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0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布老虎》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2.掌握简单的构图技巧;3.提高手眼协调能力;4.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5.能够完成一幅有较高水平的作品。
二、教学流程1. 热身阶段在教学前,老师可以用一些游戏或者音乐帮助孩子们进入良好的状态,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介绍教学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展示实物的方式介绍《布老虎》的创作思路,让孩子们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3.实践操作a. 寻找素材让孩子们先在教室或者操场里寻找布料、线团、饰品等素材来进行拼贴制作。
b. 选择画布让孩子们选择一条大的画布做为他们的作品的背景。
c. 制作老虎的身体和头部让孩子们沿着老虎的形状用剪刀剪下布料,然后组合成老虎的头部和身体。
d. 添加细节在老虎的身上添加一些不同色彩的面料来体现出老虎身上的花纹和毛发。
e. 创作背景在画布上添加一些草地、树林等元素来表现老虎的生境。
4. 总结与评价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相互评价。
老师可以进行总结和点评,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2.化身为小小的画家,掌握画笔的技巧;3.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 教学难点1.学习定位色彩,把握细节;2.大手运动练习,提高手写压力控制力。
四、教学评价此次教学内容是以实际操作为主,通过让幼儿亲手制作,增强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创所思维,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谓是达到了若干种教育目标,是一个很棒的课程。
了不起的非遗作文布老虎800字英文回答:Wow,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lothtiger is truly amazing! The cloth tiger is a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 China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is made by sewing pieces of cloth together to create a life-like tiger. This craft requires great skill and attention to detail.One reason why the cloth tiger is so impressive is because of its vibrant colors and intricate design. The craftsmen use a variety of fabrics in different shades to create a realistic tiger pattern.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is incredible, with every stripe and whisker carefully sewn onto the cloth. When you see a cloth tiger, it feels like you are looking at a real tiger!Another reason why the cloth tiger is remarkable is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holds. In Chineseculture, tigers symbolize power, strength, and bravery. The cloth tiger is often used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where it is paraded around to bring good luck and ward off evil spirits. It is also believed to bring protection and prosperity to the community.In addition to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cloth tiger is also a great example of the creativity and craftsmanship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craftsmen who make the cloth tiger have honed their skills over many years, and their expertise is evident in the final product. They are able to transform simple pieces of fabric into a work of art that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a tiger.Overall, the cloth tiger is a truly remarkable exampl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s vibrant colors, intricate design,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skilled craftsmanship all contribute to its greatness. It i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 testament to the creativity and talent of its people.中文回答:哇,布老虎这一非遗真是太了不起了!布老虎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世代相传。
吉祥威猛的布老虎读后感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布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对于虎的崇拜存在于各个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虎是天门的`守护神,西王母、东王公是半虎半人的神仙,道教经典称为“龙虎经”,炼丹叫“龙虎丹”,在佛教中虎又成为听经修身,被佛教训化从而为宣传佛法服务,成为改恶从善的“禅虎”。虎是健康的象征,人们用“虎头虎脑”、“生龙活虎”比喻身体的强健;虎象征着威猛雄武,《诗经·鲁颂·泮水》称勇武之臣为“娇娇虎臣”,《尚书·牧誓》称武王有“虎贲三百”;虎象征着权力,国家用兵符,使节出国所持之节都以虎字名称为“虎符”、“虎节”。可见“虎符”代表最高军事权威。虎更是赈灾辟邪的象征,《风俗通》曰:“上古时有神茶、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着,神茶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以御凶也。”可见,从皇帝时期就画虎贴于门上以御凶护宅辟邪保平安了。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人们便以虎为型缝制成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用布缝成布老虎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样健康勇敢,保佑孩子—生平安。
布老虎的民俗意义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0年第4期布老虎的来历现在已无从考究,但它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
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极具乡土气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按旧俗,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孩子们做布老虎,或是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画虎脸、书“王”字,希望孩子们像虎一样勇敢、强壮,健康成长。
端午布老虎的形式很多,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还有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
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时,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色彩、纹饰及工艺方法有许多变化。
常见的布老虎是用棉布或丝绸缝制而成的,内部装填锯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方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
布老虎的造型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同时,比例较大的虎头和五官又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着像孩子一般的憨态。
布老虎的作者多是农村妇女,尤以老年妇女居多,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虎那样勇敢强健,同时又希望老虎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担负起保护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责任。
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布老虎的形、神及性格特征,使每只布老虎都凝聚着大人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因此布老虎才那么动人,那么惹人喜爱。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布老虎的造型并不完全一样,甚至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
这些风格各异的老虎造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以夸张、变形为基础。
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基本特征。
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了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有时一件作品,很难断明是甘肃的,还是陕西的。
传统文化布老虎学习感受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胶东半岛—即墨,一条河流贯穿其中,那便是我的母亲河——大沽河,记得小时候躺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着大沽河两岸的故事,思绪又被带到了几千年前,战国时期,著名将军乐毅率七国联军伐齐,最后,即墨的田单摆火牛阵破燕复国,饱受战乱蹂躏的两岸人民,开始重建家园。
长期的战争使大量的人员、牲畜死亡,恶狼、恶狗横行林间、路旁,小孩时常被野兽吞噬,为了威慑百兽,消灾避祸,齐国人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他们用丝线在布鞋上绣一个虎头,众人纷纷效仿,于是渐成习俗。
再后来,胶东人中只要家中添了人丁,村人都要前住祝贺,而这时候的新生儿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打扮自然不能含糊,在过去位高之人像王爷往往身着大红袍服,神采奕奕,引得众人眼馋,有的老百姓便模仿大红袍服将自家的土布染了同样的颜色,为新出生的孩子裁剪一件新衣,王爷的帽子是不敢仿制的,聪明的老百姓就用同样的布料给孩子做一个戴在头上的小披风,用丝线绣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俨然一个虎头模样,脚上再穿上一双绣了虎头的鞋子,借助老虎的保佑,表达了“无病无灾,长大当官”的美好意愿。
孩子在“百岁”这天打扮一新,头戴虎头帽,脚踏虎头鞋,喜庆吉祥。
建国后老百姓将虎头鞋、虎头帽简化成布老虎,在孩子满月时做一对可爱的布老虎放到孩子身边,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
“奶奶那我的“老虎”呢?”于是我搬出了凳子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那属于我的“布老虎”,“奶奶,这老虎是您给我做的吗?”奶奶自豪的点点头,“那我拿去玩啦!”,我风一样的跑走啦,这是少年的我对布老虎的点点记忆,想象当时布老虎是我幼时最好的玩具,小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将布老虎带到身边,布老虎陪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上次放假回家,奶奶又给我讲起了布老虎的故事,“奶奶在娘家的时候,就学了布老虎的制作,当时几乎村里的妇女几乎每人都会,因为是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年轻的不愿意学习,老的已经做不动了,到现在我们村里能做这个已经不多了,快要失传了。
中班美术教案布老虎中班美术教案:布老虎在中班的美术课上,教师们常常使用布艺作品作为教学材料,其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便是布老虎。
布艺作品的制作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呈现一份中班美术教案——布老虎,帮助您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包括:棕色布料、黄色布料、黑色布料、剪刀、针线、填充物(棉花、海绵等)、彩色细线、眼珠、橡皮筋。
2. 布老虎的制作2.1. 制作老虎身体首先,将棕色布料剪成两块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然后将两块布料的正面对正,使用针线将四边缝合,留一个小口。
接着,将填充物填入布料的空腔内,使其充满整个身体,最后用针线将小口缝合。
2.2. 制作老虎头部将黑色布料剪成两个长方形,然后将两块布料的正面对正,使用针线将四边缝合,留一个小口。
将填充物填入布料的空腔内,使其充满整个头部,最后用针线将小口缝合。
接着,使用剪刀将头部的一侧剪成细长的形状,模拟老虎的嘴巴。
2.3. 组合老虎身体和头部将制作好的头部与身体组合在一起,用针线将它们缝合在一起。
注意,要保证头部与身体之间的连接处牢固。
2.4. 制作老虎四肢将剩余的黄色布料剪成四个大小相同的矩形,分别缝制成四个小袋子。
然后,将填充物填入袋子中,使其充满,并用针线将小口缝合。
2.5. 完成老虎的细节在老虎的头部上缝上眼珠,使用彩色细线为老虎的嘴巴勾勒出细节。
将四肢缝合在老虎的身体上,注意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上。
3. 美化老虎为了让布老虎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为它添加一些装饰物。
例如,使用彩色细线为老虎的身上绘制斑点,或者为它戴上一个漂亮的丝带。
4. 教学活动拓展4.1. 老虎故事分享在制作完布老虎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分享一些关于老虎的故事,如《老虎来喝茶》、《老虎和小兔子》等。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对老虎有更多的了解。
4.2. 创造性绘画引导孩子们运用各种艺术材料,创造性地绘制老虎的形象。
山西阳泉布老虎之欣赏与思考摘要:山西阳泉布老虎是山西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代表和传承了阳泉人民大众的心灵追求和信仰崇拜。
本文将采用追本溯源法、文化分析法等方法从山西阳泉布老虎的发生发展、特征用途、制作过程、审美民俗意义及其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山西阳泉布老虎作一个相对理性的赏析与思考。
关键词:山西阳泉布老虎、审美民俗意义、布老虎文化产业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在广阔的地域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了华夏儿女朴实的情感。
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品,多以神巫灵感意念为题,以艺人自身的审美观为出发点,用极简单的布料,以单纯而又艳丽的色线装饰,逢制出布制工艺品。
十二属相是艺人常用的题材,其中,虎便是布工艺中艺人常选的形象并成为一种寓意极浓,流传甚远的民间工艺品。
虎,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图腾之一,在《周易·乾卦文》中说到:“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合构成一个国家雄伟壮大的象征意义。
汉代,除夕画虎于门的风俗开了中国民间年画的先河,因为虎被赋予了驱邪镇宅、避灾避难的寓意,所以古人还用虎的兽面形装饰在各类器物上。
虎,有山中之王的雅号,小动物往往要远而避之。
在民间有许多写虎的诗句,讲虎的故事,演虎的戏剧。
正是由于对虎冠有的威名,按民间传说虎能驱邪却鬼,甚至加以神灵化。
所以,从古到今民间百姓对它特别崇拜。
几百年来就形成了一种习俗,每当妇女生儿育女之后,在婴儿满月或出世百天纪念日里,姥姥家必送一个布虎给孩子。
他们的想法是希望孩子从今以后能象虎一样活泼,体格象虎一样健壮,还希望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有一种望子成材的心愿。
在民间还有一层意思便是借虎的威名,作为孩子的守护神,把虎放在还孩子的身边,可以镇邪却恶,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让虎来看护孩子。
百姓更是把虎看作是儿童的保护神,平日里喜欢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有些地区连小围嘴也绣成虎头形。
这些美好的愿望是人们将动物的能力加以神化,把自己对动物的一些宠拜心理以及虎为兽中之冠对人类起保护作用的美好愿望结合起来,创造出布老虎这种合乎和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形象,这种习俗已为民间百姓视为缝制布虎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