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 格式:ppt
- 大小:730.00 KB
- 文档页数:19
论语导读高中试题### 论语导读高中试题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请问《论语》的作者是谁?-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 A. 学而- B. 为政- C. 八佾- D. 里仁3.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是指:- A. 忠诚- B. 礼仪- C. 仁爱- D. 智慧二、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思想。
2. 《论语》中的“________”篇,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的观点。
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论语》中对“知”与“仁”的比喻,其中“知”指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描述。
2. 孔子在《论语》中如何论述“礼”的重要性?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政”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五、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孔子是如何通过这段对话来阐述“仁”的内涵。
“子曰:‘仁者,爱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C二、填空题1. 教育2. 雍也3. 智慧三、简答题1. 孔子在《论语》中描述“君子”应具备的特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君子应以德行为本,注重内在修养,追求道德完善。
2.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
通过“礼”,人们可以表达敬意、尊重他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四、论述题1.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在各种事物中寻求平衡,避免极端。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可以应用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 “仁政”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民众福祉。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追求的理想政治模式。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
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圣人很谦虚的求教。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
)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本章子夏所理解的“好学”,指的是()(2.0分)分窗体顶端A、日新不失B、博学好问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2在为政三要素中,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2.0分)分窗体顶端A、足兵B、足食C、民信之D、民富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的意思(2.0分)分窗体顶端A、复习B、誊抄C、实践D、朗诵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4孔子与隐士的区别在于,孔子()(2.0分)分窗体顶端A、积极入世B、消极避世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指:;“比”指。
(2.0分)分窗体顶端A、周围;比较B、在.....周围;和......相比C、周边;比邻D、周全;勾结、结党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6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淫”指(2.0分)分窗体顶端A、放荡;过分B、淫荡C、平常D、正常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7“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指(2.0分)分窗体顶端A、正常;平常B、碌碌无为C、不偏不倚D、随意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8在对待人民教育的问题上,孔子主张()(2.0分)分窗体顶端A、先教后富B、先富后教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9孔子坚持“三年之丧”,其理由是()(2.0分)分窗体顶端A、子女对父母“三年之爱”的回报B、“三年之丧”是当时的习俗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1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葸”指,“绞”指。
(2.0分)分窗体顶端A、胆子小;尖酸刻薄B、害怕;鲁莽C、有勇无谋;性格耿直D、胆子大;粗鲁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11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结合前文分析,“礼”需要后于()(2.0分)分窗体顶端A、礼节B、礼物C、仁德修养;道德修养D、仁义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2“半部《论语》治天下”指的是()(2.0分)分窗体顶端A、只要学《论语》的一半,就足以治理社会和国家《论语》是一部智慧的宝典,里面蕴含有丰富的政治智慧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13子曰:“里仁为美。
导读范文(优选八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导读范文(优选八篇)导读范文(篇一)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导读【讲座目标】【内容导图】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学生可以:1、了解《论语》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概要;2、通过人物故事和专题归类两种方法引导进行学习:第一讲通过故事学《论语》【讲座内容】一、讲座导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
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不信神,却敬仰一个人。
就靠着这份敬仰,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的民族。
这个人,就是孔子。
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
在中国,有一本书,自西汉起,就是人人必读之书。
这本书,就是《论语》。
————鲍鹏山《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孔子去世后,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聚集整理出的。
《论语》是语录体,多是一句话或问答式的几句话。
没明显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方便时随手翻开一页看一句就可以的。
《论语》记录的东西都很平常,平常的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往往都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我们又时刻也离不开。
《论语》语句虽然简单,但涉猎范围很广,有哲学、历史、音乐、伦理、礼仪、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
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论语》是中华民族共认的论理准则,是文化的根,是道德价值体现。
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我们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论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孔子也是我最崇拜的人。
不能说有多懂,但确实很喜欢。
不客气地说起码能背一半多吧。
自我感觉收益很大,以前总爱着急,现在平和多了;以前心很乱,总静不下来,现在基本上是平静的了;以前总和别人比,烦恼越比越多,现在自己过自己的,快乐很多。
心态好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本学期用两次讲座讲一下《论语》。
2、3个小时里不可能系统讲解,只能算是《论语》导读吧。
但是《论语》都是文言文,不好看懂,怎么办我像你们这么大时,也看不懂,所以也不爱看。
现在看的多了,觉得也不复杂。
论语导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是什么?A. 礼B. 义C. 智D. 信答案:A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仁爱B. 忠诚C. 礼仪D. 诚信5. 《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是多少?A. 40次B. 50次C. 60次D. 70次答案:C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知识的广博B. 知识的深度C. 知识的诚实D. 知识的实践答案:C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哪种学习态度?A. 谦逊B. 独立C. 竞争D. 合作答案:A8. 《论语》中孔子对“礼”的态度是怎样的?A. 轻视B. 重视C. 反对D. 忽视答案:B9.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的哪一章?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什么的看法?A.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B. 君子的品德C. 小人的短视D. 君子的智慧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的品德?A. 仁B. 礼C. 智D. 信答案:ABCD2. 《论语》中孔子对“学”的看法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的重要性B. 学习的方法C. 学习的态度D. 学习的目的答案:ABCD3. 孔子认为“礼”在社会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规范行为B. 维护秩序C. 促进和谐D. 传承文化答案:ABCD4.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中庸”指的是什么?A. 极端B. 平衡C. 过度D. 适度答案:BD5. 孔子提倡的“孝”包括哪些内容?A. 尊敬父母B. 照顾父母C. 听从父母D. 继承父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的。
论语导读知识点总结初中《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涉及到政治、道德、教育、礼仪、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人生、规划未来。
以下是对《论语》中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孔子所倡导的最重要的美德。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了“仁”的重要性,他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的讨论和理解,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二、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论语》中孔子所强调的重要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身为人子应尽的义务,也是立身之本。
在《论语》中,孔子对孝的重视贯穿始终,他强调了“孝”,并提倡不论身居高位还是低位,都应该尊敬父母,顺从他们的教诲和期望。
三、礼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在《论语》中,孔子对礼的重视也是一贯的。
他认为“礼”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体现个人的教养和文明,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秩序,维护人类间的和谐关系。
他提出了很多有关礼的观点和思考,比如“让礼之于礼”,“义之于礼”等。
四、学习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关键。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学习,他认为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论是长者还是智者,都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启发和教诲。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五、忠诚忠诚是《论语》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孔子强调了对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忠诚。
他认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提倡人们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要尽心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诚实诚实是儒家思想中的又一个核心价值观,也是《论语》中所强调的重要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言行一致,说话要实事求是,做人要真诚待人。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 理解《大学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3.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大学论语》中的智慧。
教学重点:1. 《大学论语》的核心思想。
2. 文言文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论语》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2. 将《大学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学论语》原文、相关注释、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大学论语》原文、笔和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论语》为何能成为儒家经典?二、阅读与讲解1. 学生朗读《大学论语》原文,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讲解《大学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3. 分析《大学论语》中的典型句子,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三、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大学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如“修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大学论语》核心思想的理解。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文言文阅读训练1. 学生朗读《大学论语》中的典型句子,教师讲解古文词汇和句式。
2. 学生练习翻译《大学论语》中的句子,教师点评。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大学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强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将《大学论语》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大学论语》核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翻译练习,评价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