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上4 四季公开课课件2套
- 格式:pptx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64
4四季教学目标1.认识“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
会写“天、四、是”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折文等3个偏旁。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了解四季的特征。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1)识字。
字音方面,三拼音节“尖、说、夏”,翘舌音“说、春”,后鼻音“青、冬”,前鼻音“尖、春、弯”,要注意读准。
“地”是多音字,本课中读轻声,可通过“顽皮地说”这一词组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偏旁有3个,虫字旁可以通过再现以前学过的“虫”字来帮助识记;学习折文时,可以和生字教学相结合,先一起出示“冬、夏”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从而识记该偏旁;学习言字旁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本课中有很多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有的生字可以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如“说”。
有的可以通过观察图片识记,如“尖”,可以提供草芽尖尖的图片,上小下大,就是“尖”;“弯”的字形,可以通过提供弯弯的谷穗的图片,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
再准备软铜丝或细电线,折一折,扭一扭,做动作帮助学生识记。
比较难记的“就”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儿歌第四节时,出示词语“就是”,让学生用“就是”说话,如“我就是小鱼”“这就是我的小书包”“他就是喜欢看书”。
可以借助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来巩固识记,并积累词语,如“春天、尖头、青蛙、冬天、夏天、就是”。
(2)写字。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天”和“是”,说说结构,找找共同点——都有撇、捺,但各自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课件,让学生比较观察,认识“天”的撇、捺书写要舒展平缓,“是”的撇在左下,平捺穿过竖中线。
“四”可以和之前学过的“田、西”作比较,感受结构特点。
然后通过课件演示笔顺,让学生知道全包围结构的字“先里面后封口”的书写规律。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第四课《四季》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季》这首儿歌。
2.理解四季的概念,能够描述四季的特点。
3.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喜欢的季节。
二、教学重难点1.《四季》这首儿歌的学习与教唱。
2.四季的概念及特点的讲解。
3.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
三、教学策略1.利用视觉、听觉、口语等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四季的概念。
2.通过儿歌教唱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
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min课前热身教师唱一首与四季相关的歌曲,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一些特点10min《四季》儿歌学习与教唱教师通过唱歌的方式将歌曲教给学生,并强调歌曲中四季的一些特点20min四季的概念及特点讲解教师通过图片、PPT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定义及各自的特点10min表达喜欢的季节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5min课堂总结教师复习当堂课的重点,并与学生一起通过游戏的方式强化记忆五、教具准备1.《四季》儿歌音频和歌词卡片。
2.四季特点图片、PPT。
3.游戏卡片。
六、课后作业1.听录音模仿老师唱儿歌,要求发音准确。
2.画出自己喜欢的季节的图画,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标题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第四课《四季》部编版课程重点1.《四季》儿歌学习与教唱。
2.四季的概念及特点的讲解。
3.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
课程难点1.《四季》儿歌学习与教唱。
2.四季的概念及特点的讲解。
八、课后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较好。
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唱歌、观看图片等方式,更好地理解了四季这一概念。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可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利用多种媒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乚、乙”和4个偏旁“月、禾、口、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认字和练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时数:二教时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
(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景色)师: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是生机勃勃的夏天,这是枫叶飘飘的秋天,这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师:小朋友们,四季美吗?生齐:美!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研究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教师范读课文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师:好听吗?XXX:好听!师:想不想读读?XXX:想。
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三、初读课文1、师:翻开语文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读准它,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遍。
学生自主读课文。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听?抽一学生读课文。
师:他读谁了吗?评一评。
生1:“说”是翘舌音,他没读准。
师:你能教大家读读吗?学生教人人读。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生2:他的“挺”没读准。
师:应当怎么读?生读。
师:你的后鼻韵母读得真准,教人人读读。
生教大家读。
师:你教的真好!生3:“雪”是三声,他读成了二声。
师:那你读来听听。
生读。
师:你读得真准!刚才你们听得真仔细,不过,老师还是要表扬这个同学。
(用手抚摸刚才读课文的学生的头)他读准了大部分字的音,相信认识生字后,他会读得更好。
师:(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读?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4 四季(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巩固11个二类生字;初步认识诗歌中“小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看图编故事进行说话训练;能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能通过表演,理解词义;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复习生字以及品读课文;难点:在诗歌的学习中培养质疑的习惯,训练说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策略一、激趣导入(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板书“春夏秋冬”四个字,“春夏秋冬合起来就是叫做——”板书课题:四季。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板书2 (齐读课题——2、四季)练习师生问好。
交流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巧妙揭题。
二、读题质疑(二)、果园摘果,认读生字: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师:正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实都成熟了,孩子们,走,老师带着你们到果园去摘苹果吧!”接着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11个红苹果,每个苹果里藏着一个字,让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检验一下孩子们生字的掌握情况,读对了,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孩子们读着、笑着,兴趣昂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齐读生字。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识字关过了后,要转入课文的学习,“看课文动画片”这一环节,在过渡上我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让学生在摘果子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生字。
看课文动画,初步了解整篇课文。
激发学习兴趣。
三、读文释疑(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师问道:“动画片这么好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并且做到读有要求:那就是读的基础——读正确、读通顺当孩子读完后,为了检测孩子读的水平,随机指名四人接力读(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四名同学读过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读水平,发现孩子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于是,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出了配乐范读的环节——“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读后随着学生的回答,讲解小节的概念——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4《四季》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1 教学目标•认识和理解《四季》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四季》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本第四篇课文,通过描述自然中四季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四季的特点和规律。
1.3 适用对象适用于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或公开课教学。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2.1 课前准备1.环境布置:将课堂布置成四季的主题,搭配相应的装饰和背景音乐。
2.教具准备:图片、PPT等辅助教学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变化。
2.2 教学过程2.2.1 导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不同季节里喜欢做的事情,并展示相关图片或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2.2 导学活动教师播放有关四季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2.3 阅读课文教师朗读《四季》这篇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句子,让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2.4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中描述的四季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的美好,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
2.2.5 提高思维能力设置一些与四季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6 综合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四季相关的手工或绘画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四季的理解。
2.3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四季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四季》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自然产生了更加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资源,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4《四季》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