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禁用药物及引起的不良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一、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1、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11类)(1)兴奋剂类: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及其盐、酯及制剂;(2)性激素类:己烯雌酚及其盐、酯及制剂;(3)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及制剂;(4)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5)氨苯砜及制剂;(6)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及其盐、酯及制剂;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7)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及制剂;(8)催眠、镇静类:安眠酮及制剂;(9)硝基咪唑类:替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10)喹噁啉类:卡巴氧及其盐、酯及制剂;(11)抗生素类:万古霉素及其盐、酯及制剂。
2、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清塘剂、抗菌或杀螺剂的兽药(9类)(1)林丹(丙体六六六);(2)毒杀芬(氯化烯);(3)呋喃丹(克百威);(4)杀虫脒(克死螨);(5)酒石酸锑钾;(6)锥虫胂胺;(7)孔雀石绿;(8)五氯酚酸钠;(9)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3、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促生长的兽药(3类)(1)性激素类: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及制剂;(2)催眠、镇静类:氯丙嗪、地西泮(安定)及其盐、酯及其制剂;(3)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
4、禁用于水生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的兽药(1类)双甲脒。
二、其它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5类40种)。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仑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酴多巴胺、西巴特罗、硫酸特布他林。
2、性激素己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氯烯雌醚(Chlorotriansene 、炔诺醇、炔诺醚(Quinestml、醋酸氯地孕酮、左炔诺孕酮、炔诺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促卵泡生长激素(尿促性素主要含卵泡刺激FSHT 和黄体生成素LH )3、蛋白同化激素碘化酷蛋白、苯丙酸诺龙及苯丙酸诺龙注射液。
自20世纪应用抗生素药物以来,抗生素以其抗病、省料、促生长的功效在养猪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猪场药物保健概念的兴起更是把抗生素的使用推向高潮。
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的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
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长期使用抗生素给猪的免疫系统造成了影响,使猪的抗病力下降,接着就需要更多的抗生素来保障猪的健康,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食品安全性的重视加强,绿色畜产品倍受老百姓的欢迎。
另外我国加入WTO后,畜产品对外贸易更加频繁,抗生素残留成为我国畜产品出口屡次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控制和解决抗生素残留,已成为一个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进行浅析,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为人们认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滥用抗生素对养猪业的危害1.影响国内猪产品市场消费近年来,国内猪产品的抗生素残留问题给猪产品市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降低了消费者对国产猪产品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减少消费行为,造成国产猪产品市场萎缩。
2.提高养殖成本养猪生产中超剂量、长时间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激化了病毒的进化,使细菌的耐药性上升,使生猪的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同时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使养殖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3.影响我国畜产品外贸出口滥用抗生素的养猪业将越来越多地遭遇产品出口方面的限制和障碍。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出了禁用抗生素的命令,随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升温,滥用抗生素的动物生产业主将越来越多地遭遇产品出口方面的限制和障碍,这对我国的养猪业形成了严峻挑战。
4.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长期滥用抗生素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损害生猪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
兽药禁用药管理制度引言兽药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药品,是维护畜禽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如果不谨慎使用兽药,可能会导致畜禽药物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公共健康和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兽药禁用药管理制度,规范兽药的使用。
本文将以中国的兽药禁用药管理制度为例,探讨兽药禁用药的定义、分类、管理和监督等问题。
一、兽药禁用药的定义兽药禁用药是指在兽药领域被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因为其毒性、残留期长、对环境的危害等原因被列入禁用范围。
禁用药物通常包括抗生素、激素、瘦肉精等。
对于禁用药物的定义,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以确保兽药的安全使用。
二、兽药禁用药的分类根据禁用药物的种类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兽药禁用药分为抗生素禁用药、激素禁用药、瘦肉精禁用药等几类。
1. 抗生素禁用药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中。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一些抗生素被列入禁用范围,如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药物。
2. 激素禁用药激素是一类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蛋率的药物,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一些激素被列入禁用范围,如瘦肉精、雄激素等。
3. 瘦肉精禁用药瘦肉精是一种促进动物生长、增肥的药物,长期使用可导致动物激素水平异常,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瘦肉精被列入禁用范围。
三、兽药禁用药的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兽药禁用药,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在中国,兽药禁用药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通过立法,规范兽药禁用药的使用。
《兽药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兽药的注册、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对兽药禁用药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
2. 审批兽药产品兽药产品的生产、销售必须经过批准,未通过审批的产品不得上市流通。
对于禁用药物,相关部门应加强审批管理,确保禁用药物不会进入市场。
青霉素类兽药容易造成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事项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应用时,常有以下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事项:
(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兽药用于动物机体一般无不良反应,但对个别家畜偶见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水肿等,严重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
在马、猪中出现流汗、不安、肌肉震颤、流涎、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心跳加速、抽搐等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类兽药,同时可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或氢化可的松进行抢救。
(2)在使用青霉素钾盐时,应注意畜禽等动物的血钾变化,一般禁止大剂量使用,特别对高血钾患畜禁用。
(3)不宜空腹注射,以免患畜血糖较低而引起昏厥。
(4)不宜与四环素类、氨基甙类、多粘菌素E、两性霉素B、磺胺药钠盐以及碳酸氢钠、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应用。
(5)不应随意加大剂量。
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类兽药,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引起动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症状。
也可使耐药菌迅速产生分解青霉素的β-内酰胺酶。
所以在兽医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对付耐药菌,而应换用其他有效的抗菌药物。
确因病情需要加大使用剂量时,应严格控制在有效范围每日2000万单位以下。
(6)青霉素类兽药应即溶即用。
由于青霉素类兽药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室温下溶解的时间越长,其效价就越低,分解产物也就越多,致敏物质也就不断增多。
所以青霉素类兽药应即溶即用,确保药效准确,毒副作用小。
氟苯尼考正确使用方法氟苯尼考自研究成功以后立即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被列入国家二类新兽药,成为广大养殖生产者和兽医技术人员防治由细菌性致病因子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疾病的首选药物。
由于临床上泛用、乱用,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如中毒、药费增加、免疫抑制等等。
在国外,该药很少用于猪病治疗,是否能产生不良影响,尚未见报道。
但在其它动物如兔、牛、鱼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多。
其实,近几年在国内不少猪场因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国产氟苯尼考而发生过中毒事件。
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
本文结合临床经验和部分规模化猪场的用药教训,简要介绍正确使用氟苯尼考的一些方法,供同行参考。
氟苯尼考的药理特性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第三代产品,由于氯霉素具有严重的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故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禁止使用。
经研究证明:氯霉素化学结构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团是芳香环上的对位硝基。
而氟苯尼考则是以CH3SO4 取代了NO2基团,使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故用于动物体内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日本、墨西哥和中国的十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
其特点是:抗菌谱广,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敏感。
该药物易于吸收,在体内分布广泛,为速效、长效型制剂,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隐患,安全性较好。
此外,价格适中,比其它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泰妙菌素(支原净)、替米考星、阿奇霉素等都便宜,用药成本易于为用户接受。
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国产氟苯尼考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防治畜禽呼吸道和消化道细菌性感染病的首选药物。
猪场用药不当的表现与危害近几年在猪场反复发生、广泛流行的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害。
该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细菌)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混合感染。
正确采用药物预防具有一定效果。
但必须是在做好基础免疫、加强消毒、优化环境、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采用药物进行适当防治。
农业部再次公布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清单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农业部2002年发布了176号和193号公告,2010年发布了1519号公告,向社会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清单.清单主要包括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兴奋剂类,己烯雌酚等激素类,呋喃唑酮、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类,呋喃丹等杀虫剂类等四大类82种禁用药物和物质.现再次公布,各地畜禽、水产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以及养殖场户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二、凡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不得添加规范附录二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凡生产含有规范附录一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执行饲料标签标准的规定.三、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需按照规范规定执行,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必须遵守休药期、配伍禁忌等有关规定.四、人用药品的生产、销售必须遵守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未办理兽药、饲料添加剂审批手续的人用药品,不得直接用于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五、生产、销售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医药企业或个人,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向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或个人销售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给予处罚;生产、销售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兽药企业或个人,向饲料企业销售的,由兽药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处罚;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或个人,由饲料管理部门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其他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用于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的,上述有关部门按照谁发现谁查处的原则,依据各自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各级饲料、兽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行动,加大对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非法使用违禁药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加快制定并完善饲料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标准及检测方法,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依据.七、各级饲料、兽药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科普教育.要将查处饲料和饲养过程中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列为宣传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的管理法规,追踪大案要案,普及饲料、饲养和安全使用兽药知识,努力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兽药使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降低药物残留危害,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〇〇二年二月九日附件: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盐酸克仑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2000年二部P605.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2.沙丁胺醇Salbutamol:药典2000年二部P316.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Sulfate:药典2000年二部P870.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4.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一种β兴奋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中国未批准.5.盐酸多巴胺Dopam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00年二部P591.多巴胺受体激动药.6.西马特罗Cimaterol: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产品,一种β兴奋剂,FDA未批准.7.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药典2000年二部P890.β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二、性激素8.己烯雌酚Diethylstibestrol:药典2000年二部P42.雌激素类药.9.雌二醇Estradiol:药典2000年二部P1005.雌激素类药. 10.戊酸雌二醇EstradiolValerate:药典2000年二部P124.雌激素类药.11.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Benzoate:药典2000年二部P369.雌激素类药.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以下简称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09.雌激素类药.用于发情不明显动物的催情及胎衣滞留、死胎的排除.12.氯烯雌醚Chlorotrianisene药典2000年二部P919. 13.炔诺醇Ethinylestradiol药典2000年二部P422. 14.炔诺醚Quinestrol药典2000年二部P424.15.醋酸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 acetate药典2000年二部P1037.16.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药典2000年二部P107. 17.炔诺酮Norethisterone药典2000年二部P420.18.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药典2000年二部P534.促性腺激素药.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46.激素类药.用于性功能障碍、习惯性流产及卵巢囊肿等.19.促卵泡生长激素尿促性素主要含卵泡刺激FSHT和黄体生成素LHMenotropins:药典2000年二部P321.促性腺激素类药.三、蛋白同化激素20.碘化酪蛋白Iodinated Casein:蛋白同化激素类,为甲状腺素的前驱物质,具有类似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21.苯丙酸诺龙及苯丙酸诺龙注射液Nandrolone phenylpropionate药典2000年二部P365.四、精神药品22.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00年二部P676.抗精神病药.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77.镇静药.用于强化麻醉以及使动物安静等.23.盐酸异丙嗪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00年二部P602.抗组胺药.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64.抗组胺药.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血清病等.24.安定地西泮Diazepam:药典2000年二部P214.抗焦虑药、抗惊厥药.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61.镇静药、抗惊厥药. 25.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药典2000年二部P362.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03.巴比妥类药.缓解脑炎、破伤风、士的宁中毒所致的惊厥.26.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 Sodium.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105.巴比妥类药.缓解脑炎、破伤风、士的宁中毒所致的惊厥.27.巴比妥Barbital: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27.中枢抑制和增强解热镇痛.28.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药典2000年二部P252.催眠药、抗惊厥药.29.异戊巴比妥钠Amobarbital Sodium: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P82.巴比妥类药.用于小动物的镇静、抗惊厥和麻醉. 30.利血平Reserpine:药典2000年二部P304.抗高血压药. 31.艾司唑仑Estazolam.32.甲丙氨脂Meprobamate.33.咪达唑仑Midazolam.34.硝西泮Nitrazepam.35.奥沙西泮Oxazepam.36.匹莫林Pemoline.37.三唑仑Triazolam.38.唑吡旦Zolpidem.39.其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五、各种抗生素滤渣40.抗生素滤渣:该类物质是抗生素类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因含有微量抗生素成份,在饲料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后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对养殖业的危害很大,一是容易引起耐药性,二是由于未做安全性试验,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我部制定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以下简称禁用清单,现公告如下:一、禁用清单序号1至18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停止生产,已在兽药国家标准、农业部专业标准及兽药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废止其质量标准,撤销其产品批准文号;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进口兽药,废止其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注销其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二、截止2002年5月15日,禁用清单序号1至18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停止经营和使用.三、禁用清单序号19至21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动物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二〇〇二年四月九日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19号为加强饲料及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苯乙醇胺A等物质见附件.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测,严肃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水中违禁添加苯乙醇胺A等物质的违法行为.特此公告.附件: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件: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1.苯乙醇胺APhenylethanolamine A: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班布特罗Bambuterol: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3.盐酸齐帕特罗Zilpaterol Hydrochloride: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4.盐酸氯丙那林Clorprenal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10版二部P783.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5.马布特罗Mabuterol: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6.西布特罗Cimbuterol: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7.溴布特罗Brombuterol: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8.酒石酸阿福特罗Arformoterol Tartrate:长效型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9.富马酸福莫特罗Formoterol Fumatrate:长效型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0.盐酸可乐定Clonid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10版二部P645.抗高血压药.11.盐酸赛庚啶Cyproheptad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10版二部P803.抗组胺药.。
养猪生产中的应激反应及预防措施养猪生产中的应激反应及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养猪生产中,不论是从养殖规模、品种和养殖环境还是饲料及饲养管理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都比以往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养殖生产中,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采用分阶段的饲养方式,这种养殖方式决定了猪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对环境、气候、饲料、免疫接种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也称为副反应)。
应激反应是当前规模化猪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尽量减轻应激反应,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1产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1.1环境因素1.1.1气候变化冬春季节,天气变化较大,气温相对较低,猪在维持基础代谢的同时还需从饲料中获得营养来满足生长以及对抗气候变化的需要。
在这一时期,育肥猪表现为采食量大而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较低,容易出现打寒颤、扎堆取暖、咳嗽、气喘、腹泻等;仔猪因组织器官和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严重时出现大批死亡。
炎热的夏季,湿热天气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蚊虫孳生,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大面积暴发以及出现各类皮肤病、胃肠道疾病等;同时霉菌毒素大量繁殖,容易造成饲料污染,猪只因采食霉变饲料,出现各类霉菌毒素中毒病,并造成猪只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下降。
1.1.2转群和运输断奶时期的仔猪和母猪分离、分栏、并栏、转栏,对仔猪和母猪都是最大的应激,使猪在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时,会表现出惊恐不安、拒食或少食、无意识冲撞、腹泻、频尿以及打斗等,造成大部分猪只皮肤及四肢损伤,部分猪只出现皮肤感染、跛行、腹泻,胆小者因采食量不足而出现负增长。
长途运输时,受驱赶、捕捉、拥挤、饮水不足等因素影响,猪只在到达新环境时易出现虚弱、脱水、发热、肠胃不适等症状。
1.1.3饲养密度很多养猪场为了增加出栏量而增加养殖密度,猪只头均占有面积过小,在采食、饮水、卧伏时相互争斗,导致猪只常处于紧张和戒备状态,极易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易出现发热、腹泻、气喘、咬尾、皮肤损伤等,严重时出现部分猪只由于生病产生异味而被其他猪只咬残、咬伤、咬死等严重后果。
你知道这个行为是在毒害母猪吗对于产后感染,国外某兽药厂家早就提出了母猪产前产后7天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母猪产后感染的“保健”程序及方法,并且在防止和控制产后感染、乳腺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如今,很多的猪场已经把产前产后添加抗生素保健变成生产流程,根深蒂固。
他们仅看到抗生素对预防产后生殖道感染及母猪因产仔体质下降导致的全身感染的效果,却未发现近几年频频的疫病,猪群的强烈免疫抑制体况,母猪的药源性便秘甚至“超级病菌”与之根本的联系;抗生素的使用已经从一种向多种混用,低剂量向大剂量转变,如此滥用使得本就严重的耐药性问题更加严峻,不仅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对母仔猪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
害1、产前7天使用抗菌药物做预防,可使消化功能遭到破坏,使细菌产生大量耐药性,部分有益菌被消灭,消化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并且还容易造成肠黏膜脱落,发生药源性便秘。
药源性便秘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和抗菌药物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循,再经胎盘进入胎儿,直接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活力。
2、使用抗生素会对胎儿造成直接危害,如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幼畜的软骨发育有影响;氨基糖甙类药物有肾毒性和耳毒性,都会对胎儿造成直接危害。
3、使母猪产生免疫抑制,造成肝肾损伤、心肺损伤、排白色尿、眼睛分泌增多等。
比较常见的免疫抑制性药物有:氯霉素类(如氟苯尼考)、四环素类(如土霉素、强力霉素)、磺胺类。
妊娠母猪使用磺胺类药物会加重贫血和繁殖障碍,氟苯尼考可致免疫毒性。
4、在产前还没有分娩,没有子宫感染,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产后感染是没有意义的。
更由于添加抗生素会使母猪分娩前后采食量、消化功能下降,造成延期分娩、分娩时产力不足。
5、产后母猪采食量低,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一方面达不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另一方面抗生素同样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更影响产后食欲的恢复。
养猪饲料中严格禁止使用催生剂、荷尔蒙猪饲料中严格禁止使用催生凝胶剂、荷尔蒙,供养殖户参考学习,详情如下。
丹麦在长期发展养猪业的过程投资过程中,一直努力减少减小养猪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猪粪便中的氮和磷等元素是主要的污染源,丹麦监管当局不仅严格禁止在猪饲料中使用催生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
丹麦被世界公认为“养猪王国”,是一个猪比人多得多的国家,其总人口只有约550万人,但每年向国际市场供应的生猪总量超过3000万头,相当于每人出口5-6头猪。
近100年来,历经几代人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丹麦取得了全世界对其安全优质猪肉的高度认可。
优质猪肉一直是丹麦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牛羊肉品质不断提高,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创新。
目前,丹麦全国约有5000个专业化养猪场,每年补栏的生猪约有90%用于猪肉出口,总和丹麦出口总额的5%以上。
按照丹麦农业理事会的比利时统计,丹麦的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是世界第三大的的猪肉出口国。
丹麦在长期发展养猪业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减少养猪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猪粪便中的氮和磷等元素是主要的污染源,丹麦监管当局不仅严格禁止在猪饲料带起中使用催生剂、荷尔蒙等胰岛素,还要求生产企业利用科技成果,增强生猪对饲料中氮和磷的消化吸收氯能力,大幅减少氟化物生猪通过粪便排放出的氮和磷等污染物质。
目前,欧盟对于养猪场每公顷欧洲议会土地所允许的最大氮排放量是170公斤,而丹麦则更加严格,仅为140公斤。
羊粪便和猪舍废弃物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天然有机肥料施入稻田,取代种植业中使用的化肥。
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的手段,丹麦既发展了生态农业,又为保护了自然环境,发展出环境友好型国际化畜牧业和养殖业。
无论是在养殖过程还是屠宰过程中,均采用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检疫标准。
在屠宰场,所有生猪必须经过由雇佣审核和政府的专业兽医的严格检查后方能屠宰。
这样的检疫工作上均是独立进行的,以达致其严格性和客观性。
屠宰场员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通过卫生考试,并依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对工作场地进行仔细的内部和外部检查,确保实行最高卫生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主要症状与防治作者:张志朋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1期摘要:在猪场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忽略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猪群出现发病后,使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
猪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影响机体健康,生长发育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最终还会通过畜产品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主要症状;饲料管理;对症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 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1-0088-011 常见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一种代谢产物。
饲料污染的霉菌主要为曲霉属、镰孢菌属、青霉属、鹅膏菌属、麦角菌属等,且每个霉属还包括多种霉菌,这些霉菌在饲料或者谷物上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生成一系列化学结构类似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目前,常见的霉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以及T-2毒素等。
其中饲料中最常见的为黄曲霉毒素,目前饲料、食品中共有17种黄曲霉毒素,均具有最强的致突变性,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素,毒性非常强,能够导致畜禽发生急性、慢性肝中毒,或者引起原发性肿瘤,特别是肝癌。
2 危害引发疾病。
霉菌毒素能够导致猪发生慢性或者急性中毒,主要危害是损害肝脏、肾脏损害,并引起肠道出血,还会引发腹水、消化功能紊乱、皮肤病变以及神经症状等。
一般来说,临床上食人大量的霉菌毒素会导致猪由于急性中毒而发生死亡,而食入少量的霉菌毒素会引起慢性中毒,一般不会出现特异性的中毒症状,较难判断是否由于霉菌毒素中毒引起,加之只会表现出轻微或者较少的临床表现,经常被养殖户(场)所忽视。
破坏生免疫系统。
霉菌毒素对猪造成的最本质危害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
大部分霉菌毒素能够直接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并导致功能减弱,导致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造成猪群发生严重的混染,同时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衣原体病以及弓形虫病等,往往会造成较大困扰,且使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患病后死亡率明显升高。
猪感冒,慎用利巴韦林
早上一微信朋友发来视频,lt;附图
这是利巴韦林中毒的表现!利巴韦林具有抗病毒作用,商品名过去叫“病毒唑”,与抗生素及其它药物配伍,治疗人的流行感冒,但用于猪,特别小猪,要特别小心!因为猪及反刍动物对利巴韦利特别敏感,量一稍大,即可中毒,甚至死亡!无药可治!各种畜牧杂志,都有资料介绍,因拌料,肌注引发死亡的多起病例,至于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猪友可百度查询,这个病例,明确告知网友有三个失误:一,仔猪体温39度,正常!无需用退烧药二,用药过度,猪也存在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的问题!这都是要花银子的!三,普通感冒,根本不需要用利巴韦林,最近北方天冷,寒流过后,猪易感冒,引发咳嗽(不是腹式呼吸的喘气)但食量不减,体温不高,普通感冒,一般不赞成用抗生素治疗,人感冒了,你无论打针,输液,吃药,都要有个过渡期( 发病,高潮,消退,病瘉)一,加强温度管理,加火升温,白天中午,天天通风,二,增强饮水,水莫太凉,水中加电解多维,补液盐,葡萄糖粉百分之二, 拌料也可),连用三天!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多饮水可稀释血液毒素,使之尽快排出,人感冒,要多喝水的道理亦如此!三,中药制剂对感冒有很好疗效,如:清开灵,银翘散,治疗热感冒清肺散,柴胡散,双黄连粉, 金银花,黄苓,连翘等)但加药一定要按猪体重,每天吸收的量加药,少了不抵事!病重者,清开灵,双黄连,银黄,柴胡等中成药注射液,配伍抗生素肌注,认防继发感染肺炎!我地己有朋友继发肺炎死亡的病例!但无论如何,利巴韦林少用为佳!。
农业部决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等4种兽药鉴于洛美沙星等4种兽药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介绍这些兽药的相关信息,并讨论其停止使用的原因和影响。
一、洛美沙星等4种兽药的概述(一)洛美沙星洛美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猪、禽等动物的细菌感染。
它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DNA的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二)甲氧苄啶甲氧苄啶是一种苯酚酸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家禽、鸟类等的呼吸道、肠道感染。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杀死细菌。
(三)噻唑嗪噻唑嗪是一种硝基咪唑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猪、蜜蜂等的细菌感染。
它能够干扰细菌DNA的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四)喹诺酮菌素B喹诺酮菌素B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猪、禽等动物的细菌感染。
它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DNA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二、停止使用洛美沙星等4种兽药的原因(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洛美沙星等兽药在人类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人体吸收这些兽药后,可能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强,从而对治疗感染病人产生影响,构成公共卫生安全威胁。
此外,洛美沙星等兽药中含有致癌物质,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停止使用这些兽药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的措施之一。
(二)对畜牧业的影响洛美沙星等兽药的存在会带来畜牧业的风险。
因为使用这些兽药容易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导致畜禽感染病情不易被控制。
这样不仅会造成养殖业的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三)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洛美沙星等兽药的使用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关注。
由于洛美沙星等兽药对人类健康有潜在的风险,很多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这些兽药,而且在进口食品时也会加强检测。
如果我国继续使用这些兽药,可能会面临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限制,不利于我国的农业对外开放和提高竞争力。
三、停止使用洛美沙星等4种兽药的影响(一)降低食品动物中残留抗生素的水平停止使用洛美沙星等兽药可以降低食品动物中抗生素残留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023-11-05•猪痢特灵中毒概述•猪痢特灵中毒的治疗方法•猪痢特灵中毒的预防措施•猪痢特灵中毒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猪痢特灵中毒概述猪痢特灵中毒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使猪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降低猪的免疫力损伤内脏器官降低猪的生产性能猪痢特灵中毒会对猪的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如肝、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中毒的猪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03猪痢特灵中毒的危害0201急性中毒猪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口吐白沫等急性中毒症状。
慢性中毒猪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
猪痢特灵中毒的症状在饲料中添加痢特灵时,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猪中毒。
饲料中添加量过大饲料保存不当,如受潮、发霉等,可能使痢特灵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导致猪中毒。
饲料保存不当用药不规范,如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等,可能导致猪中毒。
用药不规范猪痢特灵中毒的病因02猪痢特灵中毒的治疗方法使用吐根碱、阿朴吗啡等催吐剂,促使中毒猪呕吐出药物,减少药物吸收。
催吐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清除胃内残留的药物。
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胃内残留的药物,减少药物吸收。
活性炭吸附通过静脉注射给予药物,如利尿剂、泻药等,促进药物排出。
输液药物治疗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和饮水,增强猪的免疫力。
辅助治疗补充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饲料,减轻肠胃负担。
调整饮食避免过度惊吓、刺激等应激因素,保持猪舍安静。
避免应激•解痉止痛:使用解痉药如盐酸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对症治疗03猪痢特灵中毒的预防措施严格按猪痢特灵的用药剂量给药,不得随意增加用药剂量。
用药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猪痢特灵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合理使用猪痢特灵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饮水,保证猪只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中毒病是常见的一种群发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严重疾病之一,它可因死亡、生长缓慢、繁殖力降低,或形成地方病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猪只中毒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指环境污染引起中毒,人为因素主要由药物使用不当,剂量过大和饲料中添加的某些物质过量引起中毒。
本文就人为用药使用不当造成猪中毒的几种病症进行简要介绍。
1利巴韦林中毒病因:本病的发生主要见于利巴韦林的使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偶见于保管不当或管理混乱造成的误食或误用。
症状:以皮肤黏膜苍白黄染、呼吸迫促、红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病初食欲减退,饮水减少,后期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卧地不起。
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迫促。
被毛蓬乱无光,皮肤有黄染。
有的病猪共济失调、出现神经症状。
皮下有出血点,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煮肉样;淋巴结轻度肿大,肝肿大,边缘钝,表面有多量出血斑点,胆囊壁有出血点,胆汁粘稠,肾肿大,淤血,被膜易剥离;脾肿大至2~3倍,黑褐色,质柔软。
肠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胃粘膜有片状出血,且有脱落。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结合用药史,可确诊为利巴韦林中毒。
防治措施:利巴韦林为养猪生产中的禁用药物,因此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阻止利巴韦林进入体内。
如由饲料混入利巴韦林引起的,应立即更换饲料。
投给白菜、胡萝卜等多汁饲料加以缓解病症。
并根据病情,进行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
中毒较深者用复方生理盐水、5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复方甘草铵、维生素B、维生素B2等。
2丙硫咪唑中毒病因:用丙硫咪唑给猪驱虫时用量过大或因管理不当被猪误食而引起猪中毒。
症状:病猪初期骚动不安、频频走动,不食不饮;继之精神沉郁,渴欲增强,食欲废绝,排干硬粪便。
后期粪中带有肠黏膜,呕吐棕色水样物,时发战栗,弓背努责。
诊断:根据用丙硫咪唑驱虫病史及临床症状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
防治措施:确切掌握丙硫咪唑驱虫时的用量、用法,不要过量用药。
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禁用药物及引起的不良反应
1.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又名“瘦肉精”)
也称克喘素,是治疗哮喘病的一种药物。被猪食用后全身都有分布,以内脏特别是肝脏
中残留最多。人误食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可扰乱激素平衡,引起人体中毒。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状腺性机能亢进等。
2.性激素类
有促进性器官发育成熟、母猪催情、公猪提高性欲、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达、加快增重
的作用。已烯雌酚在人体内残 留会促进女童性早熟、男性女性化,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卵
巢癌的危险。雄性激素在动物体内残留,可促进性机能亢进,易发生自淫症。
3.抗生素类
大部分抗生素大多是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虽大部分未禁用,但由于长期超量使用,动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如现已被禁用的氯霉素对
哺乳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基本失去治疗作用,且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和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
板减少性紫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4.呋喃唑酮(痢特灵)
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药物。可治肠炎、腹泻和鸡、兔球虫病。如长期连续使用,不执行休药
期的规定,在猪、鸡肝脏中残留,被人食用后,能引起出血综合症,其潜在危害是诱发基因
变异和痛症。
5.安眠酮
又名甲喹酮、海米那。有镇静、催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动物过度兴奋或惊厥,可使
机体平静。但该药副作用较大,人误食了含有此药的猪肉,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无
力,四肢及口舌麻木,个别较重患者有短时间的精神失常。过量中毒可出现昏迷、视神经乳
头水肿、心跳过速、呼吸抑制等症状。久吃含有此药的肉类,人体可产生耐药性。
6.磺胺类和喹乙醇
这两种药虽未列入《禁用清单》中,但前者已被列入《无公害食品——猪肉》理化指标
中严格控制使用,肉中残留超标,能使人恶心、呕吐、眩晕等,抑制骨髓功能,破坏造血系
统,引起再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少尿、无尿或血尿等,
易产生抗药性,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或发生荨麻疹,重者甚至出现死亡。按《无
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规定,休药期不得少于28天。
喹乙醇是一种基因毒剂和生殖腺诱变剂,促生长效果较好,且有抗菌作用。如在饲料中
超量添加,鸡、鸭很敏感,鸡每千克体重口服50毫克,即会中毒死亡,猪体重55千克时应
禁用。如在肉中残留,对人的潜在危害很大,可致基因突变、致畸和致癌。此药休药期为
35天。
上述两种药的替代药物,可对症选用抗菌消炎中药或抗生素,并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