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马铃薯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8.45 KB
- 文档页数:2
J农业『匡剜N O N G Y E G O N G C H EN G早春大棚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隆化县农牧局068150王艳平早春大棚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传统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设施棚室生产、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良种、增施有机肥、平衡配方施肥等综合科学管理手段。
保证鲜食薯在四、五月份上市的一项栽培技术。
在北方城郊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设施选用塑料大棚栽培,大棚栽培具体要求如下。
1深翻施肥秋茬后及时整地,深翻细耙;春扣大棚后。
及时深翻25cm~30cm晒土:每亩施用马铃薯专用肥50 kg,有机肥4000kg~5000kg,要充分利用草木灰肥料.单施或较少时采取种薯切后用草木灰拌种方式,具有补钾、抗旱、抗寒、抗病虫的作用。
一般种薯行施有机肥.中间空行施复合肥。
2选用优质种薯3施肥3.1有机肥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t。
40t,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
3.2化肥磷肥:每公顷施五氧化二磷75kg。
112kg,做种肥施人;钾肥:每公顷施氧化钾60kg~75kg,做种肥;氮肥:每公顷施纯氮100kg~150kg,其中30%做种肥。
另70%做追肥施人。
4播种4.1播期。
地温稳定通过8。
C时抢墒播种.我市适宜播期为4月25El至5月5日。
4.2播法。
机械双行精量点播。
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坐滤水种的隔天镇压)。
镇压后播深达到3c m~4cm,镇压做到不漏压。
不拖堆。
4.3种植密度。
“吉单77”为耐密型品种.亩用种量2.5kg,公顷保苗6.0万株~6.5万株。
5田间管理5.1查田补栽。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三四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
1次等距定苗。
5.2虫害防治。
(1)粘虫。
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每公顷用量300m l~450m1.兑水450kg。
或用有机磷农药喷雾防治。
(2)玉米螟。
马铃薯教案(五篇)第一篇:马铃薯教案马铃薯栽培技术授课人:房伟英教学目标:1、马铃薯的地块选择、配方施肥和土壤处理、防虫除草。
2、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3、马铃薯的田间管理4、马铃薯的收获(土豆种子)5、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教学重点:品种选择、地块选择、配方施肥、种薯的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教学难点: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教学过程:1、简单讲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
2、通过数据分析,初步了解当今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
3、讲授新课。
一、播前准备1、地块选择:2、配方施肥:3、土壤处理、防虫除草:二、起垄、覆膜、种薯处理1、选用脱毒无病种薯:2、晒种:3、种薯切块:4、整薯播种:5、播种时期:6、播种:三、田间管理1、膜上覆土:2、合理灌溉:3、促控结合:4、病虫综合防治:四、适期收获五、主推品种介绍:六、主要病害及防治1、马铃薯早疫病2、马铃薯晚疫病3、马铃薯环腐病4、地下害虫小结:第二篇:马铃薯教案《我爱家乡——特产大搜查》教案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家乡特产。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结合自己设想宣传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
全市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定西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
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同时还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
定西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这里的土壤气候极适合马铃薯生长,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
黑龙江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是我国马铃薯种植的主要产区之一,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宜于马铃薯的高产栽培。
下面将介绍黑龙江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黑龙江的土质多为深厚的土壤,透水性好,富含腐殖质。
在种植马铃薯前,应进行土壤松土翻整,使土壤松软透气。
应在翻整土壤的过程中加入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应施入20-30吨腐熟有机肥。
还要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石灰调整,以维持土壤的适宜PH值。
二、品种选择在种植马铃薯时,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黑龙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科学品种、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等。
科学品种适用于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是黑龙江马铃薯产量较高的品种。
早熟品种则适合追求产量和耐病性的农户种植。
三、良好的育苗管理在马铃薯的育苗期,需要进行细心的管理。
首先是选择良好的种薯,去掉有病残的种薯,进行消毒处理。
要注意控制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育苗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5-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80%。
育苗的过程中,要及时开展疏苗工作,保证每株马铃薯的生长空间。
四、适时合理的施肥马铃薯是一个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保证马铃薯的养分供应。
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钾肥的供应,钾肥对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非常重要。
还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及时调整,保持养分的平衡。
五、病虫害防治黑龙江的气候湿润,是一些病虫害的重要孳生地。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马铃薯菜蛾等。
可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轮作种植以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黑龙江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育苗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才能保证马铃薯的高产和品质。
降本增效种土豆用肥三招要记牢作者:高娃白云龙李晓龙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年第11期编者按:马铃薯一直以蔬菜品种被大家认知,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马铃薯产业开发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如今,“土豆”已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不少没种过的农民想种又怕种不好,因此我们请来马铃薯主产区内蒙古的专家与您分享科学用肥方面的宝贵经验。
作为马铃薯主产区,将马铃薯当作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的重点工作。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表示,2016年全区马铃薯种植要向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三薯协调发展”,提高优质、早熟、加工专用薯和适合主食产品开发的品种种植比例,力争到2020年,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种植面积达到2∶3∶5的比例。
马铃薯产业开发正在大力推进,农民朋友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是,种植马铃薯会获得更好的收益,发愁的是以前没有种植过马铃薯,该怎么种呢?科右前旗大石寨镇础鲁村的海日正在为准备农资的事犯愁,去年他承包了1000亩的农田搞规模化经营,主要种植玉米,但由于玉米收购价格下降,同时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刨去租地和农资投入的费用,几乎没有赚到钱。
前几天他在电视上看到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再加上这两年当地种植马铃薯效益较好,他就寻思着今年调整种植结构改种马铃薯。
虽然农田配套设施齐全,但苦于没有种植经验,特别是马铃薯肥料管理方面毫无头绪,眼瞅着就要进入播种期了,每天着急上火。
平衡施肥补短板:“缺了钾肥马铃薯会不高兴的”“缺了钾肥马铃薯会不高兴的。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樊明寿是马铃薯肥料管理方面的专家,他告诉笔者平衡施肥就像是木桶原理,每个木板就代表一种养分,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3U型槽渠道维修3.1U型槽裂缝的维修。
U型槽产生裂缝后,只要U 型槽表面平整,缝隙不大,一般采用过氯乙烯胶液涂料粘贴玻璃丝布的方法进行修补。
如果U型槽产生缝隙较大,得用填塞的方法。
把U型槽缝系内、缝壁内及缝系口两边的泥土、杂物清除掉,将拌好的沥青、塑料胶泥填入U型槽缝系内,填实压紧,做到表面光滑平整。
3.2U型槽砌筑缝的维修。
U型槽砌筑缝一般是水泥砂浆缝,若是产生开裂、掉块等问题,先要凿除清理缝内破碎的水泥砂浆块,然后把缝壁和缝口冲洗干净,接着用与U型槽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填实填满,随后捣实抹平,最后要保湿养护14d以上。
3.3U型槽表层损坏的维修。
U型槽表层产生剥蚀或孔洞等破坏,一般维修可用水泥浆。
首先要清理掉表层已损坏的混凝土,然后凿毛处理,再用水冲洗干净后,使工作面保持湿润状态,用水泥浆抹平后再压光,还要养护14d以上。
如果表层损坏部位较深较大时,可采用混凝土修补。
3.4U型槽防渗层的维修。
如果U型槽防渗层有破碎、错位、滑塌等损坏,应该做到及时拆除损坏部位,清理出基土,重新填筑。
填筑时,新旧混凝土的接合面充分结合一体,先要凿毛冲洗,要涂一层厚1mm的水泥净浆,然后再填筑混凝土。
还要及时保湿养护。
3.5U型槽运行过程抢修。
U型槽渠道运行时,如果局部出现断裂或滑坡等情况时,采取办法是马上停水或降低水位,并且采用土工编织袋装砂土堵塞方法,待U 型槽无水后,再对破坏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1马铃薯需肥规律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需肥量大的作物,养分平衡充足供应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必要因素。
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均衡,土施、喷施立体配合的方式,根据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进行养分综合管理。
研究表明,河北二作区每生产1000kg 马铃薯鲜薯,需要吸收N、P2O5、K2O量分别为4.8kg、1.1kg、5.6kg。
2肥料施用技术2.1马铃薯有机肥选择及施用推荐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选用普通发酵有机肥,如充分腐熟的猪粪、羊粪、牛粪、鸡粪等,亩用量1000~1500kg,整地前均匀撒施;二是选用商品颗粒有机肥,亩用量80~ 120kg,播种时条带施用。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 武威市马铃薯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潘从金 (甘肃省古浪县农技中心,甘肃古浪733100)
摘要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依据武威市土壤肥力状况、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和目标产量,提出了马铃薯生产的施肥指 导意见,以为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椐。 关键词马铃薯:平衡配方施肥:甘肃武威 中图分类号¥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2—0168—01
甘肃省武威市是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甘肃 马铃薯的主产区之~,年种植面积已占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 积的6.2%。围绕着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参照农业部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 个环节,根据大量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和多年来积累的栽培 经验【l1,结合取土分析测试结果和生产实际,对该地区马铃 薯种植平衡施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 质提供技术参考。 1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对施肥量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 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发棵期吸肥量 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 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0 )、钾(K20)三要素,按占总吸 肥量的百分数计算,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8%和9%,发 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为56%、58%和55%。三 要素中马铃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试验 表明,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吸收氮5~6kg、磷l~3kg、钾 l2~13kg,氮、磷、钾比例为2.5:1.0:5.3。马铃薯对氮、磷、钾肥 的需求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在块茎形成盛 期需肥量约占总肥量的60%,生长初期与末期约占总肥量 的20%t ̄。 2目标产量的确定 土壤肥力高低情况确定。另外,也可根据地块前3年马铃薯 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马铃薯的目标产量。如 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马铃薯产量达到30t/hm2, 则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0、 6O、318kg/hm2 。 3马铃薯施肥量的确定 根据马铃薯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 及肥料利用率即可直接计算马铃薯的施肥量。再把纯养分量 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施肥。 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一土壤供肥量)/(肥料 中养分含量x肥料利用率); 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目标产量/100xl00kg产量所 需养分量: 土壤供肥量=不施养分作物产量/lOOxlOOkg产量所需 养分量: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一缺素区作物吸 收养分量)/OJB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 肥料养分含量:无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含量按其标明 量,不标明养分含量的有机肥料其养分含量可参照当地不 同类型有机肥平均含量获得。 目标产量即当年种植马铃薯的预定产量,它由耕地的 武威市马铃薯推荐施肥量如表1所示。 表1武威市马铃薯推荐施肥量 (kg,h :)
注:尿素含N46%,磷肥含P20s12%,硫酸钾含K20 50%。有机肥,80%的N、P肥全作基肥:2O%的N、K肥全作追肥。 4施肥措施 4.1重施基肥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占总用肥量的80%。将有 机肥、氮肥、磷肥、硫酸钾混合均匀后,条状施人畦中,通过 试验施基肥可增产8%~12%。
作者简介潘从金(1964一),男,甘肃民勤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 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09—12—30
】68
4.2早施追肥 氮肥在追肥中不宜过迟,尤其在后期,以避免茎叶徒长 和影响块茎膨大及品质。中后期以施钾肥为主。可分2次施 用,齐苗时进行第1次追肥,促旱发,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此 时氮肥占总施氮量的l0%,钾肥占总旋钾量的10%。现蕾时 进行第2次追肥,促茎叶持续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 利于块茎的膨大,此时氮肥占总施氮量的1O%,钾肥占总 (下转第170页)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 化、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业,规模化经 营”的新格局。以马鞍山三胜村委会为中心,周边为重点.进 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冷库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流通,开 拓国内外市场,加大红雪梨生产力度。 3.2加强果园的水利建设.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向上级部门申请,群众投资、投劳,组织扶贫开发、以工代 赈、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方面的资金,加强果 园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一定量的库塘、小水窖,解决浇灌难 题,确保红雪梨早涝保收,高产稳产,推动红雪梨产业的发展。 3.3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 按照有型市场与无型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 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红雪梨重点乡马鞍山乡建立交易市场。 加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把一家~户的小生产与 复杂变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逐步形成生产、流通~体化的 生产势态。加强农村网络信息体系建设,通过数字乡村工 程,逐步完善县乡网络平台,利用手机短信、简报等形势。及 时向农民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 业,有效地避免农户单家独户面对市场的困难。 3.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推行无公害生产 进一步加强扩大绿色无公害红雪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 证工作。加强县级无公害检测机制建设,定编定员,配备设 备仪器,搞好生产基地及市场销售的质量检测。加强基地环 境的保护,防止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物对红雪梨生产 的污染。严禁使用无“三证”的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劣 质肥料。 3.5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红雪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 支撑 充实科技队伍,完善推广网络建设。建立和健全水果产 业的科技服务体系,在重点乡镇配备一定数量的骨干技术人 员,完善工作机制及奖励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建设一 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务实高效的专业队伍,为水果产业 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及采摘后保鲜贮运、加工技术,逐渐减少 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的施用量。在病 虫害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注重农业综合防治,应用物理和 生物防治,减少化学防治。加强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干 部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定期、不定期以资料、实地、讨论、 交流方式进行果农培训,使果农尽快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 提高种植水平。 4参考文献 【1】罗红伟.巍山红雪梨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 110-1l1. f2]严邦祥,梅振根,陈培春,等.景宁县云和雪梨恢复和发展初探 .中 国林副特产,2001(2):60. [3】魏艳丽,于福军.黄冠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fJ】.落叶果树,2005,37 (3):10. [4]刘勇,春霞,张健,等.梨树果实套袋及技术应用f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3):34—36.
(上接第163页) 距为20cmx25cm,种苗顶部覆土厚度3-5em,栽完后耱平 地块。 2.5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及时拔除杂草,浅锄表土,以后保持地内无 杂草,无雨干旱时可适当浇水以利根向下生长。当苗高20cm 时,追施尿素1I2.5~150.Okg/hm 。种苗移栽田的除草、浇水 和大田作物同步进行,只是拔头草略早于大田,浇头水略迟 于大田,除草必须在3次以上,一般浇水4次。 2.6病虫害防治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高温多雨注意白粉病发生危害叶 面,一旦叶面发现有白点应及肘用50%多菌灵750g/hm 对 水225kg/hm 喷雾,每7~lOd喷1次,连喷2次[41。
(上接第168页) 施钾量的10%。追肥宜在下午进行,避免肥料沾上叶片。马铃 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d叶 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750kg/hm。,连续2—3次. 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施尿素l_50~2.25kg/hm2o通过根外追 肥可明显提高块茎的产量,增进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4.3适当根外追肥 为了提高品质,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叶面 喷施高乐叶面肥400倍液,前期用高氮型,以增加叶绿素含 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后期距收获期4od,采用高钾型,每 7-lOd喷1次,以防早衰,加速淀粉的累积。 5注意事项 在化肥施用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作种肥时,不要接触种 】70 2.7收获 春季栽的黄芪于当年霜降后或翌年早春收刨。收获时 刨出全根去掉茎叶及泥土,收获鲜货9.0—10.5t/hm2,收获是 采用人工采挖,也可采用机械采挖,但要注意采挖度要够。 尽量做到采挖干净,减少伤根。 2.8贮存 采挖后的黄芪不宜曝晒。也不能受冻,应码放在干燥通 风的地方晾干贮存。 3参考文献 …1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等.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21-123. 『2】2谢新玲.黄芪高产栽培技术【J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2):39. 【3】黄利珍.蒙古黄芪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j1.华北农学报,2006(S3): 96-97. 【4】王羿廉.黄芪病虫害及防 J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6):30—31. 薯切块;撒施后先拌土然后再摆薯块;追肥时应尽可能靠近 根系周围,最好开沟、拌土、覆土5cm.千万不要撒施在根际 周围的表土上,一是挥发造成损失,二是中耕培土或灌溉渗 入,由于肥在表层,容易诱发马铃薯的匍匐茎变成地上茎, 或增加块茎裸露的数量,变成绿皮薯或绿肩薯,影响马铃薯 商品品质 。 6参考文献 【1】周志宏,阚建鸾.长江中下游地区蔬菜平衡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09(20):291—292,297. [2】段玉,王砚田,刘富俊,等.马铃薯吸肥特点及平衡施肥研究册.内蒙 古农业科技,2003(6):5-6. [3]张翔宇,李荫藩,李霄峰,等.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J1.华北农学报,2005(S1):142—143. [4】郭小军,王晓燕,白志荣.对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 科技,2007(5)9—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