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研发期间政府补助的税会处理及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政府补助问题的案例分析作者:葛连芝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5期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进行市场宏观调控的最直接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政府使用,来源政府的财政收入,发放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政府给予企业的无偿的资金,通常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企业只能将这些资金用于某些特定的目的。
(2)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就是国家通过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退还给企业一部分税收,是对企业的税收奖励。
(3)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就是政府无偿发放给企业的非货币性的资产。
比如,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等。
(4)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就是政府帮助企业偿还部分贷款利息,通常是政府为了帮助特定行业领域的发展。
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给企业资金奖励,二是资金给银行,让银行给与贷款利息的优惠奖励。
我国政府在政府补助这块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近几年中变得越来越高,企业获取补助现象也相继增多。
研究政府补助问题拥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相关文献回顾Fox和Heller(1999)研究发现,俄罗斯政府在进行企业行为的时候,往往在国有企业中扮演双重角色。
Shleiferetal(1994)则研究发现政府为了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目标,会给国有企业制定一些任务,一些甚至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所以政府给企业资金补助支持。
Eckaus(2006)对国内出口企业的研究发现,政府为了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情况而对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发放政府补助,使其渡过难关。
Mansfield(1950)等人的研究发现,市场上的专利往往会被其他企业快速模仿,这样使得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投资回报减少,从而影响他们对产品创新的积极性。
Gerd和Benedict(1999)的研究发现,为了使创新型企业有生产下去的土壤,政府会通过补助扶持这些创新型企业,带动社会的创造力。
王蓉(2011)研究发现,不同行业所得到的政府补助差异很大,高新技术行业和民生医药行业获得的补助相对于其他行业会更多。
2021.1B86制度解读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及其对研发加计扣除的影响◎文/刁品香摘 要:新会计准则完善了旧会计准则的不足,且对会计税务处理以及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使企业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能更好地处理税务工作,分析新会计准则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十分必要。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政府补助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分析与之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工作,并以当前的企业案例为依据,总结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税务处理对企业研发加计扣除产生的影响,进而为企业持续长远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税务处理;研发加计扣除0 引言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对企业的补助力度。
最新修订的政府补助文件完善了补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明确了会计科目和报表列报,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引入了净额法和财政贴息会计处理的相关内容。
新会计准则的完善使得企业的经营业务与会计核算工作结合得更为紧密,使得企业在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中能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由于新会计准则不仅保留了原本的总额法,还增加了净额法,从而使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选择。
此外,新会计准则也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想要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就要全面了解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内容。
1 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的内涵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一般是指各地政府对当地企业进行的货币或者非货币形式的补助,为的是让企业能够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自身,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政府增加税务来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政府补助不包含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进行的资产投入。
按照补助类型划分,政府补助一般分为资产类补助和收益类补助。
资产类补助指的是政府向当地企业进行资产形式的投入,从而帮助企业完善自身经营,并能从中获得归自身所有的长期资产。
而收益性补助是指政府给予企业资金之后,企业不一定会在后续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资产。
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和所得税申报实务(2)四、实务案例(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案例1】某公交公司从事城市公交运输业务,由于经营亏损,该市级财政每年通过财政拨款用于弥补业务亏损。
该公交公司2016年度共计收到1200万元财政拨款。
假定该补贴收入已经全部用于补贴项目支出,且全部计入了2016年度费用化支出。
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200万元贷:营业外收入 1200万元税务处理:对于公交公司这种经营亏损的补贴,一般情况下都是满足财税[2011]70号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因此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
但是,补贴收入对应的支出也不得税前扣除。
因此,所得税申报时,一方面可以调减收入,另一方面也要调整支出。
2016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填报如下:第一步:填写《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见:表-3)《税屋》提示——被遮挡部分数字为1200。
第二步:填写《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见:表-4)第三步:填写《A105001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见:表-5)(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案例2】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更新,因其产业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经企业申请在2012年取得当地省级经信委的技改补贴资金120万元。
该补贴资金要求用于技改项目的设备购置。
该补贴资金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假设乙公司在2012年6月购置并投入使用了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价值1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设备使用期限10年,直线折旧费,预计净产值为0。
1、2012年取得政府补贴时:借:银行存款 120万元贷:递延收益 120万元2、2012年购进设备:借:固定资产 150万元贷:银行存款 150万元3、2012年设备折旧:借:管理管理-折旧费 7.5万元(假定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7.5万元同时:借:递延收益 6万元贷:营业外收入 6万元4、税务处理:由于该补贴资金符合不征税的收入,则需要调整会计确认的“营业外收入”和“管理费用-折旧费”。
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及其对研发加计扣除的影响作者:戴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12期摘要: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加强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和做好研发加计扣除工作对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文章在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重要性及剖析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对研发加计扣除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会计税務处理;研发加计扣除政府补助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应纳税额,但在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税务筹划体系不健全等。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方案,优化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应用效果。
一、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概述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是指在新会计准则框架下,企业接受政府补助时,如何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和合规的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方面,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政府补助时,遵循“获取成本”模型,即将政府补助的价值视为取得相关资产或减少相关负债的成本。
企业应根据补助的性质将其归类为资本性补助还是收入性补助,并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资本性补助,企业应将其分摊到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上,以反映补助对于资产或负债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影响。
而收入性补助则应在其获得时确认为收入,或者在相应的收入和费用发生时期进行相关确认。
此外,企业还需要披露政府补助的性质、数额、基本条件和相关的会计政策,以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政府补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在税务处理方面,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需要遵循当地税法的规定,正确处理政府补助的税务事项。
根据当地税法的要求,政府补助可能被视为纳税收入、非纳税收入、延期收益或者资本转移。
收到专项补贴用于研发产品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收到政府用于研发研发项目的补贴如何做账?收到财政拨款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用于研发人员费用50万元,采购专业设备60万元,会计分录怎么写?第一步,实际收到政府专项补助时:借:银行存款300万元贷:递延收益300万元第二步,资金使用时,可以采用净额法或总额法进行核算。
(一)总额法1.用于研发人员费用(工资奖金等)(1)如果是用于弥补之前已经实际发生且费用化或资本化的研发人工费用,在总额法下不需要冲减已经发生的费用或资产(无形资产)成本,只需要确认补贴金额并转入"其他收益、借:递延收益50万元贷:其他收益50万元(2)如果是用于取得补贴后的研发项目,在总额法下,无论是费用化支出还是资本化支出,也是不需要冲减发生的研发支出中的人工费用,也只是确认金额后结转入"其他收益、借:递延收益50万元贷:其他收益50万元说明:金额可能并不是一次性发生,有可能是多次发生,累计至50万元。
2.购进研发设备政府补助要求是60万元的设备购置,企业只要购置的设备金额大于或等于60万元,就满足了补贴文件的要求。
(1)购进(假设不含税120万元)借:固定资产12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6万元(120×13%)贷:银行存款等135.6万元(2)折旧(假设折旧年限5年)每月折旧额=120/(5x12)=2万元借:研发支出2万元贷:累计折旧2万元(3)结转政府补助借:递延收益1万元贷:其他收益1万元3.其余部分政府补助了300万元,只对其中110万元的资金使用有要求,其余部分未做特殊要求的话,可以视同为政府奖励性质。
借:递延收益190万元贷:递延收益190万元(二)净额法1.用于研发人员费用(工资奖金等)(1)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研发项目,且已经费用化的,如果已经跨年度的即使在净额法下也不需要去追溯调整(冲减)以前年度的研发费用,直接转入"其他收益",与总额法一致。
企业会计实务中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浅析摘要:政府补助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企业的经济财务结构,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促进作用,且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也与企业其他账务处理有所区别。
本文从政府补贴的财务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企业会计实务中政府补贴的会计处理依据以及各项形式政府补贴的处理方式,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期提高会计工作务实性。
关键词:企业会计实务;政府补贴;账务处理引言:政府为了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并针对性促进某类行业、某个地区的发展,同时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起到鼓励作用,便会无偿向企业提供一些经济补贴与财政支持,这种补助措施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且会对企业的业绩与财政结构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各企业会计工作者都应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政府补贴资金的账务处理。
1.政府补助的财务的定义政府补助的概念就是企业财务获得了政府的无偿性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的资金支持,政府补助的财务需要三要素,即政府的来源、无偿以及获得。
首先政府的来源是政府补助的基本框架,也是补助资金的根本来源,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其他组织代替政府支付,仍旧同属于政府补贴,例如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某课题研究,三方一同申请了政府补贴,而政府将补贴分发给高校或机构,再通过高校或机构以政府的名义将企业的部分转账给企业;或是集团公司合作进行某一产品的研发,集团公司申请补助,政府将补助资金下发给总公司,再通过总公司将分公司的利益转账给分公司,均可属于来源于政府的资金。
无偿是指政府出资的无偿性,不需要其他资金或商品的回馈,也不需要利益分配与偿还。
不同于政府补助,政府收入代表企业需要偿还商品,而政府投资则代表企业需要向政府分配经营利益,均不属于无偿性原则。
另外企业的获得,就代表直接判断企业所得资金是否为政府补助,其中例如增值税退税、直接减免增值税务、抵扣税务等由于政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也不属于政府补助,只有政府实际出资且企业获得了到账资金,同时不需要企业偿还的资金,才可以算作政府补贴。
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税务如何处理?政府为了支持企业发展,会给与一定额度的补助资金。
企业拿到这笔资金应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呢?一般而言,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1)要不要纳税?2)不纳税的话支出能不能税前扣除?3)如何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接下来,小编一一为您解答。
1区分与资产、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有所不同会计上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收益相关两类,两者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2纳税与否要看是否符合相关条件税务上将政府补助区分为征税收入和不征收收入两类。
符合以下两类条件之一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从收入总额中予以扣除。
✓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依据:财税[2008]151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依据:财税[2011]70号)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无论会计上如何处理,税务上都应在实际取得时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后每年按照结转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作纳税调减处理。
总结:政府补助是否征税,结果其实是一样的,但是作为不征税收入延迟了纳税义务时间。
3是否纳税影响到相关支出的税前扣除若取得的政府补助作不征税收入处理,与其相关的费用支出则不能税前扣除;形成了资产的,对应的折旧或摊销也不能税前扣除;若作为征税收入处理,费用支出、折旧或摊销都能在税前扣除。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财税[2008]151号、财税[2011]70号)总结:作不征税收入,相关支出不能税前扣除;作征税收入,相关支出能在税前扣除。
4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影响作不征税收入处理,用于研发支出的相关费用不能加计扣除;作征税收入处理,则可以加计扣除。
政府补助案例会计处理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拉萨高级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会计实务考试辅导政府补助案例会计处理总结如下:据报道,马鞍山电厂于2008年12月22日收到财政补贴款5625万元;铜陵皖能发电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1日收到财政补贴款4000万元。
与之类似,近年来农业、环保、科技等行业的不少企业都得到了政府的“红包”。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也有所调整。
政府补助的分类不同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策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旧准则政府补助分为无条件的政府补助和附件条件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返还的会计处理不同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相关递延受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营业外收入);若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营业外收入)。
旧准则中企业需要返还已收到补助的,应当在确定实际返还时,冲减相关负债。
对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等经济事项的影响新会计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计入权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政府补助将会给企业带来利润而不是权益。
计量基础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中规定: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旧制度规定中,政府补助全部按照成本计价。
会计科目的变化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补贴收入”这一科目,有关政府补贴形成的收入,在“营业外收入”或者“递延收益”科目中反映。
案例2008年初,南方某供电公司因冰雪灾害造成电网资产受损严重,当前资金不足,为加快恢复建设,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2000万元的救灾资金。
2008年3月1日,政府批准了该公司的申请,并拨付财政资金2000万元到该公司账户,3月20日购入电网不需安设备48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直线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一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企业研发期间政府补助的税会处理及案
例分析
作者:王瑞雪
来源:《财会学习》2018年第25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十五”以来,国家及各省市加大了对中小创新性企业及高
新技术企业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促进企业的研发力度,同时政府补助准则在执行中存在的问
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关键词:新政策;研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汇算清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十五”以来,国家及各省市加大了对中小创新性企业及高新技术
企业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促进企业的研发力度,同时政府补助准则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逐
渐的显现出来。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
于2017年5月下发了《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通知》,明确了政府补
助的确认规则。2017年11月,企业取得的研发期间的政府补助如何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政
策,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第40号《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
告》中政府补助的核算做了明确的规定。
随着科技的创新,企业自己研发的项目越来越多,在核算上也比较复杂。根据《企业会计
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阶段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
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自无形资
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合理摊销。笔者现就企业研发项目研究阶段及开发
阶段的账务处理及所得税处理提出如下观点。
一、企业研发项目研究阶段政府补助的税会处理
【案例1】甲企业为新型材料技术研究企业,2017年1月收到财政资金 200万元,作为新
项目技术研发,当年发生的费用为研究阶段的支出,期末研发费用结转管理费用,企业当年该
项目发生研发费用600万元。
【解读】甲企业在做账务处理时采用总额法,企业会计处理如下:(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
为单位):
收到财政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200
贷:递延收益2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生研发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项目600
贷:原材料(等其他费用科目)600
期末结转研发费用:
借:管理费用600
贷:研发支出―××项目600
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借:递延收益200
贷:其他收益200
如果甲企业在2017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政府补助200万作为应税收入来处理,当年加
计扣除的基数为600万,加计扣除额为300万元。
如果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将政府补助200万元作为不征税收入来处理。那么当年加计扣除
的基数只能是400万元,加计扣除额为200万元。
以上案例如果企业在核算时采用净额法,将政府补助200万元做为成本项目直接冲减研发
费用,在汇算清缴时将补助按照征税收入来处理,则在申报时需要将200万元研发费支出做调
增。笔者认为,如果企业将政府补助作为征税收入处理时,会计处理上按照总额法比较合适。
汇算清缴和会计账务处理保持一致,账面能够直观的反映研发费的发生额。
二、企业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政府补助的税会账务处理
【案例2】A公司于2017年1月开始对某新型技术材料进行研究开发,经过研究论证,该
项技术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未来出售,2017年3月,该研发项目进入开发阶段,预计需要15
个月完成研发。2017年4月,公司根据研发项目的立项报告向当地政府争取到财政资金1000
万。2018年6月份,该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共发生研发费用3000万元(假设每月发生费用
相等),A公司7月份将该项研发费转入无形资产并按照10年摊销。
2017年会计处理:(分录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1)2017年4月收到财政补助:
借:银行存款1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贷:递延收益1000
(2)每月发生研发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开发支出―××项目200
贷:原材料(等其他费用科目)200
(3)2018年6月开发完毕,7月达到可使用状态:
借:无形资产―专利技术3000
贷:研发支出―开发支出―××项目3000
(4)根据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2018年7
月开始每月摊销无形资产费用
借:管理费用25(3000/10/12)
贷:无形资产―专利技术25
同时根据摊销期限确认财政资金收入
借:递延收益8.33(1000/10/12)
贷:其他收益8.33
税务处理:
解析一:A公司在201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果将该项财政资金作为征税收入来处
理,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在收到的当年应确认为收入,会计是根据费
用的摊销期限确认收入,税会确认收入的时点形成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2018年7月就该项研发项目形成无形资产,该项目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基数为3000万
元,加计扣除额为1500万元。企业按照每年的摊销金额按照摊销期限申报加计扣除额。则
2018年的加计扣除额为75万元。
解析二:A公司在201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果将该项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来处
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
务院令第512号)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额时扣除。则企业该项目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基数为2000万元。企业将财政资金补助作为不征
税收入处理时,一定要符合规定中要求的三项条件,避免税务风险。
为了税会一致,建议企业如果将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可以采用净额法核算,将
政府补助1000万元做为成本项目直接冲减研发费,无形资产价值2000万元,以后每年所得税
汇算清缴不用做调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财会[2017]15号.
[2]财政部.2017年第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