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59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水回用标准与一级a标
中水回用标准与一级A标将中水分成A、B两类。
其中,A类中水指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的再生水,具备可直接供人口饮用、食品加工、洗浴、冷却、园林绿化等水资源
利用等要求;B类中水指符合《城市再生水利用水质》(GB/T 30973-2014)标准的再生水,可以供工业循环、洗车、环境水体补给、园林
绿化、冲厕等用途。
根据标准要求,A类中水的总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10个/L,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也需达到一定的浓度限值。
此外,水
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等。
B类中水的要求相对较宽松一些,大肠菌群数限值为100个/L,COD和NH3-N限值也有所放宽。
同时,要求中水利用场所与非中水管网系统做好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确保水质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中水回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
通过严格的水质监测和治理措施,确保中水达到再利用的标准,保障
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中水回用水水质指标中水回用是一系统工程,包括污水的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输配水系统、用水技术和监测系统等。
污水处理系统是污水回用的关键,中水能杏因用主要取决于水质是否达到相成的问用水水质标准。
回用水水质首先要满足卫生要求,主要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余氣量、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其次要满足感观要求,其衡量指标有色度、浊度、臭,味等;再次要求水质不会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主要指标有pH值、浊度、溶解性物质和蒸发残渣等。
1.物理性指标一般以感观性状指标为主,包括悬浮物、臭、味、色度、含油量、温度、溶解性固体等。
2.化学指标主要包括硬度、汞、金属与重金属离子、硫化物、氯化物、阴离子合成剂、挥发性酚等。
重金属离子、汞、氯化物大多具有毒理学意义,一般不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可能在生产过程和生活使用中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往往对其含最进行一定的限制,构成了毒理学指标。
3.生物化学指标(1)生化需氧量(BOD)在一定的时间和湿度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呼吸所消耗的氧量间接反映有机物的浓度,单位为mg/L。
(2)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轼化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
(3)总有机碳(TOC)与总需氧量(TOD)通过仪器采用燃烧法来标定水中的有机碳和有机物含量,可与BOD、COD建立对应的定量关系。
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氧量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势必会影响到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严重时使水体缺氧、水质腐败,BOD、COD、TOC、TOD四个指标是反映水污染、污水处理程度和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除上述指标外,还有细菌学指标(反映威胁人体健康的病原体污染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余氯等)及反映在回用过程中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水质指标。
中水回用冲厕标准一、水质要求中水回用冲厕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等。
具体要求如下:1. 水质应满足规定的冲厕用水水质标准。
2. 水质应无色、无味、无臭、无毒,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3. 水质应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能够有效地清洁厕所和卫生器具。
二、水量保证中水回用冲厕的水量应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应保证水压稳定。
具体要求如下:1. 水量应满足厕所使用者的需求,能够保持卫生器具的清洁和舒适。
2. 水压应稳定,能够保证厕所水箱和冲洗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水量和水压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设置。
三、系统设备中水回用冲厕的系统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
具体要求如下:1. 系统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
2. 系统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密封性能,能够保证水质的稳定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系统设备应易于维修和更换,方便使用和维护。
四、水压要求中水回用冲厕的水压应稳定可靠,能够保证厕所水箱和冲洗设备的正常运行。
具体要求如下:1. 水压应稳定,波动范围应控制在±0.02MPa以内。
2. 水压应满足厕所水箱和冲洗设备的正常运行需求,保证冲洗效果和使用舒适度。
3. 水压应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和设置,以满足不同场合和用户的需求。
五、消毒安全中水回用冲厕的水质应经过消毒处理,保证使用安全和卫生。
具体要求如下:1. 水质应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
2. 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消毒效果和使用安全。
3. 水质应进行定期检测和化验,确保水质符合使用要求和相关标准。
4.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卫生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5. 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得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6. 消毒设备和水质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使用安全和卫生。
中水回用规定中水回用规定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中水回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中水回用指的是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再次利用,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市政环卫等用途。
中水回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回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关于中水回用的规定:1.处理要求:中水回用前应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水达到规定的回用标准。
处理过程需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以去除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中水能够安全地再次利用。
2.标准要求:中水回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对于不同用途的回用水,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比如,用于农业灌溉的中水应满足土壤环境水质标准;用于市政环卫的中水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等。
确保回用水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管控要求:中水回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和监测系统,对回用水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中水回用设施和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回用水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4.安全措施:中水回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
中水回用设施与生活用水、饮用水等分开设置,确保回用水与其他水源不发生混合。
同时,加强对回用水源的管理,避免污染源进入中水回用系统。
5.宣传教育:中水回用需要加强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水资源利用知识的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中水回用的认知和支持。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还可以降低水处理成本,减少水污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水回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和投资成本较高、公众对回用水的认知程度不足等。
因此,政府、企业和公众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水回用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水回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保证回用水质量和安全。
加强管理和监测,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宣传教育,是实施中水回用的重要措施。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是怎么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也成为了困扰环保事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中水回用(Reclaimed water)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手段,可以通过再利用已经处理过的废水,实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为了保证中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中水回用管理办法和水质标准。
那么,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分类根据中水回用工程的规模和用途的不同,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园林景观用水标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工业生产用水标准其中,园林景观用水标准是中水回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之一,因此本文将以此为例,介绍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相关内容。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要求外观及感官特征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外观及感官特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无明显异味;•无明显颜色,透明度不低于5m;•总悬浮物不得超过10mg/L;•pH值在6.5~8.5范围内。
生物学指标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生物学指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总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000CFU/mL;•病原微生物标准要求:其中大肠杆菌不得检出,其他肠道致病菌不得超过0个/100mL。
化学指标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化学指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铜、锌、镉、铅、汞、砷等金属元素的浓度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
•氨氮、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等离子体的浓度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
•硬度不得超过400mg/L(以CaCO3计);•CODcr不得超过30mg/L;•BOD5不得超过10mg/L。
中水回用的应用前景中水回用是一种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农业灌溉、市政、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1 总则1.1 为统一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做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资源,又能切实保证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和适用,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1.3 本标准由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1.4 本标准是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地方可以本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地方标准不得宽于本标准或与本标准相抵触;如因特殊情况,宽于本标准时应报建设部批准。
地方标准列入的项目指标,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列入的项目指标,仍执行本标准。
2 水质标准和要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浊度,度105溶解性固体,mg/l12001000悬浮性固体,mg/l105色度,度3030臭无不快感觉无不快感觉ph值6.5~9.06.5~9.0bod5,mg/l1010cod cr,mg/l5050氨氮(以n计),mg/l2010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1.00.5铁,mg/l0.40.4锰,mg/l0.10.1游离余氯,mg/l管网末端水不小于0.2总大肠菌群,个/l332.1 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
2.2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不得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相连。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浅绿色标志,以免误饮、误用。
2.3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杂用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3 水质检验3.1 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
中水回用标准
中水回用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城市污水中残留的水,用于替代淡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技术,可以减少地表水的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中水回用有多种方式,根据污水的处理程度和使用的目的可以实施不同的回用标准。
回用前,应检测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动物病原体、重金属等,并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以确保污水满足回用标准。
针对不同的污水,其回用标准也有所不同。
对于农业废水,一般要求悬浮物和有机物不超过指定的浓度,重金属不超过指定的国家安全标准;对于工业废水,一般要求悬浮物和有机物不超过指定的浓度,重金属不超过指定的国家安全标准,并且要求其对土壤和植物的毒性不超标。
此外,一般还会对回用水的流量、温度、PH值等进行调控,以确保满足回用标准。
比如,采用膜法进行回用时,一般会把污水的pH 值调节到6.5~8.5之间,以确保膜的有效操作。
总之,中水回用的标准是要根据污水的类型和用途而定,以确保安全可靠,有效地利用污水资源。
中水回用标准城市污水的来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用水的过程中,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改变了其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组成,就称为废水和污水。
GB 6816-8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2.1 废水waste 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1.2.5 污水sewage来自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水流中夹带和溶解着许多废弃物质。
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它主要来至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餐饮业、及工厂中的各种生活用水。
其水量和水质具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
它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各种碳水化合物、尿素、氨氮、磷酸盐、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等。
②工业废水:指在工业产生过程中排放的水。
用水中除一小部分被耗去外,绝大多数工业用水仅仅是作为洗涤、冷却、地面冲洗等用。
因此,工业废水中主要夹带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产生反应的中间体,产物或副产物等。
③降水:包括降水或降雪时冲刷地面后进入城市管网的水,它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
其水质,初期雨水中含较多的污染物,但有时PH值较低。
另外,根据本地区管线的施工质量和地下水的水位,必要时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渗流。
第二节、城市污水的性质和成分一、污水的物理性质①水温:对污水的生物、物理、化学处理均有影响,污水的温度一般较原水高,因为在生活、工业或商业的用水过程中往往有热量加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污水的水温变化在10~20℃之间。
② 色度:污水中的色度通常由悬浮态、胶体态和溶解态物质所形成。
一般新鲜的生活污水较清亮,呈灰或黄色,如存放时间较长则显黑色,当然,其它的颜色则由工业废水中的成分所定。
③气味:污水中的气味有助于我们判别污水所处的条件和处理工艺的运行状况。
一般新鲜的生活污水不含有霉味,若有其它气味则说明存在有工业废水或其它特殊的生活污水。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首先,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水污染防
治法》、《水环境标准》等,保证中水回用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应当考虑再利用水的具体用途,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
比如,用于工业生产的再利用水应当符合工业用水的相关标准,而用于农业灌溉的再利用水则应当符合农业灌溉用水的相关标准,以保证再利用水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另外,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应当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水平,保证经过处
理的再利用水能够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在制定水质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合理确定各项水质指标的要求,确保再利用水的水质达标。
此外,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制定还应当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保证中水回用的经
济可行性。
在制定水质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再利用水的成本和效益,合理确定水质标准,不仅保证水质安全,还能够降低中水回用的成本,提高再利用水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再利用水的
具体用途、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保证再利用水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标准,才能够促进中水回用的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