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内容介绍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2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无功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无功功率的损失。
无功补偿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一、基础公式1.功率因数公式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PF=P/S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S表示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2.无功功率公式无功功率(Q)可以由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计算得到:Q=√(S²-P²)二、无功补偿公式1.容性补偿容性补偿是通过增加并行连接的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假设原始功率因数为PF1,需要提高到目标功率因数PF2,容性补偿公式为:C = ((P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C表示所需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F);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2.感性补偿感性补偿是通过增加串联连接的电感来消除过多的无功功率。
感性补偿公式为:L = ((Q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L表示所需电感的大小,单位为亨利(H);Q表示需要消除的无功功率,单位为伏安(VAR);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无功补偿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以确保无功补偿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视在功率为10kVA,有功功率为8kW,功率因数为0.8、现在需要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的数值。
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内容介绍1、计算目的工程计算对常规代数算式通常采用手工计算,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采用通用软件平台编制小型软件,可统一设计标准,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差错。
本计算软件根据输入条件,依据标准规范要求自动进行变电站无功配置相关计算。
为使用方便,文件中插入了变压器参数资料库,以减少纸质文件的存储,方便检索,优化办公环境。
2、计算内容计算依据规范要求,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进行如下计算:1) 低压侧无功补偿效果分析;2) 容性、感性无功补偿效果比较;3) 不同功率因数补偿容量计算;4) 谐波容量计算;5) 电容器投入涌流计算;6) 保护整定计算;7) 避雷器参数计算;8) 不同功率因数电流电压关系;9) 无功补偿电流电压关系;10) 10kV~35kV变压器参数资料;11) 110kV变压器参数资料;12) 220kV变压器参数资料。
3、计算环境硬件:台式、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系统软件:Windows XP支撑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3.1 流程图3.2 功能模块说明软件采用“工作表”实现不同模块功能。
“计算表”工作表为执行功能模块,其输入行中“参数”列为人工输入数据,输出行中“参数”列为计算输出参数。
4、计算界面1)低压侧无功补偿效果分析2)容性、感性无功补偿效果比较3)不同功率因数补偿容量计算4)谐波容量计算5)电容器投入涌流计算6)保护整定计算7)避雷器参数计算8)不同功率因数电流电压关系9)无功补偿电流电压关系10)10kV~35kV变压器参数资料11)110kV变压器参数资料12)220kV变压器参数资料5、接口设计Windows 7 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 计算程序6、数据结构与功能模块的关系每个功能模块对应一张“工作表”,每个输入/输出参数对应一个“单元格”。
7、系统出错处理设计输入参数“单元格”为非保护“单元格”,可自由输入数据;含说明、计算式的“单元格”为受保护“单元格”,试图更改将显示出错信息。
变电站无功补偿及消弧线圈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根据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以及变电站容量规模情况,补偿容量应满足变压器在最大负荷时所需的无功功率。
1)变压器所需补偿容量按50MVA 变压器参数:空载电流Io%为0.73%,高低压阻抗= 16%,变压器安全运行负载80%,功率因数0.98计算,变压器本身所需补偿容量为: Q=Se 2Ie1002Ud(%)Im +Se 100I0% Q :主变压器需要补偿的最大容性无功量(kVar )Ud(%):需要进行补偿的变压器一侧的阻抗电压百分值Ie: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电流值(A )Im:母线装设补偿装置后,通过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值(A )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Se :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容量(kVA )将数值代入上式经计算可得Q=5485kVar2)负载所需补偿容量参照电网实际运行数据,在变电站电容器退出运行时,平均负荷功率因数约为0.94,经计算按阻抗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64。
根据电网要求,按设计补偿系统功率因数达到0.98计算,从0.964补偿到0.98,根据《设计手册》P.477表9-8查得:每kW 有功功率所需的补偿容量为0.085 kVar/kW ,故所需补偿的容性无功量为Qcf,m= Se ×0.98×80%×0.085=3332 kVar 。
合计变压器和负载所需的补偿容量为8817kVar 。
故10kV 电容器按每台变压器配2×5000kVar 考虑,终期共配6×5000kVar ,可以满足需求。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各组电容器中按通常情况选择串接6%的串联电抗器。
结论:每台变压器配置2×5000kVar补偿电容(分2组)可以满足要求。
消弧线圈本工程采用10kV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按照公式Q=K*IC*Ue/√3计算消弧线圈的容量。
K:系数,过补偿取1.35Ue:电网的额定电压。
补偿电容容量计算及串联电抗器配置:
电网无功补偿有多种算法,一种是不具备计算条件时,变电站中无功补偿电容器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变压器容量的10%-30%补偿,另外一种根据负荷情况来计算所需补偿容量,详见下例:
1、主变参数
容量: 1×50MVA ;阻抗电压:U 1-2%=10.5,U 1-3%=17.5,U 2-3%=6.5
2、补偿负荷无功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某地区负荷约为34.87MW ,其自身的功率因数约达0.85,35kV 变电站的功率因数按0.85计,本次计算按将综合功率因数由0.85提高至0.95计算需补偿的无功容量:
)1cos 11cos 1(2
2121---=ϕϕf P Q 13.3395.087.34cos 87.342=⨯=⨯=ϕf P
var 15.101M Q =
补偿主变无功
a)补偿主变10kV 侧所需无功:
e e
m S I I I U Q )100(%)100(%)(022322+=- Ie---10kV 侧额定电流,为2886.8A 。
Io---主变空载电流,为0.63A 。
Im---10kV 侧最大负荷电流,估计值为606.2A 。
var 458.02M Q =
b)补偿主变35kV 侧所需无功:
e e
m S I I I U Q )100(%)100(%)(022313+=- Ie---35kV 侧额定电流,为866.0A 。
Io---主变空载电流,为0.63A 。
Im---35kV 侧最大负荷电流,估计值为346.4A 。
var 428.13M Q
本例仅供参考,例外需配合电抗器电抗率进行计算,以免掉入谐振容量引起事故发生,这里将不作说明。
无功补偿的计算无功补偿的计算一、系统基本情况XX钢丝绳有限公司35kV变电所目前采用二台SZ11-35±3×2.5%/0.4,1600kVA(Dyn11、U%=6.5)变压器,预留一台SZ11-35±3×2.5%/0.4,1600kVA变压器,电力供电系统经35kV变压器直接降压为0.4kV低压配电系统向热处理车间、拉丝车间、捻股合绳车间和工厂照明等供电。
主要负荷为电动机。
全厂总供电负荷4800kVA(包括预留),总用电负荷3200kW。
系统容量一般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也可将供电电源出线开关的开断容量作为系统容量。
根据设计院图纸,每台35kV变压器额定电流为2309.5A,额定分断电流为20kA,三台35kV变压器的总分断电流为60kA,则可认为系统容量S=3×(1.73×20(kA)×35000(V))=3×1211MVA ≈3600 MVA。
实际可将上一级110kV系统设为无穷大。
二、用电设备基本情况1.用电负荷XX钢丝绳有限公司的主要用电负荷,拉丝车间的用电负荷为2720 kW,热处理车间负荷为240 kW,捻股合绳车间负荷为903kW 等。
主要设备为拉丝机,捻绳机等用电动机,全厂共拥用70台不同容量的电动机,总容量为3909kW。
电动机的容量、数量(由设计院提供)见表1。
表1:电动机的容量、数量2.用电负荷的谐波根据我们分析,用电负荷的谐波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拉丝机的动力采用电磁调速电动机拉丝机的动力采用电磁调速电动机,电磁调速电动机普遍采用YCT系列调速电动机,该系列调速电动机由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电磁转差离合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能在规定的调速范围均匀地、连续地无级调速,并输出额定转矩。
控制器是将速度指令信号电压和调速电动机速度负反馈信号电压比较后,经放大电路及移相触发电路,从而控制了晶闸的开放角,改变了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使调速电动机转速保持恒定。
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和校验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容器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及分组校验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变电站电容器无功补偿计算1 前言电力电容器是变电站及用户的重要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补偿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品质,减少线路的损耗,提高电网输送电能能力。
电容器的合理配置,可以减少电网运行的投资,对电网提高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意义。
而电容器选型不当,则会影响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事故。
因此对电容器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选型,是变电站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就电容器配置和选型计算进行分析。
2 电容器容量的选择对于电网中的变电站而言,主要损耗来源于主变压器和线路。
因此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补偿部分线路的无功损耗。
应能满足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电网的要求(220kV变电站功率因数不低于0.95,110kV 及以下不低于0.91)。
下面,我们就以一座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为例来进行电容器配置的计算。
某220kV变电站,电压等级220/110/35kV,远期3×180MV A主变压器,本期1×180MV A主变压器。
低压侧终期12回出线,本期4回出线。
主变压器短路阻抗Ud1-2=14%,Ud1-3=24%,Ud2-3=8%,容量比100/100/50。
a、主变的无功损耗:主变按满载情况计算S1=180MV A则单台主变的无功损耗为高压侧:QT1=(S12×X1)/Un2=(S12×(Ud%×Un2/100/ S1)/Un2=27Mvar同理中压侧:Q T2=0Mvar低压侧:Q T3=8.1Mvarb、线路的无功损耗QL:QL=3nLI2X(式中:n—每段母线所带的线路回数,L—每回线路长度,取L=1kmI—回路电流,按每回线路带20MV A容量计算,k—出线电缆单位阻抗,按X=0.12Ω/km)最后计算得QL=0.155 Mvarc、线路的充电功率QC=qL(式中:QC线路充电功率,q —线路单位长度的充电功率,取q=0.09Mvar/km,L—线路长度)最后计算得QC =0.09Mvar因此,主变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为:Q= QT+ QL - QC =35.165Mvar由以上计算可知,本期主变负载率为100%时,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为36.21Mvar。
第一章确定变电所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的补偿第一节计算负荷与无功功率补偿文字说明计算负荷,是指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配电系统各元件的负荷值。
按照计算负荷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的电缆,如以计算负荷持续运行,其发热.温升不致超出允许值,因而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由于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度的时间大约需(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
而截面在16平方毫米以上的导体的τ均在100min以上,也就是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后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
因此通常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P30作为计算负荷。
按供电营业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企业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用户,不得低于0.90;其他电力用户,不得低于0.85,因此用户必须在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情况下,如尚达不到规定的功率因数要求时,必须考虑进行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
功率因数由cosφ提高到cosφ`,这时在用户需用的有功功率P30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无功率将由Q30减小到Q`30,视在功率将由S30减小到S`30。
相应地负荷电流I30,也得以减小,这将使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均相应的降低,从而达到既节约电能又提高电压质量的效果,同时可使系统选用较小容量的供电设备和导线电缆。
由此可见,提高功率因数对电力系统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节各部分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简图因此图为简明的计算负荷图,不待表选择变压器台数、型号和容量。
只为了计算负荷时更加清晰明了,使计算时更加系统化、简明化。
第三节负荷计算一、低压各车间负荷1) 铸造车间:已知:Pe=2000kw,Kd=0.4, cosφ=0.65有功计算负荷:P30.7=Kd*Pe=200KW*0.4=800KW无功计算负荷:Q30.7=P30.7*tanφ=P30.7tanarccos0.65=800kw ×tanarccos0.65=936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7=P30.7/cosφ=800/0.65=1231KVA计算电流:I30.9=S30.7/3UN3=1231KVA/1.73*0.38KV=1865A2)铸铁车间:已知: Pe=1000KW, Kd=0.4 cosφ=0.70 有功计算负荷:P30.10=Kd*Pe=0.4×1000=400KW无功计算负荷:Q30.10=P30.10*tanφ=400×tanarccos0.65=408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10=P30.7/cosφ=400kw/0.7=571.4KVA计算电流:I30.10=S30.10/3UN3=571.4KVA/3*0.38KV=865.8A沙库:已知:Pe=110kw Kd=0.7 cosφ=0.60 有功计算负荷:P30.11=Kd*Pe=0.47×110=77KW无功计算负荷:Q30.11=P30.11*tanφ=P30.11×tanarccos0.6 =77KW×1.3=100.1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11=P30.11/cosφ=77kw/0.6=128KVA计算电流:I30.11=S30.11/3UN3=128KVA/1.73*0.38KV=194A注:以上二组设备总的计算负荷c取Kєp=0.9, Kєq=0.93有功计算负荷:P30.9=Kєp(P30.10+P30.11)=0.9×(400+77)=429.3KW无功计算负荷:Q30.9=Kєq(Q30.10+Q30.11)=0.93(408+100.1)=472.5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9=KVA QP9.6055.4723.4299.309.302222=+=+计算电流:I9.30=S9.30/3U3.N=605.9KVA/0.66KV=918A3)铆焊组:(铆焊车间)已知:Pe=1200kw Kd=0.3 cosφ=0.43有功计算负荷:P30.14=Kd*Pe=1200×0.3=360KW无功计算负荷:Q30.14=P30.14*tanφ=360kw×tanarccos0.43=756Kva r视在计算负荷:S30.14=P30.14/cosφ=360kw/0.43=837.2KVA计算电流:I14.30=S14.30/3U3N=837.2KVA/0.66KV=1268.5A水泵库:已知:Pe=28kw Kd=0.75 cosφ=0.80 有功计算负荷:P30.15=Kd*Pe=0.75×25=21KW无功计算负荷:Q30.15=P30.15*tanφ=21kw×tanarccos0.8=15.75Kvav视在计算负荷:S30.15=P30.15/cosφ=21kw/0.9=26.25KVA计算电流:I15.30=S15.30/3U3N=26.25KVA/0.66KV=39.8A注:以上二组设备的计算负荷(取 Kєp=0.9, Kєq=0.93 )有功计算负荷:P30.13=Kєp(P30.14+P30.15)= 0.9×(360+21)=342.9KW无功计算负荷:Q30.13=Kєq(Q30.14+Q30.15)= 0.93(756+25.75)=717.7Kvar视在计算负荷:S13.30=13.3013.3022QP+=227.7179.342+=795.4KVA计算电流:I13.30=S13.30/3U3N=795.4KVA/0.66KV=1205A4)组空变压站:已知:Pe=390kw Kd=0.85 cosφ=0.75 有功计算负荷:P30.18=Kd*Pe=390KW×0.85=331.5KW无功计算负荷:Q30.18=P30.18tanφ=331.5*tanarccos0.75=291.7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18=P30.18/cosφ=331.5/0.75=442KVA计算电流:I18.30=S18.30/3U3N=442KVA/0.66KV=669.7A机修车间:已知:Pe=150kw Kd=0.25 cosφ=0.65 有功计算负荷:P30.19=Kd*Pe=150KW×0.25=37.5KW无功计算负荷:Q30.19=P30.19tanφ=37.5*tanarccos0.65=43.9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19=P30.19/cosφ=37.5/0.65=57.7KVA计算电流:I19.30=S19.30/3U3N=57.7KVA/0.66KV=87.4A锻造车间:已知:Pe=220kw Kd=0.3 cosφ=0.55 有功计算负荷:P30.20=Kd*Pe=220KW×0.3=66KW无功计算负荷:Q30.20=P30.20tanφ=66*tanarccos0.55=99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20=P30.20/cosφ=66/0.55=120KVA计算电流:I21.30=S21.30/3U3N=9.3KVA/0.55=14.2A注:以上组设备的计算负荷(取 Kєp=0.9, Kєq=0.93)有功计算负荷:P30.17 =Kєp(P30.18+P30.19+P30.20+P30.21)= 0.9×(331.5+37.5+66+5.6)=369.54KW无功计算负荷: Q30.17 =Kєq(Q30.18+Q30.19+Q30.20+Q30.21)=0.93(291.7+43.9+99+7.28)=441.88Kvar视在计算负荷:S17.30=17.3017.3022QP+=2288.44154.396+=819.96KVA计算电流:I17.30=S17.30/3U3N=819.96KVA/0.66KV=1242.4A二.6KVA侧计算负荷1.从低压侧经变压器到高压侧的计算负荷⑴低压铸钢车间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一:无功补偿原理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炽灯、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P等于电压U和电流I的乘积,即:P=U×I。
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此时所消耗的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故被称为无功功率Q。
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
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S =(P2 + Q2)1/2无功功率为:Q=(S2 - P2)1/2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cosf=P/S无功功率的传输加重了电网负荷,使电网损耗增加,系统电压下降。
故需对其进行就近和就地补偿。
并联电容器可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
当容性无功功率QC等于感性无功功率QL时,电网只传输有功功率P。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低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85以上。
如果选择电容器功率为Qc,则功率因数为:cosf= P/ (P2 + (QL- QC)2)1/2在实际工程中首先应根据负荷情况和供电部门的要求确定补偿后所需达到的功率因数值,然后再计算电容器的安装容量:Qc = P(tanf1 - tanf2)=P〔(1/cos2f1-1)1/2-(1/cos2f2-1)1/2〕式中:Qc一电容器的安装容量,kvarP一系统的有功功率,kWtanf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cosf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tanf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cosf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采用查表法也可确定电容器的安装容量。
功率因数与补偿容量查询表补偿前功率因数值cosf1补偿后功率因数目标值及每KW负荷所需电容器容量(KVar) 0.700.800.820.840.860.880.900.920.940.960.981.00.500.710.9821.0341.0861.1391.1921.2481.3061.3691.441.5291.3720.51 0.0.0. 1. 1. 1. 1. 1. 1. 1. 1. 1.6二:怎样进行无功补偿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则,使电网任一时刻无功总出力(含无功补偿)与无功总负荷(含无功总损耗)保持平衡。
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规则
1. 你知道无功补偿是什么吗?就好像一个团队里,有人干重活,有人来辅助,让整个工作更高效!比如说在变电站里,当有功功率传输时,无功补偿就像得力助手一样,能让电力传输更顺畅呢!
2. 无功补偿容量怎么计算呀?这可大有讲究呢!就好比你做饭要放多少调料一样重要。
假设这个变电站是个大厨房,那无功补偿容量就是恰到好处的调料量呢!
3. 功率因数多重要啊!这就如同赛车比赛中车子的性能一样关键。
要是变电站的功率因数不合适,就像赛车跑不起来呀!比如一个功率因数低的变电站,就像一辆没劲儿的赛车。
4. 怎么判断补偿是否合适呢?这就好像你判断一件衣服合不合身呀!要是补偿过度或不足,就像衣服大了或小了不合适一样。
想想如果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没做好,不就像穿着不合身的衣服难受嘛!
5. 补偿方式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呀!这不就跟你选鞋子一样嘛,得选适合的。
有的变电站适合这种补偿方式,有的又适合另一种,可不能随便选选哟!
6. 变压器的容量也会影响无功补偿呢!就像房子的大小会影响家具的摆放一样。
一个大容量的变压器,如果无功补偿没做好,那不就像大房子摆了不合适的家具一样别扭嘛!总之,在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中,这些规则都得好好遵守,才能让电力系统稳定又高效地运行呀!。
变电站补偿度怎样计算公式变电站补偿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低压电能,以供给用户使用。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网的复杂性和负载的变化,会产生一些功率因数问题,如功率因数低、谐波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变电站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是十分重要的。
变电站的功率因数补偿是指通过在电网中加入适当的无功功率装置,来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使得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从而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变电站的补偿度是衡量变电站功率因数补偿效果的重要指标,下面将介绍变电站补偿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变电站补偿度的定义。
变电站补偿度是指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与其负载无功功率的比值,用来反映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的效果。
补偿度的计算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维人员了解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变电站补偿度的计算公式。
变电站的补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补偿度 = \frac{无功功率补偿能力}{负载无功功率} \times 100\% \]其中,无功功率补偿能力是指变电站所能提供的无功功率补偿容量,通常以千伏安(kVAR)或兆伏安(MVAR)为单位;负载无功功率是指变电站所接受的负载无功功率,通常以千伏安(kVAR)或兆伏安(MVAR)为单位。
三、变电站补偿度的应用。
1. 评估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效果。
通过计算变电站的补偿度,可以评估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效果。
当补偿度接近100%时,表示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与负载无功功率基本匹配,说明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效果较好;当补偿度低于100%时,表示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 指导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设计。
在变电站的设计阶段,可以通过计算补偿度来指导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选型和容量确定。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提高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从而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
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标准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改善系统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5kV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无功补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标准。
下面将介绍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标准。
一、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无功补偿是通过合理配置电容器和电抗器等设备,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功率因数要求,对系统进行补偿,以实现功率因数的控制和调整。
无功补偿的目标是使系统的功率因数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无功损耗,并满足电力系统对功率因数的要求。
二、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标准1. 功率因数要求:35kV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应维持在0.95以上,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
在变电站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考虑到负荷的变化和无功功率的波动,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以保证功率因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无功补偿容量:根据35kV变电站的负荷情况和功率因数要求,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负荷特性、无功功率需求和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确保补偿设备能够满足系统的无功补偿需求。
3. 设备配置和布置: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应按照一定的配置和布置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变电站的负荷特点和结构特点,确定补偿设备的数量、型号和规格。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安全、经济和运行的便利性,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4. 控制和调节方式: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和功率因数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
控制和调节方式可以采用手动、自动或远程控制等方式,以实现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5. 运行监测和维护要求: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应具备运行监测和维护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并提供相关的报警和故障诊断功能。
设备的维护要求包括定期巡视检查、设备清洁、绝缘测试和故障处理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引言变电站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降低电网的工作损耗,就需要对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结果设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从而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1220kV 电力变压器无功功率分析及计算当前社会上应用的电力变压器中由内部铁芯中的激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1),以及副边漏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2)即变压器总的无功功率(Q )。
Q=Q 1+Q 2在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稳定时,铁芯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等于变压器的空载试验无功功率:Q 1=Q 0=i 0S N100符号解释:i 0为变压器激磁电流百分值;S N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Q 0为变压器空载试验时的无功功率。
式中的Q 1是一个恒定量,与铁损一样,与整体变压器的重量和材料有关,在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
电力变压器漏磁产生的无功功率(Q 2)与负荷电流(i )同时变化,设定主变高、中、低压侧绕组的短路电压分别为:U K1、U K2和U K3,则有:U k1=12(U k1-2+U k1-3-U k2-3)U k2=12(U k1-3+U k2-3-U k1-3)U k3=12(U k1-3+U k2-3-U k1-2)变压器手册或者是制造厂所提供的短路电压值,均按照折算成与变压器额定负载容量相对应的值,基于此,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绕组电抗表示为公式:X Ti =U ki VN 2S N(i=1,2,3)符号解释:S N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V N 为额定线电压。
基于此,三绕组变压器主变的无功损耗可表示为:Q 2=S 12V 12X T1+S 22V 22X T2+S 32V 32X T3符号解释:S 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通过的负荷容量,S 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通过负荷容量,S 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通过的负荷容量,单位为MVA ;V 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的计算电压,V 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的计算电压,V 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计算电压,单位,kV ;X T1为主变高压侧绕组的电抗值,X T2为主变中压侧绕组电抗值,X T3为主变低压侧绕组电抗值,单位,Ω。
无功补偿计算方法无功补偿计算方法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的损耗和电力设备的负荷损耗,并且对于调节电压稳定、优化系统能量利用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
首先,无功补偿通常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种方式。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通过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电器设备来实现,而动态无功补偿则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来实现,如STATCOM、SVC等。
静态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无功功率因数进行计算,二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进行计算。
根据无功功率因数进行计算的方法是将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作为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得到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值。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负荷电压和电流。
2.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测量值计算得到实际功率因数。
3.根据所需的功率因数和实际功率因数的差值,计算出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值。
4.确定补偿设备的额定容量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或电抗器进行补偿。
根据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进行计算的方法是将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作为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得到所需补偿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包括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
2.根据负荷需求计算得到负荷功率因数。
3.根据所需的无功功率因数和负荷功率因数的差值,计算出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值。
4.确定补偿设备的额定容量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或电抗器进行补偿。
动态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与静态无功补偿有所不同,主要根据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补偿能力要比静态无功补偿设备更强大,可以实现较好的无功补偿效果。
动态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1.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包括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
2.根据负荷需求计算得到负荷功率因数。
3.根据所需的无功功率因数和负荷功率因数的差值,计算出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值。
4.根据所选用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特性和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补偿设备。
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及合理配置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有效的电压控制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
110kV变电站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其合理的无功配置对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减少电网有功损耗和改善电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中,应根据地区特点对无功补偿容量进行合理配置和选择。
本文通过实例对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和容量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合理配置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的要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1 无功补偿的原则无功补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广西地区还要满足南方电网的技术原则。
(1)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应按分(电压)层分(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
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2)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
(3)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补偿部分线路的无功损耗。
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 325-1989),补偿容量可按主变压器容量的0.10~0.30确定,并满足11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二次侧功率因数110kV不低于0.95,35kV、10kV不低于0.9。
(4)对于大量采用10kV~220kV电缆线路的城市电网,在新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时,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在相关变电站分散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变电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的计算1 计算负荷的方法及负荷计算法的确定由于用电设备组并不一定同时运行,即使同时运行,也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额定容量。
另外,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也不一样,有连续、短时、断续周期之分。
在设计时,如果简单地把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加起来,作为选择导线截面和电气设备容量的依据,选择过大会使设备欠载,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选择过小则会使设备过载运行,出现过热,导致绝缘老化甚至损坏,影响导线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时,应用计算负荷选择导线和电气设备。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在供电设计中,通常采用半小时的最大平均值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和导体的依据。
用半小时最大负荷来表示其有功计算负荷,而无功计算负荷、视在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则分别表示为、和。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由于需要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适用于全产和车间变电所负荷的计算,因此本设计变电所的负荷的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
2 需要系数法的基本知识(1).需要系数需要系数是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即=/=/ 式(1)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是指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含备用设备)的额定容量之和,即=。
而设备的额定容量,是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但是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实际上不一定都同时运行,运行的设备也不一定都满负荷,同时设备本身和配电线路都有功率损耗,因此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式(2)式中代表设备组的同时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运行的设备容量与30P 30Q 30S 30I dK d K max P e P 30P eP eP NK e P ∑NP dK K ∑LK e WLηηK ∑全部设备容量之比;代表设备组的负荷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的输出功率与运行的设备容量之比;代表设备组的平均效率;代表配电线路的平均效率,即配电线路在最大负荷时的末端功率与首段功率之比。
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内容介绍
1、计算目的
工程计算对常规代数算式通常采用手工计算,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采用通用软件平台编制小型软件,可统一设计标准,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差错。
本计算软件根据输入条件,依据标准规范要求自动进行变电站无功配置相关计算。
为使用方便,文件中插入了变压器参数资料库,以减少纸质文件的存储,方便检索,优化办公环境。
2、计算内容
计算依据规范要求,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进行如下计算:
1) 低压侧无功补偿效果分析;
2) 容性、感性无功补偿效果比较;
3) 不同功率因数补偿容量计算;
4) 谐波容量计算;
5) 电容器投入涌流计算;
6) 保护整定计算;
7) 避雷器参数计算;
8) 不同功率因数电流电压关系;
9) 无功补偿电流电压关系;
10) 10kV~35kV变压器参数资料;
11) 110kV变压器参数资料;
12) 220kV变压器参数资料。
3、计算环境
硬件:台式、笔记本个人计算机
系统软件:Windows XP
支撑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
3.1 流程图
3.2 功能模块说明
软件采用“工作表”实现不同模块功能。
“计算表”工作表为执行功能模块,其输入行中“参数”列为人工输入数据,输出行中“参数”列为计算输出参数。
4、计算界面
1)低压侧无功补偿效果分析
2)容性、感性无功补偿效果比较
3)不同功率因数补偿容量计算
4)谐波容量计算
5)电容器投入涌流计算
6)保护整定计算
7)避雷器参数计算
8)不同功率因数电流电压关系
9)无功补偿电流电压关系
10)10kV~35kV变压器参数资料
11)110kV变压器参数资料
12)220kV变压器参数资料
5、接口设计
Windows 7 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 计算程序
6、数据结构与功能模块的关系
每个功能模块对应一张“工作表”,每个输入/输出参数对应一个“单元格”。
7、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输入参数“单元格”为非保护“单元格”,可自由输入数据;含说明、计算式的“单元格”为受保护“单元格”,试图更改将显示出错信息。
输入错误及系统出错Windows 或Excel系统自动弹出出错信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