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51.45 KB
- 文档页数:13
光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摘要:除了我们熟知的固体污染、液体污染和气体污染外还有光污染。
光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
它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光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妨碍天文观测、生态破坏等,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制止。
关键词:光污染、危害、防治措施1、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光污染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目前,国内外对于光污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现在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都能适应,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将会对于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为“光污染”。
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1】。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各种各样的光污染。
有些建筑物用玻璃做外墙,在阳光照射下,玻璃面就会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晚上路边的广告显示屏、闪光的霓虹灯,发出的光芒很容易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夜晚公路上一束束汽车大灯的光线,照得人眼睛睁不开;还有家中装修的光滑白瓷砖,反射的光线让人感到不舒服……所有这些,都属于光污染。
二、光污染类别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2】白亮污染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姚智兵, 蒋昊, 吴婷, 徐进, 史新宇【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
介绍了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分析了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护电磁辐射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危害; 防护【中图分类号】 R594.8 【文献标识码】 A The Harm and Preven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ntYA O Z hibing ,JIA N G H ao ,WU Ting ,e t al .Wuhan Env 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Wuhan ,430015,China 【Abstract 】 A s new techno lo gy develops fa ster a nd f aste r ,the ha rm of electro magnetic radia tion is mo re and mo re dange rous .A nd people call it “invisible kille r ”.T his a rticle intr oduces some normal so urce s of electr omag netic radi -a tion ,and analy zes how electr omag netic radiatio n affects peo ple .A ccording to a naly sis ,it sugg ests ho w to pr otect ourselv es f rom elec tromag ne tic radiatio n .【Key words 】 Electromag ne tic radiatio n ;Har m ;Pro tection【作者单位】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15【作者简介】 姚智兵,男,1971年生,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室内污染。
638. 辐射防护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638、辐射防护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从医疗领域的 X 射线检查到核电站的运行,从手机通讯到太空探索,辐射无处不在。
然而,辐射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辐射防护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辐射防护教育的重要性辐射防护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公众对辐射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对于从事与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如医疗放射技师、核电站工作人员等,专业的辐射防护知识更是保障其自身安全和职业健康的关键。
同时,通过辐射防护教育,还能促进公众对辐射相关技术的理性看待,减少因对辐射的恐惧而产生的误解和抵触情绪,推动辐射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合理应用。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辐射防护教育课程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学生掌握辐射的基本物理知识,包括辐射的类型、来源、传播方式等。
2、了解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包括短期和长期的效应。
3、培养学生的辐射防护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提高学生对辐射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认识,遵守法律法规,保障辐射安全。
(二)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必须基于科学的辐射防护理论和实践,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
2、实用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3、系统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应具有系统性,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逐步深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如专业人员和普通公众,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一)辐射基础知识1、介绍辐射的定义、分类(如电磁辐射、粒子辐射)。
2、讲解常见的辐射源,如放射性物质、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
(二)辐射的生物效应1、阐述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作用机制。
2、分析辐射引起的短期和长期健康影响,如急性放射病、癌症等。
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一些原来建于城市周边的传输发射中心和高压线等设施周围也开始进行开发建设,小区环境和室内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电磁辐射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据有关专家介绍,其危害主要有6个方面。
危害之一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危害之二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美国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危害之三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危害之四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危害之五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等。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辐射防护类文章投《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杂志辐射防护相关的论文有很多方面,对于论文投稿上可以选择的期刊来说有很多。
同时关于论文格式、论文结构、以及关于辐射防护类论文的各个事项来说也都是大家要了解的方面。
由于这类的期刊在市面上有很多,可能大家在选择上就会比较困难,为此小编先总结了辐射防护类文章投稿不错的一些期刊信息,供大家参考选择。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投稿论文《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办。
为中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会刊,是中国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刊物。
中文核心期刊,被引频率最高的500种中国科技期刊之一,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清华同方数据库所收录,国际著名的检索期刊CA、EI收录期刊。
主要刊登研究辐射物理、辐射化学、辐射生物、辐射医学等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辐射防护类文章投稿联系期刊之家杨编辑微信LunwenFz《辐射防护通讯》(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主办的、突出动态性和信息性的综合类技术期刊,是国内最早的辐射防护专业期刊之一。
《辐射防护通讯》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辐射防护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动态,介绍有关辐射防护的科学知识,交流辐射防护工作经验,传递有关的信息。
《辐射防护》本刊主要刊登我国辐射防护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工作论文报告,并及时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
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防护的原理、概念、标准及其应用,辐射源安全与管理,核设施与核电厂运行辐射防护,辐射剂量学,辐射监测与评价,核事故应急响应与准备,辐射环境保护,放射化学,放射性废物管理、处理和处置,核设施退役与去污,辐射防护方法和器械,放射生态学,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辐射流行病学,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辐射防护,辐射防护培训,辐射防护管理以及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电磁辐射)防护等。
以上是辐射防护类期刊的一些介绍,关于这类的期刊还有很多,对于这类期刊的信息你想了解哪些信息以及对于论文投稿中的各个信息要求事项等等,都是大家值得关注的方面,若是大家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来咨询期刊目录网在线编辑人员。
分类号:X837密级:U D C :502 编号: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硕士研究生:霍红指导教师:高俊杰教授学位级别:工学硕士学科、专业:环境科学所在单位:沈阳理工大学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12月11日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3月11日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Classification Index: X837U.D.C: 502A 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Engineering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Radar from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n EnvironmentCandidate : Huo HongSupervisor : Prof. Gao Junjie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EngineeringSpeciality : Environmental ScienceDate of Submission : December,2014Date of Examination: March,2015University: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的所有工作,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
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
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沈阳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沈阳理工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电子设备强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电力、医疗等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强电磁脉冲可以通过孔缝、线缆等通道进入系统内部,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强电磁脉冲是一种高能量的辐射,可以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瘫痪。
因此,研究电子设备强电磁脉冲防护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电子设备强电磁脉冲的特点、对设备的影响以及现有的防护方法。
关键词:电子设备;强电磁脉冲;防护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到电脑,从家用电器到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子设备面临的各种威胁,其中之一就是强电磁脉冲。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EMP,其破坏力都非常强大,可以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通信中断和电力系统故障等问题。
1电磁脉冲的基本概念和特性1.1电磁脉冲的定义强电磁脉冲是指由核爆炸、闪电等强电磁辐射产生的短暂、强烈的电磁脉冲。
它具有宽频谱、高峰值电场强度和短脉冲宽度等特点。
1.2电磁脉冲的产生机制根据产生EMP的方式和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核爆炸产生的EMP:当核爆炸发生时,释放出的高能粒子和辐射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
这种EMP主要通过电离和辐射效应来破坏电子设备。
(2)天然地球EMP:地球上的雷电活动和太阳风等自然现象也会产生EMP。
这种EMP通常是短暂的,但仍然具有破坏电子设备的能力。
(3)人工产生的EMP:人类可以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产生EMP,用于军事和科研目的。
例如,高功率微波武器和雷达系统都可以产生强大的EMP。
1.3电磁脉冲的特性强电磁脉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宽频谱,即在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能量分布;高峰值电场强度,即脉冲中的电场强度达到较高的数值;短脉冲宽度,即脉冲的时间持续较短;快速上升时间,即脉冲从低电场强度到高电场强度的上升时间非常短;长尾部衰减时间,即脉冲在达到峰值后衰减的时间较长。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北京100088文章编号:100120580(2005)0821022203 中图分类号:R 14 文献标识码:A=继续医学教育讲座>作者简介:郑钧正(1942-),男,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电离辐射剂量学、放射卫生防护法规与标准、医疗照射及其防护、以及职业卫生等领域科学研究。
1965年8月~1993年10月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969年迁四川,1984年再迁天津),曾任该所科研副所长6年。
1993年11月调回北京,在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任研究室主任,2002年改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自1981年至今,连续担任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应聘连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九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又任5中国公共卫生6、5辐射防护6、5中国卫生监督杂志6、5辐射防护通讯6、5中国职业医学6等学术期刊编委及顾问;2002年由卫生部聘任为卫生部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2001年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连续聘任其为兼职教授;近几年先后被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南华大学等聘为兼职/客座教授。
截至2004年已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9次(任研究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者的占16次,其中国家级奖3项)。
已负责完成研制并报批获准发布1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5医用X 线的防护6、5核医学中的辐射防护6、5放射诊断中患者的防护6等专业著作14本。
在全国性学术期刊和美国5保健物理6(SCI 期刊)等杂志上正式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40多篇。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概论郑钧正放射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电离辐射技术的不断广泛应用,越来越密切地关系到国防(含反恐新形势下的核安全)、能源、医学、工业、农业、地质、考古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
电离辐射对雄性生殖健康影响研究进展【摘要】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中,雄性生殖系统对电离辐射具有高度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致睾丸结构和功能损伤,附睾精子密度降低、活力下降、畸形率增加、超微结构改变。
本文对电离辐射对雄性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电离辐射;精子;生殖健康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1-01雄性精子dna的完整性对于父本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至关重要。
精子发生是一个高度精准、复杂的生理过程,精原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初级精母细胞,随后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后者经过变形后形成精子,并在附睾完成最终的成熟。
虽然精原干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包括一系列精密程序,如dna配对和修复等,但染色体依然可能发生易位和非整倍体畸变。
统计表明,在正常精子中,双倍染色体发生率为009-043%。
雄性生殖细胞在细胞增殖分化期和减数分裂后期对诱导基因组损伤的外因特别敏感。
如此时受到药物、电离辐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影响,有可能影响精子形态、结构和功能,并且损伤的影响可由受精的精子带入卵母细胞,影响胚胎的后续发育,造成胎儿畸形、流产和胚胎死亡等。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器、通讯设施和医疗设备的应用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各种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电离辐射充斥着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特别在医疗上,放射检查及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x射线检查已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但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现在还不完善。
并且x射线可导致胚胎畸形、流产、停育等不良后果引发了人们对辐射与健康,特别是对生殖健康影响的高度关注。
电离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的生物效应也因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睾丸是电离辐射敏感的靶器官之一。
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为了加强我单位的放射源管理,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对放射源采取二级管理: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班组。
2、公司负责放射源采购计划的审核、放射源的采购,监督、检查放射源的保管、使用情况。
3、班组做好放射源的安全监护及维护、维修。
4、建立放射源台帐。
放射源从订货、接收、运输、安装、存放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做好放射源档案,做好记录。
5、建立暂存库,在检修期间、停产期间、放射源购回未安装前和报废后,使用暂存库存放放射源,避面丢失。
6、暂存库周围设立明显的电离辐射防护标志牌,安装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做好放射源出入库记录。
7、放射源所在场所设立明显的电离辐射防护标志牌。
放射源工作现场应悬挂醒目的责任牌,注明现场责任人、放射源核素、活度、编码、出厂日期。
8、放射源安装现场及暂存库必须有监控、报警系统,采取安全防盗措施,并有专人____小时值守,做好交接班记录。
9、放射源出入库、拆卸、安装,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记录。
10、放射源一旦发生丢失,要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公司,并立即上报上级公安、环保部门。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防护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1. 放射源管理:设立放射源管理部门,负责放射源的登记、备案、核查和监督管理。
对放射源的采购、出入库、移动等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2. 放射源分类和标识:根据放射源的性质和风险等级,将放射源进行分类,并在放射源上进行标识,确保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
3. 放射源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建立安全操作控制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4. 放射源防护:根据放射源辐射的特点和危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设备、设立防护区域、限制周围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剂量等。
电磁学论文
-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研究":该论文探讨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行为,比较了各种衰减和传播损耗问题,并分析了电磁波在天线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 "电磁辐射与健康影响的研究":该论文分析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包括电磁波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和标准研究等方面,并提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的建议。
-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研究":该论文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磁感应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电磁感应设备效率的方法和建议。
- "电磁波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该论文研究了电磁波与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电磁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吸收、反射和折射等方面,并探讨了电磁波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如无线通信、光学器件等。
- "电磁场仿真与分析技术研究":该论文研究了电磁场仿真和分析技术,包括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等电磁场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电磁场仿真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为电磁场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指导。
γ射线在钨-镍合金材料中吸收规律的研究核工程与核技术×××××班:×××指导教师:×××【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NaI(TI)闪烁谱仪研究137Cs和60Co等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在钨镍合金与铅材料中吸收规律的变化情况,通过钨镍合金与铅这二种材料的比对,得出钨镍合金对γ射线的吸收远高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铅,从而对辐射防护的材料选择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钨镍合金;铅材料;线吸收系数;半吸收厚度1前言传统的辐射防护材料是铅,然而随着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铅作为辐射防护材料有很多弊端,比如会产生二次韧致辐射,硬度比较差,同时铅本身是重金属污染源,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重金属中毒。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辐射屏蔽材料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材料对于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钨镍合金作为新型辐射材料具有很多的优势,不产生二次韧致辐射,而且同样的屏蔽效果厚度仅为铅的2/3。
2γ射线测量的理论知识2.1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看作γ光子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的过程。
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三种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2.2γ射线的来源放射性辐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周围物质几乎无不含有放射素。
环境中的放射性,主要由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辐射和人类活动产生的人造辐射源。
2.3γ射线的危害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以电离辐射的形式,通过其放射的射线,以内照射、外照射的方式对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分子结构产生电离作用,破坏了生物体的细胞分子结构,抑制了细胞的生物活性,从而造成对生物体的伤害。
正常的背景剂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影响人的健康,但如果遇到很高剂量的照射或长期生活在放射性水平较高的环境中就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防护与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的性能测试及应用屏蔽辐射 效能的相关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0T06:24:45.48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22期 作者: 邵汉卿 骆明儿 罗燕 张银锋 王国良 任钱江[导读] 简要介绍了服装电磁屏蔽的主要相关技术理论,分析了电气防水和电磁辐射各类服装的电磁屏蔽工作原理以及其他影响各类服装电磁屏蔽使用效能的主要因素。
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研究论文主要旨在研究开发有效的用于防止静电磁辐射运动服装静电屏蔽罩的效能数值测量方法,为研究制定国家相应行业标准要求提供科学依据。简要介绍了服装电磁屏蔽的主要相关技术理论,分析了电气防水和电磁辐射各类服装的电磁屏蔽工作原理以及其他影响各类服装电磁屏蔽使用效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测量方法标准
引言
本文根据室内电磁波的屏蔽辐射理论,影响面料服装的电磁屏蔽辐射效能的主要因素除了采用防辐射面料服装的服饰面料对室内电磁波的直接吸收、反射后的损耗外,还包括连接电磁辐射源的屏蔽频率、辐射源的距离、防辐射面料服装的屏蔽层次、服装面料中的屏蔽缝隙和辐射服装中孔洞等其他因素。然后详细分析了屏蔽材料薄膜屏蔽层的效能质量测试工作原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防火和电磁辐射型纺织物薄膜屏蔽材料效能质量测试方法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适用范围。
一、电辐射主要危害来源
目前天然的各种大气环境电磁辐射及其作为大气污染源主要原因是由某些强大的超自然现象所直接作用引起的,人类因为人工操作后所产生的各种自然电磁辐射对其危害大的现象几乎完全包括了目前为止人类使用手工制造的所有家用电器和各种民用电子信息通讯设备。按其人为辐射传输频段的不同大致使用可以分类划分依次为主要用于工频和民用的核射频传输类和非核辐射按目前采用各种人为辐射加工工艺制造的的核辐射传输系统大致使用情况不同可以分类划分依次为有线广播类和电视发射系统设备类、通讯系统信号发射系统设备类、工科院专业兽医系统类、交通系统信号传输设备类、高压传输类和民用电力信号传输系统类五大辐射系统传输类。
辐射化学论文
辐射化学是研究辐射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辐射化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辐射能量的产生、传输、转化和吸收等方面,以及辐射对物质的影响和化学反应。
辐射化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辐射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辐射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影响等。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是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究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建立相应的机理模型。
这对于理解辐射对物质的影响以及辐射防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辐射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是辐射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辐射可以提供高能量的激发态,从而促使化学反应发生。
例如,辐射可以用于聚合反应、辐射修复等领域。
通过调控辐射的能量和强度,研究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选择性。
辐射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影响也是辐射化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辐射可以引起化学物质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从而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辐射可以引起聚合物的交联、降解或变性。
研究辐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可以为工业生产和放射性物质处理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方案。
总结起来,辐射化学是研究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辐射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辐射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影响等。
辐射化学的研究对理解辐射对物质的影响、改进工业生产和处理放射性物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辐射防护概论》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核辐射的影响及放射源的管理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年级: ************* 姓名: ************* 学号: ************* 指导老师: *************2014年05月11日浅谈核辐射的影响及放射源的管理摘要核能,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实现了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
1954年人类首次实现了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开始进入人类的生活。
核能还可以用作卫星或船舰的动力,并且使卫星和核舰艇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
不过,核能是一把双刃剑,能为人类的发展造福,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广岛、长崎的核武器运用使日本民不聊生,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事故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4年5月7日,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
据央视报道,截至5月10日下午6:05,放射源被找回并安全放入铅罐。
这枚铱-192丢失后有人曾捡了起来看,而是扔在了一边。
应急人员最后在距离发生事故位置1公里之外的草丛里发现了放射源,其被包裹在一个塑料袋里。
本论文中,笔者将从放射源分类及不同类别的危害以及国内放射源管理办法等对放射源做一个较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辐射放射性核应急放射源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ece of nuclear radiationand the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sourcesAbstractNuclear energy,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w energy resources,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our life,with the progress human beings have made,we achieve the goal to control chain reaction。
People start to use nuclear energy peacefully in 1945,nuclear power started to serve people since then. It can provide more power to 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fleets than general energy.Yet,it does harm to people as well,such as the event that two N-bombs used in Hiroshima and Nagasaki.On May, 7th, 2014, While Hongdi company checking the problems of Sinopec in Nanjing, One of the resources Yi-192 was lost. As is reported from CCTV, they found it at 6:05on May, the 5th,and put it correctly. It used to be picked up, then thrown away. It’s about 1 mile from the lostplace to the found place. And it is wrap up with a plastic bag.In this article, I’ll make an analysis from the way to classify them and the different harm of 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s.Key word: radiation radioactivity nuclear emergency radioactive source目录一、简述------------------------------------------------51、辐射的来源--------------------------------------52、射线的分类以及与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屏蔽措施------5二、放射源分类-------------------------------------------6三、辐射与环境-------------------------------------------61、综述-------------------------------------------62、辐射对生物影响---------------------------------73、辐射对人体影响---------------------------------7四、放射源管理办法--------------------------------------9五、核事故应急与处理------------------------------------111、关于防止核事故发生-----------------------------112、关于核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11六、总结-------------------------------------------------12一、简述1、辐射的来源辐射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
人体存在温度,发出热辐射,太阳经过激烈的核反应将射线射到地球,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我们就生活在辐射之中。
地球上的辐射分为天然辐射以及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宇生核素以及原生核素,还有部分人类生活影响所带来的天然辐射。
主要来源中宇宙射线占大部分,由于大气层有阻挡宇宙射线的作用,离地面越高,宇宙射线的强度就越强。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份是高能量的质子,其次是氦原子核及少量原子序数3或以上的重粒子和离子。
我们身边的人工辐射以用于医疗诊断的X射线所占比例最多,核电厂以及现代战争中的核爆炸。
人工辐射占辐射的比例很小,只有天然辐射的5.7%,因此公众不必过度紧张。
2、射线的分类以及与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屏蔽措施因为不同放射源发出的不同射线的特点不同,因此屏蔽措施也不同,这里笔者着重介绍以下几种常见射线的放射源的保存方法。
对于发射α射线的放射源,由于其穿透能力很弱,主要作用形式为电离与激发,因此一般选用纸、铝箔等轻原子序数材料进行屏蔽。
对于β射线源,由于其主要作用方式中除了电离激发,还有轫致辐射,因此应选用内层低原子序数材料与外层高原子序数材料进行屏蔽,有效避免因内层高原子序数材料而使更强的射线产生。
对于X、γ射线,其作用主要形式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电子对效应,因此一般选择建筑材料进行屏蔽。
而中子源其作用形式主要为散射和吸收,因此选用含H元素的低原子序数材料,使中子有效慢化并吸收。
二、放射源分类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1)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2)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3)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4)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5)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三、辐射与环境1、综述地球环境中处处都充满了辐射,有的辐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辐射对生物却有不好的影响,医疗消毒、辐射育种、食品灭菌等方面辐射均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是,辐射也会对我们造成损伤。
2、辐射对生物影响辐射对不同生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由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两方面构成。
物理因素方面分为射线类型、受照几何条件以及受照方式。
不同射线对生物体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外照射中,由于穿透力的差别,γ射线影响大于β射线影响大于α射线影响,反之,内照射中,穿透力约弱的射线在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份额就越多,因此,影响力与外照射相反。
并且,单次急性照射和多次小剂量照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不同,读者不妨想想极限法,这个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且不同受照几何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生物因素方面的影响分为不同生物体的影响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以及不同受照器官几个方面。
对于不同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读者不妨用分类法想想,对于早期的地球上生物来说,早期地球的大气层并未较好形成,因此辐射较大,在早期地球上生活的生物对于辐射的敏感性比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的敏感性更弱一些。
而对于同一种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细胞分裂较旺盛的时期辐射对其影响比分裂较弱时期的影响更为大。
对于不同的器官,其对辐射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由权重因子衡量,权重因子又有组织权重因子与辐射权重因子,不同射线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而同一射线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也不同。
3、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影响服从对生物体影响的规律,辐射可用来诊断病变,也可损伤人体。
不同辐射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影响也不同,对于照射类型,内照射对人体的影响远大与外照射。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有无阈值,对于随机性效应其生物学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没有阈值,而确定性效应有一定的阈值,达到阈值后其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确定性效应的阈值对X射线、γ射线,吸收剂量在0.25戈瑞以下时,人体一般不会有明显效应;但是,剂量再增加,就可能出现损伤。
当达到几个戈瑞时,就可能使部分人死亡。
接受同样数量的“吸收剂量”,受照射时间越短,损伤越大;反之,则轻。
吸收同样数量剂量,分几次照射,比一次照射损伤要轻。
α粒子穿透能力弱(一张纸就可以阻挡),不会引起外照射损伤。
β粒子穿透能力也较弱,外照射时只能引起皮肤损伤。
γ射线穿透能力强,人体局部受到它照射,吸收2~3戈瑞剂量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即使有人出现也很轻微。
但是,全身照射就可能会引起放射病。
不同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沉积在不同的器官,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镭和钚都是亲骨性核素,但镭大多沉积在骨的无机质中,而钚主要沉积在骨小梁中,会照射骨髓细胞而出现很强的辐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