在施工干燥后应没有刺激性气味;不腐蚀钢材,在预定的使用期内须保持其性能。
第2.0.6条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可按下列原则之一确定:一、按照有关规范对钢结构不同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数据选定相应的涂层厚度。
二、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数据,参照本规范附录三计算确定涂层的厚度。
第2.0.7条施加给钢结构的涂层质量,应计算在结构荷载内,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第2.0.8条保护裸露钢结构以及露天钢结构的防火涂层,应规定出外观平整度和颜色装饰要求。
第2.0.9条钢结构构件的防火喷涂保护方式,宜按图2.90选用。
GB14907-2023新版防火涂料规范阐述
GB-2023新版防火涂料规范是我国针对防火涂料提出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以期提高防火涂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1. 应用范围
GB-2023新版防火涂料规范适用于建筑物的防火涂料,包括钢结构防火涂料、木质结构防火涂料和电缆防火涂料。
此规范不适用于对防火涂料特殊性能要求的领域。
2. 技术要求
- 防火涂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包括耐火性、隔热性和阻燃性。
- 防火涂料应具备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和抗裂性。
- 防火涂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得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3. 测试方法
- 防火性能:采用国标GB/T 9978的方法进行测试。
- 附着力:采用GB/T 9286-1998的方法进行测试。
- 耐候性和抗裂性:采用GB/T 1865-/T 1733-1993的方法进行测试。
4. 标志和使用说明
- 防火涂料应在包装上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等信息。
- 防火涂料应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包括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维护方法等。
5. 检验和接收
- 产品出厂时,应由生产厂家进行自检,并出具检验报告。
- 用户在收货时,应按照GB-2023新版防火涂料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GB-2023新版防火涂料规范的实施,将有力提升防火涂料的质量和性能,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安全,促进防火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防火涂料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旨在规范防火涂料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减少火灾危害,维护消防安全。
1.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
1.3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二、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2.1.1 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具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型式认可证书、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2.1.2 施工工具和设备应齐全,包括刷子、滚筒、喷枪、搅拌器、防护面具等。
2.2 施工场地准备2.2.1 施工场地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油污等。
2.2.2 施工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涂料挥发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2.2.3 施工场地应设置安全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三、施工工艺3.1 钢结构表面处理3.1.1 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
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定。
3.1.2 钢结构表面的粉尘、油污等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3.2 涂料施工3.2.1 涂料施工应按照涂料厂家提供的施工工艺进行。
3.2.2 涂料施工应均匀,避免出现漏涂、厚薄不均等现象。
3.2.3 第一遍施工厚度应控制在0.10-0.15mm,表干后进行第二遍施工,涂层厚度以0.15-0.20mm为宜,以后各遍施工,涂层厚度应控制在0.20mm左右,不超过0.30mm,直至达到规定厚度。
3.2.4 施工时间间隔以涂层不沾手为准(一般在18-24小时左右),施工环境温度为0-40℃,基材温度为5-45℃,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3.3 施工质量控制3.3.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涂层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3.2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涂层厚度测量,确保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安全与环保4.1 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了解防火涂料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设计要求大于或等于3.0h时,应采用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严禁选用室内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5)腐蚀环境下,宜选用室外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0.64施工质量控制4.1一般规定4.1.1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
4.1.24.1.34.1.4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应具有由生产厂家提供的防火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认证证书、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其。
4.1.54.1.64.1.74.1.84.1.94.2.11,234.2.24.2.34.2.44.2.5操作时,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宜为250~400mm;喷枪尽量垂直于工件表面;相邻喷涂带上应有三分之一重叠;使用金属或非金属刮刀,如硬胶皮片、玻璃钢刮刀、牛角刮刀等进行涂刮;,4.2.64.2.7235.0.1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5.0.2 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附录A)。
5.0.3施工检查,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填写《防火涂层分次施工检查记录》(附录B)。
5.0.4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质量验收前,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厚度、外观质量和膨胀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D的要求。
检测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刷,并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5.0.5施工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1涂装专项施工方案;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3防火涂料产品的见证取样检验报告;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5防火涂层分次施工检查记录;6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7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检测报告8工程变更记录。
5.0.5施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参加并共同签署验收意见。
附录A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名称单位工程编号工程地点部位或构件名称测量仪器名称及规格型号测量仪器量程、分辨率附录D 防火涂料膨胀性能的测定方法D.0.1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膨胀性能,可采用下列实验室检测方法:1仪器不燃性测定仪、涂料膨胀测量容器。
精选全文完整版六、技术要求:(一)、采用标准: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2、《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200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实验方法》GB9978(二)、部位及耐火极限要求:1、钢柱及转换梁采用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3小时,为厚型防火涂料;2、钢梁、钢支撑及钢板剪力墙:耐火极限≥2小时,为薄型防火涂料;3、钢楼梯:耐火极限≥1.5小时,为薄型防火涂料。
(三)、涂层厚度:根据厂家防火涂料的具体技术参数,在满足“第二条”防火极限要求的情况下,按照规范(CECS24:90)中附录三的经验公式,并参考该规范“第二章、第2.0.2条”中的涂层厚度要求来确定。
(四)、质量检验:1、进场质量检验1.1防火涂料必须经过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得到消防部门的认可;1.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齐全;并附有涂料品种名称、技术性能、制造批号、储存期限和使用说明其性能符合下表要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表1)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表2)1.3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和有效期与相应得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得有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1.4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2、施工质量检验2.1 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及底漆涂装检验:涂料品种(无机富锌底漆)及除锈等级2.2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2.3涂层不宜出现裂纹。
如有个别裂纹,薄涂型防火涂层表面裂纹不应大于0.5mm,厚涂型防火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 mm。
2.4防火涂料涂装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和泥砂等污垢。
2.5防火涂料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应闭合无脱层、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外观缺陷,乳突已剔除。
钢构造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CECS24∶90目录前言第一章总那么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三章钢构造防火涂料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质量要求第三节薄涂型钢构造防火涂料施工第四节厚涂型钢构造防火涂料施工第四章工程验收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钢构造防火涂料试验方法附录三钢构造防火涂料施用厚度计算方法附录四钢构造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测定方法附录五本规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编单位:公安部消防科学研究所审查单位:全国工程防火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立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9月10日前言我国自80年代中期起,随着钢构造建筑业的开展而开展起来的钢构造防火涂料,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对于贯彻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提高钢构造的耐火极限,减少火灾损失,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了统一钢构造防火涂料涂层设计、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应用技术要求,保证应用效果,确保防火平安,特制订本规。
本规的编制,遵照国家工程建立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调查研究了我国钢构造火灾的特点,总结了防火涂料保护钢构造的实践经历,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钢构造防火涂料科研成果,反复征求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施工、高等院校、公安消防和建立等单位与专家的意见,经全国工程防火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现批准?钢构造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为中国工程建立标准化协会标准,编号为CECS24∶90,并推荐给各工程建立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省都江堰市公安部消防科学研究所转全国工程防火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邮政编码:611830)。
中国工程建立标准化协会1990年9月10日第一章总那么第1.0.1条为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建筑防火规,使用防火涂料保护钢构造,提高其耐火极限,做到平安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构造防火保护涂层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钢构造防火涂料的应用,除遵守本规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防火规及其他现行规定。
防火涂料技术要求
一、采用标准
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GB14907-2018)
二、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三、耐火极限要求:
钢柱≥2.5小时;
钢梁≥1.5小时;
檩条≥1小时。
四、防火涂料类型选用:
钢柱采用厚型防火涂料;
钢梁采用薄型防火涂料;
檩条采用超薄型防火涂料。
五、质量要求:
1、基层表面清理应作为一道工序严格检查。
清除尘土、铁屑、铁锈、油脂
以及其他妨碍黏附的物质。
2、防火涂料的喷涂要掌握好涂料的稠度,空压机的压力和喷涂时喷枪口与
构件的距离。
3、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应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4、在涂料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前一遍涂层基本干燥固化后,再施工后一遍。
5、涂层厚度应达到耐火极限的要求。
六、材料要求:
防火涂料的选用必须是具有消防部门认可的涂料生产单位的产品,并且要提前做耐火极限实验,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正式施工。
CECS 200:200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4.3 防火涂料4.3.1 当钢结构采用防火涂料保护时,可采用膨胀型或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4.3.2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技术性能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生产厂应提供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导热系数(500℃时)、比热容、含水率和密度参数,或提供等效导热系数、比热容、含水率和密度参数。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可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
2 主要成分为矿物纤维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当采用干式喷涂施工工艺时,应有防止粉尘、纤维飞扬的可靠措施。
9 防火保护措施9.1 保护措施及其选用原则9.1.1 钢结构可采用下列防火保护措施:1 外包混凝土或砌筑砌体。
2 涂敷防火涂料。
3 防火板包覆。
4 复合防火保护,即在钢结构表面涂敷防火涂料或采用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包覆,再用轻质防火板作饰面板。
5 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包覆。
9.1.2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应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选用,并应考虑下列条件:1 在要求的耐火极限内能有并行地保护钢构件。
2 防火材料应易于与钢构件结合,并对钢构件秒产生有害影响。
3 当钢构件受火产生允许变形时,防火保护材料不应发生结构性破坏,仍能保持原有的保护作用直至规定的耐火时间。
4 施工方便,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5 防火保护材料不应对人体有毒害。
9.1.3 钢结构防火涂料品种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层建筑钢结构和单、多层钢结构的室内隐蔽构件,当规定的耐火极限为1。
5h以上时,应选用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2 室内裸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和有装饰要求的钢结构,当规定的耐火极限为1。
5h以下时,可选用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 当钢结构耐火极限要求不小于1。
5h,以及对室外的钢结构工程,不宜选用膨胀型防火涂料。
4 露天钢结构应选用适合室外用的钢结构防火涂料,且至少应经过一年以上室外钢结构工程的应用验证,涂层性能无明显变化。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钢结构防火喷涂保护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队施工。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3.1.2条当钢结构安装就位,与其相连的吊杆、马道、管架及其他相关连的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施工。
第3.1.3条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
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
第3.1.4条钢结构表面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填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第3.1.5条施工防火涂料应在室内装修之前和不被后继工程所损坏的条件下进行。
施工时,对不需作防火保护的部位和其他物件应进行遮蔽保护,刚施工的涂层,应防止脏液污染和机械撞击。
第3.1.6条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通。
当风速大于5m燉s,或雨天和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第二节质量要求第3.2.1条用于保护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必须有国家检测机构的耐火极限检测报告和理化性能检测报告,必须有防火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生产厂方的产品合格证。
第3.2.2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出厂时,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并应附有涂料品种名称、技术性能、制造批号、贮存期限和使用说明。
第3.2.3条防火涂料中的底层和面层涂料应相互配套,底层涂料不得锈蚀钢材。
第3.2.4条在同一工程中,每使用100t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500t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第三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3.3.1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底涂层(或主涂层)宜采用重力式喷枪喷涂,其压力约为0.4MPa。
局部修补和小面积施工,可用手工抹涂。
面层装饰涂料可刚涂、喷涂或滚涂。
第3.3.2条双组份装的涂料,应按说明书规定在现场调配;单组份装的涂料也应充分搅拌。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二、钢结构防火涂料粘结强度试验方法:参照《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GB9153—88)6.12条粘结强度试验进行。
1.试件准备:将待测涂料按说明书规定的施工工艺施涂于70mm×70mm×10mm的钢板上(见附图2.1)附图2.1测粘结强度的试件薄涂型膨胀防火涂料厚度δ为3~4mm,厚涂型防火涂料厚度δ为8~10mm。
抹平,放在常温下干燥后将涂层修成50mm×50mm,再用环氧树脂将一块50mm×50mm×(10~15)mm的钢板粘结在涂层上,以便试验时装夹。
2.试验步骤:将准备好的试件装在试验机上,均匀连续加荷至试件涂层破裂为止。
粘结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fb——粘结强度(MPa);F——破坏荷载(N);A——涂层与钢板的粘结面面积()。
每次试验,取5块试件测量,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其结果应取其余3块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为0.01MPa。
三、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参照GBJ203-83标准中附录二“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取值”方法进行。
将拌好的防火涂料注入70.7mm×70.7mm×70.7mm试模捣实抹平,待基本干燥固化后脱模,将涂料试块放置在6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用压力机测试,按下式计算抗压强度:式中R——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受压面积()。
每次试验的试件5块,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其结果应取其余3块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度为0.01MPa。
四、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干密度试验方法:采用准备做抗压强度的试块,在做抗压强度之前采用直尺和称量法测量试块的体积和质量。
干密度按下式计算:式中R——防火涂料涂层干燥密度(kg/);G——试件质量(kg);V——试件体积(c)。
每次试验,取5块试件测量,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其结果应取其余3块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为±20kg/。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REGULATION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OF FIRE RESISTIVE COATING FOR STEEL STRUCTURECECS24∶90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审查单位:全国工程防火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9月1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三章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质量要求第三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四节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四章工程验收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钢结构防火涂料试验方法附录三钢结构防火涂料施用厚度计算方法附录四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测定方法附录五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建筑防火规范,使用防火涂料保护钢结构,提高其耐火极限,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结构防火保护涂层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应用,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及其他现行规定。
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2.0.1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其产品均应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选用。
第2.0.2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2的规定。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2第2.0.3条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3的规定。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3续表2.0.3第2.0.4条采用钢结构防火涂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裸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及有装饰要求的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 5h及以下时,宜选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二、室内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以上时,应选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REGULATION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FIRE RESISTIVE COATING FOR STEEL STRUCTURECECS24∶90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审查单位:全国工程防火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9月1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三章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质量要求第三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四节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四章工程验收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钢结构防火涂料试验方法附录三钢结构防火涂料施用厚度计算方法附录四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测定方法附录五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建筑防火规范,使用防火涂料保护钢结构,提高其耐火极限,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结构防火保护涂层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应用,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及其他现行规定。
第二章防火涂料及涂层厚度第2.0.1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其产品均应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选用。
第2.0.2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2的规定。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2第2.0.3条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按附录二的有关方法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0.3的规定。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表2.0.3第2.0.4条采用钢结构防火涂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裸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及有装饰要求的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及以下时,宜选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二、室内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以上时,应选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三、露天钢结构,应选用适合室外用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第2.0.5条用于保护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应不含石棉,不用苯类溶剂,在施工干燥后应没有刺激性气味;不腐蚀钢材,在预定的使用期内须保持其性能。
第2.0.6条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可按下列原则之一确定:一、按照有关规范对钢结构不同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数据选定相应的涂层厚度。
二、根据标准耐火试验数据,参照本规范附录三计算确定涂层的厚度。
第2.0.7条施加给钢结构的涂层质量,应计算在结构荷载内,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第2.0.8条保护裸露钢结构以及露天钢结构的防火涂层,应规定出外观平整度和颜色装饰要求。
第2.0.9条钢结构构件的防火喷涂保护方式,宜按图2.90选用。
图2.0.9 钢结构防火保护方式(a)工字型柱的保护;(b)方型柱的保护;(c)管型构件的保护;(d)工字梁的保护;(e)楼板的保护第三章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钢结构防火喷涂保护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队施工。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3.1.2条当钢结构安装就位,与其相连的吊杆、马道、管架及其他相关连的构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施工。
第3.1.3条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除锈,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
除锈和防锈处理应符合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
第3.1.4条钢结构表面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其连接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填补堵平后方可施工。
第3.1.5条施工防火涂料应在室内装修之前和不被后继工程所损坏的条件下进行。
施工时,对不需作防火保护的部位和其他物件应进行遮蔽保护,刚施工的涂层,应防止脏液污染和机械撞击。
第3.1.6条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通。
当风速大于5m/s,或雨天和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第二节质量要求第3.2.1条用于保护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必须有国家检测机构的耐火极限检测报告和理化性能检测报告,必须有防火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生产厂方的产品合格证。
第3.2.2条钢结构防火涂料出厂时,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并应附有涂料品种名称、技术性能、制造批号、贮存期限和使用说明。
第3.2.3条防火涂料中的底层和面层涂料应相互配套,底层涂料不得锈蚀钢材。
第3.2.4条在同一工程中,每使用100t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500t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抽样检测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第三节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3.3.1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底涂层(或主涂层)宜采用重力式喷枪喷涂,其压力约为0.4MPa。
局部修补和小面积施工,可用手工抹涂。
面层装饰涂料可刚涂、喷涂或滚涂。
第3.3.2条双组份装的涂料,应按说明书规定在现场调配;单组份装的涂料也应充分搅拌。
喷涂后,不应发生流淌和下坠。
第3.3.3条底涂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当钢基材表面除锈和防锈处理符合要求,尘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
二、底层一般喷2~3遍,每遍喷涂厚度不应超过2.5mm,必须在前一遍干燥后,再喷涂后一遍。
三、喷涂时应确保涂层完全闭合,轮廓清晰。
四、操作者要携带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并确保喷涂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
五、当设计要求涂层表面要平整光滑时,应对最后一遍涂层作抹平处理,确保外表面均匀平整。
第3.3.4条面涂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当底层厚度符合设计规定,并基本干燥后,方可施工面层。
二、面层一般涂饰1~2次,并应全部覆盖底层。
涂料用量为0.5~1kg/m2。
三、面层应颜色均匀,接槎平整。
第四节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第3.4.1条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宜采用压送式喷涂机喷涂,空气压力为0.4~0.6MPa,喷枪口直径宜为6~10mm。
第3.4.2条配料时应严格按配合比加料或加稀释剂,并使稠度适宜,边配边用。
第3.4.3条喷涂施工应分遍完成,每遍喷涂厚度宜为5~10mm,必须在前一遍基本干燥或固化后,再喷涂后一遍。
喷涂保护方式、喷涂遍数与涂层厚度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确定。
第3.4.4条施工过程中,操作者应采用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直到符合设计规定的厚度,方可停止喷涂。
第3.4.5条喷涂后的涂层,应剔除乳突,确保均匀平整。
第3.4.6条当防火涂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喷:一、涂层干燥固化不好,粘结不牢或粉化、空鼓、脱落时。
二、钢结构的接头、转角处的涂层有明显凹陷时。
三、涂层表面有浮浆或裂缝宽度大于1.0mm时。
四、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85%时,或涂层厚度虽大于设计规定厚度的85%,但未达到规定厚度的涂层之连续面积的长度超过1m时。
第四章工程验收第4.0.1条钢结构防火保护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包括消防监督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第4.0.2条竣工验收时,检测项目与方法如下:一、用目视法检测涂料品种与颜色,与选用的样品相对比。
二、用目视法检测涂层颜色及漏涂和裂缝情况,用0.75~1kg榔头轻击涂层检测其强度等,用1m直尺检测涂层平整度。
三、按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检测涂层厚度。
第4.0.3条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无漏涂、脱粉、明显裂缝等。
如有个别裂缝,其宽度不大于0.5mm。
三、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等情况。
四、颜色与外观符合设计规定,轮廓清晰,接槎平整。
第4.0.4条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如厚度低于原订标准,但必须大于原订标准的85%,且厚度不足部位的连续面积的长度不大于1m,并在5m范围内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二、涂层应完全闭合,不应露底、漏涂。
三、涂层不宜出现裂缝。
如有个别裂缝,其宽度不应大于1mm。
四、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空鼓、脱层和松散等情况。
五、涂层表面应无乳突。
有外观要求的部位,母线不直度和失圆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8mm。
第4.0.5条验收钢结构防火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具备下列文件:一、国家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对所用产品的耐火极限和理化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二、大中型工程中对所用产品抽检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等检测报告。
三、工程中所使用的产品的合格证。
四、施工过程中,现场检查记录和重大问题处理意见与结果。
五、工程变更记录和材料代用通知单。
六、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七、工程竣工后的现场记录。
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钢结构防火涂料试验方法一、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试验方法:或将待测涂料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施工工艺施涂于标准钢构件(例如I36bI工字钢)上,采用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9978-88),试40a件平放在卧式炉上,燃烧时三面受火。
试件支点内外非受火部分的长度不应超过300mm。
按设计荷载加压,进行耐火试验,测定某一防火涂层厚度保护下的钢构件的耐火极限,单位为h。
二、钢结构防火涂料粘结强度试验方法:参照《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GB9153-88)6.12条粘结强度试验进行。
1.试件准备:将待测涂料按说明书规定的施工工艺施涂于70mm×70mm×10mm的钢板上(见附图2.1)附图2.1测粘结强度的试件薄涂型膨胀防火涂料厚度δ为3~4mm,厚涂型防火涂料厚度δ为8~10mm。
抹平,放在常温下干燥后将涂层修成50mm×50mm,再用环氧树脂将一块50mm×50mm×(10~15)mm的钢板粘结在涂层上,以便试验时装夹。
2.试验步著:将准备好的试件装在试验机上,均匀连续加荷至试件涂层破裂为止。
粘结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f——粘结强度(MPa);bF——破坏荷载(N);A——涂层与钢板的粘结面面积(mm2)。
每次试验,取5块试件测量,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其结果应取其余3块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为0.01MPa。
三、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参照GBJ203-83标准中附录二“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取值”方法进行。
将拌好的防火涂料注入70.7mm×70.7mm×70.7mm试模捣实抹平,待基本干燥固化后脱模,将涂料试块放置在6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用压力机测试,按下式计算抗压强度:式中R——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受压面积(mm2)。
每次试验的试件5块,剔除最大和最小值,其结果应取其余3块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度为0.01MPa。
四、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干密度试验方法:采用准备做抗压强度的试块,在做抗压强度之前采用直尺和称量法测量试块的体积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