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6.0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下列未成年人的行为那些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 )
①夜不归宿 ②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③辱骂他人 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 2018年5月18日,八步区红缨幼儿园保育员虐待被监护人案在八步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赖某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赖某的行为属于 ( )
A. 一般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3. 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
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日。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 )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 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
③属于违法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口,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2018年1月5日,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强行阻止车门关闭,造成G1747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论输”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并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对于罗某“拦高铁”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是民事违法行为 B. 只是不道德行为
C. 是刑事违法行为 D. 是行政违法行为
6. 2018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7.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详细部署。作为中学生,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①向学校寻求帮助 ②向居(村)民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直接外出打工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 )
①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违法必究
③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 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放学回家的路上,初中生小亮总喜欢将自行车骑到马路中间,惹得过往的司机一声声埋怨斥责。小亮的行为 ( )
①违反了交通法规 ②行使了通行自由
③构成了危险驾驶 ④漠视了自身安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0. 2017年9月15日,曾轰动一时的徐玉玉案尘埃落定,参与诈骗的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青少年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容易上当受骗。因此,我们预防上当受骗要做到 ( )
A. 注意防范主动接近你的陌生人 B. 手机收到要求慈善募捐的信息,马上去汇款
C. 一旦发现自己被拐骗,拼命挣脱犯罪嫌疑人的控制 D. 遭遇敲诈勒索不声张,破财免灾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105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进行了审理,有效地惩治了各类腐败行为,这说明 ( )
A. 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B.
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C. 法律、道德、纪律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12.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3. 在一次禁毒行动中,警方发现并铲除了张某为治牙痛种的52株罂粟,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张某的行为 ( )
A.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 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14. 李某因贩卖公民个人财产信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赵某因开车不慎撞坏余某房屋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其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是 ( )
A.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15. 浙江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
A. 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B. 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C. 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 D.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
16. 据报道,2017年4月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
( )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17. 大学生闫某因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半。闫某被严惩是因为其行为 (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漫画中的内容对青少年的启示有 ( )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②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③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利 ④重在学法,不必守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 八旬母亲黄某,因担心自己去世后智障的儿子无人照顾,黄某选择杀害儿子。之后,她投案自首。黄某 ( )
A. 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 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凡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
C. 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她是“因爱杀子”,情有可原
D. 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她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并且投案自首
20. . 如图,有1处错误,错误的是 (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1. 观察右边的漫画,漫画中小男孩的行为是 ( )
①懦夫、自私的表现,会助长违法犯罪的行为
②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体现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能够沉着冷静,是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
④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有勇有谋,值得提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 大学生闫某因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半。闫某被严惩是因为其行为 (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23. 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 )
A. 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 B. 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诉讼
C. 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 D. 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24. 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 )
A.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 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 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 违反道德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25. 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 李某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B. 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李某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D. 李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法在心中 健康成长】小辉是学校的法制宣传志愿者,他常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请你对他收集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思考,探素我们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小倔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二后,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受其“读书无用”观点的影响,上课打瞌睡,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在QQ空间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老师多次教育,小倔不改,纠集他人结伙滋事,多次欺凌弱小。携带管制刀具,老师和领导多次教育,但小倔然不改。直到初三第二学期有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倔是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经过审理,人民法院判处小有期徒刑4年。
⑴ 辨行为:你能说出小倔的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6分)
⑵ 懂道理:小倔“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8分)
⑶ 表决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违法犯罪?(8分)
27. 材料一:广东省某市公安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未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调
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关系
不良行为开始的平均年龄 不足12岁的 不足13岁的12岁以上 不足14岁的13岁以上 超过14岁的
不良行为的数量 1种 3种 5种 1种
所占总人数比例 10% 30% 50% 10%
⑴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阐明了什么问题?(4分)
⑵ 请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⑶ 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
24. 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由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演员范冰冰诉厦门斗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肖像权纠纷一案胜诉。法院认为斗狼传媒在未经任何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篡改使用了范冰冰参加某活动的视频,此行为侵犯了范冰冰女士的肖像权,承担公开道歉和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5万元人民币。
材料二:2017年3月3日,在陕西省咸阳市公安交管工作暨交警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曝光了21起交通违法行为,其中驾驶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营运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机动车的违法行为有13起,均对驾驶员作出行政拘留1天,并处罚款1500元的处罚。
⑴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