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11.71 KB
- 文档页数:5
引言1.1研究的目的意义土壤养分对于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种养分的丰富、协调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前提.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土壤管理水平的改变,土壤肥力状况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农作物高产优质的要求,及时了解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科学指导施肥十分重要。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理位置34°22′~36°22′N、117°24′~119°11′E, 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土层深厚,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垦殖历史悠久,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基地.1979~1985年完成全国性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有机肥、N、P化肥的大量施人,近年来大型农用机械的运用导致秸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养分状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市一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壤普查,仅零星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本试验研究是2010年配合兰山区在辖区枣沟头镇7个行政村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多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效的目的[1]。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只有掌握好关键的技术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测土配方施肥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为此本试验针对大豆种植区的土壤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测定其各种养分的含量,找出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养分限制因子,参考现有的科研成果,对小麦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效的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指导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配方施肥技术从80年代开始研究,以前推广的重点是专用肥的使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一、引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肥力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农业技术。
本次培训我们将重点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来进行精确施肥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再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要量,进行合理化施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方法1.采集土壤样品首先,我们需要采集土壤样品用于分析。
采集样品时要选择代表性好的地点,并避开人工施肥的地块。
在一个地块中每隔一定距离,挖掘足够深度的土方,取其中的表土和深层土壤混合作为样品,将其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2.土壤样品的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容器中,轻轻浇水,用手搅拌均匀,将大块的土壤打散。
然后,将样品进行空气干燥,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干燥机来加速样品的干燥。
干燥后,将土壤样品进行细碎,使其颗粒均匀。
3.土壤样品的分析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送往专业化验室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项目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养分不足或者过剩的程度,为我们提供施肥的依据。
4.施肥方案的制定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目标作物的施肥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施肥方案应包括作物所需的不同养分元素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等信息。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混入杂质,保持土壤样品的纯度。
2.采样要注意采集全面代表性好的样品,避免单一取样导致结果偏差。
3.土壤样品处理时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污染。
4.土壤分析实验室要选择具有一定信誉的机构,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施肥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一、前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施肥则是土壤肥力的调整过程。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民施肥水平,改善土壤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1、了解土壤施肥基本知识,掌握土壤类型分类及其性质特点;2、掌握测土方法、测土工具的使用;3、掌握施肥原则和方法;4、掌握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水平;三、培训内容1、土壤施肥基本知识1.1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根据成土过程和成土因素,土壤可以分为石质土壤、粉质土壤、壤土壤三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土壤成分和理化性质,土壤可以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有其特点和适宜的作物,了解土壤的分类及特点对于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1.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掌握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技术。
2、测土方法2.1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土壤样品采集点,采集土壤样品。
教授合理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技巧,使学员掌握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2 样品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
通过分析土壤样品,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
3、施肥原则和方法3.1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
教授施肥原则,包括按作物的需要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施肥、科学施用各种肥料等。
3.2 施肥方法授予施肥的各种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施肥、叶面喷施等,指导农民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4、施肥技术4.1 氮、磷、钾肥的施用技术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了解氮、磷、钾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氮、磷、钾肥。
4.2 有机肥的施用技术有机肥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了解有机肥的使用原则和方法,指导农民合理施用有机肥。
工艺方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艺简介综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氮肥用量以目标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磷、钾肥用量以土壤丰缺指标确定;施肥运筹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与质地条件、自然降雨与灌溉水平和小麦需肥规律等采用一次或分次施肥的方式;肥料品种选择以土壤酸碱度、肥料性质确定;施肥方式上,大量元素肥料以土壤施肥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与防灾减灾以叶面肥为主。
(一)基肥1、普通小麦(1)高产区该区主要包括宛城区、新野县、唐河县、社旗县等县区的高标准粮田集中区域,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主要土壤类型为黄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1-15-9或相近配方(以45%为例,下同),一般亩产550kg以下麦田,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实物用量,下同);550kg以上麦田,底肥用量在45kg左右。
(2)中低产区该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南召县、桐柏县、内乡县等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粗骨土、水稻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0-15-10或相近配方,一般亩产低于40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0-45kg/亩,亩产400-55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5-50kg/亩。
2、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分布在盆中平原中高肥力区。
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中壤至粘质,土壤肥力较高。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1)高产麦田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3-12-10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约为40-45kg/亩,硫3-5kg。
(2)中低产麦田区域大配方为22-12-11kg/亩,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硫3-5kg。
3、优质弱筋小麦主要集中在桐柏等低山丘陵地方,土壤肥力中等。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肥、钾肥的用量。
区域大配方为18-16-11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30-40kg/亩。
(二)追肥也称根外施肥,可以弥补前期施肥量不足或根系在后期吸收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达到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减少干热风为害,增加小麦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讲义一、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基本条件1、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营养作物生长发育必须依赖光合作用才能进行,作物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空气、水、阳光和16种元素,一类是来自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C、H、O;另一类主要来自土壤供给的养分N、P、K、Ca 、Mg、S、B、Mn、Zn、Fe、Cu、Mo、Cl。
只有给作物充分提供这些元素和充足的阳光,作物才能茁壮成长。
其中N、P、K需要量较多,称为作物3要素,是大量元素;Ca 、Mg、S、Cl需要量中等称为中量元素;其他元素需要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2、矿质营养的来源(1)土壤供肥土壤中本身含有这16种元素,但大多数土壤提供的N、P、K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作物高产需要,;大多数土壤中Ca 、Mg、S充足,满足作物高产需要;微量元素通常需要量较少,有的土壤中多,有的土壤中少。
(2)施肥补充当土壤中所含的营养元素不足时,就必须通过施肥进行补充。
一是维持作物高产优质,作物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当土壤供给不足时,需要通过施肥来补充;二是由于作物每年收获从土壤中带走了大量的营养元素,需要通过向土壤施肥来维持土壤肥力。
(3)肥料的种类一类是无机肥料。
简称化肥,它直接提供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及多元素复合肥,其优点是浓度高、肥效快,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氮肥中最常用的有尿素、碳酸铵、硫酸铵等;磷肥有过磷酸钙、三料磷肥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复合肥有磷氮二元复合肥如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按作物配制的专用复合肥、按作物和土壤配制的专用复合肥等。
另一类是有机肥。
它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称之为全元肥料,由于它矿化速度慢,肥效期长,一般肥效能维持2—3年,是长效肥料。
注意:有机肥只有通过矿化分解产生N、P、K、Ca、Mg、S、C1等无机养分(化学肥料)作物才能吸收。
有机肥主要优点是能够培肥土壤、肥效比较稳定,能够补充大部分营养元素,特别是中微量元素;缺点是施用数量较大,养分浓度低。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小麦需肥量在一般中等肥力水平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3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2.5公斤。
以亩产800斤小麦为目标,需N19-21公斤,P2O55.5-6.0公斤,K2O10-12公斤。
其中有机养分分别占35%、35%和70%。
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还应分别施用尿素27-30公斤,过磷酸钙30-33公斤,氯化钾5-6公斤。
二、小麦肥料的分配与施用麦子施肥要克服钾肥不足、氮肥运筹前期重中后期轻的旧施肥习惯。
有机肥宜作基肥和前期追肥;磷、钾肥可全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后期追肥;氮肥基、追各半。
具体施肥技术为:1、施足基肥,早施苗肥。
基肥:实行秸秆还田或亩施优质农家肥2-3方,专用配方肥40-5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配施尿素15千克。
苗肥:施氮量占总氮量的10-20%,亩用尿素6千克左右。
苗肥要早施,宜在两叶一心前施用。
2、施好拔节孕穗肥。
此时需肥最多,要防止脱肥早衰,防止恋青倒仗。
拔节肥用量应占总用氮量的30-40%左右,一般亩施8.5-11千克尿素,高产田块配施2.5千克磷酸二铵、2.5-5千克氯化钾。
3、搞好后期根外喷肥(叶面施肥)。
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
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
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生产的一项应急措施。
选择何种肥料,要“看地、看长相”,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看地、看长相”就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小麦长势、长相而确定追施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抽穗期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脱肥早衰麦田,可喷施2-3%的尿素溶液。
喷施尿素不仅可以增加千粒重,而且还具有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没有早衰现象的高产麦田,一般不再追施氮素化肥;有可能贪青晚熟的麦田,不要追施氮素化肥。
这二类麦田,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据试验,一般可提高千粒重1-3克,增产5%以上,高的可增产15%左右。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材料第一篇:测土配方施肥培训材料测土配方施肥培训材料一、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肥料。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及意义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每年化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氮肥为20--45%,磷肥为10—25%,钾肥为25—45%左右。
导致化肥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很多,但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合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和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第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占种植业生产投入的50%以上,直接关系到农产品成本和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的控1 制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的比例,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三、经济效益明显。
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表现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具体表现在:调肥增产。
不增加化肥投资,只调整氮磷钾等肥料比例,即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减肥增产。
在高肥地区,通过减少肥料用量而达到增产或平产效果。
增肥增产。
土壤缺什么补什么,加大土壤最小养分含量,其农作物增产15—23%。
另外测土配方施肥还可以培肥地力、保护生态、协调养分、防治病害、对于有限肥源合理分配等等。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材料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涵义1.如何定义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及其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施用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肥料适宜用量与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要想在产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和配比,必须全面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三个方面的条件,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
土壤供肥和施用肥料都是为了满足作物的需要。
作物需肥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关键在于掌握土壤供肥能力,而肥料在其中起一个调剂作用,这种调剂的程度,决定肥料的用量。
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是作物需肥不但因作物品种不同,而且因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影响它的产量,因此对肥料的要求也会不同。
二是土壤供肥能力因作物品种和土壤性能不同而有差别,施肥是否合理也影响其潜力的发挥。
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质地等间接因子也影响肥力的发挥。
三是肥料的作用,不但受土壤肥力的影响,而且也因用量和作物品种特征而变化。
协调好以上三者的关系,才能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这是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课题。
2.测土配方施肥有哪些具体内容?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内容,包含“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五个程序。
“测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养分配方的重要依据。
即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测试。
“配方”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环节。
即根据土壤养分测试和肥料试验结果,制定出某种作物一定产量水平下的各种肥料的用量和比例。
提供肥料配方时,先要了解种植作物种类和计划产量、该作物获取一定产量需吸收多少养分,土壤能提供给多少养分,然后确定施用肥料的品种和每一种肥料相应的最适宜用量。
“配肥”和“供肥”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条件。
即根据确定的肥料配方,以各种单质化肥和(或)复合(混)肥为原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或农户按方抓药,现用现配)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需求的配方肥料,并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或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直接供应给使用者。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粮油,栽培技术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首先测试土壤养分含量,了解所在田块的养分含量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1、根据产量定需肥量,产量不同,小麦需要从土壤里吸收的养分量也不同,1000斤的产量和600斤的产量,小麦需要吸收的养分量不同,投入当然不同。
这就是根据小麦的目标产量定施肥量,咱们施用的肥料既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又不会浪费。
2、根据小麦需肥规律施肥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具体到各元素,各生育期所需的量也不同。
二、施肥技术⒈施足底肥:“麦喜胎里富”,施用方法和用量得当,可以有效的发挥肥效,使冬前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抗寒性、为丰产打好基础。
底肥的施用有两方面:一是有机肥的施用,二是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配方肥。
(1)有机肥的施用作用:对土壤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可以培肥土壤,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效性,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用量:自家的土杂肥、圈肥等亩施1方,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
(2)小麦在冬前分蘖期需肥量大,因此在有机肥施足的基础上,还要施用一些养分比较全面的配方肥,根据我们对土壤养分的化验和田间肥料试验,建议施用高氮的“18-15-12”、“18-17-10”的配方肥,亩施40斤左右。
如果是免耕播种,亩施50斤即可。
如果没有有机肥,亩施配方肥80斤。
在施用时,最好作为种肥一块儿施入,一是省工、二是肥料集中,增加肥效。
⒉追肥:提倡两次追肥。
(1)返青拔节肥:施肥原则: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
根据苗情,如果是底肥施用不足,冬前分蘖差,提倡结合春灌在返青期施肥,反之,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一般在起身期后,以防小麦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地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精确地配制施肥配方,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广科学施肥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介绍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技巧、保存方法,养分含量测定的实验室操作流程等内容。
2. 施肥配方制定原则讲解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介绍施肥配方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包括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求、施肥品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3. 施肥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方法、时机和注意事项,讲解如何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导致的问题。
4. 实地操作演练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实地操作演练,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施肥配方制定等环节,加深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培训,注重培训效果的实际应用。
四、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农民合作社成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相关人员,以及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感兴趣的个人。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每周六上午9:00-12:00,共计4周,培训地点设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或农民合作社场地。
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便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提高培训质量。
七、培训后续支持培训结束后,将建立专家咨询热线、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为参训人员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性。
结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次培训能够使更多的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掌握这一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前言: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
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根据研究,每生产100 公斤籽粒,小麦植株需吸收纯氮3.1 公斤、磷1.1公斤、钾3.2公斤左右,三者比例为2.8 : 1.0 : 3.0,随产量
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
冬小麦起身以前麦苗较小,氮、磷、钾吸收量较小,拔节期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占全生育期的56%,磷占70%,钾占60%左
右。
据调查,我国西北麦区麦田严重缺磷,普遍缺氮,钾相对充足,黄淮海麦区高产田缺钾,部分麦田缺磷。
通过测土,了解土壤各种养分供应能力,从而确定小麦合理施肥方案,使小麦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优质、高效和高产的目的。
只有根据上述小麦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实现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肥料利用率,配方施肥才能达到小麦需肥与供肥的平衡,获得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
第一讲: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
壤结构等优点,因此说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亩用有机肥2000-2500 公斤,多用更好。
2、稳氮、磷,增钾肥。
对于我县多数麦田来说,县土肥站建议
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具体施肥指标是:低产田(亩产150-250 公斤): 每亩小麦需施肥折合纯氮6.5
-7公斤,五氧化二磷3.0 -4.5 公斤,氧化钾5-6公斤。
具体施肥
时掌握亩用小麦配方肥(18-12-18 )40-50 公斤或亩用碳铵40公斤,
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 公斤。
高产田(亩产300-500
公斤)每亩小麦需肥量折合纯氮12-16公斤,五氧化二磷5-8 公斤,氧化钾8-12公斤,锌肥1 公斤,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作基肥(含
种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亩施底肥用量为小麦配方肥
18-12-18 )50-60公斤,加锌肥1公斤或亩用碳铵50-60 公斤,磷酸二胺10-15公斤,氯化钾20公斤,硫酸锌1 公斤。
小麦配方肥与一般复合肥相比较其主要好处一是养分含量有保证,保证达到国家标准;二是配比合适,适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小麦需要。
3、提倡追肥。
小麦一生中吸收的养分虽然前期十分重要,但用量少,
其需肥高峰一般在中期偏后,因此说,应提倡追肥,特别是氮肥在土
壤中易于流失,有水浇条件地块应分次追施,建议追肥比例为50%。
当然无水浇条件地块仍应采用“一炮轰”施肥方法。
第二讲: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研究分析表明,小麦每生产100kg 籽粒,约需氮3.1 ±1.1kg 、磷(P2O5 1.1 士0.3kg、钾(K2O 3.2 士0.6kg,三者的比例约为2.8 : 1 : 3.0 ;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再提高,对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钾相对增加,磷基本稳定。
小麦起身期之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相对较少;起身以后,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达到一生的高峰期,对氮、磷的吸收量在成熟期达最大值,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期达最大累积量,其后钾的吸收出现负值。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吸收后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
苗期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 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 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
磷的积累分配与氮的基本相似,但吸收量远小于氮。
钾向籽粒中转移量很少。
1 、小麦需肥规律
依据我省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成果,每形成500 公斤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公斤,五氧化二磷5.2 公斤,氧化钾
12公斤,若按2006年我市小麦平均单产338公斤计,我市平均一亩
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有效量分别是8.96 公斤、3.52 公斤和
8.11 公斤。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
2、土壤有效养分变化情况和施肥规律
我市自第二次土壤普查(1980 年)后,由于肥料用量,尤其化肥用量不断增加,有关土壤地力的主要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加,从去秋
和今年土肥站取土化验粮田结果看,土壤有机肥质由0.56%提高到
1.34%,增幅139%,全氮由0.039%增加到0.087%,增幅123%,速效
氮由38ppm增加到77.5ppm,增幅104%速效磷则由4ppm提高到
26.4ppm,增加了5.6倍,只有速效钾的情况例外,全市平均61.1 ppm,
与上次普查基本持平。
小麦施肥规律和其他作物一样, 主要有二大规律, 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简单说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相对小麦需要)缺少的养分,而不是决定于所有养分的供应情况, 应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二是肥效递减律, 简单说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 一定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根据我县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和基本施肥规律,我们认为,全县
小麦总的施肥原则是,增加有机肥用量,稳定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第三讲: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技术应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施肥量
(kg/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亩)-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
亩)/ {肥料养分含量(X肥料利用率(%},计划产量所需养分
量可根据100kg籽粒所需养分量来确定;土壤供肥状况一般以不施肥麦田产出小麦的养分量测知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在田间条件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50%磷肥为10%-20% 高者可达到
25%〜30%钾肥多为40%〜70%有机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25%
左右。
一般中低产田应增施磷肥、氮磷配合,产量在200kg/亩以下
的低产田,氮磷比为1 :1左右;产量在200〜400kg/亩时,氮磷比
以1 : 0.5为宜;产量在500〜600kg/亩时,氮磷比以1 : 0.4为宜。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
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
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小麦吸收的氮素,约有
2/3 来自土壤,1/3 是当季肥料供给的。
所以,小麦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常年高产试验得出的。
第四讲: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施肥量
本地区,强筋和中筋小麦栽培必须注意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平衡,并做到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因土壤肥力基础精确施肥。
每亩生产小麦400kg〜500kg〜600kg的高产与超高产麦田:0-20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全氮0.09%,碱解氮70~
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9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
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2kg〜14kg〜16kg,P2O55kg〜6.2kg
7.5kg , K2O5k「6.2kg 〜7.5kg , S4.3kg。
每亩生产小麦300kg〜400kg
的中产水平麦田:0-20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左右,全氮
0.06%~ 0.08%,碱解氮60~70mg/kg,速效磷10~ 15mg/kg,速效钾
60~80mg/kg,有效硫12mg/kg及以上的条件下,每亩总施肥量:纯
氮10kg~ 14kg, P2055kg'- 7kg, K2O5k~7kg, S4.3kg。
上述产量水
平麦田,均提倡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
在高产
田或与超高产田,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的50%,钾肥的5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追施余下的50%氮肥和50%
的钾肥。
在中产田,土壤肥力较低的麦田,可较高产田适当增加底施氮肥的比例。
硫素提倡施用硫酸铵或硫酸钾或过磷酸钙等形态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