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发表时间:2012-03-23T11:54:57.8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上)总第193期供稿作者:张冀翼[导读]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做好家庭护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张冀翼(武警学院医院河北廊坊 065000)【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护理;指导【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50-02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有可能侵扰终生,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护理,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发展及其恶化,甚至是危及生命,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做好家庭护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1心理护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
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初患糖尿病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悲观等情绪,病人家属应多疏导、鼓励、安慰,并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患者可参加一些糖尿病专题讲座,了解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本常识及应对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
第三,当患者出现中重度抑郁时,可适当用些抗抑郁药治疗,如5-羟色胺抑制剂等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总热量中的50%~5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粮食提供;15%~20%的热量应由蛋白质提供;其余25%~30%的热量应由脂肪提供。
2.1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每日食物应包括4大类食品: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豆类;油脂类。
2.2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脂肪仍是高热量食物。
如果不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摄入热量,使体重增加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因此家中在炒菜做饭时一定要想到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的问题,而合理搭配饮食。
糖尿病护理问题与措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护理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问题一:血糖控制不佳措施: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问题二:发生低血糖措施:患者需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随时应对低血糖的发生。
家人和同事也需要了解如何帮助患者应对低血糖。
问题三:出现眼部、肾脏、神经等并发症措施:定期进行眼部、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
问题四:不良生活习惯措施: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问题五: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措施:医生和护士需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护理问题和措施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问题六:足部溃疡措施: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脚部,保持足部卫生,并注意穿合适的鞋袜以及避免长时间站立。
对于已经出现溃疡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足部护理。
问题七:心理压力措施: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疾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可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途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问题八:遵医嘱问题措施: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并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正确注射胰岛素等。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要进行全面、持续的管理和教育,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
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问题九:营养不良措施:建议患者就医咨询注册营养师,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控制饮食中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问题十:缺乏运动措施: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代谢。
问题十一: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患者需定期就医咨询医生,确保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并及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问题十二:缺乏社会支持措施:建议患者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小组或寻求社会支持机构的帮助,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减轻心理负担。
中国疗养医学2008年2月第17卷第2期文章编号:1005-619X(2008)02-0097-02糖尿病的日常家庭护理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任晓璐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是一种终生伴随的慢性病,所以日常家庭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病情波动较频繁,无明确诱因及最佳疗法等因素,使病人感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无所适从,对外界适应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自杀行为。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规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碳水化合物、油脂以及热量的食物。
1家庭护理原则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尽量使菜谱多样化,保持饮食清淡[1]。
在应用降糖药时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一旦发生炎症和创伤时,应及时就医。
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如出现疲劳、饥饿、心慌、出汗状况时,即为低血糖反应,可立即口服糖水。
2生活指导有一个治疗糖尿病的窍门很简单,就是养成开灯睡觉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和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身处黑暗时,视网膜内层缺氧,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睡觉时如果有盏灯开着,可以帮助糖尿病文章编号:1005-619X(2008)02-0097-011例注射狂犬疫苗发生药疹反应的护理350011福建省金鸡山温泉疗养院林淑芳陈丽娟王孟玲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新药的品种不断增加,人们用药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因而药物反应有明显增多趋势。
近年养犬的人数增多,造成人与犬的接触增多,被犬致伤后,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被咬伤者必须注射狂犬疫苗。
前段我院收1例武钢疗养员,因打第3针狂犬疫苗出现局部过敏反应,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以反复反作腰酸痛半年,于4月11日由武钢来我院疗养,患者3月28日上午在自家被宠犬把右下肢咬伤,在本地按规定已注射2支狂犬疫苗,无出现不适。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患糖尿病的现象相对增加,我作为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认为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家庭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本文就我对在老年内分泌糖尿病人的家庭护理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具体护理方法。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家庭护理【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67-0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至,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身疾病。
其治疗是长期的。
但由于多种条件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当病情趋于稳定后大多回家继续治疗,相应的其家庭护理也就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如何做好老年糖尿病人的家庭护理总结如下:1合理的饮食结构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碳水化合物代谢也减慢,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致糖耐量减退,另一方面也可能食人过多,转变成脂肪储存下来。
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粗粮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
一定要注意每日的热量摄入量不能超过人体需要量,对含糖量多的食物绝对不吃。
避免贪食,少吃动物脂肪和精制食品,多吃鱼类、蔬菜、豆制品和水果,水果最好只吃含糖量在4%以下的,如橙、西瓜、杏、草莓、菠萝、柠檬、李子、西红柿、黄瓜等,而且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400克。
含糖量在10%以上的不能吃,它们是苹果、柑桔、香蕉、水蜜桃、石榴、荔枝、梨、龙眼等,吃水果最好在进食后约2小时左右。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与不吸姻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脉管炎和坏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酒会加重糖尿病病情或引起低血糖并掩盖低血糖症状,使甘油三脂和乳酸水平增高。
控制体重增加、防止肥胖,但控制体重不宜提倡节食的方法,而采用少吃多餐等方法,糖尿病的自我保健和食物疗法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糖尿病护理措施及护理目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护理措施及护理目标。
1.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和饮食控制,以及适量的运动,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2. 管理饮食:建立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量,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酒。
3. 规律运动: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增强心肺功能,减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眼部、足部、肾脏等器官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预防并减少糖尿病所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5. 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或者心理治疗,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
护理目标是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避免低血糖、高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和目标的达成,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糖尿病患者应该建立良好的自我监护意识,每天定时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
同时,要定期复查,包括眼部检查、肾功能检查和神经病变的筛查等项目,以及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在护理过程中,家庭成员和照护者也需参与其中,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支持其持续进行血糖监测和遵循治疗计划。
家庭应保持健康的烹饪方式,定期引导和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帮助患者克服健康问题的心理障碍,提供情感支持。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食方面,需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高热量以及高油脂的食物,适量控制饮食摄入,保证进食均衡,确保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尤其要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保持适宜的体重。
总的来说,糖尿病的护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和家庭共同合作,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计划,以达到稳定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进展的目标。
糖尿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一提起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疾病在成年人中更加常见。
但是事实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中儿童糖尿病占比高达10~15%,并以3-5%的速度递增,新生儿出生后到不同年龄阶段均有可能患病。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儿童糖尿病中以1型糖尿病居多。
而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除遗传因素之外,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主要致病原因。
目前治疗1型儿童糖尿病的根本措施为胰岛素治疗,且患者需要终身用药。
与此同时,精神心理疗法、教育、监测、运动、饮食等多种辅助疗法也具有一定疗效。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儿家长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护理的相关知识,极易导致患儿出现相关并发症,且不同患儿的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有必要掌握患儿症状,予以针对性护理,帮助病人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儿童糖尿病临床症状糖尿病症状大多较为典型,且突然出现,起病较快,患儿大都会出现多尿多饮症状,夜间还会出现口渴爱饮水、夜尿增多现象。
多食在糖尿病患儿中也较为常见,食量的增加程度不同,部分患儿饭量可以成倍增加,部分患儿的饭量仅仅较之前稍微增加。
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会出现缺乏多食症状,以乏力和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婴幼儿可有遗尿和夜尿增多,常不易发觉而很快发展为脱水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也常有肥胖,体重超标去减肥消瘦、食欲增加而忽略发病。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就应该警惕糖尿病,应该尽早就诊进行血糖检查: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肥胖;年轻人患有牙周炎,甚至出现牙齿脱落、松动情况;年轻人患有白内障、视物模糊;存在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皮肤瘙痒等症;有头昏、出虚汗等低血糖反应史;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无明显原因的体重降低,尤其在食欲增多且体重降低情况下。
糖尿病患儿非正规管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约有20%的糖尿病患儿会出现糖尿病足、肢端坏死情况;25%的糖尿病患儿可出现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33%的糖尿病患儿可出现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下面将为您介绍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的一些重要方面。
饮食管理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病风险。
建议选择低GI指数的食物,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物。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至关重要。
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敏感度。
建议每天坚持适量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血糖波动。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监测血糖情况,可以及时调整饮食、药物和运动方案,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使用血糖仪进行家庭监测十分便捷,建议根据医生指导制定监测计划。
药物管理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按时按量服药十分关键,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同时要严格遵守医嘱,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及时报告不良反应或问题,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评估,了解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对于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定期复诊等。
只有在全面有效的管理下,病情才能得到控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应当重视日常护理,自觉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抗击疾病,维护健康。
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规律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只有控制好血糖,合理护理,才能健康地度过每一天。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水、电解质代射紊乱。
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临床上可以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群。
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
在病程中常并发心脏、血管、眼、神经系统疾病及感染,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此病不但见于少年、青年和中年.更多见于老年。
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家庭护理要点:1.发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
已确定为糖尿病时,需住院治疗者,即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症状常不明显,应定期检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2.调整生活规律。
糖尿病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
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3.合理饮食调配。
少进糖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
要适当限制水果。
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等。
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
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
4.坚持适当的活动。
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爱好,选择活动方式。
要持之以恒。
活动时间选餐后1-1.5小时开始,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
老年肥胖病人早起床后可轻度活动。
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避开高峰时间进行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5.保护皮肤。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换衣裤l-2次。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
每天清洗会阴部,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
要特别注意保护双脚。
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以免发生足部溃疡进而发展成坏疽。
6.密切观察有无感染,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加深、呼气呈烂苹果味、脱水、酮症酸中毒表现。
糖尿病家庭日常护理注意事项“我在糖尿病人专营店里买的无糖饼干,吃多了没事。
”“我患糖尿病后就很少吃肉了,为什么血糖还这么高啊?”“我患糖尿病一段时间了,现在什么都不敢随便吃,为什么血糖还降不下?”“养生专家说了吃木耳可以缓解糖尿病,我现在一天都吃上一碗呢。
”听着糖尿病患者的吐槽和抱怨,想比大家对糖尿病都不陌生。
随着生活水平、物质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作息不规范,导致患糖尿病的人数日益增多,对于糖尿病如何护理也成为糖尿病患者最想了解的一个话题。
因此,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应该怎样护理?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从文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吧!1.什么是糖尿病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称为血糖,血糖是维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一个中能量来源。
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长期血糖过高会对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受到严重的损害,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发展。
因此血糖过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
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导致到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到破坏引起的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遗传、肥胖、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从而引发的糖尿病。
在妊娠期间,由于孕妇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血糖升高是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来源。
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如: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虽在生活中不太常见这种类型,但人们还是要对糖尿病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1.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意外,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对此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满不在乎、任其发展,殊不知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持续的高血糖可以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对身体进行侵蚀,严重时还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
糖尿病性心脏病与血糖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肌细胞的病变会造成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有昏迷、猝死的情况发生。
农村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指导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合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我院是面向农村的县级医院,统计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农村糖尿病患者680人,有456人是反复出现并发症而住院的,因并发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67%。
为了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及延缓糖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应加强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减少因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护理指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 由于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影响,病死率较高[1]。
农村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很大。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是我们基层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必须重视家庭的支持作用,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糖尿病的管理,共同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 由于糖尿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慢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农村患者大多数经济困难,病人易出现焦虑、失望甚至绝望的心理。
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控制疾病发展。
只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就可以延缓糖尿病对其他器官的损害,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指导患者和家属实施糖尿病的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 在饮食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
饮食应以合理控制总热量为首要原则,定时定量以低糖,低脂饮食为主,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及劳动强度制定热量数。
成人休息者每天25-30千卡/公斤,轻体力劳动每天30-35千卡/公斤,中体力劳动每天35-40千卡/公斤,重体力劳动每天40千卡/公斤以上;儿童、孕妇、哺乳、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紊乱。
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或衰竭。
因为糖尿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家里治疗的,因此,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家庭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饮食护理
严格按医嘱进食,认真控制主食量。
主食的分配应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
对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各按1/3分配;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且病情有波动的患者,可每天进餐5~6次,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g主食作为加餐用。
禁食糖、烟、酒和高淀粉食物。
超体重,忌吃油炸、油煎食物,每天食盐<6g,以免促进和加重心、肾、血管并发症。
在血糖和尿糖控制后,可在两餐间加食含果糖或蔗糖的水果。
平时可用黄瓜、番茄代替水果。
运动指导
运动方式的选择: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散步安全,容易坚持,为首选锻炼方式。
运动量的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心率应达到个体60%
的最大耗氧量。
个体60%最大耗氧时的心率简易计算法: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步延长,1次/日1。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若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应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运动不宜在空腹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患者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需。
运动后做好运动日记,以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用药指导
家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严格按医嘱执行降糖药物用药时间、途径和药量,如磺脲类降糖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与第1口饭同时服用;瑞格列奈应餐前服用,不进餐不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和反应,长期注射胰岛素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硬结等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护理人员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所患疾病,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
患者病程漫长,有的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常常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失去医治信心,这时患者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照顾,家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家庭休养环境。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检查空腹和饭后2小时血糖及尿糖变化。
家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饮水、进食量、尿量及颜色气味。
若患者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可立即饮糖水或果汁等。
如发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有烂苹果味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定期复诊
复诊时间要根据医嘱或用药后病情变化而定,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