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0.35 KB
- 文档页数:15
浅谈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的回用[摘要]我国人口众多,相对的居民生活和城市生产活动也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污水处理以及相关再生水的利用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在对污水处理上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特别是在再生水的利用上,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污水处理问题;回用再生水随着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污水处理工作也提高了重视。
如果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资源造成破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因此需要对污水处理以及再生水进行利用,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以及利用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污水处理工作比较复杂,因为从污水的性质来看,生活污水和生产产生的污水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因为生活污水的毒害性较小,处理起来比较简单,而生产污水存在的毒害性可能比较大。
由于工业园区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但又是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特别是在污水问题上,这是所有工业园区出现污染问题的重要关键点。
为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需要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并加强环保意识。
污水净化处理之后产生的再回收水也可以供企业以及工业园区使用,在水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变相的进行资源净化整合,能够有效做好对环境的保护,也能够降低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水,从而降低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成本投入,同时也保护了周边的水文环境。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水含量的不同,处理上也有很多的选择,传统上大多都使用暗管根据污水的剂量来排入,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某些企业违法偷排污水等现象,过去发现了很多违法排污的情况,这就是传统工艺的缺点。
某些企业产生的污水,由于短时间内的累积,一些毒害污染物会造成超标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生化遗漏的问题,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洗版废水回用水可行性分析引言洗版废水是指印刷行业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含有油墨、溶剂等物质的废水。
传统上,这些废水被简单地处理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的稀缺性,回用洗版废水成为一种可行的节水和环保措施。
本文将对洗版废水回用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洗版废水的特性和处理技术洗版废水的特性多样,常常包含有机物质、油墨、溶剂、重金属等。
其中,有机物质和油墨是主要的污染物,对水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现有的洗版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法去除污染物;化学处理则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这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洗版废水中的污染物。
2. 洗版废水回用水的优势将洗版废水回用作为生产或其他用途的水源,具有以下优势:2.1 节水洗版废水回用水相当于将原本需要使用清水的环节替代为回用水。
通过回用洗版废水,可以减少用水量,达到节水的效果。
这在水资源稀缺的地区尤为重要。
2.2 环保洗版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油墨等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而通过回用洗版废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3 经济效益传统上,印刷企业需要购买用水,而洗版废水回用水减少了用水量,节省了用水成本。
同时,废水处理也可以通过将废水转化为资源来实现经济效益。
例如,回收废水中的油墨后再利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 洗版废水回用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虽然洗版废水回用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洗版废水的复杂组分和高浓度污染物难以去除。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3.1 优化处理技术对洗版废水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找出主要的污染物,并针对性地优化处理技术。
例如,可以结合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XX纸业有限公司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概述XX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纸张为主要业务的公司,该公司废碱和中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
废碱和中水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司决定进行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将通过回收利用废碱和中水,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目的和意义本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是否可行,包括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可行性。
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公司竞争力。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碱回收及中水回用是一种成熟的技术,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可以实现对废碱和废水的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减少排放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2.经济可行性: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设备采购、改造和运营成本等。
但通过减少原料消耗和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可以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预计投资回收期为3-5年。
3.环境可行性: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建立废碱和中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为公司提升形象。
四、实施步骤2.设计废碱和中水处理系统:选取适当的处理设备和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和方案评估。
3.采购设备和材料: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和材料,进行采购和安装。
4.运行和监测:对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记录。
五、风险及对策1.技术风险: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保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经济风险:投资回收期较长,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
3.环境风险:工程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平衡。
废水回用可行性分析1. 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废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只是将废水排放至自然环境中,这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废水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文将对废水回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2. 废水回用的概念与分类废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过程。
根据回用水的不同用途,可以将废水回用分为工业回用和农业回用两类。
工业回用主要指将废水用于工业生产,如用于冷却循环水或工艺水等;农业回用则是将废水用于农田灌溉或养殖水源等。
3. 废水回用的优势3.1 节约水资源废水回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表面水,但这些水源逐渐减少并面临污染的威胁。
废水回用可以将之前被排放的废水再次利用,使得水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3.2 减少环境污染废水排放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影响,而废水回用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废水回用,不仅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排除掉,还可以避免将废水排放至自然环境中造成污染。
3.3 降低生产成本废水回用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成本。
相比重新引入新鲜的水源,废水回用的成本更低,既减少了用水的数量,又节约了水资源投入的费用。
4. 废水回用的挑战与可行性分析4.1 技术挑战废水回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与消毒,以确保回用水的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废水中的有机物、肥料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都需要得到有效去除,这对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 法律法规废水回用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各地区对于废水回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制定与回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足。
4.3 社会认知度公众对于废水回用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很多人对废水回用存在误解与担忧。
因此,在推广废水回用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公众对于废水回用的认知度,提高其接受度。
4.4 经济可行性废水回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废水处理设备的建设和运营,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可能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中水回用项目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水是指被用过一次后经过初级、中级处理后的水,具有一定的水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再次使用。
中水回用项目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轻水资源压力,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二、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中水回用项目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和城市的用水领域。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经过初级、中级处理后的中水可以用于冷却、洗涤等工艺过程中,达到节水目的并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
城市用水领域,尤其是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领域也有较大的中水回用潜力。
因此,中水回用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2.技术可行性中水回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包括初级和中级处理工艺、净水工艺等。
通过适当的中水处理工艺,可以将中水质量提升到满足再次利用的要求。
同时,中水回用项目还需要配套的管网、储水设施等基础设施,也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中水回用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中水处理设备、中水配套设施、管网等。
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长期来看,中水回用项目可以节约大量的自然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开采和水处理的成本,降低企业和城市的用水成本。
同时,中水回用项目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运营,实现经济效益。
4.环境可行性中水回用项目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压力,减少废水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意义。
中水回用项目还可以降低用水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环境可行性。
三、项目建议在中水回用项目的建设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引导和推动中水回用项目的发展。
2.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中水回用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
3.制定中水回用的管理办法,建立有关中水回用项目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中水回用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水回用的认知和理解。
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标题: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中水回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通过对中水回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中水回用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方式。
其次,分析了中水回用项目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成本,并对中水回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估。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中水回用项目的推进方案和重点建议。
一、引言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水回用作为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减少污水排放的有效途径,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水回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制定中水回用推广的战略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中水回用的必要性1.水资源短缺背景:当前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地下水和表面水的消耗速度大于补充速度,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
2.环境保护需求: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而中水回用可以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环境。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水回用可以将废水转化为可用水源,解决非饮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中水回用项目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成本1.技术条件:中水回用项目需要具备废水的收集、处理和供水系统。
具体的技术条件包括废水收集系统、废水净化处理技术以及水质监测和控制系统。
2.成本分析:中水回用项目的经济成本包括建设投资、运维费用和用水成本等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可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和资金筹措方案。
四、中水回用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通过中水回用项目,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避免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同时,中水回用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中水回用项目的推进方案与建议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中水回用项目的管理和监管体系。
2.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中水回用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3.宣传中水回用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支持程度。
4.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2024年再生水市场需求分析前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再生水的利用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再生水是指经过合适的处理和消毒后,可以被重新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灌溉、冲厕等非饮用水需求的水源。
本文将对再生水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潜力和未来趋势。
市场概述目前再生水市场主要由工业用水、园林灌溉和冲厕等领域的需求驱动。
再生水的利用可以降低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依赖,从而缓解传统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再生水市场在一些水资源紧缺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如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然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再生水市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驱动因素再生水市场的需求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再生水的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需求,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2. 环境保护再生水的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开采和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 成本效益与传统水资源相比,再生水的处理和利用成本更低。
因此,在经济考量下,再生水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可以为城市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开支。
4. 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再生水利用的政策,例如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对于再生水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潜力和未来趋势随着全球水资源问题的加剧和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再生水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再生水市场的一些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再生水处理技术将越来越高效和成本效益更高。
技术创新将推动再生水市场的发展,并使其更具竞争力。
2. 市场扩大再生水市场将逐渐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如建筑施工、农业灌溉等。
更广泛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再生水市场的发展。
3.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和经验分享将在再生水市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可以通过相互学习和合作,推动再生水市场的全球发展。
关于水的再生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自然资源,也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宝贵财富。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的增多以及工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有限的水供给以及浪费、重复利用率低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水的循环再利用,也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缺水的情况。
因此,水的再生回用已经成为了缓解水的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也成为人们当下对水资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再生回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再生水的使用利用现状,从而明确再生水的利用前景,以期找出解决水资源长期缺乏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再生水;利用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 water is to the survival of humans necessary natural resources, is also a kind of recycled precious wealth. In today’s world,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human and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 water, water demand more and more, but limited supply of water and waste recycling, low status constrain the water recycle, and lead to many of the world’s countries and regions, water shortages. Therefore, the regeneration of water reuse has become the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lso become the peopl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This paper from the water resources recycling regeneration of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use of recycled water utilization status, so as to clear the prospects for renewable water, so a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lack of long-term measures.Keywords: renewable water; Us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再生水的定义及发展必要性再生水一般是指水的二次利用,它是将污水进行科学适当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以用于某些方面的使用的水。
再生水厂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再生水也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
再生水即所谓“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再生水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建筑物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供水技术。
再生水的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再生水利用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
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
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
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
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
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通过对项目
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得
出了该项目是可行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
二、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废水处理及回
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包括生物处理、膜分离等
技术手段。
经过实地调查和技术评估,确认了这些技术在项目中的可行性。
同时,还考虑了项目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了项目的
可行性。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通过对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收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合理的投资和管理,项
目可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致力于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确认了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了该项目是可行的结论。
同时,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管理、技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
七、结论。
再生水回用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再生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面临着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水质方面,常见问题包括水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残留以及微生物和病原体。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强化污染物去除技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化学物质,以及进行微生物和病原体的监测和灭活措施。
健康和安全问题涉及人类健康风险和环境健康风险。
为保障健康和安全,需要制定严格的水质标准和监管措施,教育公众并提供透明的信息,以及建立有效的紧急响应机制。
接受度和社会认知问题包括公众对再生水的观念以及缺乏了解和接受度。
为提升接受度和社会认知,可以持续进行公众教育和沟通,宣传再生水回用的益处和成功案例,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增加支持和认可。
技术和基础设施问题包括处理技术的成熟度、回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水资源管理和政策支持的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以及完善水资源管理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再生水回用;常见问题;对策1 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再生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
再生水回用指的是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废水或污水再次利用于特定用途,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或城市景观水。
然而,再生水回用面临着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水质、健康和安全、接受度和社会认知,以及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2 常见问题分析再生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面临着一些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水质、健康和安全、接受度和社会认知,以及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以确保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水质是再生水回用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废水或污水经过处理后成为再生水,但其中可能仍含有一定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可能包括化学物质、营养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若未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再生水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因此,确保再生水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至关重要。
城市再生水的综合利用思路和对策分析从鹤壁市水资源需求及再生水综合利用技术成熟度分析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用水企业实际状况分析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提高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率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1 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势在必行1.1 水资源日益匮乏,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是唯一出路1.2 政策促进,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势在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城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很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源【2004】864号)要求: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口、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在缺水地区建设火电厂时,应建设城市污水及电厂废水再生使用的节水型火电厂。
1.3 废水排放标准逐步提高,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技术可行河南省2013年1月下达了《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施标准》(DB41/777-2013),要求2013年3月1日起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2013年3月1日起新建企业和2016年3月1日起现有企业外排水水质达到该标准表2限值要求。
这两个排放标准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比对如下表1: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提标后的企业中水实现再生利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仅鹤壁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实现再生利用一项,就可实现年节约水资源7380万吨。
1.4 减排任务艰巨,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是减排的主力军鹤壁市以煤立市,主要污染行业为轻工(淀粉、造纸、食品)、化工、建材、火电以及近年来谋划的年产180万吨烯烃项目相对来说均为耗水量和排污量较大的重污染行业。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概述 (6)1.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6)1.1.1工程项目的背景 (6)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1.1.3必要性 (8)1.1.4可行性 (8)1.2编制依据 (9)1.3编制范围 (10)1.4编制原则 (10)第二章城市概况 (11)2.1城市历史特点、地理位臵、行政规划 (11)2.1.1历史特点 (11)2.2城市性质及规模 (11)2.2.1城市性质 (11)2.2.2城市规模 (12)2.3自然条件 (12)2.3.1地形 (12)2.3.2城市水系及水文地质 (13)2.3.3气象特征 (13)2.3.4地震 (14)2.4 城市给水排水现状与规划概况 (14)2.4.1给水现状 (14)2.4.2给水规划 (15)2.4.3排水现状 (16)2.4.4排水规划 (17)2.4.5雨水排放规划 (18)2.4.6污水排放规划 (18)第三章工程方案及内容 (23)3.1回用水量水质预测 (23)3.1.1水量预测 (23)3.1.2回用水水质标准 (24)3.2深度处理工艺 (24)3.2.1人工湿地法(方案一) (25)3.2.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方案二) (29)3.3厂区总平面布臵 (33)3.4自控、仪表设计 (34)第四章供水管网工程 (36)4.1管网 (36)4.1.1一期工程设计管网 (36)4.1.2原有管网计算 (37)4.1.3 二期工程管网设计 (37)4.2泵房设计 (38)4.2.1一期工程泵房设计 (38)4.2.2 二期工程泵房设计 (39)第五章法规与条令专篇 (40)5.1 环境影响评价 (40)5.1.1 水环境影响评价 (40)5.1.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0)5.1.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40)5.1.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40)5.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5.2安全和工业卫生 (41)5.2.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41)5.2.2采用安全生产与无危害的工艺与设备 (42)5.2.3危害部位与危险性作业的保护措施 (42)5.2.4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2)5.3消防 (43)5.4 节能 (44)5.4.1节能措施 (44)5.4.2节水措施 (44)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5)6.1投资估算 (45)6.1.1编制范围 (45)6.1.2 编制依据 (45)6.1.3有关问题说明 (45)6.1.4投资估算 (46)6.2资金筹措 (46)第七章成本分析及工程效益 (51)7.1成本分析 (51)7.1.1回用处理成本分析 (51)7.1.2财务分析 (51)7.1.3敏感性分析 (52)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53)8.1 结论 (53)8.2 建议 (54)附表 (55)第一章概述1.1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1.1.1工程项目的背景xx县城处于xx省南部,是xx城镇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南重镇之一。
第3l卷第1期 2012年 2月 四 川 环 境 SICHUAN ENVIRONMENT Vo1.31.Nn 1
February 2012
・水环境・
德阳市再生水利用可行性与利用前景分析 李燕群 ,王彬。,一,何通国 ,古广华 ,刘 刚 ,但德忠 (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65;2.德阳市水务局, 德阳618000;3.绵阳市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系,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德阳市面临着资源型和水质型双重缺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严重影响了德阳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同 时也使德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震后德阳市经济社会恢复重建将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 和水环境的压力。因此,开展再生水的利用是震后德阳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介绍 德阳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德阳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再生水的利用前景进行了 预测。提出了安全、稳步推进德阳市再生水回用的建议。 关键词:德阳市;再生水利用;可行性分析;利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44(2012)01-0065-05
Analysis on Feasibility and Prospect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in Deyang City LI Yan。qun ,WANG Bin ,HE Tong—guo ,GU Guang.hua ,UU Gang ,DAN De—zhong (1.Institute ofArchitecture&Environment,Sichuan Unw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2.Deyang WaterAffairBureau,Deyang,Sichuan 618000,China;3.&hoolofResour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Mianyang Normal Univemity,Mianyang,Sichuan 621000,China) Abstract:Deyang City faces problems of water reflource shortage and water polufion.The May 12 earthquake influenced tIle high speed developing economy as well a8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 saving society in Deyang.Reconstruction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fter earthquake worsened the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and water poUufion.So it is urgent to utilize reclaimed water for I)eya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In this paper,based on introduction to the stares of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 quality in Deyang,the feasibility and prospect of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were analyzed.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afely and steady promote the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Keywords:Deyang city;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feasibility analysis;utilization prospect
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景观回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城市发展过程大多是以水定成及以水兴城的过程;南京秦淮河、杭州西湖、济南趵突泉均闻名于世。
由此可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中国北方城市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除雨季外,多数河道常年没水,河道景观及生态功能缺失。
但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全球的1/10,且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无法为城市河道提供景观用水。
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再生水景观回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参考国内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为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态水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再生水;景观回用;黑臭水体;非常规水资源引言济南市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多数河道缺少水源,河道生态景观功能缺失。
济南市大型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一~四厂)均沿小清河布置,出水标准为一级A,现状水量约78万m3/d,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要求,但大多数再生水直接排入小清河,利用率较低,且再生水中氨氮较高,直接导致小清河水质超标。
1研究范围本文以济南市绕城范围内河道为研究对象,水源为水质净化一~四厂再生水,分析再生水回用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济南市作为泉城,城市南部存在大量泉水渗漏带,再生水补水范围应避开泉水直接补给区,避免再生水补给污染地下水。
根据《济南保泉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规划》[1],确定济南市绕城范围内再生水回用适宜范围西起西绕城,东至东绕城,南起经十路-工业南路-花园东路-胶济铁路一线,北至绕城。
图2泉水补给区分布图2必要性分析(1)河道景观和生态功能缺失济南市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年均降雨量650毫米,多数降雨集中在汛期,河道多为季节性河道,平时干涸无水、汛期洪水汹涌”,河道景观和生态功能缺失。
图3小汉峪沟平时和雨季对比(2)水体黑臭济南市特殊的地形及现状条件,导致现状河道存在以下问题:1)小清河为通航河道,同时作为城市除涝主要通道,常水位较高。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911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11.1 概述 由于水源缺乏是圆明园建设防渗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在圆明园水源补给方案中考虑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水成为解决圆明园水源匮乏的可能方案之一。圆明园管理处在实施防渗工程之前也曾规划将肖家河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一种替代水源加以利用,但再生水利用的计划并没有得到落实和实施。 本章在分析圆明园水体功能的基础上,对再生水作为圆明园水体补充水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为圆明园用水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11.2 圆明园水体功能与相关水质标准要求 11.2.1 圆明园水体功能分析 圆明园内水系包括福海等近30块相互联系的人工湖水体,按1998年北京市水体功能规划,圆明园福海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水体。地表水III类水体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但圆明园水体长期以来从未用作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部分水体如福海等的实际功能是娱乐水体,属地表水IV类水体;部分水体如长春园等的实际功能是一般景观观赏,属地表水V类水体。 鉴于以上现状,以下分别对地表水III类和地表水IV类(取实际功能水质要求严格者)两种情景的评价标准、再生水水质要求和再生水处理技术及其经济性进行分析。
11.2.2 基于地表水III类水体要求的再生水水质 为推进并规范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国家在2002年重新修订了《城市污水11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230再生利用》的系列标准。其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规定了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环境(分娱乐性景观环境,相当于地表水IV类水体,和观赏性景观环境,相当于地表水V类水体)时的水质要求。但对于再生水回用于相当于地表水III类水体时的水质要求,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补充水源水质》标准目前尚未出台。在没有标准可借鉴的情况下,遵循再生水的利用不改变原有水体功能的原则,再生水补充水源的水质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水体的标准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圆明园区域整体坐落于清河古河道上,部分湖底部为渗透性强的砂土层。在没有防渗的条件下,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补给关系,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人工回灌地下水的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于圆明园周边北大、清华等单位均有自备井抽取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虽然大部分自备井的开采层位不在圆明园渗漏补给的潜水层,但考虑各含水层之间存在越流补给,渗漏水仍可能进入开采层位。因此如果没有适宜的防渗能力,圆明园再生水补充水源的水质还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III类水体的标准要求。
11.2.3 基于地表水IV类水体要求的再生水水质 如果未来圆明园水体可按实际使用功能,部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V类水体标准,部分执行V类水体标准,考虑两者中水质严格的情况,圆明园再生水补充水源的水质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中“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的要求,但前提是水体下渗不对地下水水源造成安全风险。
11.3 国内外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于景观环境的工程实例 将污水作为一种资源再生后加以利用,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在于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可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1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明确规定: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开展人工增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海水淡化,多渠道开源,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污水再生利用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对策正逐渐得到重视和实施。 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将城市污水处理后作为河道、湖泊观赏用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是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较多的几个国家,并建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工程。1932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将污水处理厂出水再利用为公园湖泊观赏用水的工程,到1947年用于公园湖泊和景观灌溉的再生水量已达3.8万m3/d,占公园需水量的四分之一,至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污水景观环境再用。非洲的南非也有这方面的实例。欧洲各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主要是用于城市绿化、景观灌溉、工业及市政杂用,由于这些国家的河道和湖泊的水质较好,再生水用于市政景观环境的工程较少。其他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墨西哥等国家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总体而言,国外开展的再生水用于市政景观环境,由于对排入景观水体的氮磷指标进行严格的限制,且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采用了深度处理工艺,部分再生水甚至使用活性炭过滤、臭氧消毒、加氯除氨等工艺,较好地控制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国内最早将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景观环境的研究始于“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此后,天津、北京、大连、太原、西安等缺水城市相继开始了污水再生技术和工艺以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天津制定了地方性标准《天津市景观河道水质质量标准》,并开始尝试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引入景观河道的景观环境再用实践。“八五”期间,“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项目,以天津、泰安、燕山石化、大连等城市为依托,开展了工程性试验,与“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相比,“八五”攻关的成果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泰安建立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于景观环境的示范工程,并对相关的水质指标进行了长时间监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十五”期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全面展开,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建立起一批再生水景观环境再用示范工程,为再生水景观环境再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以下,重点介绍几个国内外城市污水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环境的工程实例。
1. 美国-Santee Lakes地区公园景观再生水工程 11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232Padre Dam再生水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城,始建于1961年,为当时美国将城市污水再用于限制性娱乐用水(主要指钓鱼、划船、观赏湖泊用水等)的首例工程。再生水厂于1997年进行工艺改造。总再生量为1万m3/d,约4000m3/d的再生水用于补充Santee Lakes地区公园内的7个湖泊(共约190亩)的蒸发补充水,提供湖泊水域的娱乐用水,该公园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另有约4000m3/d的再生水通过25英里长的管线接至整个区域内约140个回用点;其余部分再生水送至Santee Lakes 地区西南部的水库储存以备用。Padre Dam 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如图11-1所示。
图 11-1 Padre Dam 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图 经过改造后的再生水厂采用Bardenpho工艺,与原有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由于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存在,极大地提高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水质优于加州规定的限制性娱乐用水的标准,其中总大肠菌群小于2个/100mL,BOD5<15mg/L,SS<10 mg/L,最小余氯量一般保持稍高于1mg/L,既可以保证一定的杀菌效果,又可以避免对野生动植物造成明显的影响。
2. 新加坡-NEWater工程 新加坡于1998年开始再生水研究-NEWater工程,由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与国家环保部共同发起。最初目的是确定新水作为天然水源弥补新加坡自身供水的可能性。所谓新水就是对使用过的水通过先进的双膜(微滤和反渗透)及紫外线工艺进行严格的净化及处理后获得的。新水可与水库水混合,再进行常规处理后作为饮用水。该再生水厂处理能力为1万m3/d,其工艺如图11-2所示。
图 11-2 新加坡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图 表11-1对比了新水水质和US EPA饮用水标准,以及WHO(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中所列出的饮用水指标,可以看出新水的水质指标基本满足
Bardenpho工艺 微滤(MF)反渗透(RO)生活污水 景观用水 微滤(CMF) 反渗透(RO) 紫外消毒(UV) 二级出水 新水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3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此外,还对新水进行了健康影响测试,包括新水与来自BEDOK水库水源进行的对比性毒性评估,对动物标本进行短期和长期健康影响的监测(如老鼠和鱼),对鱼进行雌性激素(繁殖与发展)方面的评估等,确定了再生水的安全性。
表11-1新加坡-NEWater工程出水水质 单位mg/L 水质参数 NEWater 美国环保局/WHO标准 浊度(NTU) <5 5/5 色度(无量纲) <5 15/15 传导性(µs/cm) <200 未明确 pH (无量纲) 7.0-8.5 6.5-8.5 TDS <100 500/1000 TOC <0.5 -/- 总碱度(CaCO3计) <20 -/- 总硬度(CaCO3计) <20 -/- 氨氮 <1.0 -/1.5 氯化物 <20 250/250 氟 <0.5 4/1.5 硝酸盐 <15 -/- 硅 <3 -/- 硫酸盐 <5 250/250 余氯 <2 -/5 三卤甲烷 <0.08 0.08/- 铝 <0.1 0.05-0.2/0.2 钡 <0.1 2/0.7 硼 <0.5 -/0.9 钙 <20 -/- 铜 <0.05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