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训练练习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题训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悄怆(chuàng)B.狡黠(xiá)拮据(jū)C.沙砾(lì)羁绊(bàn)D.亘古(gèn)拾级(shè)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狂澜、不毛之地B.愠怒、花团锦簇C.沉湎、随声附和D.恪守、大庭广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谣言便传得慢了。
(传播)B.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C.惟吾德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词)5.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通过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展现了老王的生活状况和性格特点。
B.《台阶》中父亲造新屋、筑高台阶,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
C.《卖油翁》通过记叙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驿路梨花》中,通过“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讲述了一个关于梨花的故事。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卖油翁》中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是佩服的。
()7.《台阶》中,新台阶的建成标志着父亲理想的实现。
()8.《老王》中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是想要得到“我”的回报。
()9.《驿路梨花》中,瑶族老人送粮、打水、修门等,都是受梨花之托。
()10.《大自然的语言》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把大自然的事物人格化,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宋代词人____的《____》。
12.《爱莲说》中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最能概括莲花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
第三单元A卷·原创基础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一、积累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翳.(yì)针灸.(jiǔ)干戚.(qì)不忿.(fèn)B.赁.车(pìn)绿荫.(yīn)滞.后(zhì)头颅.(lú)C.絮.语(xù)自矜.(jīn)取缔.(dì)陀螺.(luó)D.麦茬.(chá)伛.偻(ǒu)园圃.(pǔ)披.露(p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弹她什么呢!B.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C.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D.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
B.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
C.《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先生的祖籍是浙江绍兴人。
D.由于我国政府不断推出优惠政策,使在外留学人员迎来了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的大好局面。
4.古诗文默写。
(5分)(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文中,揭示了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长与《山海经》分层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掳.去(lǚ)B.憎.恨(zèng) 絮.说(xù) 诘.问(jié)C.粗拙.(zhuō) 震悚.(sōng) 恭.喜(gōng)D.疏.懒(shū) 渴.慕(kě) 辟.头(pī)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张开摆开压烤B.伸开摆成挤烤C.张开摊成挤烘D.伸开摊成压烘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朝花夕拾》是我渴慕..已久的一本书,今天终于得到了!B.“你怎么才赶到?!”没等他说话,科长辟头..就问。
C.班主任正在诘问..小王昨天舍己救人的事迹,准备在全校予以表扬。
D.她惶急..地跑过来,大声喊道:“叔叔,救救我!”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A.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B.“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C.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
5.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精品系列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磐pán石含蓄xù白皙xī钦qīn佩不已B荒缪miù筹chóu划赫hè然兀兀wù穷年C彷páng徨暑shǔ名深邃suì迥jiǒng乎不同D涉shè猎迭dié起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全神惯注心会神凝一反既往慷慨淋漓锲而不舍历尽心血搏学多识一拍既合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杂乱无章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对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伺候权贵,谋求接见之中。
(伺候:有讨好奉承的意思)B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为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
(木乃伊:比喻僵化的事物)C这里窗明几净,空气清新,可供你舒适地潜心攻读,为你淘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淘金: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选出沙金)D我赤裸裸来到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赤裸裸: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5.佛家说“一叶一菩提”,有人说“一字一人生”。
不同的汉字演绎着,诠释着不同的人生。
请仿照例句的写法,从“信”“优”“贪”“利”“坏”中任选两个字加以诠释例句:人——是一种相互支撑,也是一种相互拖累,支撑与拖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六一”儿童节到了,班委会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赠送礼物的时候,请你代表小组说几句话(内容包括送什么礼物以及祝愿等)7.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2安徽省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第三单元配套试卷素养达标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选聘(pìn)殷红(yīn)浊流(zhuó)气冲斗牛(dǒu)B. 挚友(zhì)硕果(shuò)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ǎn)C. 哺育(bǔ)山涧(jiàn)嗥鸣(háo)锲而不舍(qiè)D. 亘古(gèng)污秽(huì)彷徨(páng)迥乎不同(jiǒ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喧闹小楷字贴目不窥园。
B. 屏障狂澜深霄沥尽心血。
C. 取缔震悚粗拙大庭广众。
D. 烦燥头颅侮辱微不足道。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油光可鉴,看上去朝气蓬勃。
B.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绝。
C.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D. 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杳无消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C.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D. 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
5. 默写。
(10分)6. 名著阅读。
(8分)(2)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给洗劫了。
(2分)(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说祥子的性格特点。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 取缔(d)忿然(f鑞) 骇人听闻(h鄆)B.震悚(sǒng) 凹凼(d鈔g)惶恐(hu醤g) 自矜(j頽)C.荒僻(p) 麦茬(ch)门槛(kǎn) 微颔(h鄋)D.掳掠(lǚ) 塌败(t)骷髅(l髐) 孤孀(shu鈔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A 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dāng——dàng。
C:chā——chá。
D:lǚ——l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斑谰田垄烦琐B.竹杆镐头絮说惶恐C.惊骇霹雳自矜烦燥D.荒僻镶嵌门槛忿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A项中,“谰”应为“斓”。
B 项中,“杆”应为“竿”。
C项中,“燥”应为“躁”。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台阶》一文中,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所以C项“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错。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诊断评价统一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三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最新人教版专用)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絮说顽皮烦琐念念不忘B.镶嵌包裹皇恐风吹雨淋C.宽敞耀眼尴尬微不足道D.胸脯哀悼烦躁大庭广众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4.(山东德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5.(湖南衡阳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语文学练优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2第三单元试卷电子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zhì惫懒bèi内帏wéi宫绦tāo(正确答案)B、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嫡亲dí便宜行事biànD、溺爱nì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2、1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4、“氓之蚩蚩”中“氓”的意思是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读音是“má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6、5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初一(1—3)单元综合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卷一、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拼音写出汉字。
(17分)确凿.() tǎng()若 jiàn()赏人迹罕.()至 yuān()博人声鼎.沸()叮嘱.()花pǔ()讪.()笑 zǐ()妹沮丧.() mí()漫瞬.()息zhù()立简lòu()嫉.()妒山dian( ) 狂lan( ) 浊.( )流哺.( )育 wan( )转喧.( )闹踱.( ) cha( )异惩.( )罚赚.( )钱戎.( )机朔.( )气祈.( )祷穿著.( ) 哽.( )住阻yi( ) 炽.( )痛泛lan( ) 怪dan ( ) gen( )古污hui( ) 默契.( )军帖.( ) 燕.( )山回环qu( )折宰.割( ) 开拓.( ) 妇孺.皆知( ) 锲.( )而不舍赫.然 ( ) 潜.( )心贯注惹.( )人注目钦.( )佩义愤填膺.( )dian( )基鞠躬尽cui( ),死而后yi( ) 当之无kui( ) jie( )然不同锋芒bi( )露 yun( )育典ji( ) shuo( )果 jiong( )乎不同一反ji ( )往门kan( ) 一拍ji( )合 suo( )事滑ji( )二、课内名句识记22分①,云从窗里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③山际见来烟,。
④而那过去了的,。
⑤独坐幽篁里,。
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⑦,明月来相照。
⑧,思君不见下渝州。
脱我战时袍,,⑨,惟闻女叹息。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⑩此夜曲中闻折柳,。
(11)愿为市鞍马,。
,散入春风满洛城。
(1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3)策勋十二转,。
,送儿还故乡。
(14),当户理红妆;,雌兔眼迷离;(15)《木兰诗》中表现了军营生活苦寒无比的一句:。
(16)《木兰诗》中表现了因战事吃紧,而木兰不远万里急速奔赴战场的一句:。
名著《骆驼祥子》练习试卷一、填空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 。
2、《骆驼祥子》是作者___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的的辛酸故事。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______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____。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5.《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 ,_______ 族,_______ (籍贯)人,有_______的称号。
6.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的女儿。
(辽宁省锦州市2004年中考题) 7.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给洗劫了。
8.“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________的感叹。
9.《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_______拉车。
10._______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11._______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2.虎妞的变态情欲,_______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11 邓稼先一、基础部分1.下面几组字中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租诅祖沮阻B.勋埙陨员C.端惴湍踹D.稼嫁家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鞠躬爆炸宰割苦闷B.崇高坦诚仰慕残案C.大厦蓬草萦绕长亭D.颤抖焦虑筹划彷徨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歌可泣.:流泪鲜为人知.:少B.当之无愧.:愧色锋芒毕.露:全、都C.妇孺.皆知:小孩子死而后已.:罢了D.家喻.户晓:明白马革.裹尸:皮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
C.文章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D.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十分整齐。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绝”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
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5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
6.概述本文内容。
7.本文介绍了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8.如何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意思?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0℃,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
”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
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
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遣产。
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放出光彩。
9.这段文字分二层,请用“‖”在文中标出。
第一层是的表达方式;第二层是的表达方式。
10.用横线画出最能表达这段中心的一处细节描写。
11.“一直”“才”强调了竺可桢的精神。
12.找出文中一处错别字。
13.把文中的“临终”换成“临死”是否恰当?为什么?14.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竺可桢的、精神。
A.持之以恒B.深入实际C.孜孜不倦D.坚持不懈E.细心观察F.严谨治学G.坚持真理H.调查研究★试一试15.排比句可增强气势。
以“我长大后”开头造一个排比句,体现出你的理想志向。
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D5.邓稼先与奥本海默6.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7.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8.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9.……两个字。
‖这位卓越的科学家……记叙议论10.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11.坚持不懈 12.遣——遗13.不恰当;两个词虽然是同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临终”是褒义词,而“临死”是中性词,因此不能换。
14.D F 15.略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2.相信你肯定能给下列词语以合理的解释。
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下列给出的词语造句。
潜心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会神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反既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慷慨淋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5.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7.学完本文对自己如何做人及如何做学问有什么启示?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shuāiwēihâdiãbiāoqiâwùlì2.见课文注解3.略4.(1)文言说法“作”起,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比喻的说法,找寻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3)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5)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用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前后呼应的两组词语。
6.略7.略13 音乐巨人贝多芬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厌恶.(wù)打扰.(ráo)惹.人(ruï)B.弹.奏(tán)纽.扣(niǔ)下颌.(hē)C.含蓄.(xù)凝.重(nínɡ)怜.惜(lián)D.深邃.(suì)女佣.(yînɡ)牛氓.(mã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门槛无端孤独整理B.徒劳梳头沉重稍微C.悲剧坚韧凝结倒霉D.篷勃嗓子耳聋捏弄3.选词填空。
(1)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一再再三苦苦)要求。
(2)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乱七八糟)。
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被称为“乐圣”。
B.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属于肖像描写。
D.本文层次清楚,写作顺序是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①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②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lú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他的灵魂锁闭在pán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牢,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贝多芬像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