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_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N 14Ti 48Fe 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B.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有能量传递,可以用此来解释金属的导热性C.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所以和共价键类似,也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Hg的熔点比分子晶体I2的熔点低,A错误;金属中自由电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增大,与金属离子碰撞频率增大,传递了能量,故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B正确;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错误;NaCl晶体属于离子晶体,NaCl熔化需要克服离子键,SiC晶体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共价键,D错误。
2.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如蓝晶石(Al2O3·SiO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与层垂直方向上的。
晶体各向异性的主要表现是()电导率和与层平行方向上的电导率之比为1104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表现在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方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C.熔点由高到低:NaI>NaBr>NaCl>NaFD.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及硬度,判断是否为晶体的关键是看固体物质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及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采用沿x、y、z三轴切割的方法可知,氯化钠晶胞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个数是12,B正确;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关,从F-到I-,其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离子键由强到弱、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F>NaCl>NaBr>NaI,C错误;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不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如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及硬度较低,D错误。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四氯化碳B.硫氰化钾C.尿素D.酒精3.下列化合物中,不只代表一种化合物的是()A. CH4B. C2H6C. C3H8D. C4H10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B.乙烯通入溴水中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苯的结构式可知,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与乙烯相似B.若乙烷中混有杂质乙烯,可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而被除去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硝基苯D.实验室将苯、液溴、铁粉混合后,有不溶于水的溴苯生成6.香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食用真菌,香菇中的烟酸的含量较高,烟酸分子中六元环的结构与苯环相似。
下列有关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的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B.与硝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 1 mol烟酸能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7.有机物的性质与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苯有如下性质:①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①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①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由此推断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A.一种典型的单键B.一种典型的双键C.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D.极性共价键8.用CH3CO16OH、CH3CO18OH分别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无法确定9.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单质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3周期的元素),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E、L均为气态有机物B. E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C.上述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D.上述4种物质中有3种为共价化合物10.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聚合物的链节是B.聚合物的分子式是C3H3Cl3C.聚合物的单体是CHCl===CHClD.若n为链节数,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11.下列有关反应和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硝基苯(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生成六氯环己烷(加成反应)C.由乙炔(CHCH)制取氯乙烯(CH2==CHCl) (氧化反应)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由乙烯制取氯乙烷(加成反应)12.有下列四种物质:①氨气①甲烷①四氯化碳①乙烷,其中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的是()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全部13.C5H12有3种不同结构,甲CH3(CH2)3CH3,乙CH3CH(CH3)CH2CH3,丙C(CH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B. C5H12表示一种纯净物C.甲CH3(CH2)3CH3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D.甲、乙、丙三种烷烃性质相同14.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①CH3CH2CH2CH2CH3①CH3CH2CH2CH2CH2CH3①①①A. ①和①B. ①①①C. ①和①D. ①和①15.不能鉴别乙酸(CH3COOH)溶液、乙醇溶液的试剂是()A. Na2CO3溶液B.石蕊溶液C.新制Cu(OH)2悬浊液D. NaOH溶液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乙醇课时训练16乙醇基础夯实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B.CH3CH2NO2C.CH2CHBrD.CH2CH2解析:可看作甲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l取代;CH 3CH 2NO 2可看作CH 3C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CH2CHBr可看作CH2CH2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Br原子取代;只有CH2CH2不属于烃的衍生物。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钠粒浮在乙醇液面上B.钠粒熔化成小球C.钠粒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粒表面有气泡产生,故钠粒沉在乙醇底部,且反应生成气体较慢,钠粒不会在乙醇液面上游动,A、C两项错误;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平缓,放出的热量不能使钠熔化,B项错误。
3.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生疏中,错误的是()A.+HNO3+H2O;取代反应B.CH2CH2+HBr CH3—CH2Br;加成反应C.CH4+Cl2CH3Cl+HCl;置换反应D.2CH3OH+O22HCHO+2H2O;氧化反应4.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简洁挥发的性质,无法用分液方法将乙醇中的水除去。
5.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如:C2H5OH CH3CHO+H2↑2C2H5OH CH2CH—CH CH2↑+H2↑+2H2O2C2H5OH C2H5OC2H5+H2O又知C2H5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2H5及其他产物,则其他产物可能为() A.H2B.CO2C.H2OD.H2和H2O解析:依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总数相等作出推断。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2.下列物质:①正丁烷、①异丁烷、①正戊烷、①四氯化碳,其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3.下列各项中,表达不正确的是()A.丙烷的最简式:C3H8B.正丁烷的球棍模型: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CH3)3D.甲烷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结构式为4.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极难溶解于水C.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D.实验室常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气体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A. (CH3)2CHCH(CH3)2B.新戊烷C.异戊烷D. (CH3)3CCH2CH36.下列单体中,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A.B.C.乙烯和D.7.汽油清洁剂让我们在加油的时候能够保持汽油的清洁,也能让我们的油箱更加干净。
聚异丁烯是生产汽油清洁剂的中间产物,下列对聚异丁烯的描述错误的是()A.聚异丁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结构简式为B.聚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nC.聚异丁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D.聚异丁烯能使溴水褪色8.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C.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气体放出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9.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错误的是()A.醇类﹣OHB.羧酸﹣COOHC.醛类﹣CHOD. CH3﹣O﹣CH3醚类10.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
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丙烷完全燃烧需4 mol氧气B.与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分子式为C3H811.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很突出,它难以分解。
2022-2022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聚乙烯塑料薄膜是以CH2=CHCl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而制得的C.塑料都具有热塑性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2.下列说法摘自一些科普杂志或用语,你认为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糖类、油脂、蛋白质只含C、H、O三种元素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D.甲醛是某些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可水解B.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C.脱氧核苷酸分子间脱水形成磷酯键后聚合成DNA单链D.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可用溴水区分4.下列有关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判断正确的是()A.2个甲基,可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B.3个甲基,可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C.3个甲基,可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D.4个甲基,可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C.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6.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和B.白磷和红磷C.CH3CH2OH 和CH3OCH3D.CH4和C2H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D.新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过程中利用了胶体的吸附作用B.不法分子制作假鸡蛋用的海藻酸钠、氯化钙以及碳酸钙都属于盐C.碳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丙烷(C3H6)作燃料,充分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9.肽键是蛋白质哪级结构中的主键()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10.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水能是一次能源B.电能是二次能源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D.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溴水除去己烷中的己烯B.可以用氨水鉴别AlCl3溶液和AgNO3溶液C.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到170℃,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有乙烯生成。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含解析)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2.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二氧化碳B.甲烷C.氢气D.一氧化碳3.3.24 g淀粉和3.42 g蔗糖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水解,若得到a g葡萄糖和b g果糖。
则a∶b为()A. 1∶5 B. 5∶1C. 1∶3 D. 3∶14.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和四氯化碳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5.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其中羟基活泼性最强的是()A.乙醇B.乙酸C.水D.碳酸6.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聚乙烯D.纤维素7.下列关于“甲烷的存在与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B.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外形似冰,易燃烧C.甲烷俗称“天然气”,常用作燃料D.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8.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A. CH3CH2CH2CH3 B.C.D.9.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6项应为( )A . C 14H 30B .C 17H 36 C . C 20H 42D . C 26H 5410.有机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 )A . 1种B . 2种C . 3种D . 4种11.下列物质中,属于酯类的是( ) A . 甘油 B . 汽油C . 润滑油D . 植物油12.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 A . 使多糖水解 B . 使油脂水解C . 使蛋白质盐析D . 使蛋白质变性13.下列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正确的是( )A . 答案AB . 答案BC . 答案CD . 答案D14.质量为a 克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或气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小于a 克的是( ) A . 盐酸 B . 无水乙醇 C . 烧碱溶液 D . 二氧化碳15.已知乙炔()能与HCl 在HgCl 2的催化作用下加成生成。
鲁科版必修2同步检测(3-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学案(一)1.甲烷的物理性质: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3.甲烷的化学性质:【观察•思考】课本59页实验1: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为:甲烷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什么用途?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实验2、通过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实验3、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是否属于置换反应?如不属于,它应该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这两种反应类型之间有什么区别?课本第60页最后一段及身边的化学部分,填写下表:第一课时练习1.各地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点燃甲烷不必像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B.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D.如果隔绝空气将甲烷加热到1000℃以上,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3.对二氟二氯甲烷(CCl2F2)认识正确的是()。
A.只有一种结构 B.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属烃类物质 D.正四面体结构4.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①CH3Cl 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③的混合物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5.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A.①②③B.只有①C.①②D.只有③6.1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4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2为()。
第2课时 苯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一、苯1.分子结构或(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3.物理性质(1)氧化反应: ①燃烧: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化学方程式: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①与溴的反应:苯与溴水不发生反应,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溴苯是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②硝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也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芳香烃1.概念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2.苯的同系物含有一个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都可以发生与苯类似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中的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解析:A、B、D三项正确;苯可与H2、Cl2发生加成反应,如,C项错误。
答案:C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苯和溴苯B.苯和硝基苯C.水和苯D.苯和液溴解析: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液体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水和苯不互溶,故选C项。
答案:C3.(2018·玉溪第一中学月考)下列现象中,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解析: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被氧化,A错误;苯通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属于萃取,B错误;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C正确;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属于甲烷的取代反应,D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三章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酶B 天然橡胶C 淀粉 D硬脂酸甘油酯2、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不要使用,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份可能是()A. 乙醇 B 乙酸 C 三氯乙烯 D甘油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石油的裂化 D.铝热反应4、去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跟溴水反应褪色的是()A.聚乙烯B.乙烯C.甲苯D.裂化汽油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A、乙醇B、乙酸C、氯化钠D、碳酸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苯和水B、乙酸乙酯和乙酸C、溴乙烷和乙醇D、乙醇和水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苯 B.天然气 C.汽油 D.煤9.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2CHCl3+O2−→−光2HCl+2COCl2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质。
下列哪种试剂用于检验效果最好()A .烧碱溶液 B.溴水 C .KI 淀粉溶液 D .AgNO 3溶液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B .分子式符合Cn(H 2O)m 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C .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等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第四节基本养分物质第1课时 糖类课时训练18 糖类基础夯实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符合C n (H 2O)m 通式的化合物肯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缘由是它是一种多羟基醛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C n (H 2O)m 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 3COOH 、甲酸甲酯HCOOCH 3,有些不符合通式C n (H 2O)m 的物质属于糖类,如鼠李糖C 6H 12O 5;糖类不肯定具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物质也不肯定是糖类,如糖精;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缘由是它不能水解成更简洁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应具有还原性,故选D 。
2.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产物不同B.两者含有C 、H 、O 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C.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都可用(C 6H 10O 5)n 表示,都易溶于水,能水解,最终都生成葡萄糖,A 项错误;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中的n 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 项错误;C 项正确;淀粉能部分溶于热水,纤维素不溶于水,D 项错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不是淀粉的水解产物 B.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蔗糖和它的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A 项正确。
B 项正确。
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蔗糖本身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 项错误。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D 项正确。
4.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苯B.蔗糖和纤维素C.乙酸和葡萄糖D.果糖和葡萄糖项和B 项中两物质最简式不同,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 项符合题意;D 项中两物质最简式相同,但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本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可能用到得数据:H1 C12 O16 N14 S 32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得就是( )
A.甲烷得产量
B.乙烯得产量
C.乙醇得产量
D.苯得产量
2.常温下,下列物质得状态就是气体得就是( )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6H14
3.甲烷就是最简单得烷烃,乙烯就是最简单得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得就是( )
A.水
B.溴水
C.溴得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得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得容
器中,其目得就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得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得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得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得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得物理性质得应用中不正确
...得就是( )
A.由于乙醇得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得水可以通过分液得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与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得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得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得说法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就是水得就是( )
A.苯
B.乙醇
C.溴苯
D.四氯化碳
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得氢原子不如水中得氢原子活泼
8.酯化反应就是有机化学中得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
...得就是( )
A.酯化反应得产物只有酯
B.酯化反应可瞧成取代反应得一种
C.酯化反应就是有限度得
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得催化剂
9.下列物质在碱性、加热得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得就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果糖
D.麦芽糖
10.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 2O;②CH 3COOH;③CH 3CH 2OH 。
从产生氢气得剧
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 +
得难易程度就是(从难到易得顺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得一组就是( )
A.CH 4与C 2H 4
B. 与 CH 3-CH 2-CH 2-CH 3
C.C 2H 6与C 3H 8
D. O 2与O 3
12.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得就是( )
A.苯
B.乙烷
C.乙醇
D.乙酸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II 卷(52分)
二、填空题(52分)
13.(4分)写出下列官能团得名称:
(1)—COOH (2)—OH
14.(9分)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典型得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
应,写出下列反应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 ,属于 反应; ②由苯制取硝基苯: ,属于 反应; ③由苯制取环己烷: ,属于 反应; 15.(7分)(1)相对分子质量为72得烷烃得分子式就是_______________,
(2)该烷烃在空气中燃烧得化学反应方程式就是 (3)它可能得结构简式就是 ; 16.(12分)乙醇就是生活中常见得有机物,能进行如图所示得多种反应,A 、B 、C 、D 都就是有机物。
Na ①
浓硫酸、乙酸
△ ③
(1)写出下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2)比较反应①与钠与水反应得现象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17、(10分)如图所示,U型管得左端被水与胶塞封闭有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得混与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该装置放置在
有光亮得地方,让混与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充分反应,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
出化学方程式。
(2)经过几个小时得反应后,U型管右端得玻璃管中水柱
变化就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试解释U型管右端得玻璃管中水柱变化得原因。
18、(10分)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得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
下面就是某同学进行
得“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90%得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mL新制备得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
可就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得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得化学方程式: 。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得原因:_ 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出正确得实验操作: 。
(4)在该同学得实验步骤②后得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得氢氧
化钠溶液。
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得实验现象?预期得实验现象就是什么?。
答案:
14、略
点燃
15、(1)(2分)C5H12;(2)(2分)C5H12+ 8O2 ==== 5CO2 +6H2O
(3)(3分)CH3CH2CH2CH2CH3、、;
16、(1)略(各2分)。
(2)相同点:都有无色气泡产生,都有热量放出;
不同点: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液面下,反应也更平稳。
17、(1);(2分)
(2)B;(2分)
(3)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气体得物质得量减少,且生成得HCl能够溶解于水,所以左侧压强减小至零,故右侧玻璃管中得水柱降低,左侧气柱消失。
(6分)
18、(1)(2分)
(2)主要原因就是水解后得溶液中没有滴加碱来中与多余得酸,导致溶液中得酸使氢氧化
铜溶解。
(2分)
(3)在该同学实验步骤②、③之间加一步操作:在亮棕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
呈碱性。
(2分)
(4)可以观察到预期得实验现象;预期得实验现象就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