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备考专题 6 海陆的变迁(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一地理海陆的变迁试题答案及解析1.大陆漂移的假说是由()提出的.A.哥伦比亚B.加加林C.麦哲伦D.魏格纳【答案】D【解析】1915年,魏格纳通过实地考察,发表了《海陆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大陆漂移的假说,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大陆漂移说的起源。
2.“沧海桑田”这个成语,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A.时间的流逝B.人世间的沧桑C.海陆变迁D.围海造田【答案】C【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大海在地壳运动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3.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答案】A【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考点】该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
4.根据板块购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A.红海B.大西洋C.地中海D.印度洋【答案】C【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对,发生碰撞挤压,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就会消失。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的运动。
5.(6分)看下面的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海平面上升C.海平面下降D.大陆漂移(2)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的事实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一片____________。
专题06海陆的变迁重点难点1、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是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
世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2、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包围,后来大陆漂移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证据是非洲西岸凹处与南美洲东岸凸处可重合。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地带,有的张烈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重难点训练一、选择题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2.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分析】地球上是由海洋和陆地两部分组成,其中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覆盖,海陆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化。
1.以上四个例证中,“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可以证明桑田变成了海洋,其他三个例子是海洋变成陆地的例子,故选C。
2.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和人类的活动,以上四个例子中,澳门的填海造陆属于人类活动影响海陆变迁,故选D。
3.下列不属于“沧海桑田”的例子是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B.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C.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D.荷兰的围海大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石油”说明这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及水井遗址”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荷兰的围海大坝是因为荷兰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第2节 海陆变迁1.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还在不断抬升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 .在宿迁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一带一路”中“一路”是指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中①、②、2.A.① B.② C.③ D.④3.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附近的是( ) A.南极地区 B.巴西 C.澳大利亚 D.中东地区2017年3月我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5.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6.读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B.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A地位于大洋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很少发生地震根据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西南92千米处北京时间2018年2月26日1时44分发生7.6级地震。
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当地人们不当的生产活动B. 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C. 地处板块交接处,地壳活动活跃D. 过度采矿,滥砍滥伐8.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B. 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C. 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D. 如果在室外则应在空旷的地方蹲下9.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火山板块边界板块运动方向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B.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C.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D.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10.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
海陆的变迁(A卷)1.2022年6月11日凌晨2时36分,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巴德岗市发生里氏4.7级地震,相对比2015年发生的里氏8.1级大地震,这次地震产生的破坏明显更小,只是在首都地区有明显震感,暂无人员伤亡的报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泊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A.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形起伏大B.位于高山地带,雪崩撞击作用强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位于中印两国之间,边境冲突激烈(2)图中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红海等地理事物受板块运动的影响,正在不断变化,对于他们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正逐渐变低 B.喜马拉雅山脉逐渐变低C.地中海正逐渐扩大D.红海正逐渐扩大(3)图中一共出现了六大板块中的几个板块()A.2个B.3个C.4个D.5个2.图示意某同学的课堂地理演示活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演示的是()A.板块挤压B.板块张裂C.大陆漂移D.海陆分布(2)下列地形区的成因,可以用该演示活动解释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B.亚马孙平原C.东非大裂谷D.刚果盆地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海底地震C.板块分离D.板块碰撞4.地球自诞生以来,其表面形态就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读海陆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时间的先后,地球上大陆漂移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2)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哥伦布C.魏格纳D.瓦格纳5.科学家在青海约5000米的汉台山等地,发现了距今2.5~3亿年间的放射虫化石。
放射虫是海生漂浮的单细胞动物,在温暖海域数量巨大,死亡后沉积海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放射虫化石的发现证明了该地区当时的地理环境()A.是雪山起伏的高原B.是温暖的海洋环境C.由陆地变迁为海洋D.陆地不断漂移扩大(2)下列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材料中的示例相同的是()A.我国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B.台湾海峡的底部有古代森林的遗迹C.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很多海洋生物的化石D.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陆而一再扩大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张裂拉伸的地方为生长边界,碰撞挤压的地方为消亡边界。
初一地理海陆的变迁试题答案及解析1.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答案】B【解析】由于板块运动,陆地有可能成为海洋,海洋也有可能成为陆地,台湾海峡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台湾海峡以前是陆地,后来由于板块运动,成为海洋,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运动学说。
2.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澡等生物化石,这说明()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③地壳发生了变动④人为遗弃于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由于地壳运动,原先是海洋的地区逐渐升起变成今天的青藏高原,所以在青藏高原地层中能发现鱼和海螺的化石,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证明大陆漂移的证据。
3.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C【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考点】该题考查海陆变迁。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A.陆地边缘B.海洋中C.陆地内部D.板块交界地带【答案】D【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5.近一百多年来,澳门的面积不断扩大。
澳门半岛的面积从2.7平方千米扩大到5.7平方千米,凼仔岛与路环岛也分别扩大到4.1平方0千米、6.6平方千米。
整个澳门陆地面积由原来的10.39 平方千米增加到29.7平方千米。
澳门面积逐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海平面上升C.人类活动─填海造陆D.海平面下降【答案】C【解析】澳门是一个海上的岛屿国家,陆地面积较小,但是人口稠密,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澳门不断扩大填海造陆,使澳门的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故选C。
中考地理经典试题专项练习:海陆的变迁
中考地理经典试题专项练习:海陆的变迁
1.(2021?广东湛江)自2021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解析】选D。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跳楼、躲在窗下、乘电梯下楼都不可行。
2.(2021?湖北十堰)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解析】选A。
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3.(2021?福建龙岩)读下列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A.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来源:]
B.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解析】选B。
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4.(2021?河北承德)“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 )
【解析】选B.“沧海桑田〞说明陆地可能成为海洋,海洋也可能变为陆地;平地可以抬升为高山,高山也可能夷为平地。
【中考复习】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滑行。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如填海造陆等。
2、海陆变迁的例子:沧海造田、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二、大陆漂移说
1、明确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获得救赎。
2、主要依据:①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②拼接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③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3、主要观点:①2亿年前,大陆曾连在一起,周围就是海洋。
②6500万年前,大陆解体,漂移分离。
③现在,几个大陆板块逐渐飘移构成今日的七大洲。
三、板块运动说
1、主要观点:①地球表层就是由六大板块拼接而变成。
②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
③板块内部地壳较平衡,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3、产生现象:。
第1页 共12页 海陆的变迁 一、单选题(共28题;共56分) 1、“沧海桑田”说明() A、人类可以在大海里种田 B、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C、人类可以在大海种桑树 D、海洋面积广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 3、下列现象属于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在台湾海峡的底部发现森林 ③在南极地区发现煤田 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大西洋地处板块的张裂地带,那么大西洋的面积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6、喜马拉雅山是由下列哪两块板块挤压形成的?( ) A、南美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第2页 共12页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7、“印尼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板块犹如七巧板形状固定不变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9、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形成新的丘陵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山脉 D、形成新的海洋 10、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水井等遗迹证明( ) A、水下人确实存在 B、这里曾经抬升为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 C、海底也有河流、水井等自然现象 D、古人在这里进行了填海造陆活动 1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1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所在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3、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C、在南极地区发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14、(2018•泉州)下列更容易发生地震的一组国家是( ) A、英国 法国 第3页 共12页
B、日本 尼泊尔 C、澳大利亚 德国 D、巴西 俄罗斯 15、下列造成海陆变化的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的是( ) A、地质作用 B、地壳变动 C、填海造陆 D、海平面升降 16、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它们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 )
A、被人类用船携带而去 B、鸵鸟以前会飞 C、这两块大陆原来是个整体,后来慢慢分离 D、非洲的海牛把鸵鸟托过去 1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 18、世界的两大山系中,一列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外一列是( ) A、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B、科迪勒拉山系 C、非洲北部的山脉带 D、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山体 19、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第4页 共12页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20、假如你正在五层的教室里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此时较好的避震措施是() A、马上冲出教室 B、迅速躲避在书桌下,抱头、闭眼 C、坐在位子上不动,等着老师来救 D、收拾好书包离开教室 21、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方式正确的是() A、在学校走安全通道 B、在商场乘电梯下楼 C、在大街上要抓住电线杆 D、在野外躲到大树下 2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3、地球的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A、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4、“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B、农田不能变成大海,大海可变成农田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陆地和海洋是永恒不变的 25、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壳变动 B、填海造陆 C、地球运动 D、海平面升降 26、地球表面由几大板构成块() A、四大板块 B、五大板块 C、六大板块 D、七大板块 第5页 共12页
27、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尼西亚 D、英国 2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多地震是由于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二、综合题(共2题;共8分)
29、读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处海底地形一般称为________ ,这里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 (2)②处海底地形一般称为________ ,多火山、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附近地区. (3)③处是海岭,又称________ ,在这里岩浆上涌,形成新的大洋板块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从③向②海底岩石的年龄越来越________ 30、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________ 大板块.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D、________ .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________ 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 (3)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__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第6页 共12页
(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 ,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________ (缩小或扩大). 第7页 共12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海陆的变迁的原因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2、【答案】B 【考点】海陆的变迁的原因 【解析】【分析】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故选:B. 【点评】20世纪初,魏格纳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3、【答案】A 【考点】海陆的变迁的原因 【解析】【分析】“沧海桑田”是指海陆变迁的地表现象。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属于沧海桑田现象;在台湾海峡的水底发现有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属于沧海桑田现象;在南极地区发现煤田,说明南极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属于沧海桑田现象;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说明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不属于沧海桑田现象,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4、【答案】A 【考点】板块运动形式、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析】【分析】由于板块运动的原因,地中海会变小,因为地中海已经进入终了期了,大洋趋于关闭;太平洋边缘发育了一系列海沟——岛弧,表明它到了衰退期,会变小;大西洋现在处于成年期,较短时间内还不会变小;东非大裂谷,红海,亚丁湾那一块区域处于大洋的幼年期,会逐渐变大。故选:A。 5、【答案】D 【考点】海陆的变迁的原因 【解析】【分析】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日本填海造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海陆变迁;①②说法正确,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