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保护经典电路
- 格式:docx
- 大小:210.24 KB
- 文档页数:1
過流保護電路原理過流保護電路圖過流保護電路原理本電路適用於直流供電過流保護,如各種電池供電的場合。
如果負載電流超過預設值,該電子保險將斷開直流負載。
重置電路時,只需把電源關掉,然後再接通。
該電路有兩個聯接點(A、B標記),可以連接在負載的任意一邊。
負載電流流過三極管T4、電阻R10和R11。
A、B端的電壓與負載電流成正比,大多數的電壓分配在電阻上。
當電源剛剛接通時,全部電源電壓加在保險上。
三極管T2由R4的電流導通,其集電極的電流值由下式確定:VD4=VR7+0.6。
因為D4上的電壓(VD4)和R7上的電壓(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電極電流也是恒定。
該三極管提供穩定的基極電流給T3,因而使其導通,接著又提供穩定的基極電流給T4。
保險導電,負載有電流流過。
當電源剛接通時,電容器C1提供一段延時,從而避免T1導電和保持T2斷開。
保險上的電壓(VAB)通常小於2V,具體值取決於負載電流。
當負載電流增大時,該電壓升高,並且在二極體D4導通時,達到分流部分T2的基極電流,T2的集電極電流因而受到限制。
由此,保險上的電壓進一步增大,直到大約4.5V,齊納二極體D1擊穿,使T1導通,T2便截止,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時保險上的電壓增大,並且產生正回饋,使這些三極管保持截止狀態。
C1的作用是給出一段短時延遲,以便保險可以控制短時超載,如象白熾燈的開關電流,或直流電機的啟動電流。
因此,改變C1的值可以改變延遲時間的長短。
該電路的電壓範圍是10~36V的直流電,延遲時間大約0.1秒。
對於電路中給出的元件值,負載電流限制為1A。
通過改變元件值,負載電流可以達到10mA~40A。
選擇合適額定值的元件,電路的工作電壓可以達到6~500V。
通過利用一個整流電橋(如下面的電源電路),該保險也可以用於交流電路。
電容器C2提供保險端的暫態電壓保護。
二極體D2避免當保險上的電壓很低時,C1經過負載放電。
過流保護電路圖帶自鎖的過流保護電路1.第一個部分是電阻取樣...負載和R1串聯...大家都知道.串聯的電流相等...R2上的電壓隨著負載的電流變化而變化...電流大,R2兩端電壓也高...R3 D1組成運放保護電路...防止過高的電壓進入運放導致運放損壞...C1是防止干擾用的...2.第二部分是一個大家相當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於前級的電阻取樣的信號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電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數由VR1 R4決定...3.第三部分是一個比較器電路...放大器把取樣的信號放大...然後經過這級比較...從而去控制後級的動作...是否切斷電源或別的操作...比較器是開路輸出.所以要加上上位電阻...不然無法輸出高電平...4.第四部分是一個驅動繼電器的電路...這個電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這個是一個自鎖電路... 一段保護信號過來後...這個電路就會一直工作...直到斷掉電源再開機...這個自鎖電路結構和單向可控矽差不多.過流保護電路過流保護用PTC熱敏電阻通過其阻值突變限制整個線路中的消耗來減少殘餘電流值。
foc三电阻, 硬件过流保护电路FOC三电阻,即基于场向量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的电机控制方法中使用的三相电阻网络。
硬件过流保护电路是用于保护电机和控制器免受过流损坏的电路。
本文将介绍FOC三电阻和硬件过流保护电路的原理和作用。
FOC三电阻是FOC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FOC控制中,电机的转子电流被分解为直轴(Id)和交轴(Iq)两个分量。
这两个分量分别控制电机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而FOC三电阻则用于限制直轴和交轴电流的大小,以保护电机和控制器不受过流损坏。
FOC三电阻网络通常由三个电阻和三个电感组成。
其中,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电感则用于提供抗电流突变的能力。
当电机的直轴和交轴电流超过设定值时,FOC三电阻将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
这样可以避免电机和控制器受到过大电流的侵害,并保护其正常工作。
硬件过流保护电路是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设定值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电机的电流信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电路将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电源或降低电流。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机和控制器免受过流损坏。
在FOC电机控制系统中,硬件过流保护电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检测和响应电流异常,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机和控制器的安全运行。
当电机负载突变或系统故障导致电流异常时,硬件过流保护电路可以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电机和控制器受到损坏。
为了确保FOC三电阻和硬件过流保护电路的有效性,需要合理设计和选用电阻和电感的数值。
电阻的阻值应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控制系统的要求来确定,以确保电流在设定值范围内稳定工作。
电感的选取应考虑电流变化的速度和幅值,以提供足够的抗电流突变能力。
除了FOC三电阻和硬件过流保护电路,FOC电机控制系统还需要其他相关电路和组件来实现完整的控制功能。
例如,电机驱动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编码器用于反馈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控制器用于计算和生成控制信号等。
电动机(负载)过流保护(提醒)电路
(1)调整负载电阻Rp1的阻值,5脚电位会调整,当流过电机M 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三极管VT截止,保证电机运行在安全电流范围内。
适当减小R3阻值,改变2脚的电位,可以提高电机的电流允许值。
(2)电机自动过流保护电路,当流过电机M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VT2截止,发光二极管VD1发光报警,从而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发光二极管VD1发光报警时,当电机电流低于设定值,VD1仍然发光报警;
增大R6的阻值,电机过流设定值将减小;
Rp触点上移,可减小电机过流设定值。
(3)电流过载提醒电路,RL是负载,R4是阻值较小的电阻。
V1不发光时,如果RL的阻值减小,导致流过的电流增大,超过设定值时V1发光。
电流过载V1发光,电流减小到设定值以下时V1仍然发光;
适当增大R4,可以降低电流设定值;
电流过载时,按下S1则V1熄灭,松开S1后V1重新发光。
(4)过载保护实验电路,调整负载电阻RH的阻值,当流过RH 自动断开负载电源,并保持在断开状态。
增大流过RH电流允许值:
减小R1的阻值;
Rp的滑动触点向上移。
(5)负载过流保护电路,合上S,Vcc向负载供电,当负载上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电路将被自动切断,从而保护负载。
VD亮表示电路正常工作;
R5电阻调大,额定过载电流将调小;
电路被自动切断后,电路不能自行恢复供电。
(6)电动机过流保护电路。
调整负载电阻Rp1的阻值,当流过电机M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三极管VT1截止,保证电机运行在安全电流范围内;
适当减小R3阻值,可提高电机的电流允许值。
大功率直流电机过流保护电路图
大功率电机过流保护电路如图所示,Ro为电流取样电阻。
为了防止电机在启动时产生的大电流造成电路的误动作,由Cl、Rl、RPl及与非门l组成了开机保护延时电路。
电机开始启动时,Cl上无电压,此时与非门1输出低电平,与非门3则输出高电平,使VT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Kl不工作,其触点仍保持常闭状态,直流电机可获得正常供电。
当Cl的端电压逐渐升高到一定值时,与非门1发生翻转,输出端变为高电平,开机保护启动电路结束工作,此后与非门3的输出状态则由RP2、R2、VTl及Ro等组成的电流检测电路控制。
317过流保护电路
芯片是lm358。
左边是电压放大,放大倍数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公式写在图上了。
这里要注意C1的大小,太小358容易自激,太大保护动作迟滞,需要反复调试,我用的是104。
右边是比较器,基准电压我用的是8050的b-e节,很稳定,数量根据需要调整。
不要用稳压管,比起b-e节来差多了,也不要用电阻分压,电源不稳时基准也不稳。
输入端接在分流器上就行了。
过压部分的电路和这个图的右边是一样的,输入端接在317的输入和输出就可以了。
把RP换成固定电阻分压,调整分压比或调整基准使继电器动作就行了。
直流电源过电压、欠电压及过流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在直流电源输入电压大于30V或小于18V或负载电流超过35A时,晶闸管都将被触发导通,致使断路器QF跳闸。
图中,YR为断路器QF的脱扣线圈;KI为过电流继电器。
带过流保护的电动自行车无级调速电路图中,RC为补偿网络,以改善电动机的力矩特性。
具体数值由实验决定。
电路如图16-91所示。
它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
调节电位器RP,可改变由555时基集成电路A组成的方波发生器的方波占空比,达到调速的目的。
Rs是过电流取样电阻,当电动机过载时,Rs上的压降增大,使三极管VTz导通,触发双向晶闸管V导通,分流了部分负载,从而保护了功率管VTi。
过流保护用电子保险的制作电路图本电路适用于直流供电过流保护,如各种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预设值,该电子保险将断开直流负载。
重置电路时,只需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接通。
该电路有两个联接点(A、B标记),可以连接在负载的任意一边。
负载电流流过三极管T4、电阻R10和R11。
A、B端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大多数的电压分配在电阻上。
当电源刚刚接通时,全部电源电压加在保险上。
三极管T2由R4的电流导通,其集电极的电流值由下式确定:VD4=VR7+0.6。
因为D4上的电压(VD4)和R7上的电压(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电极电流也是恒定。
该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3,因而使其导通,接着又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4。
保险导电,负载有电流流过。
当电源刚接通时,电容器C1提供一段延时,从而避免T1导电和保持T2断开。
保险上的电压(VAB)通常小于2V,具体值取决于负载电流。
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该电压升高,并且在二极管D4导通时,达到分流部分T2的基极电流,T2的集电极电流因而受到限制。
由此,保险上的电压进一步增大,直到大约4.5V,齐纳二极管D1击穿,使T1导通,T2便截止,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时保险上的电压增大,并且产生正反馈,使这些三极管保持截止状态。
三相电动机过流保护电路图及原理介绍
如下图所示是一种较为实用的三相电动机过流保护电路图。
按下ST,KM吸合,电动机M 启动、运转。
电流互感器TA通过副边输出电流,经VD1整流、RP、R1分压,形成电压信号经R2、VD6加到VT1基极,另一个信号经RP加到VT3基极。
VT1、VT2、VT3组成一个射极耦合双稳态电路。
正常时,VT1截止,VT2、VT3饱和导通,继电器K吸合,电动机M正常运行。
当三相电动机某一相断相时,电流必定比正常时增大许多或因电动机线圈短路、机械卡堵等故障使电流大增,这时TA副边的电流也必定大增,加到VT1的基极电压也大增,促使VT1、VT3由饱和导通,VT2截止,K线圈失电释放,KM线圈相继失电释放,电动机M停电。
过流保护电路图2008年04月24日 09:24 本站原创作者:本站用户评论(3)关键字: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通过其阻值突变限制整个线路中的消耗来减少残余电流值。
可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广泛用于马达、变压器、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等的过流过热保护,传统的保险丝在线路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而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在故障撤除后即可恢复到预保护状态,当再次出现故障时又可以实现其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电路图过流保护元件通用线路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在较恶劣的钎焊条件下将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2、涂层和灌注在PTC热敏电阻器上加涂层和灌注时,不允许在固化和以后的处理中由于不同的热膨胀而出现机械应力。
请谨慎使用灌注材料或填料。
在固化时不允许超过PTC热敏电阻器的上限温度。
此外,要注意到,灌注材料必须是化学中性的。
在PTC热敏电阻器中钛酸盐陶瓷的还原可能会导致电阻降低和电性能的丧失;由于灌注而引起热散热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在PTC热敏电阻器上局部的过热而导致其被毁坏。
上面是一个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
单向可控硅差不多...具体原理...大家可以分析下.HE HE...。
MOS管用于电流保护的电路通常被称为MOS过流保护电路。
这种电路的核心部件是MOS管,它具有低导通电阻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MOS管会迅速导通,并将过流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接收到过流信号后,会立即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子设备。
具体来说,MOS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以下部分:
1. MOS管:作为电路中的主要元件,MOS管具有低导通电阻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MOS管会迅速导通,并将过流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
2.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收来自MOS管的过流信号,并根据设定值判断是否需要切断电路。
如果检测到过流信号,控制电路会立即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子设备。
3. 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串联在MOS管的S极与MOS管的D极之间,用于在MOS管导通时存储电荷。
4. 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放电电路并联后串联在第一电容与MOS管驱动电路之间。
充电电路用于根据MOS管驱电路传输的MOS管导通信号,对第一电容充电,使第一电容的充电电压随MOS管的导通电压VDS同步升降。
5. 放电电路:放电电路用于根据MOS管驱动电路传输的MOS管断开信号,对第一电容完全放电。
6. MOS管断开电路:MOS管断开电路串联在第一电容与MOS管的G极之间。
当第一电容的充电电压超过预设稳压值时,MOS管断开电路会将MOS管的G极电压降低,从而使MOS管断开。
总的来说,MOS过流保护电路是一种有效的电流保护方法,能够有效地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并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路,以防止电子设备受到损坏。
mos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MOS过流保护电路原理是利用MOS(MOSFET)器件的特性来实现过流保护功能。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MOSFET将导通,使得过流绕过受保护的部分,从而保护电路免受过流损害。
具体的过流保护电路原理如下:
1. 电路中串联一个恒流源或电流感应电阻来检测电流。
2. 将恒流源或电流感应电阻连接到MOSFET的栅极或基极,控制MOSFET的开关。
3. 设置一个恒流源或电流感应电阻的参考电压,用于比较电流值。
4.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参考电压与电流值相比较,控制电流感应电阻的电压超过MOSFET的阈值电压。
5. 当电流感应电阻的电压超过MOSFET的阈值电压时,MOSFET开始导通。
6. 一旦MOSFET导通,过流绕过受保护的部分,从而保护电路免受过流损害。
7. 当电流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时,MOSFET停止导通,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上述原理,MOS过流保护电路可以及时检测并保护电路免受过流损害。
它常用于电源和电路控制板等场合,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用于过流保护的电子保险电路设计概述在电力系统中,过流是常见的电路故障,因此需要一种保护电路来检测这些故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受损或损坏。
其中一种常用的保护电路是电子保险,可以通过快速断开故障线路或减小故障电流,从而保护电路。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电子保险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采用二极管-晶体管电路(DCT)作为电子保险,适用于直流或低频交流过流保护。
电子保险原理DCT电子保险主要由二极管、晶体管和电源组成。
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在集电极上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压,晶体管截止。
但如果电路中出现过流,电流将使得集电极电压降低,从而导致晶体管的发射极低电平,使其处于放大状态,进而分流电路,降低电流,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电子保险电路本文采用的DCT电子保险电路如图所示:___ Vcc|<|| R1<|_____ | NPN| |____|___ C| D B|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R2| D B _|_|_________|该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和一个NPN型晶体管,二极管和电源Vcc串联,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路中。
晶体管的基极通过较小的电流限制电阻R1连接到电路中,R2为限流电阻,其目的是对电子保险的三个参数进行限制,输出电流等于Vcc/(R1 + R2) 或 (Vbe/R1)*beta;Vbe是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导通压降,beta是晶体管放大系数。
过流检测电路在电子保险电路之前需要加入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发生过流。
本文采用的过流检测电路如图所示:____ Vcc|<|| R1<|____________ | NPN| |________|__ C| V1 E B|_______|________/该电路采用电流互感器检测电缆或管路中的电流,V1是检测到的过流电压信号,R1是极低的检测电阻,保证电路不会受到过大的电流冲击。
过流保护电路如上图所示。
此电路是过流保护电路,其中100kΩ电阻用来限流,通过比较器LM311对电流互感器采样转化的电压进行比较,LM311的3脚接一10kΩ电位器来调比较基准电压,输出后接一100Ω的电阻限流它与后面的220µF的电容形成保护时间控制。
当电流过流时比较器输出是高电平产生保护,使SPWM不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闭,等故障消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逆变器又自动恢复工作。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1 采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过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变流器所获得的变流器次级电流经I/V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直流化后,由电压比较器与设定值相比较,若直流电压大于设定值,则发出辨别信号。
但是这种检测传感器一般多用于监视感应电源的负载电流,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
由于感应电源启动时,启动电流为额定值的数倍,与启动结束时的电流相比大得多,所以在单纯监视电流电瓶的情况下,感应电源启动时应得到必要的输出信号,必须用定时器设定禁止时间,使感应电源启动结束前不输出不必要的信号,定时结束后,转入预定的监视状态。
T3
具有自恢复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这款无电流取样的过流保护电路具有短路点撤除后能自动恢复输出的特点,保护时较工作时电流要小得多,即使长时间短路,也不会损坏电源,电路如附图。
原理:电路正常时,T3饱和,T1工作在导通状态,所以T1的C、E两端电压较低,稳压管不能导通,故T2截止,电源输出正常。
当输出端由于某种原因过流或短路,使T1的C、E之间的压差大于稳压管和LED的导通值时,T2的基极有电流流过,T2由截止转为导通,T4导通,使T3、T1截止,电源无输出。
LED是过流指示灯。
T1截止后,R7对C1进行充电,为T3的下次启动创造了条件,但短路点还没有撤除时,电流经R7、R4、T4流入地,故T1仍然截止,电路无输出;如果短路点此时撤除,从R7上流过的电流就流进T3的基极,T3导通,使T1正常闭合,电路输出恢复正常。
根据具体需要,更换不同稳压值的DZ可获得不同的保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