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微球制剂行业深度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46
微球制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英文回答:Current Market Analysis of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ndustr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Introduction: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s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that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se tiny spherical particles, typically ranging in size from 1 to 1000 micrometers, ar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rug delivery, cosmetics, paints, and coating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tatus of th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ndustry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Current Market Status:Th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ubstantia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demand for advanc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benefits of microspher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holds the largest market share due to the rising need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andcontrolled-release formulations. Moreover, the cosmetics industry has also embraced microspheres for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provide unique sensory experiences to consumers.The market is highly competitive, with numerous players operating globally. Some of the key market players include 3M Company, Merck KGaA, Evonik Industries AG, and SABIC. These companies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o develop innovativ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s and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market.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1.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be a major driver for th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market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demand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sustained-release formulations is expected to rise, driven bythe need for improved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reduced side effects.2. Growing applications in cosmetics: The cosmetics industry is anticipated to witness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utilization of microspheres. The incorporation of microspheres in skincare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rovides benefits such as improved texture, enhanced absorption,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active ingredients. This trend is likely to continue as consumers seek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beauty products.3.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th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such as spray drying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will enable the production of microsphere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increased versatility.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will open up new avenues for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4. Focus on sustainable and biodegradable formulations:With the growing emphasis on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 will be an increase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odegradable and eco-friendly microsphere formulations. Biodegradable polymers, such as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and chitosan, are gaining popularity due to their biocompatibility and ability to degrade into non-toxic byproducts. This trend aligns with the global movement towards greener and more sustainable practices.Conclusion:The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s sector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a focus on sustainable formulations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this industry. As more applications and benefits of microspheres are discover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and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for both existing and emerging players.中文回答:微球制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引言:微球制剂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017-2018年微球制剂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11月正文目录1. 为什么单独选择微球制剂作为研究对象? (6)1.1. 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 (6)1.2. 注射用微球作为注射液的新剂型有许多优点 (7)1.3. 微球制剂符合国家医药政策 (9)1.4. 微球制剂壁垒高,竞争格局良好,部分产品收益可媲美创新药 (9)1.5. 微球制剂风险低于创新药 (10)1.6. 国内有相关投资标的值得关注,其中三板企业为圣兆药物(832586.OC) (11)1.6.1. 丽珠集团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可达11亿元 (11)1.6.2. 绿叶制药的微球制剂正试图向美国市场推进 (15)1.6.3. 圣兆药物是国内微球制剂方面的创新企业 (17)1.6.3.1. 圣兆药物简介 (17)1.6.3.2. 圣兆药物微球产品的研发在持续推进 (20)1.6.3.3. 圣兆药物研发主管经验丰富,预计所选产品竞争格局良好 (22)2. 成功的微球产品能创造百亿市值 (22)2.1. 亮丙瑞林微球销售额超120亿元 (24)2.1.1. 艾伯维公司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211亿元人民币 (26)2.1.2. 武田制药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保守估值在233亿元人民币 (28)2.2. 易普森公司曲普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80亿元人民币 (30)2.3. 诺华公司奥曲肽微球产品估值达387亿元人民币 (32)2.4. 强生公司利培酮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256亿元人民币 (34)2.5. 阿斯利康公司艾塞那肽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115亿元人民币 (36)2.6. Alkermes公司因为技术合作优势拥有较高估值溢价 (38)3. 微球制剂的风险提示 (41)3.1. 微球产品也有缺点 (41)3.2. 微球制剂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 (41)3.3. 产品若不能成功对公司估值影响极大 (42)3.4. 微球并非长效缓释制剂的单一解决方案 (43)4. 总结及展望 (44)图目录图1:蒲地蓝各剂型产品生产厂家 (6)图2:蒲地蓝口服液销售额 (7)图3:40-µm PLGA形态示例 (8)图4:微球示例 (8)图5:几大代表型企业的重要微球产品销售额比较 (10)图6:以FDA数据为例,创新药从临床I期到最终获批的概率仅约9.6% (11)图7:丽珠集团贝依的收入及增速 (12)图8:丽珠集团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3)图9:丽珠集团历年收入及增速 (13)图10:丽珠集团历年净利及增速 (14)图11:丽珠集团净利率与毛利率 (14)图12:绿叶制药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5)图13:绿叶制药历年收入及增速 (16)图14:绿叶制药历年净利及增速 (16)图15:绿叶制药净利率与毛利率 (17)图16:圣兆药物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8)图17:圣兆药物历年收入及增速 (19)图18:圣兆药物历年净利波动较大 (19)图19:圣兆药物净利率与毛利率 (20)图20:亮丙瑞林产品结构式 (25)图21:武田制药LEUPLIN产品展示 (25)图22:雅培公司的Lupron销售额及增速 (27)图23:艾伯维公司的Lupron销售额及增速 (28)图24:武田制药Leuplin等产品的销售额及增速(2016A) (29)图25:武田制药14年产品结构估算 (29)图26:曲普瑞林结构式 (30)图27:Decapeptyl产品展示 (31)图28:易普森公司Decapeptyl的销售额(百万美元) (31)图29:奥曲肽结构式 (32)图30:Sandostatin产品展示 (33)图31:诺华公司Sandostatin销售额及增速 (33)图32:利培酮结构式 (34)图33:Risperdal Consta产品展示 (35)图34:强生公司的Risperdal Consta销售额及增速 (35)图35:艾塞那肽结构模型 (36)图36:Bydureon产品展示 (37)图37:阿斯利康公司Bydureon销售额及增速 (37)图38:纳曲酮结构模型 (38)图39:Vivitrol产品展示 (38)图40:Alkermes公司Vivitrol的销售额及增速 (39)图41:Alkermes公司Risperdal Consta使用权收入及增速 (40)图42:Alkermes公司Bydureon使用权收入及增速 (40)图43:罗氏公司的Nutropin销售额(百万美元) (42)图44:Praecis公司的市值及EBITDA (42)图45:长效注射剂释药机制分类 (43)表目录表1:丽珠集团贝依估值可达11亿元 (12)表2:丽珠集团财务及估值一览 (14)表3:绿叶制药财务及估值一览 (17)表4:目前圣兆药物前十大股东情况 (18)表5:圣兆药物财务及估值一览 (20)表6:公司S1项目进展 (21)表7:公司S3项目进展 (21)表8:公司B01A项目进展 (21)表9:长效缓释制剂上市和在研厂家格局(2015年) (22)表10:全球主要微球制剂一览 (23)表11:其他重要微球制剂概览 (24)表12:亮丙瑞林微球制剂一览 (26)表13:主要厂家亮丙瑞林微球销售额长年稳定在18亿元水平 (26)表14:雅培Lupron的销售额及估值 (27)表15:艾伯维Lupron的估值 (28)表16:武田制药Leuplin的估值 (30)表17:易普森公司Decapeptyl的估值 (31)表18:诺华公司Sandostatin估值 (34)表19:强生公司的Risperdal Consta估值 (36)表20:阿斯利康公司Bydureon的估值 (37)表21:Alkermes公司Vivitrol的估值 (39)表22:Alkermes公司使用权收入等业务的估值 (41)1. 为什么单独选择微球制剂作为研究对象?1.1. 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剂型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值得投资者关注。
2018年新型制剂微球脂质体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新型注射制剂兴起,关注微球和脂质体 (6)1、剂型是药物的表现形式,注射剂型独具优势 (6)2、传统注射制剂存在诸多缺陷,新型注射制剂应运而生 (7)3、关注进展最快的注射用微球和脂质体 (9)(1)微球:长效化优势明显,市场表现较好,技术壁垒较高 (9)①微球制剂长效化优势明显,上市后取代普通制剂,市场份额可超50% (9)②微球主要用于多肽类药物,近些年多肽药物发展迅速,微球制剂市场空间广阔 (12)③微球制剂产业化技术壁垒较高,研发成本高昂,研发周期长,竞争格局良好13(2)脂质体:靶向性好,抗肿瘤药物前景广阔,技术壁垒较高 (15)①脂质体作为药物运载体,靶向性强,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可降低药物副作用 (15)②脂质体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迅速,前景广阔 (17)③脂质体工业化生产较难,技术壁垒较高,竞争格局良好 (18)二、全球注射微球脂质体的崛起之路 (19)1、三十余年的发展,全球注射微球脂质体市场稳步增长 (19)2、回溯全球90年代制剂发展,探寻微球脂质体的崛起原因 (21)(1)技术端:制剂水平的进步和相关技术突破 (21)(2)政策端:专利法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政策鼓励剂型创新 (24)(3)需求端:全球疾病谱变化,肿瘤等慢性病患者人数增加 (26)三、国内外代差明显,三大因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7)1、微球脂质体处于起步阶段,销售额增长迅速 (27)2、“技术+政策+需求”三因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9)(1)技术端:技术已有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29)(2)政策端:支持制剂创新,鼓励脂质体、微球等高端制剂 (30)(3)需求端: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慢病人口的增加 (31)3、多因素驱动我国2025年微球脂质体市场空间近280亿元 (32)四、全球巨头领先,国内竞争格局良好 (33)1、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巨头主导 (33)2、我国微球制剂以进口为主,国产产品仅丽珠、博恩特 (33)3、我国脂质体以三大品种为主,绿叶制药凭借紫杉醇脂质体占主导地位 .. 35五、相关企业简况 (36)1、丽珠集团:国产微球市占率第一 (36)2、博恩特:国内首仿微球制剂 (37)3、绿叶制药:“脂质体+微球”相辅相成 (38)4、石药集团:脂质体质量优势明显 (39)5、常州金远:脂质体在研管线丰富 (41)6、北京泰德:靶向药物技术领先 (42)7、圣兆药物:微球技术国内领先 (43)新型注射制剂兴起,关注微球和脂质体。
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王玉静;孙秀芝;徐丽;洪燕龙【摘要】本文对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对微球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等进行阐述。
结果表明,微球制剂需要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制备,其具有缓释、控释和靶向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名称】《生物化工》【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微球制剂;PLGA;制备方法;质量指标【作者】王玉静;孙秀芝;徐丽;洪燕龙【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近年来,药物研究深入开展,有相当一部分的新剂型涌现在了药剂领域,譬如控释制剂、缓释制剂、靶向制剂等,这些新剂型在研究领域、治疗领域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如微球、脂质体、纳米粒等微粒分散体系[1]。
其中有一种新型的制备工艺技术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即微球技术。
其能调节、控制药品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度,从而起到缓释或控释等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而且还能保护诸如多肽类、蛋白质等药物不受破坏或减少破坏,大大减少病人的给药次数,减少药物的刺激作用。
现在关于微球技术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很多微球产品目前已经上市,如美国Alkermes Inc生产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日本武田公司生产的亮丙瑞林微球、Novartis Pharm生产的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等。
1.1 概述微球(Microrspheres)是一种粒径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载了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微小球状聚合物。
药物分子分散或者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中。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分为天然的、半合成的、合成的几类。
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的包括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等聚酯类高分子材料[2,3]。
2017年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行业展望: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看好制剂及服务龙头 (9)1.1、行业企稳,新医保带来增量预期 (9)1.2、子行业结构性分化,看好优质药品与服务 (11)2、政策展望:药审改革全面推进,强者恒强正在演绎 (12)2.1、药审改革全面推进,逐步形成高效体系 (13)2.2、优先审评迅速落地,优质药品加速上市 (17)2.3、一致性评价加速行业整合 (23)3、医保展望:目录调整在即,优质药品迎来新增量 (26)3.1、公布在即,坚定看好特效药及临床急需用药,中药看好口服制剂 (26)3.2、招标进程过半,新医保产品仍有机会 (29)4、化学制剂:龙头持续发力 (30)4.1、创新药市场:龙头企业领航,创新多点开花 (31)4.1.1、恒瑞医药:创新出口齐发力 (35)4.1.2、亿帆医药:估值最低的创新药标的 (36)4.2、仿制药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37)4.2.1、我国仿制药市场集中度低 (38)4.2.2、龙头企业加速布局,集中度提升是确定趋势 (41)4.2.3、丽珠集团:专科制剂稳健增长,单抗打造重磅集群 (41)4.2.4、华海药业:有望成为国产品牌仿制药龙头 (43)4.2.5、恩华药业:精麻龙头再起航 (45)5、中药:整体承压,重点关注配方颗粒等结构性机会 (46)5.1、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逐步放开,历史性机遇或将来临 (47)5.1.1、中药配方颗粒有效解决饮片痛点 (47)5.1.2、政策放开在即,想象空间可期 (48)5.1.3、试点企业跑马圈地,各省地头蛇摩拳擦掌 (49)5.2、OTC 行业整合加速,品牌企业价值凸显 (49)5.2.1、同仁堂:深挖品牌价值,纵向延伸开发新产品 (50)5.2.2、华润三九:通过持续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52)5.3、医保目录调整在即,口服中成药将迎结构性机会 (53)6、医疗器械:紧抓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54)6.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广阔发展前景 (54)6.2、国家政策鼓励器械国产化与进口替代 (56)6.3、同时关注龙头公司的平台优势 (58)7、医药流通行业策略 (59)7.1、医药流通是连接生物医药行业上下游的桥梁 (59)7.1.1、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功能是为上下游配送与融资 (60)7.1.2、医药流通行业增速放缓,有利于集中度提升 (62)7.2、国家“营改增+两票制”改革加速行业整合 (63)7.3、流通企业专业化成为行业确定趋势 (65)7.4、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发展专业化服务能力是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 (66)8、医疗服务:静待医院资产证券化 (69)8.1、医疗服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69)8.1.1、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医疗服务是医改深水区 (70)8.1.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严重 (70)8.1.3、医院资产负债率逐年提升,有望引入社会资本缓解融资需求 (71)8.2、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医疗服务领域 (72)8.3、关注医疗服务产业发展趋势的连锁专科领域 (72)8.4、医疗 PPP 已见萌芽,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73)图表目录图表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支规模 (9)图表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支规模 (9)图表 3:新农合收支规模 (10)图表 4:商业健康保险快速成长 (10)图表 5:医药制造业收入及增速 (11)图表 6:医药制造业利润及增速 (11)图表 7:2015 年以来,药审改革持续发力 (13)图表 8:CDE 评审人员增加至 245 人 (14)图表 9:主审人员牵头,强调专业分工 (14)图表 10:44 号文发布前后 15 个月临床试验批准数量对比 (15)图表 11:CDE 历年审批及积压批件的数量 (15)图表 12:创新药审评周期缩短 5 倍 (16)图表 13:仿制药审评周期缩短 6 倍 (16)图表 14:2016 年拟纳入优先审评的品种分类(按批次) (19)图表 15:2016 年拟纳入优先审评的品种分类(按总量) (19)图表 16:创新品种中,国产 vs 国外(2016) (20)图表 17:仿制品种中,国产 vs 国外(2016) (20)图表 18:拟纳入优先审评的国内制药企业(2016) (20)图表 19:优先审评中获益的国外原研企业(2016) (21)图表 20:2016 年入围优先审评的品种(按适应症) (21)图表 21:提高质量标准,一致性评价加速行业整合 (24)图表 22: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流程示意图 (24)图表 23:药学一致是药效一致的重要基础 (25)图表 24:一致性评价的壁垒 (26)图表 25:医保目录调整时间表 (27)图表 26:医保目录历次调整,品种数量递增 (27)图表 27:恩必普进入医保后销售快速增长 (27)图表 28:招标进展全景图 (29)图表 29:行业洗牌中,拥有优质药品的企业剩者为王 (30)图表 30:FDA 批准上市的创新药(2010-2015) (31)图表 31:CFDA 批准上市的创新药(2010-11M16) (31)图表 32:我国创新产品销售增速快 (32)图表 33:我国成为亚洲新药研发企业数目最多的国家(2015) (32)图表 34:国内创新研发管线领先的制药企业(2010-11M2016) (33)图表 35:埃克替尼销售额 (34)图表 36:康柏西普销售额 (34)图表 37:出口制剂海外销售快速增长 (35)图表 38:多个品牌仿制药样本医院销售逐年递增 (36)图表 39:健能隆两大创新技术平台 (37)图表 40:美国仿制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增 (38)图表 41:美国仿制药处方占比量高达 88% (38)图表 42:美国 Top10 仿制药企占据 64%市场份额(2014) (39)图表 43:我国 Top10 仿制药企占据 5%市场份额(2015) (39)图表 44:罗氏利妥昔单抗垄断国内市场 (39)图表 45:甲硝唑在样本医院市场份额(3Q16) (40)图表 46:国内 3.1 类仿制药品管线领先的企业(2010-11M2016) (41)图表 47:公司分类营业收入 (42)图表 48:核心专科制剂营收占比(2015) (42)图表 49:主要制剂产品样本医院销售增速情况 (42)图表 50:近年来获批及新申报 ANDA (44)图表 51:产品覆盖美国主流销售终端 (44)图表 52:公司业务分类收入占比(2015) (45)图表 53:老牌品种稳健增长(依托咪酯) (45)图表 54:弹性品种迅速放量(右美托咪定) (46)图表 55: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空间广阔 (47)图表 56:我国 OTC 市场规模 2015 年已经超过 2000 亿(中药占比近 50%) (50)图表 57: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延伸将“同仁堂”品牌弘扬光大 (50)图表 58:部分品牌中药都在不断延展自身的品牌边界 (51)图表 59:华润三九通过不断收购推动公司持续成长 (52)图表 60:医保目录历次调整后的品种数量 (53)图表 61:2010-2015 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54)图表 62: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宏观因素动力 (54)图表 63:2013 年全球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支出比较 (55)图表 64:全球医疗器械与处方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56)图表 65:我国疫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流通模式 (60)图表 66:我国典型分销成本结构 (60)图表 67:2015 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 (61)图表 68:2015 年美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 (62)图表 69:2006-2015 年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和增速 (62)图表 70:2010-2015 年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毛利率、费用率和净利率 (63)图表 71:“两票制”改革前后示意图 (64)图表 72:2006 年至今麦克森公司的股价、毛利率和重大收购重组事件 (66)图表 73:医药流通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的正反馈闭环 (67)图表 74:2010-2014 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及增速 (69)图表 75:各国医疗卫生支出与 GDP 之比 (69)图表 76:2005-2015 年各级医院就诊人次及二三级医院就诊人次占比 (70)图表 77:2005-2014 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资产负债率 (71)图表 78:政府办医疗机构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十个省份 (71)图表 79:医疗服务个科室(细分领域)发展潜力及盈利性比较 (73)图表 80:医疗 PPP 拥有多种模式,社会资本承担的风险随参与度增加 (73)表格 1:上市公司各子行业净利润增速(%) (12)表格 2:关键政策及要点明细 (13)表格 3:CDE 按计划逐步解决积压批件 (17)表格 4:优先审评的药品范围 (17)表格 5:优先审评审批大大缩短评审周期 (18)表格 6:部分拟纳入优先审评的重磅抗肿瘤药(2016) (22)表格 7:部分拟纳入优先审评的主题性药物(2016) (22)表格 8:部分拟纳入优先审评的潜力抗丙肝药(2016) (23)表格 9:部分拟纳入优先审评的重磅首仿(2016) (23)表格 10:2016 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调整主要方案 (28)表格 11:上市公司潜在进保品种 (28)表格 12:各地招标进展详情 (29)表格 13:有望受益于新医保目录的创新药 (34)表格 14:恒瑞创新产品梯队(列举代表性产品) (35)表格 15:健能隆的创新产品梯队 (37)表格 16:2016-2020 年到期重磅专利的国内申报情况 (40)表格 17:丽珠单抗在研产品进展 (43)表格 18:配方颗粒与超微饮片是对传统饮片的剂型改良 (47)表格 19: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即将迎来政策开放 (48)表格 20:中药配方颗粒原 6 家试点企业 (49)表格 21:近两年诸多企业布局中药配方颗粒行业 (49)表格 22:“999”是中国 OTC 市场实力品牌 (52)表格 23:医保目录调整受益的中药上市公司及品种汇总 (53)表格 24:2015-2016 年医疗器械重点产业政策梳理 (57)表格 25:医疗器械进口替代领域及国内龙头企业情况 (58)表格 26:医疗器械与制药行业的比较 (59)表格 27: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分类与对比 (59)表格 28:“营改增+两票制”改革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 (64)表格 29:目前我国各省“两票制”推行情况 (64)表格 30:麦克森公司目前的业务情况 (65)表格 31:医药流通上市公司发展情况统计 (66)表格 32:医药流通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和盈利预测汇总 (68)表格 33:我国医改目标和路线 (70)表格 34: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文件 (72)表格 35:具有长期医院管理经验的公司汇总 (74)1、行业展望: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看好制剂及服务龙头1.1、行业企稳,新医保带来增量预期2016 年前三季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收入 9266 亿元,同比增长 14.8%,医保 支出 7341 亿元,同比增长 12.9%,相对收支失衡的趋势略有好转。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新型制剂实现老药新用,未来新药研发新趋势 (7)新型制剂:老药新用 (7)国内外新型制剂研发代差明显,国家政策积极支持新型制剂开发 (15)新型制剂致力于开发长效、缓控释、靶向药物 (15)蛋白制剂之PEG(聚乙二醇)化修饰 (16)蛋白制剂之融合蛋白修饰 (37)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 (47)载体药物之微球化制剂 (52)载体药物之脂质体 (63)其他载体制剂 (73)纳米晶体药物(nanocrystals) (73)布局新型制剂企业 (76)恒瑞医药:长效蛋白制剂、ADC药物、载体药物全面布局 (76)长春高新:国内唯一上市长效生长激素的企业 (77)康弘药业:唯一上市国产抗VEGF眼用药(康柏西普)的企业 (78)三生制药:益赛普进入医保乙类有望进一步进口替代 (79)丽珠集团:国产亮丙瑞林微球竞争格局良好,多个微球产品在研 (79)绿叶制药:唯一上市紫杉醇脂质体企业,多个脂质体和微球产品有望上市 (80)石药集团:国内首个上市长效粒细胞落刺激因子,白蛋白紫杉醇有望2018年上市 . 81图目录图1:药物剂型的分类 (7)图2:载体粒子的潜在优势 (10)图3:载体粒子的潜在用途 (10)图4:纳米制剂的靶向作用形式 (12)图5: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作用示意图 (12)图6:新化学实体、生物药和新剂型从临床I期到上市各阶段成功率 (13)图7:2004-2013年FDA批准的新药情况 (14)图8:2004-2015年FDA批准的新药类别和数量3% (14)图9:PEG化药物的优势 (17)图10:2016年海外上市的rhG-CSF销售占比情况 (19)图11:2002-2016年Amgen的rhG-CSF的销售额(亿美元) (19)图12:2005-2016年PDB样本市场中rhG-CSF的销售额亿元) (20)图13:2016年PDB样本市场中rhG-CSF 销售额TOP10企业市场规模(亿元). 20 图14:2012-2016年PDB样本市场中长效rhG-CSF的销售额(亿元) (21)图15:生长激素各剂型发展历史 (23)图16:生长激素各类剂型优势 (23)图17:国内生长激素各企业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26)图18:国内生长激素各剂型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26)图19:各企业粉针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27)图20:2010-2016年全球干扰素市场规模(亿美元) (31)图21:2016年各干扰素剂型市场规模占比 (31)图22:抗丙肝药物发展历史 (32)图23:各抗丙肝药物持续应答率 (32)图24: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35)图25:干扰素α-2a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35)图26:干扰素α-2b普通制剂和长效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36)图27:各企业长效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36)图28:融合蛋白药物结构 (38)图29:依那西普及其类似物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40)图30:依那西普及其类似物国内各公司市占率 (40)图31:国内主要TNF-α抑制剂产品 (42)图32:治疗W- AMD的药物上市情况 (43)图33:全球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亿美元) (44)图34:2014-2016年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44)图35: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国内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46)图36:ADC药物结构图 (47)图37:2014-2016 年Adcetris全球销售情况(亿美元) (49)图38:2014-2016 年Kadcyla全球销售情况(亿美元) (49)图39:微球制剂药物释放过程 (53)图40:2011-2016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微球产品市场规模(亿美元) (54)图41:国内微球各产品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55)图42:各企业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57)图43:各企业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样本市场规模增速 (57)图44:2012-2017Q1各企业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样本市场市占 (58)图45:2008-2017年各企业亮丙瑞林微球中标均价(元率 /3.75mg) (58)图46:2012-2017Q1曲普瑞林样本市场和微球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59)图47:利培酮整体和微球制剂PDB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60)图48:奥曲肽整体样本市场和微球制剂样本市场规模 (62)图49:各企业奥曲肽制剂市占率 (62)图50:脂质体结构示意图 (64)图51:Doxil全球销售额(亿美元) (66)图52:盐酸多柔比星整体样本市场和脂质体样本市场(亿元) (68)图53:各公司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市占率 (68)图54:紫杉醇各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70)图55:Abraxane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70)图56:两性霉素B脂质体整体和微球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72)图57:各公司两性霉素B脂质体市占率 (72)图58:1973-2015年FDA申报的纳米晶体 (74)图59:1973-2015年FDA申报的纳米晶体的给药途径 (75)图60:1973-2015年FDA申报的纳米晶体的治疗方向 (75)表目录表1:各典型剂型主要构成和特点 (9)表2:化合物新药、新型制剂新药及仿制药的研发情况对比 (13)表3:全球知名制剂改良产品 (15)表4:长效蛋白构造的修饰和工程化技术一览 (16)表5:FDA获批的PEG化药物(不包括脂质体) (17)表6:临床各阶段的PEG化药物 (18)表7:国内PEG化主要产品上市和临床进展情况 (18)表8:国内长效rhG-CSF研发第一梯队企业 (21)表9:长效生长激素研发现状 (25)表10:生长激素各剂型品规和中标价格 (26)表11:2017 年生长激素粉剂各企业招标情况 (28)表12:2017 年生长激素水剂各企业招标情况 (28)表13:长效生长激素招标情况 (29)表14:FDA批准的干扰素 (29)表15:目前抗丙肝病毒药物主流用药 (33)表16:2022年TOP10抗丙肝病毒药物 (33)表17: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 (34)表18:国内抗丙肝病毒药物申报情况 (34)表19:国内长效干扰素α-2b平均中标价 (37)表20:国内长效干扰素临床进展情况 (37)表21:全球上市的Fc融合蛋白药物 (39)表22:国内上市的依那西普及其类似物中标价 (41)表23:国内主要TNF-α抑制剂产品对比 (42)表24:治疗W- AMD药物情况对比 (44)表25:康柏西普国内在研情况 (47)表26:海外已上市的ADC药物 (48)表27:目前在临床各阶段的ADC药物 (50)表28:国内在研的ADC新药 (52)表29:FDA批准的注射微球 (53)表30:国内微球产品在研品种 (56)表31:国内上市的曲普瑞林普通制剂和微球制剂 (59)表32: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研发进展 (59)表33:国内利培酮各种制剂类型 (60)表34:国内利培酮微球研发进展 (61)表35:国内奥曲肽各制剂招标情况 (63)表36:海外上市的脂质体制剂 (64)表37:国内上市的脂质体 (65)表38:国内在研的脂质体 (65)表39:Doxil 和阿霉素在临床III期乳腺癌病人中引起的心 (66)表40:国内上市的盐酸多柔比星各制剂招标情况 (67)表41:紫杉醇各制剂品规和招标情况 (69)表42: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研情况 (71)表43:两性霉素B各品规和招标情况 (72)表44:已经上市抗肿瘤纳米制剂 (73)表45:其他纳米制剂在研 (73)表46:上市的纳米晶体药物 (76)表47:恒瑞医药在研创新型制剂 (77)表48:长春高新在研创新型制剂 (78)表49:丽珠集团在研创新型制剂 (80)表50:绿叶制药在研创新型制剂 (81)表51:绿叶制药在美国的制剂在研管线 (81)表52:石药集团在研创新型制剂 (82)新型制剂实现老药新用,未来新药研发新趋势新型制剂:老药新用传统的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膏剂、粉剂、栓剂、涂剂等,新型制剂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和高分子材料或聚合物,将药物分散在结构特殊的体系中,从而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组织分布,达到提高药效的作用。
2017年医药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规则变化引领行业变革,研发洗牌重构医药新常态 (7)1.1、现状:大而不强,多有乱象 (7)1.2、理想:合理、公正、规范,美丽新世界需要政策引导 (10)1.2.1、药品分类办法颠覆新药定义:“全球新”,才是真的“新” (11)1.2.2、新药审批审评:严格标准、加快速度 (12)1.2.3、一致性评价:为医药支付标准铺路,进口替代的大机会 (16)1.2.4、MAH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细化分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18)1.3、总结:注重研发、注重质量的公司将脱颖而出 (21)2、变革已经拉开大幕 (21)2.1、医药工业:风雨前的宁静 (23)2.1.1、医保筹资增速回暖,招标节奏较慢 (24)2.1.2、化学制剂:依旧保持稳定增速,传统普药出现一定的好转迹象 (33)2.1.3、生物药:表现较 2015 年有所提升 (34)2.1.4、中药:收入基本持平,利润大幅提升 (35)2.1.5、医疗器械: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共同贡献 (36)2.1.6、原料药:表现活跃的一年 (37)2.2、医药商业:16 年政策变化的重点领域,大势趋向整合-200% (38)2.2.1、医药流通:两票制+营改增+新版 GSP 催生新一轮整合潮 (39)2.2.2、连锁药店:行业龙头推动行业并购整合 (39)2.3、医疗服务 (41)3、2017 年会发生什么? (42)3.1、经营层面,行业整体承压 (42)3.1.1、16 年医保筹资增速再次下滑,影响 17 年收入预期 (43)3.1.2、17 年招标节奏将会加快,药品价格面临压力 (43)3.2、供给-流通-使用/报销,新政渐次推进 (44)3.3、医保支付标准出台,重立游戏规则 (45)3.4、医保目录调整:入选品种迎来放量机会 (46)4、投资分析 (51)4.1、关注主线 (52)4.1.1、医保支付标准:利好高质量仿制药、国产创新药 (52)4.1.2、医保目录调整相关受益公司 (53)4.1.3、国际化的积极参与者 (54)4.2、其它应关注的机会 (54)4.2.1、医药流通整合 (54)4.2.2、积极布局基层渠道的公司:受益于分级诊疗和两保合一/三保合一 (55)4.2.3、中药饮片、配方颗粒 (55)4.3、风险提示 (56)图表目录图表 1:2002-2015 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7)图表 2:2012-2015 我国药审中心接受注册申请的药品数量 (9)图表 3:2015 年下半年以来药品研发领域的政策变化 (11)图表 4:自查核查涉及的相关品种 (12)图表 5:审批改革时间轴 (14)图表 6:自查核查的处理结果(截止 2016 年 9 月) (15)图表 7:待审申报的积压数量大幅减少 (16)图表 8: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时间轴 (17)图表 9:日本 2005 年前的药品许可管理流程 (19)图表 10:日本施行 MAH 制度后的药品许可管理流程 (19)图表 11:“生产文号”和“MAH”的差别 (19)表格 5:MAH 制度引入后对日本制药企业的影响 (20)图表 12:2006-2016 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及增速 (22)图表 13:2006-2016 年医药制造业营业利润及增速 (22)图表 14:2010-2016 医药板块整体的收入、扣非净利润情况 (22)图表 15:2010-2016 年医药工业板块分季度收入、扣非净利润增速情况 (23)图表 16:中国卫生费用支出结构(2014 年) (24)图表 17:2010-2015 年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支出与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对比情况 (25)图表 18:医保支出增速与医药行业收入 (25)图表 19:医保支出增速和当年收入增速的相关情况 (26)图表 20:医保支出增速和上一年收入增速的相关情况 (26)图表 21:城镇职工+居民(不含新农合,但包含两保合一后的城乡居民)基金单季变化情况 (29)图表 22:政府办公立医院医疗和药品收入增速趋势 (29)图表 23:政府办公立医院医疗和药品支出增速趋势 (30)图表 24:2010-2015 年我国医药行业利润与招标省份的关系 (31)图表 25:医保收入、支出及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增速情况 (32)图表 26:医药上市公司和医药工业的整体增速差逐步拉大 (32)图表 27:化学制剂板块营业收入分季度表现 (33)图表 28:化学制剂板块净利润分季度表现 (33)图表 29:2010-2016 年生物制药板块营业收入分季度表现 (34)图表 30:2010-2016 年生物制药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季度表现 (35)图表 31:2010-2016 年中药板块营业收入分季度表现 (35)图表 32:2010-2016 年中药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季度表现 (35)图表 33:2010-2016 年医疗器械板块营业收入分季度表现 (36)图表 34:2010-2016 年医疗器械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季度表现 (37)图表 35:2010-2016 年原料药板块营收分季度表现 (37)图表 36:2010-2016 年原料药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季度表现 (38)图表 37:近年来医药商业营业收入及扣非净利润增速情况 (39)图表 38:医疗服务板块单季度业绩增速表现(2014Q3-2016Q3) (41)图表 39:2012-2016 年医保筹资增速 (43)图表 40:2010-2015 年正大天晴恩替卡韦的销量及增速 (50)图表 41:2009-2013 年信立泰样本医院氯吡格雷的销量及增速 (51)图表 42:2010 年以来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品的获批数量 (53)表格 1:2012-2013 年化药各审评通道启动审评速度较慢 (9)表格 3:上市公司列入优先审评的品种 (14)表格 4:一致性评价为 CRO 公司带来的市场增量 (17)表格 6:上海市已申请参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品种名单(2016 年第一批) (20)表格 7:2012-2016 年样本医院、医药工业、医药上市公司、医保的增速情况 (27)表格 8:连锁药店板块重点公司 2016Q3 表现解读 (40)表格 9: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近年来门店数目变化 (40)表格10:近两年各省招标情况及2017 年各省招标情况预测 (43)表格 11:按地方医保增补数量筛选出的可能列入品种及相关公司 (46)表格 12: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及相关公司 (48)表格 13:综合考虑各方面受益因素的具体受益公司详情 (49)报告正文1、规则变化引领行业变革,研发洗牌重构医药新常态1.1、现状:大而不强,多有乱象过去30 年,中国医药业的发展不可谓不快。
2017年医药微球制剂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看好微球制剂前景 (4)1、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 (4)2、注射用微球作为注射液的新剂型有许多优点 (5)3、微球制剂符合国家医药政策 (6)4、微球制剂壁垒高,竞争格局良好,部分产品收益可媲美创新药 (7)5、微球制剂风险低于创新药 (8)6、国内相关企业 (9)(1)丽珠集团: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可达11亿元 (9)(2)绿叶制药:微球制剂正试图向美国市场推进 (10)(3)圣兆药物:国内微球制剂方面的创新企业 (12)二、成功的微球产品能创造百亿市值 (15)1、亮丙瑞林微球销售额超120亿元 (17)(1)艾伯维公司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211亿元人民币 (19)(2)武田制药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保守估值在233亿元人民币 (20)2、易普森公司曲普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80亿元人民币 (22)3、诺华公司奥曲肽微球产品估值达387亿元人民币 (23)4、强生公司利培酮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256亿元人民币 (25)5、阿斯利康公司艾塞那肽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115亿元人民币 (26)6、Alkermes 公司因为技术合作优势拥有较高估值溢价 (27)三、微球制剂最主要风险 (29)1、微球产品的缺点 (29)2、微球制剂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 (30)3、产品若不能成功对公司估值影响极大 (30)4、微球并非长效缓释制剂的单一解决方案 (31)四、总结及展望 (32)微球制剂优势显著:微球注射剂能显著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的顺应性。
以纳曲酮为例:使用普通片剂,须每日口服40mg~50mg,并至少持续使用半年;而纳曲酮微球只需一个月注射一次。
更重要的是一些微球制剂能够保护药物——特别是多肽、蛋白药物,防止其在体内过早降解;在精神药品领域微球制剂还能防止药品的滥用。
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微球制剂风险低于创新药:传统制剂因为剂型不同,最终销量会有很大差异;以蒲地蓝为例,口服液剂型单品的年销售额已超20亿元,而其他剂型(如:片剂、胶囊剂)产品的销售额远非一个量级。
微球制剂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微球制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它可以将药物封装在微小的球体中,通过不同的释放机制来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定时释放或靶向释放。
这种制剂形式具有许多优点,如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剂量频率、降低剂量波动等。
微球制剂在医药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因此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本报告将对微球制剂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趋势、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行业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可靠的市场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概述部分,将对微球制剂市场进行简要介绍,引出本篇报告的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篇报告的结构和各部分内容安排,使读者对报告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报告的撰写目的,以及对读者的指导意义。
总结部分将简要概括本篇报告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
正文部分包括微球制剂介绍、微球制剂市场规模分析和微球制剂市场趋势分析。
微球制剂介绍将介绍微球制剂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为读者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
微球制剂市场规模分析将对市场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主要参与者等内容。
微球制剂市场趋势分析将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未来预测进行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包括市场发展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和建议与展望。
市场发展前景展望将对微球制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竞争格局分析将对市场主要参与者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和评价。
建议与展望部分将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微球制剂市场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微球制剂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市场参考。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微球制剂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为其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和指导。
2017-2018年微球制剂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11月正文目录1. 为什么单独选择微球制剂作为研究对象? (6)1.1. 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 (6)1.2. 注射用微球作为注射液的新剂型有许多优点 (7)1.3. 微球制剂符合国家医药政策 (9)1.4. 微球制剂壁垒高,竞争格局良好,部分产品收益可媲美创新药 (9)1.5. 微球制剂风险低于创新药 (10)1.6. 国内有相关投资标的值得关注,其中三板企业为圣兆药物(832586.OC) (11)1.6.1. 丽珠集团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可达11亿元 (11)1.6.2. 绿叶制药的微球制剂正试图向美国市场推进 (15)1.6.3. 圣兆药物是国内微球制剂方面的创新企业 (17)1.6.3.1. 圣兆药物简介 (17)1.6.3.2. 圣兆药物微球产品的研发在持续推进 (21)1.6.3.3. 圣兆药物研发主管经验丰富,预计所选产品竞争格局良好 (22)2. 成功的微球产品能创造百亿市值 (23)2.1. 亮丙瑞林微球销售额超120亿元 (24)2.1.1. 艾伯维公司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211亿元人民币 (27)2.1.2. 武田制药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保守估值在233亿元人民币 (29)2.2. 易普森公司曲普瑞林微球产品估值达80亿元人民币 (30)2.3. 诺华公司奥曲肽微球产品估值达387亿元人民币 (32)2.4. 强生公司利培酮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256亿元人民币 (34)2.5. 阿斯利康公司艾塞那肽微球产品对应估值达115亿元人民币 (36)2.6. Alkermes公司因为技术合作优势拥有较高估值溢价 (38)3. 微球制剂的风险提示 (42)3.1. 微球产品也有缺点 (42)3.2. 微球制剂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 (42)3.3. 产品若不能成功对公司估值影响极大 (43)3.4. 微球并非长效缓释制剂的单一解决方案 (43)4. 总结及展望 (45)图目录图1:蒲地蓝各剂型产品生产厂家 (6)图2:蒲地蓝口服液销售额 (7)图3:40-µm PLGA形态示例 (8)图4:微球示例 (8)图5:几大代表型企业的重要微球产品销售额比较 (10)图6:以FDA数据为例,创新药从临床I期到最终获批的概率仅约9.6% . 11 图7:丽珠集团贝依的收入及增速 (12)图8:丽珠集团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3)图9:丽珠集团历年收入及增速 (13)图10:丽珠集团历年净利及增速 (14)图11:丽珠集团净利率与毛利率 (14)图12:绿叶制药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5)图13:绿叶制药历年收入及增速 (16)图14:绿叶制药历年净利及增速 (16)图15:绿叶制药净利率与毛利率 (17)图16:圣兆药物主营业务及构成(2016A) (19)图17:圣兆药物历年收入及增速 (19)图18:圣兆药物历年净利波动较大 (20)图19:圣兆药物净利率与毛利率 (20)图20:亮丙瑞林产品结构式 (25)图21:武田制药LEUPLIN产品展示 (26)图22:雅培公司的Lupron销售额及增速 (28)图23:艾伯维公司的Lupron销售额及增速 (28)图24:武田制药Leuplin等产品的销售额及增速(2016A) (29)图25:武田制药14年产品结构估算 (30)图26:曲普瑞林结构式 (31)图27:Decapeptyl产品展示 (31)图28:易普森公司Decapeptyl的销售额(百万美元) (32)图29:奥曲肽结构式 (33)图30:Sandostatin产品展示 (33)图31:诺华公司Sandostatin销售额及增速 (34)图32:利培酮结构式 (35)图33:Risperdal Consta产品展示 (35)图34:强生公司的Risperdal Consta销售额及增速 (36)图35:艾塞那肽结构模型 (37)图36:Bydureon产品展示 (37)图37:阿斯利康公司Bydureon销售额及增速 (38)图38:纳曲酮结构模型 (39)图39:Vivitrol产品展示 (39)图40:Alkermes公司Vivitrol的销售额及增速 (40)图41:Alkermes公司Risperdal Consta使用权收入及增速 (41)图42:Alkermes公司Bydureon使用权收入及增速 (41)图43:罗氏公司的Nutropin销售额(百万美元) (43)图44:Praecis公司的市值及EBITDA (43)图45:长效注射剂释药机制分类 (44)表目录表1:丽珠集团贝依估值可达11亿元 (12)表2:丽珠集团财务及估值一览 (14)表3:绿叶制药财务及估值一览 (17)表4:目前圣兆药物前十大股东情况 (18)表5:圣兆药物财务及估值一览 (20)表6:公司S1项目进展 (21)表7:公司S3项目进展 (21)表8:公司B01A项目进展 (22)表9:长效缓释制剂上市和在研厂家格局(2015年) (22)表10:全球主要微球制剂一览 (23)表11:其他重要微球制剂概览 (24)表12:亮丙瑞林微球制剂一览 (26)表13:主要厂家亮丙瑞林微球销售额长年稳定在18亿元水平 (27)表14:雅培Lupron的销售额及估值 (27)表15:艾伯维Lupron的估值 (28)表16:武田制药Leuplin的估值 (30)表17:易普森公司Decapeptyl的估值 (32)表18:诺华公司Sandostatin估值 (34)表19:强生公司的Risperdal Consta估值 (36)表20:阿斯利康公司Bydureon的估值 (38)表21:Alkermes公司Vivitrol的估值 (40)表22:Alkermes公司使用权收入等业务的估值 (42)1. 为什么单独选择微球制剂作为研究对象?1.1. 剂型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剂型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值得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一般比较关注药品本身的创新性,而对剂型的创新关注不足。
目前市场已有成功案例,以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蒲地蓝品类为例,可以说明剂型的改变对药品销量的影响。
蒲地蓝的主要成份为蒲公英、地丁、板蓝根(蒲地蓝即是三者的简称),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目前国内有 32 家企业生产蒲地蓝,各厂家的成份及配比差异不大。
此时,剂型的差异则反应在产品最终的销量上。
蒲地蓝胶囊片剂(薄膜衣片;糖衣片)有30家,蒲地蓝胶囊剂型生产厂家有2家,其中一家药企既生产片剂又生产胶囊剂。
而蒲地蓝口服液剂型(每支装10ml (相当于饮片10.01g) )生产厂家只有1家。
蒲地蓝口服液剂型单品的年销售额已超20亿元。
其他片剂、胶囊剂产品销量远非一个量级。
产品的剂型不仅带来了壁垒,也能与目标人群形成匹配:蒲地蓝口服液在儿童用药中使用广泛;片剂、胶囊剂对儿童的适应性无法与口服液剂型媲美。
图1:蒲地蓝各剂型产品生产厂家图2:蒲地蓝口服液销售额1.2. 注射用微球作为注射液的新剂型有许多优点传统剂型主要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栓剂、注射剂等。
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剂型的传统改良是药企进行药品开发的常规思路,比如片剂改良成口服剂型。
与此相比,创新剂型更值得关注,如将传统的短效注射剂开发为长效注射剂。
本报告主要介绍注射用微球制剂。
微球为药物溶解或分散于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微小球体或类球体。
微球注射剂是缓释剂型的重要分支,能显著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显著减少用药次数、显著改善患者的顺应性。
更重要的是一些微球制剂能够保护封装的药物——特别是多肽蛋白药品,能防止这些药品在体内过早降解;在精神药品领域微球制剂还能防止药物的滥用。
微球制剂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是经过 FDA 批准应用的、具有良好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常常被作为药物载体和生物支架使用。
工程师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微球制备方法。
微球既可以由单体聚合而成,也可以由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后制备,例如溶剂蒸发法、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低温喷雾提取法等。
图3:40-µm PLGA形态示例图4:微球示例1.3. 微球制剂符合国家医药政策微球属于创新剂型,符合国家的医药政策。
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其中提到了对先进制剂技术的鼓励。
CFDA 也表示,对使用先进制剂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进行优先审评。
而就在今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重申并提出了针对药品的“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利好。
1.4. 微球制剂壁垒高,竞争格局良好,部分产品收益可媲美创新药国外拥有微球产品的企业不多,而我国企业拥有相关产品的公司只有两家(严格来讲目前国内企业只有丽珠集团(000513.SZ)和博恩特拥有亮丙瑞林微球)。
竞争并不激烈,格局相对良好。
微球制剂的壁垒较高,拥有相关产品的公司常常能获得较高的销售额。
且由于是剂型改良,微球制剂的研发一般会选择空间比较大的品种,若产品能推向市场,基本锁定了未来成长的格局。
部分微球制剂收益可以达到创新药的水平。
仅2016年,7个主要微球产品销量合计已达人民币360亿元左右。
图5:几大代表型企业的重要微球产品销售额比较1.5. 微球制剂风险低于创新药微球制剂收益可以达到创新药的水平,而相比创新药,微球的风险要小很多。
创新药开发充满着不确定性,涉及药物分析、药理、毒理等多个学科。
国内创新药数据相对缺乏,以FDA数据为例可以很好地说明创新药的风险。
创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需经过I、II、III期临床研究。
虽然从II期临床到最终获批,成功的概率在逐步增加,但是整体来看,创新药从临床I期到最终获批的概率仅约9.6%。
且上市后产品还要面对因不良反应而撤回的风险。
而微球作为创新剂型,虽然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但是产品方向相对明确,主要的难题偏技术面,风险低,确定性较高。
图6:以FDA数据为例,创新药从临床I期到最终获批的概率仅约9.6%1.6. 国内有相关投资标的值得关注,其中三板企业为圣兆药物(832586.OC)1.6.1. 丽珠集团亮丙瑞林微球产品估值可达11亿元丽珠亮丙瑞林微球的商品名为贝依。
据丽珠集团16年年报披露:公司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3.86亿元,同比增长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