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 格式:docx
- 大小:23.17 KB
- 文档页数:3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二、教法建议在课前提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如提问“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对于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概括归纳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
由此导入新课。
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爆发,是本课的重点。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独立试航根据学习目标,通读课文归纳出知识点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二月革命:时间:------------- 原因:-------------- 结果:推翻了--------------建立了---------------和工人士兵建立的------------------同时存在。
-----------掌握实权二、彼得格勒起义(1)时间:----------------- (2)起义总指挥部:---------------(3)指挥者:-----------------(4)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当选为主席。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三、1918年3月,苏俄的首都从---------------迁到----------------------四、十月革命的意义五、苏俄政府建立后,采取了那些措施?六:中考模拟:一、选择题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2年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3.2008年,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4.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5: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3、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年级班级:姓名:课题: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型:新授课时间: 2010年10月课时:1课时执笔:王贺审核: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分管领导签字:曾纪伟◆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德育渗透: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我会自学,我能行!)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1、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异同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认识?中国是:俄国是:结论是:◆课堂小结:◆训练巩固:(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1917年,迫使沙皇专制统治退出历史舞台的俄国革命是()A.十月革命 B 二月革命 C 十一月革命 D 三月革命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能准确答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吗?(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革命。
(2)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3)打击了的统治,推动了,鼓舞了。
◆学习心得(教学反思):◆你知道吗?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1991后称为俄罗斯或俄罗斯联邦。
沉着、坚韧,是骆驼的精神。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重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上节课,我们将线索拉到了世界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有一种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伟大尝试的重大事件是什么?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胜利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讲授新课】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第一子目,从经济、政治、外部条件等方面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客观条件活动:合作探究师:播放资料、引导归纳、学法指导(论从史出)生:结合所给资料让学生把俄国革命前的政治、经济状况自己进行概括总结进行整理归纳,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和阐释能力。
经济方面: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国十月革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二、革命的经过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下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准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题实行课前预习,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实行思考,展开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
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实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
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
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理解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列宁照片,指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他是谁呢?(生答:列宁)。对,
这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就是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
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俄国十
月革命。
讲授新课: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
世界现代史。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的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发生的。
那么俄国人民为什么要实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革命后俄国出现了
什么局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总结: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教师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2页最
后一段小字内容。
生答:没有达到。
师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生答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因为当时工农群
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不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实行帝国主义战
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问:从这张图能够看出什么?
生答:列宁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
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出示《俄国比
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课本。
时间:1917年11月
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结果:取得了胜利。
因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准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
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
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板书)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
宁当选为主席。那么此时的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试比较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
措施有何不同。
主要有五点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
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人民获得了土地;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
出了战争,人民赢得了和平。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苏维埃政府做到了,这是多么的使
人欢欣鼓舞啊。可见这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让学生尝试列表,列出两
种政权的不同点。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权
领导者不同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采取的措施不同 反动、反人民 符合人民利益
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资产阶级 广大工农群众
思考1: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
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思考2: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
中国获得了灵活使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使用,而不能
生搬硬套。)
5.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板书)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出现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同样也遇到了挫折。一切帝国主义国家都极端仇视、害怕苏维埃政权。他们千方百计欲置
其于死地,而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也不甘心失败,他们妄图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卷
土重来。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他们所失去的一切。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请同学
们想象一下,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缺粮缺钱、生活困苦等等)这些困难威
胁到了新生的政权,那么此时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呢?那就是高度集中的
“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让学生了解“战士共产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从1918年到1920
年,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
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板书)
让学生齐声朗诵课文最后一段。
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
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毛泽东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呢?
(对,李大钊。)和学生一起回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可见十月革命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
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
的道路。
三、总结全文
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革命的结果是产生了两个并存的
局面,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政权所掌握。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
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练习:
1、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
什维克党采取了准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
爆发相关。
2、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
度
3、讲故事。赛一赛,谁对列宁了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