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测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 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B.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权力机构继续存在

C.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

2.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3.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4.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末

C.20世纪90年代初

D.21世纪初

5.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

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

6. 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7.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8.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9. 杨之光在1954年所做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10. 瘦肉精、地沟袖等泛滥,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提出应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过了食品安全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

B. 全国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C. 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D. 民主党派对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

11. 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12.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70年代末D.80年代初

13. 新疆的喀什市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下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C. 有利于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D.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14.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5. 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6.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选举制度

17. 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说:“……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的这块殖民地到一九九七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

A. 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B.不支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C. 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

D. 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构想

18.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19. 198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

A.新疆自治区B.宁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20. “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最可能出自

A. 抗战老兵

B. 台湾老兵

C. 老红军

D. 老知青

二.非选择题:(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