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75.96 KB
- 文档页数:34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1-06T01:27:18.52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王超[导读] 本文简单介绍了数据中心在空调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行业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近年来,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趋势,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趋于信息化,信息量也随之呈爆炸式激增,无论是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或者是金融、政府、制造业都在规划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发展。
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数据中心在空调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行业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数据中心市场的蓬勃发展有利有弊,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数据中心市场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由数据中心市场发展所引起的能源消耗中,暖通空调的能耗率达到了40%左右,其占比之大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以,适当降低暖通空调的运行能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对于常见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潜力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于借助数据中心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有所帮助。
1.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特点 1.1送风参数相较更加稳定,供冷的时间更加长久与其他空调系统相比,数据机房的负荷主要来自于IT设备的发热量,因此,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IT设备仍在运行,机房内依旧需要进行制冷操作,所以空调设备就需要具有长时间供冷功能。
此外,其他负荷与IT设备的发热量相比不值一提,整个设备一整年的冷负荷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与其他系统相比,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送风参数是比较稳定的。
1.2显热比较大,而潜热比较小一般情况下,数据机房是不需要人一直看守的,所以室内基本没有散湿源。
而对于空调来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室内显热,为了达到机房室内的湿度要求,空调系统要尽可能地送风量大,送风温差小。
数据中心冷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研究与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数据产业链日趋完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已开始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
随着数据中心的改扩建、新建在全国快速落实,我国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与规划,在《三部门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使用效率值达到1.4以下,高能耗老旧设备基本淘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大幅提升,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关键词:数据中心;冷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引言随着5g通信、海量数据、云计算和物理网络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中心总能耗在全球总能耗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数据中心的高功耗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性,其冷却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冗馀配置要求高昂的建筑成本。
数据中心应用相同的性能要求、节能目标和灵活性原则。
该配置与冷却通风系统的其中一个组件一致,不符合使用要求。
EEUE(electricenergyusageeffectiveness)反映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中的能源效率。
EEA定义为数据中心总能耗与IT设备能耗的比率。
eu指标考虑了能耗的三个主要方面:IT设备能耗、冷却系统损耗和功耗。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耗是除IT设备外实现数据中心节能所需的最大能量流。
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效。
如果您希望降低欧盟的价值,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成本效益,这一点尤为重要。
运行时数据中心策略空调原理的结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确保系统安全、高效工作并降低能耗。
1数据中心节能优化控制系统总体要求数据中心节能优化控制系统是采集空调水系统的相关环境参数,集中监视、管理和控制受控设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系统建模与智能优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等,通过专业的控制算法对数据中心空调水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水泵、冷却塔、电动蝶阀、机房空调等设备进行优化控制,降低水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目录1、绪论 (1)2、项目概述 (1)3、数据机房环境要求及空调特点 (1)4、空调系统选择 (2)5、空调设备选择 (3)6、结论 (6)7、公司及相关案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以及医疗数据资源的保存、应用已经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数据机房是存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关键环节,是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心脏。
其中精密空调系统是确保机房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系统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由于数据机房设备发热量大,系统需全年不间断运行,因此空调系统能耗很高。
本文从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节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2、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X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数据主机房位于五层,面积大约170 m2,机柜数量为20台。
数据机房空调冷负荷:室内设备功率Q1=设备功率X0.8=20X3X0.8=48KW;室内环境负荷Q2=机房面积X负荷指标=170X200=34KW;总负荷为82KW。
(备注:空调负荷由功率及面积法估算得出,仅供参考)3、数据机房环境要求及空调特点数据机房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尘埃等对电子设备的运行及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会使元件效率急剧下降,温度过低则会使磁介质等发脆、易裂;温度的过大波动也会致使微电子不能正常运行。
室内相对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从而对微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相对湿度高会使微电子设备内部焊点和插座的接触电阻增大。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自然冷却节能应用31.1 概述31.2 直接自然冷却31.2.1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31.2.2新风直接自然冷却51.2.3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直接自然冷却的气候数据: 8 1.3 间接自然冷却81.3.1间接自然冷却型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81.3.2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121.3.3水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151.3.4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间接自然冷却的气候数据: 162. 机房空调节能设计172.1 动态部件172.1.1 压缩机172.1.2 风机182.1.3 节流部件192.1.4 加湿器192.2 结构设计212.2.1 冷冻水下送风机组超大面积盘管设计212.2.2 DX型下送风机组高效后背板设计222.3 控制节能222.3.1 主备智能管理222.3.2 EC风机转速控制232.3.3 压差控制管理232.3.4 冷水机组节能控制管理261.自然冷却节能应用1.1概述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器热密度的不断增大,数据中心的能耗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的能耗高达40%,而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能耗的比例高达50%。
因此将自然冷却技术引入到数据中心应用,可大幅降低制冷能耗。
自然冷却技术根据应用冷源的方式有可以分为直接自然冷却和间接自然冷却。
直接自然冷却又称为新风自然冷却,直接利用室外低温冷风,作为冷源,引入室内,为数据中心提供免费的冷量;间接自然冷却,利用水(乙二醇水溶液)为媒介,用水泵作为动力,利用水的循环,将数据中心的热量带出到室外侧。
将机房温度设定为27℃,甚至更高些。
设定的室内温度越高越利于空调机组能效的提高,利用室外新风自然冷却的时间也越长。
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运行主要有以下模式:1.压缩机模式室外温度不满足自然冷却条件时,系统运行模式为压缩机运行模式。
通过压缩机循环制冷来冷却机房。
空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空调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空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美元,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空调的可行性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空调作为一种能源消耗较大的产品,其可行性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成本等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空调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空调的节能、环保、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其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空调的节能性研究空调在能源消耗方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将对空调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制冷剂的选择、压缩机的优化、换热器的设计、控制系统的改进等方面,从而提出相应的节能方案和建议。
2. 空调的环保性研究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制冷剂和废热,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本研究将对空调的环保性进行评估,包括对制冷剂的选择、废热排放的处理、噪音污染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3. 空调的成本分析空调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是影响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将对空调的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设备购置费用、能源消耗成本、维护费用等方面,从而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数学统计等方法,对空调的节能、环保、成本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全面评估其可行性。
五、研究结论通过对空调的节能、环保、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空调的节能技术具有可行性。
通过优化制冷剂的选择、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改进换热器的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的节能性能。
2. 空调的环保措施具有可行性。
通过选择环保型制冷剂、采用高效的废热处理技术、控制噪音污染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空调对环境的污染。
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技术应用与分析摘要:从冷源、免费制冷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数据中心的节能技术应用,提出了几种可以在数据中心应用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空调系统设计Abstract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Data centre from the aspect of cold source and free cooling, etc. we mention several energy saving measures, which are possible to be carried out in data centre.Key Word data center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hvac system design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飞速发展,对于数据处理业务的需求也快速提升,相继建设了很多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从10多年前100-200wm-2到如今发展到1000 wm-2甚至更高,机房密度的提高使得数据中心的耗能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自从GREEN GRID组织提出用PUE来衡量数据中心节能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内建设方在设计数据中心时对于PUE值有了要求, PUE是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的简写,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PUE = 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PUE是一个比率,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提高空调能效,降低数据中心空调耗能的方法用以获得较低PUE值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2.冷源数据中心空调冷源一般有风冷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水冷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水冷或风冷冷冻水空调系统、双冷源空调系统等空调系统。
从节能的角度来说,使用风冷系统的数据中心,PUE不可能小于1.8,通常在2.0以上,在规模较大,可以设置集中冷源的情况下,能效比高的水冷冷冻水系统是首选。
空调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引入空调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对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该研究将涵盖市场需求、环境影响、成本效益、能源消耗等方面,以协助决策者在部署空调系统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市场调研、现场观察和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首先,我们对目标市场进行了调研,了解用户对空调系统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然后,我们对已经安装了空调系统的建筑进行了现场观察,以了解空调系统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文献和统计数据,以进行综合分析。
3. 市场需求分析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空调系统在炎热地区的需求非常强烈。
根据统计数据,炎热地区的居民表示,空调系统对于室内温度调节和提供舒适环境非常重要。
此外,一些商业场所也对空调系统有强烈的需求,以提供令人愉悦的购物和工作环境。
4. 环境影响分析在现场观察中,我们发现空调系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空调系统的运行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
其次,空调系统排放的废气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引入空调系统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5. 成本效益分析在成本效益分析方面,我们考虑了空调系统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虽然引入空调系统会有一定的投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效益可以抵消这些成本。
根据我们的测算,空调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和舒适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6. 能源消耗分析针对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其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采用智能温度调节、定时开关等措施,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系统的能源来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7.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空调系统在炎热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为居民和商业场所提供舒适的环境。
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案研究报告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第二章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3)2.1 数据中心能耗现状 (3)2.2 节能减排政策及标准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第三章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总体方案 (4)3.1 技术改造原则 (4)3.2 技术改造目标 (4)3.3 技术改造路线 (4)第四章服务器及存储系统改造 (5)4.1 服务器设备选型 (5)4.2 存储系统优化 (5)4.3 高效电源模块应用 (6)第五章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改造 (6)5.1 冷却方式选择 (6)5.2 制冷设备优化 (7)5.3 冷热源管理 (7)第六章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改造 (7)6.1 供电系统优化 (7)6.2 高效变压器应用 (8)6.3 电池管理系统改造 (8)第七章数据中心节能监测与管理系统 (9)7.1 能耗监测系统设计 (9)7.2 节能管理策略制定 (9)7.3 节能效果评估 (10)第八章数据中心绿色建筑改造 (10)8.1 建筑材料选择 (10)8.2 建筑结构优化 (11)8.3 绿色照明技术应用 (11)第九章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政策与法规建议 (11)9.1 政策支持措施 (11)9.1.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12)9.1.2 优化电价政策 (12)9.1.3 推广绿色金融 (12)9.1.4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12)9.2 法规制定与执行 (12)9.2.1 完善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法规体系 (12)9.2.2 强化监管力度 (12)9.2.3 加强执法合作 (12)9.2.4 建立数据中心节能减排信息公开制度 (12)9.3 政策与法规评估 (13)9.3.1 定期评估政策效果 (13)9.3.2 强化评估指标体系 (13)9.3.3 加强第三方评估 (13)9.3.4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1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3)10.1 研究成果总结 (13)10.2 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13)10.3 发展趋势与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数据中心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邢志慧前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单个机柜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有3kW、4kW、6kW 甚至更高,超过10kW。
机房局部过热因热量集中而加剧,机房单位面积空调冷负荷快速增加。
根据目前国内的调查数据,IT 设备能耗约占总能耗的50%,空调能耗约占40%,电源能耗约占10%。
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关键,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重要途径,数据中心的节能潜力是最高的。
一、数据中心环境条件数据中心IT 设备是处于全年不间断运行中,对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的要求非常严格。
一般数据中心温度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40%-60%以内,清洁度比较高。
根据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规定,粉尘浓度,A 级和B 主机房是静态的,以下测试要求每升空气中大于0.5μm 的灰尘颗粒少于18,000个。
二、数据中心空调的特点与传统舒适型空调不同,数据中心空调主要具有热负荷强度高、设备散热能力大、发湿量小、显热比高、风量大、焓差小等特点。
温湿度控制,常年制冷运行,可靠性高。
三、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措施1.利用自然冷源。
机房空调一年四季都需要制冷,而当室外温度变化的季节低于室内温度时,自然界的冷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制冷是节能的关键。
减少机房空调的排放。
根据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可分为新风自然冷却、乙二醇双冷源系统和氟泵空调系统。
(1)新风自然冷却。
外部空气自然冷却是通过向机房输送低温外部空气来IT 设备散热,它由进(出)风管道、风扇及其控制系统组成。
在冬春秋季过渡期,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启动新风系统,过滤室外冷空气,然后进入机房自动散热。
新风虽然是直接流入的过滤,但不建议在大型机房使用,因为灰尘不可避免地进入,降低机房的清洁度,影响通信设备的安全。
可用于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通信枢纽建筑、一般机房、小型基站等。
(2)乙二醇双冷源。
图1乙二醇双冷源空调系统示意图因为乙二醇的凝固点比较低,室外温度低时不容易结冰。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自然冷却节能应用31.1 概述31.2 直接自然冷却31.2.1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31.2.2新风直接自然冷却51.2.3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直接自然冷却白.勺气候数据: 8 1.3 间接自然冷却81.3.1间接自然冷却型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81.3.2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121.3.3水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151.3.4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间接自然冷却白.勺气候数据: 162. 机房空调节能设计172.1 动态部件172.1.1 压缩机172.1.2 风机182.1.3 节流部件192.1.4 加湿器192.2 结构设计212.2.1 冷冻水下送风机组超大面积盘管设计212.2.2 DX型下送风机组高效后背板设计222.3 控制节能222.3.1 主备智能管理222.3.2 EC风机转速控制232.3.3 压差控制管理232.3.4 冷水机组节能控制管理261.自然冷却节能应用1.1概述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白.勺不断扩大,服务器热密度白.勺不断增大,数据中心白.勺能耗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白.勺比例不断增加。
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白.勺能耗高达40%,而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能耗白.勺比例高达50%。
因此将自然冷却技术引入到数据中心应用,可大幅降低制冷能耗。
自然冷却技术根据应用冷源白.勺方式有可以分为直接自然冷却和间接自然冷却。
直接自然冷却又称为新风自然冷却,直接利用室外低温冷风,作为冷源,引入室内,为数据中心提供免费白.勺冷量;间接自然冷却,利用水(乙二醇水溶液)为媒介,用水泵作为动力,利用水白.勺循环,将数据中心白.勺热量带出到室外自然冷却模式白.勺依据。
ASHRAE TC 9.9- 2008建议数据机房温度范围18-27℃,可将机房温度设定为27℃,甚至更高些。
设定白.勺室内温度越高越利于空调机组能效白.勺提高,利用室外新风自然冷却白.勺时间也越长。
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运行主要有以下模式:1.压缩机模式室外温度不满足自然冷却条件时,系统运行模式为压缩机运行模式。
通过压缩机循环制冷来冷却机房。
压缩机模式下,新风阀关闭,排风阀关闭,回风阀打开,仅室内侧气流进行循环。
2.混合运行模式在自然冷却可启动白.勺温度范围内,如果自然冷却提供白.勺冷量不能满足室内需求,机组将通过压缩机循环间歇性工作保证室内温度,此时系统运行模式为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下,新风阀打开,排风阀打开,回风阀关闭,压缩机间歇性工作,室内气流为全新风。
3.自然冷却模式室外新风风阀打开,排风阀打开,压缩机停止运行。
室内所需白.勺冷量,完全由新风提供。
新风风阀及回风风阀白.勺开度在0-100%范围内自动调整。
为防止结霜,室外温度低于结霜温度时应停止室外新风直接自然冷却运行模式。
因此,该系统应该设置一个停止自然冷却运行白.勺一个下限温度。
1.2.1.3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优势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及操作方便,具有以下优势:1 更加高效节能:利用新风制冷,减少压缩机运行时间,可大幅减少制冷系统能耗;2改造成本低:新风系统简单,只需增加一个风帽组件,并引入新风即可,改造费用低;3 运行成本降低:压缩机能耗在制冷系统中白.勺能耗约占50%,压缩机运行时间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降低;4 适用机型广泛:可使用于风冷、水冷、CW及双冷源等下送风型所有机组;5 要求精密空调机组必须为EC风机,进一步降低机房空调能耗;6 可以一组机组共享一个外部传感器,减少设备配置投资。
1.2.1.4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应用区域简易新风自然冷却适用于中国绝大部分区域。
引入新风环境应避免太阳直射,应考虑灰尘、烟雾、湿度范围、安全、楼层高度等因素。
以应用规模来讲,简易型新风自然冷却系统适用于中小型数据机房。
1.2.2新风直接自然冷却1.2.2.1新风直接自然冷却系统原理新风直接自然冷却系统主要由室内机组,含新风阀、回风阀及防霜风阀白.勺节能混风箱模块及排风口组成。
当室外新风温度达到启动自然冷却启动设定温度,系统将进入自然冷却运行模式或混合运行模式。
也可以节约12%以上白.勺制冷能耗;3.安装、设计更加灵活方便:采用水冷方式冷却,管道距离没有限制,干冷器可放在屋顶或地面均可,应用更加方便;4.解决方案更加可靠:每个机组都有自己白.勺压缩机系统,单个机组白.勺故障不影响其他机组白.勺运行;5.冗余配置更加经济:室内机组及干冷器采取N+1冗余配置即可,相对于冷水主机系统白.勺1+1或N+1配置,冗余配置成本更低;6.过滤器维护成本降低:无新风制冷,省去新风过滤器维护成本。
1.3.1.4间接自然冷却机房精密空调应用区域间接自然冷却适用于中国大部分区域。
间接自然冷却对室外空气要求降低,适合更复杂白.勺安装环境。
以应用规模来讲,机房空调间接自然冷却系统适用于各种规模白.勺数据机房。
1.3.2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1.3.2.1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原理风冷冷水机组+冷冻水型机房精密空调应用解决方案中,间接自然冷却主要体现在带自然冷却盘管白.勺冷水主机上。
风冷冷水主机利用自然冷却盘管承担部分或者全部室内热负荷。
自然冷却盘管同冷凝盘管并排放置合用同一风机。
系统运行示意图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回水温度,差值到一定程度,风冷冷水机组压缩机可以停止运行,完全采用室外冷空气直接冷却循环冷冻水,对室内机房空调机组供冷。
此时,仅有风机水泵白.勺循环动力耗能,很大程度地达到节能白.勺效果。
续为机房空调提供冷源,用来冷却部分机房热负荷。
混合模式在全年中所占比例较大,混合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压缩机运行白.勺时间或减少压缩机制冷输出比例,从而达到节能白.勺目白.勺。
3. 自然冷却模式此模式下冷水机组压缩机循环不工作。
冷凝风机开启,根据需求调节转速,水泵持续运行,乙二醇水溶液在自然冷却盘管中释放热量,温度降低,为室内侧精密空调提供冷源。
室内侧精密空调,则按照智能备机管理模式运行,根据机房负荷调节EC风机转速及冷液流量。
1.3.2.3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优势间接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白.勺应用,具备以下优势:1.环境适用性更好:由于无新风制冷,间接自然冷却对室外空气白.勺质量要求降低,适用范围更广;2.节能效果显著:在北方地区,全年可以节约40%白.勺制冷能耗,在南方地区每年也可节约7%以上白.勺制冷能耗;3.安装、设计更加灵活方便:风冷冷水机组可放在屋顶或地面均可,应用更加方便;4.快速启动:相对于水冷冷水机组,风冷冷水机组启动更加快速。
1.3.2.4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应用区域间接自然冷却适用于中国大部分区域。
体运转模式如下:1. 冷水机组压缩机运行模式当室外温度不满足系统自然冷却模式或混合模式运行条件时,制冷系统将启动冷水机组压缩机制冷运行,为数据中心提供冷源。
按照负载需求,机组自动调节压缩机制冷量输出。
2.混合模式当室外温度低于某设定温度,或低于室内设定温度一定值时,制冷系统将进入混合制冷模式。
此模式下压缩机按照负荷需求调节制冷量输出,自然冷却换热器提供白.勺冷水继续为机房空调提供冷源,为机房提供部分冷量。
混合模式在全年中所占比例较大,混合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压缩机运行白.勺时间或减少压缩机制冷输出比例,从而达到节能白.勺目白.勺。
3. 自然冷却模式此模式下冷水机组压缩机不工作。
冷却塔运行,风机根据需求调节转速,水泵(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持续运行,冷冻水在自然冷却换热器与冷却水交换热量,冷冻水温度降低,为室内侧精密空调提供冷源。
室内侧精密空调,则按照智能备机管理模式运行,根据机房负荷需求调节EC风机转速及冷液流量。
1.3.3.3水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优势水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白.勺应用,具备以下优势:1.环境适用性更好:由于无新风制冷,间接自然冷却对室外空气白.勺质量要求降低,适用范围更广;量白.勺卸载方式由最初白.勺启停控制、吸排旁通数码涡旋、交流变频无极调节至目前白.勺高效直流无刷电机,将部分负载时白.勺机组白.勺COP值大大提升,目前高效EC涡旋式压缩机白.勺部分负荷白.勺COP值可高达6.2。
对于机房空调专用风冷冷水机组,其压缩机多采用涡旋压缩机或螺杆式压缩机。
采用涡旋压缩机白.勺机组,可含多个压缩系统,一个压缩机构建一个系统或多个压缩机并联组成一个系统。
制冷系统根据制冷需求,可阶梯式输出制冷量。
对于采用螺杆压缩机白.勺机组,可调节压缩机转速,无级调整制冷输出。
压缩机类型对比:考虑应用到数据机房。
考虑到机房白.勺安全性、产品成熟度及节能性,相信超声波加湿机在数据机房白.勺应用将有广阔白.勺前景。
加湿方式对比:2.2结构设计针对节能白.勺结构设计思路主要有:1)在有限空间内尽量增大换热器面积,以提高换热能力;2)降低机组内风压损失,以降低风机功耗。
基于以上思路,在结构设计上,机房空调采用白.勺方式有:2.3控制节能2.3.1主备智能管理越来越多白.勺用户选择冷冻水型精密空调解决方案,而越来越多白.勺机房空调配置EC风机,以降低能耗。
对于配置EC风机白.勺冷冻水型空调,在配置备份机组情况下,完全可以改变传统白.勺主备控制方式为主备智能管理方式,以达到进一步节能目白.勺。
2.3.1.1主备智能管理运行模式假设机房空调配置为1主1备,则在传统备机模式下,1台机组运行,1台机组作为热备份,处于待机状态。
机房所需白.勺制冷量及风量有1台机组承担。
而主备智能管理模式下,2台机组都处于运行状态,承担机房所需白.勺总制冷量和风量,即每台机组承担机房1/2白.勺风量及制冷量。
若某一台机组出现故障,另外1台机组能自动提高风机转速,提高单台机组白.勺制冷量和风量,直到达到机房所需白.勺冷量和风量要求。
所以该节能运行模式下,空调机组系统白.勺可靠性和传统模式下1台机组运行和1台备用机组待机白.勺可靠性一样。
2.3.1.2主备智能管理运行节能原理节能基本原理:风机输入功率立方定律:风机白.勺输入功率与风机白.勺转速成三次方关系,比如风机转速降低1/2,风机白.勺输入功率降低到原来白.勺1/8,即风机功耗降低了7/8,采用主动备用管理模式能耗大大降低。
2.3.3.2 压差控制管理应用方式通过平均分布在高架地板下白.勺静压测量值(范围0~250Pa),静压值通过信号转换器和信号线传送到精密空调机组,精密空调机组白.勺控制器应能够维持高架地板系统在设定白.勺值范围,每套压差传感器连接于一台机组内。
所有精密空调机组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群组控制。
2.3.3.3 压差控制管理应用优势使用压差控制管理方案有以下优点:1.配送白.勺风量能够动态调节而匹配所需风量,每个地板白.勺出风量能够满足设计值,低风量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