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高一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备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4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课时认识结构[学习过程]一、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结构的基本知识,对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家知道结构是无处不在的,〔观看幻灯片〕注意观察这些结构,请同学回忆什么是结构?学生发言: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学生发言: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教师:〔观看幻灯片〕来看一下这些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翻到在地的物体。
是什么原因出现了图上所示的现象?学生发言:这些物体失去了平衡。
教师:在台风来之前它是稳定的!是什么原因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学生发言:是台风把它们吹倒了![引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是稳定的,什么样的结构又是不稳定的?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二〕、新课内容: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台风过后,部分结构却完好无损,这又说明,有的结构稳定,有的结构不稳定。
想一想: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填表说明下表中的物体有可能因受哪些力的作用而出现不稳定现象,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说明原因。
〔P012〕一〕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实验探究1]:学生拿一本书,让它直立在桌面上,它马上倾倒了,显然,其稳定性不好。
同样的一本书,把它的下端各书页展开一定的角度,仍旧将它直立在桌面上,它就能很好的挺立住。
因素一:支撑面积的大小1. 稳定性与支撑面积的大小有关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A.落地电风扇或者宾馆里的落地灯,它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底座。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B:为什么大坝的横截面总是建成梯形?</P< p>生:思考回答师:大坝需要承受很大的力的作用,如自身的重力,水的冲击力、压力等等,要起到防洪的作用,大坝必须要求非常稳固。
大坝建成梯形,增大了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支撑面越大越坚实,稳定性就越好。
C.为什么许多课桌椅的支撑脚要做成往外倾斜?生:思考回答师:这是为了进一步增大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增加稳定性。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习不同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包括梁、柱、板等。
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如稳定、强度、刚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使用相关设计软件,如CAD等,进行结构设计与模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结构与设计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结构与设计概述1. 结构与设计的定义及其关系。
2. 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梁的结构设计1. 梁的受力分析。
2. 梁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三课时:柱的结构设计1. 柱的受力分析。
2. 柱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四课时:板的结构设计1. 板的受力分析。
2. 板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五课时:设计软件的使用1. 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与模拟。
2. 实践操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结构设计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建筑结构案例,引发学生对结构与设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结构与设计的概念,介绍不同类型的结构及其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 设计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实践。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结构与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设计练习:评价学生在设计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设计思路、操作技能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教材。
2. 设计软件:CAD等结构设计软件。
3. 案例素材:相关建筑结构案例图片、视频等。
4. 教具:模型、图纸等。
高一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备课教案高一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备教案【知识点梳理】1、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
结构的本质:物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力,结构是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可用抵抗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
简单地说,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这便是结构的本质。
2、常见结构的类型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
结构的类型概念受力特点举例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实心墙、大坝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组成的结构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壳体结构结构体是层状的结构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贝壳、头盔3、结构的受力(1)内力:外力使构发生变形的同时,构内部分子之间随之产生一种抵抗变形的抵抗力。
应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σ=N/S公式中,N为内力,S为构截面积,应力σ的计量单位为N/2或N/2。
通常,物体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都以强度表示。
而用应力衡量强度,即科学又准确。
(2)构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弯曲力常见基本受力概念受力形式概念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压力挤压物体的力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3)拱结构的应用拱结构:中间高四周低,呈弧形的曲面。
应用: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物多采用拱结构。
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承载,又美观。
4、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结构的强度是通过构和材料实现的。
(2)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①结构的形状;②使用的材料;③构之间的连接方式。
(3)稳定指的不是状态绝对不变,而是指受扰后,允许状态有所波动,但当扰动消失后,能重新返回到原平衡状态,则为稳定。
第一章结构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结构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很多结构,但是都没有认真的对结构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知和认识不同结构,认识结构与力,了解结构分类,分析其受力特点,为学生学习结构力学铺垫。
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界中额各种结构,了解结构的含义,学会把自然界的事物原理应用在技术设计中,提高学生技术意识。
2、了解结构的受力特点,理解几种结构受力时产生的形变,了解为满足特定需求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设计方案,提高学生能力。
3、理解结构的分类,各种结构的形态和受力特点,感知结构和工程应用的关系,提高学生工程思维。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构的含义,作用的构件上的力引起的各种形变难点:理解各种结构的受力特点。
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观察生变的结构,了解结构的形态、受力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一些能即时完成的小试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几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并在试验中体验用技术的意识进行分析、促进和工程思维的形成。
教学设计:任务一:新课引入: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所有东西,说说它们的样子、形状、这样可能的作用。
学生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任务二: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9根小木棍,观察教材P004实践活动内容,动手搭建如图16所示的自承桥。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加以指点,展示学生成功作品。
分析学生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桥梁由几根木棍搭建而成,要仔细分析考虑几根木棍之间搭建的位置、顺序关系、力的关系,这种即为结构。
定义:结构时指事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各种事物中,形式多样。
结构会从内在或外在影响物体的功能,例如:C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
展示自然界中的结构蜂巢、雪花、贝壳等,人工建造的结构长城、佛塔、桥梁、家具等。
且人们在生活中模仿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结构:如锯子、潜艇等那么设计结构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考虑什么?怎样保证建筑物坚固稳定?任务三:我们以椅子为例分析:1、椅子由哪些部分组成?2、这些部分的存在时为了满足什么目的或功能?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椅子由椅面、椅腿、椅背、横档组成,椅面承受人的重力;椅腿承受人和椅的重力;椅背承受人向后的压力;横档保持椅子结构不变形。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21000字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通用技术》,教材为苏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
3.了解CAD应用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能够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
二、教学内容1.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2.3D建模软件及其基本操作3.CAD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4.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
2.CAD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概述结构设计指的是将物体的不同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对于设计师来说,掌握基本的结构设计原理和3D建模软件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2.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连接、材料等。
3.3D建模软件及其基本操作3.1 讲解3D建模软件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3.2 讲解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平移、旋转等。
3.3 给学生演示3D建模软件的使用,并鼓励学生跟随操作练习。
4.CAD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4.1 讲解CAD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绘图、标注、尺寸等。
4.2 给学生演示CAD在结构设计中的操作,并鼓励学生跟随操作练习。
5.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5.1 提供相关文献和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5.2 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给定的案例,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
五、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演示。
2.编写小实例,让学生练习3D建模软件和CAD操作。
3.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评价1.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证明教学目标达成。
2.课堂练习情况和文献阅读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3.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七、教材参考《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结构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结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场景;(3)学会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结构与设计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风貌;(3)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结构与设计概述(1)结构的概念及分类;(2)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常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1)梁式结构;(2)拱式结构;(3)框架结构;(4)其他常见结构类型。
3. 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1)AutoCAD基本操作;(2)SketchUp基本操作;(3)Rhino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结构与设计的基本概念;(2)常见结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3)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结构类型的判断与选择;(2)结构设计软件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结构与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结构与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常见结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 软件教学:讲解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hino)的基本操作,并进行实操演示。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结构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调查身边常见的结构类型及其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操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由“感知不同的结构”“认识结构与力”“了解结构的分类”三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结构的基本分类及其受力特点,为学生学习结构力学做铺垫。
通过对自然结构、人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感知结构对于功能的影响,从力学的角度,带领学生重新认识的涵义,通过对结构三种基本类型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技术的角度与欣赏与分析结构设计。
二、学情分析虽然从学生对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要求他们对所认识的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比较困难,也没有形成从技术角度去分析和评价的技术意识。
本节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是将《技术与设计 1》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的主题应用的第一次实践。
本节内容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结构设计的兴趣,意识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魅力,并通过课堂互动和一些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受力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1、(1)了解结构的含义。
(2)了解结构的受力特点,理解拉力、压力、扭曲力、弯曲力、剪切力。
(3)理解结构的分类、各种结构的形态和受力特点。
2、(1)通过一些自然界的结构和人造结构案例,让学生对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物体的受力变形情况,加深对结构含义的认识,为设计一个能抵御外力的结构打好基础。
(3)通过受力分析和技术试验理解几种结构的受力特点。
3、(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精妙的结构,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把自然界的事物原理应用于技术设计中。
(2)通过对武汉长江大桥桥墩结构的讲解来激发学生学习结构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国外建筑如埃菲尔铁塔,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在技术试验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4、核心素养技术意识:由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入结构的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简单的技术体验活动,了解和感知结构极其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形成对人工世界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结构的认识1、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2、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散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
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1、承受应力: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公式表示为Ơ=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Ơ是应力.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结构的受力分析)2、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①重心位置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结构的形状、材料等。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
3、结构的强度: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①结构的形状、②使用的材料、③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三角形是框架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结构与设计》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二、导学内容:
1. 课程简介:介绍《结构与设计》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结构设计原理: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受力分析、结构稳定性、结构材料选择等内容。
3. 结构设计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构设计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结构设计中实现创新,激发他们的设计潜力和创造力。
三、导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教室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结构设计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和经验。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合作进修和交流,提高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四、导学要求:
1. 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2. 学生要勤奋进修,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稳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学生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发挥自己的设计潜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导学评判:
通过本导学案的实施,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结构与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为将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高一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知识点梳理】、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结构的本质:物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力,结构是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可用来抵抗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
简单地说,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这便是结构的本质。
2、常见结构的类型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
结构的类型概念受力特点举例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实心墙、大坝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壳体结构结构体是层状的结构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贝壳、头盔3、结构的受力(1)内力:外力使构件发生变形的同时,构件内部分子之间随之产生一种抵抗变形的抵抗力。
应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σ=N/S公式中,N为内力,S为构件截面积,应力σ的计量单位为N/mm2或N/cm2。
通常,物体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都以强度表示。
而用应力来衡量强度,即科学又准确。
(2)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弯曲力常见基本受力概念受力形式概念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压力挤压物体的力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3)拱结构的应用拱结构:中间高四周低,呈弧形的曲面。
应用: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物多采用拱结构。
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承载,又美观。
4、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结构的强度是通过构件和材料来实现的。
(2)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①结构的形状;②使用的材料;③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3)稳定指的不是状态绝对不变,而是指受扰后,允许状态有所波动,但当扰动消失后,能重新返回到原平衡状态,则为稳定。
不能回到原有平衡状态,为不稳定。
稳定性和强度一样,也是物体结构的重要性质。
结构具有阻碍翻倒或移动的特性,就是结构稳定性。
(如不倒翁、大坝等)(4)影响稳定性的因素:①结构的形状;②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越稳定);③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越大越稳定)(5)增加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利用三角形的结构、增加底面的面积和降低重心位置。
5、简单结构设计的步骤确定设计方案、绘制简单结构设计草图、做出模型和原型。
6、欣赏经典结构的设计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巩固练习】、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B、框架结构c、空心结构D、壳体结构2、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一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西瓜B、圆形陶瓷饰品c、贝类D、金字塔3、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A、钢笔B、潜艇c、课桌D、桥梁4、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属于实体结构()A、电灯泡B、乒乓球c、橡皮檫D、篮球5、下列选项中,属于框架结构的是()A、房屋的墙体B、教室的门窗c、化工厂的储油罐D、煮饭用的高压锅6、下列关于壳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壳体内空,受力均匀,形态稳定。
B、几何外形较为复杂,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
c、有的是实心的,有的是空心的。
D、壳的几何外形一般都是圆弧形的,不能是方形的。
7、下列关于结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结构是由使用者的需要决定的B、一种物体只能有一种结构c、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D、物体的结构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形状8、钢筋混凝土梁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大。
A、抗弯B、抗压c、抗拉D、抗剪9、在房屋梁和墙的荷载中,雪载属于()A、恒载B、活载c、可变性荷载D、永久性荷载0、下列关于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形是指构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或大小的改变B、变形是指构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的改变c、变形是指构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弯曲D、变形是指构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1、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螺丝刀时,螺丝刀主要承受()力?A、拉力B、压力c、弯曲力D、扭转力2、晾晒衣服时,通常的做法是在两根柱子之间系上一根软绳,如图所示。
在本结构中,柱子主要受到()。
A.弯曲力和扭转力B.弯曲力和压力c.剪切力和拉力D.扭转力和压力3、上图所示结构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右侧柱子能产生垂直下压和水平右拉的效果B、绳子拉的越紧,晾衣服时易断c、绳子拉的越松,晾衣服时易断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上刀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了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
此时脚面承受()A、拉力B、压力c、剪切力D、弯曲力5、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铝合金片状构件,而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
这说明下列哪个因素影响着结构强度?()A、材料B、形状c、构件D、连接方式6、小兰家的茶几的一个铁质脚断裂了,她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A、焊接B、榫接c、胶接D、铆接7、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A、形状、材料和物体的大小B、形状、材料和材料的连接方式c、形状、材料和温度D、材料和材料的连接方式8、不同的材料一般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金属一般采用_________方式,木材一般采用_________方式,塑料一般采用_________方式,玻璃一般采用_________方式。
(焊接,铆接;榫接,胶接;胶接,铆接;胶接)9、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A、拔河的绳子断裂B、广告牌被台风吹倒c、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20、李宁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座椅,他对座椅的稳定性做了如下试验,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
A、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c、用电风扇对椅子吹风看能否吹倒。
D、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
21、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A、美观B、重心低c、保持平衡D、支撑22、在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23、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A、结构的形状和重心的位置、支撑面的大小B、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质量c、结构的形状和材料的种类D、材料的种类和重心的位置24、以下图方式放置并注入不同数量水,稳定性最差的瓶子是()。
25、如右图一张圆桌,不能使它更加稳固的方法是()A.使用较重的大理石做桌子与地面的接触部分,木材做桌面B.如使用木材制作桌子,各部分大量采用榫接的方式c.使用较重的大理石做桌面D.增大桌子底部的支撑面面积26、分别在一根竹竿和一根同样尺寸的脆性塑料杆子上不断加挂相同质量的重物,竹竿比脆性塑料杆能挂更多重物而不会断裂,说明了()影响结构的强度。
A、材料B、结构的形状c、构件横截面形状D、构件的连接方式27、家用落地风扇的底座一般做的比较重,这是为了()A、增加风扇的强度B、增加风扇的稳定性c、安装电线的需要D、更加美观28、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房子、桥梁的桁架结构大多数是由多个三角形构成。
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原理()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三角形的结实c、三角形用料少D、三角形简单29、在自行车家族中,有性能各异的不同车型。
如装有辅助小轮的童车,双梁载重车,弯梁女式车,双座双蹬的双人车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实现,是因为设计者改变了()A、车的自重B、车的材料c、车的结构D、车的大小30、某些支撑阳台的梁做成如下图标所示形状,这主要是出于对()的考虑。
阳台地板。
支撑阳台的梁A、美观B、强度c、安装D、稳定性31、有的矿泉水瓶上有若干凸起的横向纹路,它的作用是什么?32、晾衣架通常由曲臂、撑杆和挂钩组成,如图所示。
当衣物对称挂在衣架曲臂上时,请问:(1)晾衣架的挂钩、曲臂、撑杆的受力形式分别是什么?(2)现有塑料绳、细电线、细竹竿和木条,哪些材料适合做晾衣架的撑杆?请从撑杆受力角度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