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称软件说明书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576.50 KB
- 文档页数:18
电子秤产品说明书精确称重掌控身体变化电子秤产品说明书精确称重掌控身体变化欢迎您购买我们的电子秤产品。
本说明书将为您介绍我们的产品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准确称重,帮助您掌握身体变化。
1. 产品特点我们的电子秤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精确的称重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高精度:电子秤能够精确测量您的体重,误差不超过1公斤,确保您获取真实的体重数据。
- 多功能显示:电子秤配备清晰易读的液晶显示屏,可显示体重、体脂率、水分含量、肌肉质量等信息,全面了解身体状况。
- 轻巧便携:我们的电子秤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携带,无论是家庭使用还是外出旅行,都能随时掌握身体变化。
2. 使用方法为了确保准确称重,您可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把电子秤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确保秤座平稳。
- 轻轻踩上电子秤,保持站立稳定,并等待数秒,直到屏幕显示出您的体重数值。
-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结果,建议您每次称重都采取相同的步骤,并且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进行测量。
3. 精确称重的技巧为了更好地掌握身体变化,您可以采用以下技巧来提高称重的准确性:- 单脚称重法:将一个脚抬起,另一个脚踩上秤上,这样可以排除双脚压力不均的干扰,得到更准确的体重数据。
- 定时称重:建议您每周固定时间、固定条件下进行称重,例如每周一早上起床后,膀胱排空后,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体重的变化情况。
4. 数据分析与记录我们的电子秤具备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记录您的体重变化趋势,帮助您全面了解身体状况。
您可以将秤与手机等设备连接,通过APP查看更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还可以设定个人目标并进行记录。
5. 注意事项在使用电子秤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请勿将电子秤放置在湿润或多尘的环境中,以免影响秤的准确性。
- 请勿超过电子秤的承重范围,以免损坏秤座或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 在换电池或长时间不使用电子秤时,请取出电池以避免电池液泄漏导致损坏。
总结:我们的电子秤产品能够精确称重,让您掌握身体变化。
通过合理使用和数据分析,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重变化趋势,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管理。
智能体重秤使用说明书(字数:1542)一、产品介绍智能体重秤是一款多功能的电子测量设备,旨在帮助用户准确测量体重并实时监控身体健康状态。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该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以便用户快速上手并正确使用。
二、产品特点1. 高精度测量:智能体重秤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具有高度准确的测量能力,可测量体重范围在5kg-180kg之间。
2. 智能分析:通过与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智能体重秤可以实时传输测量数据,并配备专业的健康管理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身体指标分析和建议。
3. 多用户支持:智能体重秤可以识别多个用户,并自动记录和区分每个用户的测量数据,方便用户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
4. 精美设计:产品外观简约时尚,采用优质材料制造,具有防滑、防摔和防静电等功能,同时易于清洁和保养。
5. 数据共享:用户可以将测量数据分享至社交媒体平台或与医疗专家进行远程咨询,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健康建议和指导。
三、使用方法1. 下载并安装APP:使用智能体重秤前,用户需先从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并安装与之配套的健康管理APP。
2. 注册账号:首次使用时,用户需要按照APP界面提示,选择注册账号并完成个人信息填写。
3. 连接设备:打开智能体重秤的电源开关,并确保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蓝牙功能开启。
在APP界面上选择设备连接,并按照提示完成连接过程。
4. 测量体重:脱掉鞋袜,确保双脚平稳站立在智能体重秤的传感器上,保持平衡状态。
在APP界面上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待测量完成后会显示测量结果。
5. 分析与保存数据:测量结果将自动传输到APP中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生成相关的健康报告。
用户可以通过APP随时查看历史数据和使用情况。
四、使用注意事项1. 请勿将智能体重秤放置在潮湿或过热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数据的准确性。
2. 在测量体重时,确保双脚平稳站立在传感器上,并保持身体平衡状态,否则测量结果可能不准确。
3. 请勿在测量体重时将手指或物体放置在秤盘上,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秤使用手册1 电子秤连接使用规范1.1 连接使用规范说明本节主要讲解电子称的物理连接、电子称端口设置及使用。
下图为“PC机与电子秤物理连接图”:1.2 连接使用详细操作说明电子秤的连接使用主要分为三部分1. 电子秤仪表前功能示意图和后功能示意图2. 电子秤与PC连接及标定与调试3. 电子称端口设置及测试1.2.1 电子秤仪表前功能示意图和后功能示意图1、了解XK3190-A7称重显示器仪表键盘功能:前功能示意图(1)、【置零】键:按下该键后,在[05 **]参数档中确认的范围内将当前称量值置零,“零位”指示灯亮,否则无效。
(2)、【去皮】键:按下该键后,将当前称量值(必须大于零位)作为皮重,“去皮”指示灯亮。
(3)、【累计】键:按下该键后,将当前称量值加入累计量,“累计”指示灯亮,显示累计量约2秒,再显示累计次数(由字母t指示)约2秒钟,“累计”指示灯灭,恢复到称重状态。
(4)、【切换】键:按下该键后,显示值以优于所选的分度值一档的数值显示,分度值为1的除外。
(5)、【清除】键:按下该键后,显示[C-Add]约2秒,清除累计量,然后恢复称量状态。
2、了解XK3190-A7称重显示器仪表后面连接示意图电子称端口设置及测试、电子称端口设置将电子称和电脑连接好以后,现在我们根据原核心业务系统的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设置步骤一: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如下图。
步骤二:在下面的“系统属性“中,选择红色标注的“硬件”。
然后选择“设备管理器”。
步骤三:找到如图红色标示出来的地方,双击打开下面蓝色标注的“通讯端口(COM1)”步骤四:在“通讯端口(COM1)属性”中点击红色标注的“端口设置”。
步骤五:点击端口设置后,将每秒位数“9600”改为“1200”然后单击确认,再将设备管理器关闭。
电子称测试当电子秤同电脑连接好之后,打开子系统—帮助—电子秤设置,如下图所示:把快件或包裹放在电子称上,点击称重,如有重量显示,则表明电子秤可以正常进行扫描如果发现你的电子秤正确安装后无法记重,到内网“IT部”—“资料下载”点击下载“端口专家Portexpert2.0”。
电子秤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电子秤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精密传感器,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电子秤。
二、产品特点1. 高精度:电子秤采用精密传感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重量测量结果,误差范围在±0.1g以内。
2. 多功能:电子秤具有称重、计数、单位转换等多种功能,可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3. 易操作:电子秤采用简洁的按键设计和直观的显示屏,操作简单便捷。
4. 节能环保:电子秤采用低功耗设计,使用电池供电,节能环保。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将电子秤放置在平稳的水平台面上,确保秤面干净无杂物。
2. 开机操作:按下电源开关,待显示屏亮起后即可开始使用。
3. 称重操作:将待称重物体放置在秤面上,等待几秒钟,显示屏上将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4. 计数功能:按下计数功能键,将待计数物体放置在秤面上,电子秤将自动统计物体的数量。
5. 单位转换:按下单位转换键,可在不同的重量单位之间进行切换,如克(g)、千克(kg)、磅(lb)等。
四、注意事项1. 请勿将电子秤放置在潮湿、高温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以免影响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
2. 请勿将过重或过轻的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进行测量,以免损坏设备或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3. 请勿将电子秤用于测量液体或湿度较高的物体,以免损坏设备或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4. 请勿随意拆卸或修理电子秤,如需维修或保养,请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5. 请勿在电子秤上敲击或重物撞击,以免损坏设备或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常见故障排除1. 若电子秤显示屏无法正常亮起,请检查电池是否安装正确或电池是否已耗尽,如有必要,请更换电池。
2. 若电子秤显示结果不准确,请检查秤面是否干净无杂物,并确保待测量物体放置平稳。
3. 若电子秤按键无法正常操作,请检查按键是否被卡住或损坏,如有必要,请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
精确计量的智能电子秤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欢迎使用我们的精确计量的智能电子秤。
本说明书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您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该秤,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1. 产品介绍智能电子秤是一种高精度的计量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字显示屏,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其特点包括:- 高精度:该秤能够提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测量结果。
- 多功能:除了重量测量外,该秤还具备计数、单位转换等功能。
- 方便携带:秤身轻巧小型,便于携带和存放。
2. 使用方法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秤的寿命,请按照以下步骤正确使用智能电子秤:步骤1:准备工作- 将秤放置在平稳的水平表面上,避免情况像较高的地方或者不稳定的地方。
- 按下开关按钮,确保电子秤处于开机状态。
步骤2:放置物体- 确保物体放置在秤的测量平台上,避免与秤身接触以保证准确测量。
- 如果物体较大,请确保物体均匀分布在秤的测量平台上。
步骤3:测量重量- 根据需要,可选择将重量显示单位切换为公斤、磅或盎司。
- 将物体轻放在秤上,稍作静止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 数字显示屏将会显示物体的准确重量。
3. 注意事项- 避免直接将秤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 不要将重物压在秤上,以免损坏传感器。
- 及时清洁秤身和测量平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勿将秤浸入水中清洗,使用湿布或湿纸巾擦拭即可。
- 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电源开关关闭,以节省能源。
4. 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电子秤的电池电量,如显示低电量,请及时更换新电池。
- 如出现异常情况,如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或异常显示,您可以尝试以下操作:- 关闭电源开关后重新开机;- 检查秤身和测量平台是否有异物影响测量;-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
感谢您选择我们的精确计量的智能电子秤。
我们相信,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该秤将为您提供精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并满足您的需求。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户服务部门。
一、应用准备1、人员准备人员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做好与本系统相关的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业务部门操作人员的思想动员,接受计算机管理的一些基本观念,了解计算机管理和人工管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明确划分各相关人员的权限职责。
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基本维护工作,如系统的安装、操作员管理、数据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等;业务管理人员的各种审核、查询权限;业务操作人员,可按其所处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权限。
如:为磅房的操作员设置录入权限,统计人员设置统计分析的权限等等。
2. 做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通过用实际业务模拟练习系统的使用。
经常阅读系统使用指南或随机帮助,在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咨询并注意积累经验,熟能生巧。
2、制度准备制度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制定应用方案和实施计划在使用本系统之前应全面、深入地分析企业自身的业务运作模式和流程,并熟悉本称重管理软件的指导思想、使用方法和数据流程。
应用方案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从手工业务转化为计算机的操作,二是如何有效地控制业务;三是如何实现操作方式、数据处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
实施计划的内容主要是对本系统的安装、培训、数据准备、试运行等工作制定实施步骤。
实施计划要切实可行,企业领导对计算机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计划实施要严格组织、有序、责任明确。
2.制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管理制度对机房的管理和上机操作等方面制定规则。
3.制定岗位职责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系统的要求,做好在实施计算机管理后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范畴和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
4.制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维护制度明确系统维护的任务、系统维护人员的权限、硬件及软件维护的内容。
建议指定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专门负责本系统的维护工作。
5.制定业务数据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业务数据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制定并规范业务数据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
3、数据准备数据准备是应用准备中最直接、最具体的一环。
电子体脂秤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电子体脂秤是一款先进的健康管理工具,可用于测量用户的体重和体脂含量,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本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使用电子体脂秤,以达到准确测量和有效管理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产品特点1. 高精度测量: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测量用户的体重和体脂含量。
2. 多功能显示:配备清晰的液晶显示屏,直观展示测量结果和用户健康数据。
3. 用户存储:支持多用户使用,可保存多个用户的个人数据和历史记录。
4. 移动连接:可通过蓝牙功能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的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实现数据同步和分析。
三、使用前准备1. 解开电子体脂秤包装,确认配件齐全。
2. 请在室温下使用,避免极端温度或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请确保电子体脂秤的电量充足,如电量不足,请及时充电。
四、使用步骤1. 将电子体脂秤放置在平坦的硬地面上,确保秤面干燥、清洁无尘。
2. 打开电子体脂秤的电源开关,等待秤面显示“0.0”表示已进入测量状态。
3. 脱鞋,将双脚分别放置在电子体脂秤的测量区域上,保持平衡站立。
4. 等待片刻,电子体脂秤会自动完成测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5. 若需进行多用户管理,按照显示屏上的指引选择相应的用户编号。
6. 若需将数据传输至手机上的健康管理应用程序,请打开手机蓝牙功能,并确保应用程序与体脂秤连接成功。
7. 使用完毕后,关闭电子体脂秤的电源开关,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或高湿度环境。
五、使用注意事项1. 本产品仅适用于一般人群的健康管理,并不适用于病人或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
2. 在测量时,请确保双脚充分接触秤面,站立稳定,避免晃动或侧倾。
3.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请勿穿着鞋袜或其他遮挡物进行测量。
4. 避免在饭后立即测量,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5. 若测量过程中出现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或客服人员。
六、维护保养1. 请勿将电子体脂秤暴露在潮湿环境中,避免秤面受潮损坏。
智能电子秤电子秤使用说明书智能电子秤使用说明书部分一:简介智能电子秤是一种新型的电子称重设备,采用先进的智能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显示物体的重量。
它具有简便易用、高精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等领域。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智能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维护等。
部分二:规格参数1. 最大承重量:本电子秤最大支持承重量为X千克/磅(根据具体产品而定)。
请勿超过最大承重范围,以免损坏设备。
2. 重量单位切换:按下“单位”按钮可将显示重量的单位切换为千克、磅等,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单位。
3. 精确度:智能电子秤的测量精确度为X克(根据具体产品而定),请注意不同物体重量的测量误差范围。
部分三:使用方法1. 电池安装:打开电子秤的电池仓,将适合的电池(通常为AAA电池)正确安装到仓内,并注意正确的电池极性。
关闭电池仓盖。
2. 启动电子秤:轻触电子秤的“开/关”按钮,屏幕将显示"0"或"---",表示电子秤已启动。
3. 放置测量物体:将欲测量的物体放置平稳,以确保准确测量。
物体应放置在电子秤的称重盘上,注意不要超过秤的承重范围。
4. 等待测量结果:待物体稳定后,屏幕将显示物体的重量。
若屏幕未显示数值,请确保物体已放置妥当,并等待片刻。
5. 关闭电子秤:使用完毕后,轻触电子秤的“开/关”按钮,屏幕将不再显示任何数值,表示电子秤已关闭。
建议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子秤以节省电池能量。
部分四:注意事项1. 避免超重:请勿将超过电子秤最大承重范围的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以免损坏设备。
2. 避免震动:在使用电子秤时,请尽量避免剧烈震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平稳放置:物体放置时,请确保其稳定平整,避免倾斜或侧翻,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温度适宜:请将电子秤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使用,避免高温或低温对电子秤的影响。
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损坏电子秤的外壳。
5. 防护措施:请勿将电子秤置于湿润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避免与水、酸碱等有害物质接触。
ON/OFF:开关机
PCS:计数(开机归零后,计数一个25、50、75或100个需计数的物品样板,
将计数好的样板放上称重盘上并显示重量值。
按住计数显示25、50、75或100。
按单位选择键选择先前计数的样板数量值
按计数键确认;此时显示屏左上角会出现PCS。
此时可增加需要计数的相同的物品于秤盘上进行计数。
)
TARE:去皮(1、开机归零;
2、将要去皮的物品放在秤盘上;
3、再按去皮键(TARE)显示0.0或0.00,表示已扣重;
4、然后放入所要秤重的物品,此时的读数即是物品的净重)
UNTS:单位转换--有四种单位可供转换。
4种单位转换,克(g普通单位)、ct(克拉)、oz(盎司)、dwt(金衡)
1ct/克拉=0.19997g1oz/盎司=28.3495g
1dwt/英钱=1.5552g 1ozt/金衡盎司=31.1034g
LIGHT:蓝色夜光灯
校正方法:
按UNITS键3秒不放,显示屏显示CAL放手,再按一次UNITS键,秤显示200.00克,此时放置200克砝码于托盘,3秒钟后显200.00g,校准完毕。
(因温差过大或其它原因称量不准时请用此功能。
)。
电子秤操作说明书一、产品介绍电子秤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本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使用电子秤,确保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安全须知在操作电子秤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安全须知:1. 请将电子秤放置在平稳的水平表面上,确保重量测量的准确性。
2. 避免将电子秤放置在高温、潮湿或露天环境下使用,以免损坏设备。
3. 请勿将电子秤用于超过其额定负荷的物体,以免对秤造成损坏。
4. 当秤不再使用时,建议将其断电或拔下电源适配器。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子秤在电子秤上寻找电源按钮,按下电源按钮,待秤显示屏亮起并显示“0.00”时,表示电子秤已成功开启。
2. 校准电子秤在每次使用电子秤之前,建议进行校准以保证准确性。
校准步骤如下:a. 将秤置于空置状态,确保无物品放置在上面。
b. 按下秤身上的“校准”按钮,并保持按压状态。
c. 秤的显示屏将显示“CAL”或“校准”等字样。
d. 释放“校准”按钮,等待电子秤的显示屏显示“0.00”。
e. 完成校准,电子秤即可正常使用。
3. 放置测量物体将待测物体轻放在电子秤的称重平台上,并确保物体平稳放置。
4. 读取测量结果待物体稳定后,电子秤的显示屏将显示物体的重量。
读取重量数值后,可以将物体取走。
5. 关闭电子秤当不再使用电子秤时,按下电源按钮即可关闭设备。
四、注意事项1. 避免将电子秤暴露在强电磁场附近,以免影响其测量准确性。
2. 非专业人士禁止拆卸电子秤外壳或进行任何未经授权的修理,以免引发安全问题或损坏设备。
3. 请勿将电子秤与液体或化学物质接触,以免损坏秤的传感器或其他部件。
4. 若发现电子秤的测量准确性出现问题,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或更换。
电子秤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测量设备,通过正确操作和维护,可以确保其长期准确运行。
请按照本操作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电子秤,以获得满意的测量结果。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
GA-JG普通/防爆激光秤系统 GA-JG系类防爆激光秤是河南国安电气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2004年),美国发明专利证书(2008年),澳大利亚发明专利证书(2008年),CMC计量许可证(2008年)。激光皮带秤是一种安装在皮带或刮板机输送机上,对所输送固态物料进行称重的一种新型连续动态计量设备,可以在线实时监测物料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适用于电力、煤炭、冶金、水泥、化工、盐业、粮食、矿山、建材、港口等利用皮带或刮板机输送散装物料的工业领域,以及其它需要在线称量的场合,用于生产管理、自动控制和指导结算。 该设备采用非接触式重量监测方法,结构设计合理,维护设计合理,维护量小,计量准确可靠,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恶劣的工业场合需要。 防爆(普通)激光秤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皮带秤,它将“在线重量测量”转化成“在线体积测量”方式,是一种没有“皮带效应”的皮带秤。这一点解决了电子皮带秤某些场合精度差,安装要求高以及频繁标定带来的高维护量等问题;同时,由于激光在形状测量上的优势,核子皮带秤无法避免“形状误差”和“动态误差”问题也被很好的解决了。由此可以看出,防爆激光秤是一种理想的在线测量衡器,比电子皮带秤和核子秤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受各种原因现在不能使用电子皮带秤或核子秤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工作原理 将“在线重量测量”转化为“在线体积测量”,通过“激光扫描分析技术”实时监测物料的体积,通过取样标定获得物料密度,从而计算并显示出物料的瞬时流量和累计重量。 系统组成 激光皮带秤由秤体和主机两部分组成。 秤体:主要包括专用传感器、专用激光器、电控箱和秤体框架(测速仪可选),秤体完成体积测量功能。 主机:运行激光皮带秤软件,基本功能有重量信息显示、储存和查询、皮带刻度、密度参数设置,还提供联网功能,可以远程查询数据等。 性能特点 ★ 测量准确,非接触式测量,不受“皮带效应”影响; ★ 测量参数长期稳定,无需频繁标定,维护工作量很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可靠性好,故障率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用户十分放心; ★可适用于震动大、电磁干扰强、腐蚀性、尘土多、潮湿等恶劣环境; ★可联网,进行远程数据查询和控制; ★具有自动扣水分功能,可以自动扣除因为水分大而产生的“虚重”; ★灵敏度高,能在1/50秒内真正测量出“瞬时流量”。 技术参数 ★测量准确度:-20℃~50℃ ★测量范围:0t/h~5000t/h ★皮带速度:-20℃~50℃ ★供电电压:AC85~265V 目 录 一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激光秤介绍 ............................................................................................4 2.1 激光秤功能模块 ..........................................................................4 2.2 激光秤工作过程概述...................................................................4 2.3 技术指标 ......................................................................................5 三 激光秤安装注意事项 ............................................................................5 四 激光秤软件操作说明 ............................................................................6 4.1 软件界面设置 ..............................................................................6 4.2 菜单介绍 ......................................................................................7 4.2.1 运行 ..................................................................................8 4.2.2 显示窗口 ..........................................................................8 4.2.3 系统管理 ........................................................................10 4.2.4 帮助 ................................................................................ 11 4.3 工具栏介绍 ................................................................................ 11 4.4 功能窗口 ....................................................................................12 4.4.1 参数显示 ........................................................................13 4.4.2 查询数据 ........................................................................13 4.4.3 累计清零 ........................................................................14 4.4.4 皮带刻度 ........................................................................15 4.4.5 设置物种 ........................................................................15 4.4.6设置硬件 .........................................................................16 4.5 参数设置窗口 ............................................................................16 五 激光秤维护与保养 ..............................................................................17 二 激光秤介绍 2.1 激光秤功能模块 激光秤的功能模块如下: 1、体积模块(基本件):在线测量输送皮带上散装物料的体积; 2、密度模块(可选件):在线测量物料堆积密度; 3、速度模块(可选件):测量输送皮带平移速度; 4、数据处理系统(基本件):从相应部件采集激光图像、物料密度和皮带速度等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向用户输出测量结果。
说明: 1、当物料堆积密度基本恒定时,密度模块可不选用; 2、对于使用清华ZZ-89系列A型在线测灰仪的用户,无需配置密度模块,可使用测灰仪的测量结果。
3、当输送带速度不变时,速度模块可以不用; 4、JG-××××型号含义: JG —— 激光秤; ×××× —— 皮带宽度; 如 JG-650代表适用于皮带宽度为650mm的激光秤
2.2 激光秤工作过程概述 激光秤由秤体和主控计算机两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秤体包括外壳、激光器、摄像头、配电箱, 安装在物料输送现场;主控计算机是一台工控机,放在控制室。 图2.1 激光秤基本机构示意图 工作时,激光器发出红外激光,射向物料表面。摄像头探测物料表面反射的红外激光,精确地测量出物料的堆积体积。
当物料的堆积密度基本恒定时,无需配置γ射线密度测量模块,进行实物标定后,根据所测得的堆积体积即可计算物料质量。
当物料的堆积密度变化较大时,需要配置γ射线密度测量模块,根据测得的体积和密度,计算物料质量。
2.3 技术指标 测量准确度:0.5级 零点漂移:小于0.01t/h; 环境温度:-50C~500C; 量 程:0.01t/h~1000t/h; 皮带速度:0.01 m/s~5m/s; 供 电:交流220V;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专业版/windows XP; 安装尺寸:对于1000mm宽的皮带,激光秤大约需要在皮带上方1000mm高、沿皮带1500mm长的安装空间。皮带宽度不同,安装尺寸会有所不同,大致成比例。
三 激光秤安装注意事项
1 秤体安装地点要易于安装和维护,且干燥、少灰,震动小。 2 秤体各部分需要可靠连接,并采取防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