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祛斑美白化妆品
- 格式:ppt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56
祛斑美白化妆品主要成分及作用1. 熊果苷(Arbutin):熊果苷是一种从蔷薇科植物熊果树中提取的有效美白成分,被广泛用于祛斑美白产品中。
它可以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减轻和预防色斑的产生。
2.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肌肤受到的损伤。
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提亮肤色。
3. 硒(Selenium):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抗氧化和修复损伤的肌肤非常重要。
它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皮肤的伤害,并促进肌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达到美白的效果。
4.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玻尿酸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具有很强的保湿能力。
它可以吸水达到200到300倍其自身重量,将水分锁住在皮肤表面,增加肌肤的保湿度,改善肤色暗沉,使肌肤白皙水润。
5. 胶原蛋白(Collagen):胶原蛋白是肌肤中重要的结构蛋白,可以增加皮肤的紧实度和弹性,减少皱纹和细纹。
同时,胶原蛋白也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亮肤色,达到美白的效果。
6. 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葡萄籽提取物富含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如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能够中和自由基,预防和减轻色斑的产生。
此外,葡萄籽提取物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肌肤新陈代谢,使肤色更加均匀。
7. 甘草提取物(Licorice Extract):甘草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皮肤的色素沉着,淡化黑斑和雀斑。
此外,甘草提取物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以上所述仅仅是一些常见的祛斑美白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市场上仍然有许多其他成分也具有美白作用,比如果酸、熊果素、熊果酸等。
在购买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祛斑美白化妆品,并根据自身情况注意使用方法和频率,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化妆品市场秩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或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腔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或改变人体气味等目的的物品。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化妆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生产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二)有具备化妆品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标签标识。
第六条生产化妆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化妆品的成分、含量、质量、安全性和功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二)化妆品的标签、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内容;(三)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污染;(四)化妆品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七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化妆品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第八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化妆品前,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二)化妆品生产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清单;(三)化妆品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四)化妆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第九条禁止生产以下化妆品:(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成分;(二)未经批准的放射性物质;(三)伪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四)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五)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十条销售化妆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销售场所和设施;(二)有具备化妆品销售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销售管理制度。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李宁;李恩念;陈红波;程芳;邹衡芳;陈鸿鹏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年(卷),期】2024(54)1
【摘要】皮肤细胞中黑色素沉着过度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黑子、黄褐斑和雀斑等。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黑色素沉着过度,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黑色素合成、还原黑色素、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的美白原料,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酪氨酸酶,参与调控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还原黑色素或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作用机制达到美白的作用。
随着市场对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需求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天然活性成分作为美白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但是存在着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缺失等问题。
文章梳理了现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并分类归纳讨论,旨在为皮肤色素沉着防治的临床策略以及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10页(P80-89)
【作者】李宁;李恩念;陈红波;程芳;邹衡芳;陈鸿鹏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院;广州远想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8
【相关文献】
1.人工黑化模型用于评价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的临床研究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4种具有美白功效的物质
3.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功效成分含量调查
4.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6种功效成分的同时测定及使用情况分析
5.浅议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功效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白(祛斑)化妆品原料及配方设计简述美白(祛斑)化妆品原料及配方设计一、美白机理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决定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
控制人体中含有的酪氨酸酶来控制黑色素的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它一些酶和辅酶对黑色素细胞形成色素的量和类型也有控制作用。
黑色素由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产生,其代谢受体内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皮肤受到外部紫外线照射时,会激活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出现晒黑及色斑情况。
美白化妆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的作用在于阻止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或通过激活人体表皮及真皮细胞抗自由基能力,促进表皮色素细胞的代谢更新,降低色素沉积程度和表皮过度角质化,使皮肤细胞富有弹性和光泽。
外部因素如日照对黑色素生成的加速作用,环境污染使皮肤免疫力下降及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等问题,均应在美白产品的配方设计中予以合理的考虑。
二、美白剂种类(有物理、化学及植物提取美白剂之别)以下按美白作用机制划分(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如氢醌,熊果苷,甲基龙胆酸盐,壬二酸,传明酸,葡萄,糖胺,衣霉素等。
(2)黑素细胞毒性剂:如四异棕榈酸酯类,油溶性甘草提取物等。
(3)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肉桂酸酯类等。
(4)影响黑色素代谢剂:如维生素A酸,亚油酸等。
(5)化学剥脱剂:如果酸,亚油酸,感光素等。
(6)自由基消除剂:如超氧化歧化酶,生育酚等。
(7)还原剂:维他命C及其衍生物,如抗坏血酸乙基醚。
三、细说几种常用的美白剂(1)氢醌:效果显著,但有副作用,具细胞毒性以及致突变性,有些不正规的产品会去冒险加入,但严格规定不准加入化妆品中。
(3)曲酸及其酯类:具致细胞突变性的可能,日本已禁用,但它的漂白效果实在明显,故很多厂家趋之若鹜,还是愿意铤而走险添加,这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快速美白追求的做法。
(4)维他命C:有效的美白剂,但在水溶液中易氧化,及在产品里稳定性不佳,即耐热性及耐光性等稳定性方面不佳,容易变色(黄色),失效等,故慎用之而更常用其衍生物。
9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黄湘鹭 刘 敏 邢书霞# 孙 磊全球化妆品法规中祛斑美白类产品的相关规定梳理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化妆品生产国家和地区关于祛斑美白化妆品的相关法规,对祛斑美白原料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主要的化妆品生产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通过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化妆品分类界定、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比对,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祛斑美白原料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建议。
祛斑 美白 化妆品 监管Mandatory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Regarding Skin Bleaching/Whitening Products in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sHUANG Xianglu LIU Min XING Shuxia # SUN Lei(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The worldwide regulations on skin bleaching/whitening cosmetic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collected,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management of skin bleaching/whitening ingredients were analyzed,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ich are the major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were chosen as objects, including the European Union, America, Japan, Korea and Taiwan region of China.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smetic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compared. Through combing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kin bleaching/whitening ingredients in China, some regulatory measures suitable for China were summarized. Keywords :skin bleaching skin whitening cosmetics supervision作者简介黄湘鹭 (1985—),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与风险评估领域相关研究。
理性认识和使用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化妆品是不够的,还要做好肌肤的日常防晒、保湿等,使肌肤处于健康的状态。
有些肌肤问题,例如:黄褐斑、雀斑、妊娠斑等,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有关,是人体内在因素导致,仅仅依靠外部使用化妆品是无法解决的。
2.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市场上祛斑美白类化妆品数量种类繁多,根据产品的作用机理,一般可分为化学美白类、仅具物理遮盖类这两种类型。
化学美白类化妆品,是指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
仅具物理遮盖类化妆品,是指使用了物理遮盖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等或类似的白色粉状物,通过涂抹覆盖于皮肤表面,遮盖皮肤上的斑点,以达到美白的效果,但并不能改变皮肤的本来面貌。
3.常用的祛斑美白活性成分有哪些?按化学结构和来源分,常用的祛斑美白活性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如抗坏血酸葡糖苷、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3-O-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抗坏血酸硫酸酯钠等。
具有间苯二酚基本结构的文/本刊记者 李颖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主要是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或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的化妆品。
长期以来,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广受亚洲消费者欢迎,关于这类化妆品的问题也是广大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1.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对肌肤有哪些帮助?祛斑美白类化妆品针对肤色暗沉、不均匀、色斑等肌肤局部瑕疵,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适当使用祛斑美白类化妆品,有助于淡化色斑。
但“面子”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单靠祛斑美白类谁销售的产品谁负责。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8月212020年8月22真相Superuise Bearing一类物质:苯乙基间苯二酚4.使用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应注意什么?一些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含有一定的促进去角质成分,可以加快角质细胞脱落,使肌肤看上去更水嫩有光泽;去角质也有助于美白成分的渗透、黑色素的排除,提升美白效果。
2024年化妆品管理与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防晒剂的PA值的标识不正确的是()A、PA++B、PA+++C、PA++++D、PA++++++参考答案:D2.儿童化妆品,产品适用于()的婴幼儿,且有除清洁、滋润、保湿、防晒、舒缓、爽身以外其他功效宣称,则产品按特殊化妆品管理A、2B、3C、4D、5参考答案:B3.根据调查结果,有证据表明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可能存在缺陷的,省级以上药监部门依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条的规定,可以责令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开展安全再评估或者直接组织开展安全再评估。
A、第五十B、第五十三C、第二十D、第五十五参考答案:D解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三十八条4.易产生粉尘和使用挥发性物质生产工序的操作区域应当配备有效的()。
A、除尘或者排风设施B、防尘、防潮设施C、温湿度调节设施D、照明设施参考答案:A解析: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十九条5.国家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制定、分布并组织实施。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卫生部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考答案:D解析: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五十三条6.化妆品生产企业退货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或者批号、数量、退货原因以及处理结果等内容A、产品说明书B、退货单位C、产品配方D、合格证参考答案:B7.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日期为许可决定作出的日期,有效期为()年。
A、2B、3C、4D、5参考答案:D解析: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8.企业应当对半成品的使用期限做出规定,超过使用期限未填充或者灌装的,应当及时按照()品处理。
A、合格B、优质C、劣质D、不合格参考答案:D解析: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六章第四十四条9.()是指需要对环境中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区域(房间),其建筑结构、装备及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A、生产车间B、洁净区C、准洁净区D、生产区参考答案:C10.花生纯的实际成分含量()%CA、97.0999B、1C、0.60000D、0.5000参考答案:C解析: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45页11.当()低于全身暴露量时,认为引起致敏性的风险较高。
化学文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给文化的定义中,强调了在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的()能力。
参考答案:创造2.在炼金术时期,炼金术士们认为()既可以炼金,又可以令人起死回生。
参考答案:哲人石3.18世纪时,施塔尔揭示了化学的真正目的,是()。
参考答案:化合和分解4.萌芽期的化学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参考答案:零散性;经验性;实用性5.19世纪时,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可细分为哪几个时段?()参考答案:有机化学形成时段;物理化学形成时段;无机化学形成时段6.近代化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参考答案:从描述性向推理性科学过渡;从定性向定量的分析发展;从单一学科拓展到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从宏观向微观的深入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7.萌芽时期的化学对象是抽象的对象。
参考答案:错8.不论是西方的炼金术,还是中国的炼丹术,古人都将其应用到了医学领域。
参考答案:对9.19世纪时,化学的发展科细分为三个阶段:无机化学形成阶段,有机化学形成阶段和物理化学形成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独立,各自发展。
参考答案:错10.化学定义是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它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及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传统”一词出自于()。
参考答案:《秀露集·耕堂读书记》2.关于原子的探讨,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证科学的化学家是()。
参考答案:道尔顿3.化学的功与过对人类的影响是()。
参考答案:功大于过4.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形成的主要的文化形态是()。
参考答案:人文文化;科学文化5.现代科技交流广泛,信息更新快捷,促进化学向一致性发展。
所体现的方面有()。
参考答案:化学在高度分化中整化;化学与技术联系紧密6.中国古代常用的染料有()。
参考答案:赤铁矿粉;炭黑;朱砂7.化学家,一般是指从事化学研究的科学家。
参考答案:对8.化学共同体的存在,与化学文化的存在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错9.中国古代酿酒的原料配比、时间、温度、方法等,都和现代化学实验过程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