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马克思哲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掩耳盗铃:消极的主观唯心论

一、成语含义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

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大概意思是有个人想偷一口钟,但生怕别人听到钟声,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二、哲学道理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资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也是其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

偷盗者注意到了人的听觉(意识)与铃声(客观世界)的关系,但没有具体研究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妄自通过否定自己的听觉(意识),来达到否定物质客观存在的事实。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掩耳盗铃”显然是荒谬的。

像掩耳盗铃者那样把主体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

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通过否定自己的感觉来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的认识和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

“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三是意识决定于物质。

三、启发与思考

“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其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的想法是极其荒谬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论的表现。我们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代替客观事物的存在,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