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与海上搜救》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8.62 KB
- 文档页数:5
《船舶操纵与摇荡》教学大纲(学分 2.5 ,学时 4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研究船舶操纵性的任务在于:通过考察船舶受控运动规律,找到能够表征船舶操纵性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达到该技术参数的数量指标;建立评价现有船舶和预估新设计船的受控运动和操纵方法;建立在船舶设计中满足操纵要求和改进操纵性的方法;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其一是建立描绘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用理论的或约束模型实验的方法求出作用于船舶的水动力,然后由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各种机动下船舶的运动状态和表征操纵性的特征参数。
其二是在某些规定的机动下,进行实船或船模的自航实验,直接测量其运动状态和表征操纵性的特征参数。
或者由测量得的运动状态再借助数学模型求得表征操纵性的参数和船舶的水动力。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船型、操纵器特征与操纵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操纵性设计和改进船舶操纵性提供依据。
在本课程中通过自航模操纵性实验,对回转试验、螺旋、逆螺旋及回舵实验;z形实验和倒车制动实验等的方法及实验结果分析迸行介绍。
在掌握船舶在波浪扰动下摇荡现象与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在船池中摇荡实验加深对船舶摇荡的理解。
重点掌握船舶摇荡的测试方法、陀螺等测试设备的使用、模型实验相似理论及换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船舶操纵性(20学时)1绪论,坐标系,操纵运动方程,水动力导数定义与物理意义2船舶对操舵的响应3舵设计4船舶操纵性试验(二)船舶耐波性(20学时)1波浪与船舶摇荡运动概要2船舶摇荡运动3船舶在不规则波中摇荡运动/谱分析法4减摇方法与减摇装置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四、说明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理论力学、船舶流体力学》2教学试验部分只讲数据分析方法3其他试验内容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性能试验技术”中完成。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吴秀恒著,人民交通出版社教学大纲制订者:王少新2004年 8月。
《船舶防火与灭火》课程教学大纲《船舶防火与灭火》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代码:2.课程类别:上岗基本技能培训3.学时及学分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2 实践学时:64.适用专业及年级:轮机或航海专业5.后续课程:《高级消防》6.编订日期:2012年8月7.修订日期:2013年4月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防火与灭火》课程是轮机工程(或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上岗必备的技能课。
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防火的知识,火灾的类型,用什么灭火剂扑救该类型的火灾,了解各种不同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学生后续的《高级消防》技能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发生火灾应具备的条件,火灾的类型,火灾是怎么分类的,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懂的什么样的火灾用什么灭火剂,并且能正确熟练的使用船舶各种灭火设备。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第一章防火灭火概论,建议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船舶特点和火灾的关系,船舶防火控制和防火程序。
船舶火灾预防与船员个人和群体素质的关系教学要求:了解船舶结构及火灾的危害性,基本的灭火程序。
2.第二章燃烧,建议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知道燃烧三要素及其条件,燃烧的分类,如何预防教学要求:知道燃烧三要素及其条件,燃烧的分类,如何预防3.第三章火的分类和灭火,建议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火灾的分类和灭火的方法教学要求:火灾的分类和灭火的方法4.第四章灭火剂的种类及其扑救的火种,建议2学时,实验4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各种灭火剂的工作原理,遇到火灾时灭火剂的正确选择,正确使用。
教学要求:各种灭火剂的工作原理,遇到火灾时灭火剂的正确选择,正确使用。
5 第五章船用消防器材,建议4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各种消防器材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如何配置。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各种消防器材的工作原理,如何使用,消防器材在船舶上如何配置。
6 船舶的消防系统,建议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船舶消防系统的配置,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102课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它的任务是:讲授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国内法定要求和有关管理规章等主要内容,为安全科学地管理船舶、组织生产、及时处理有关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管理、防止污染等基本知识和能力,达到《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船舶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标准。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值班驾驶员的岗位职责(包括船舶应急)要求;2、掌握有关安全规章制度;3、掌握国际和国内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定要求;4、掌握有关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定要求;5、掌握船舶应急时值班驾驶员工作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履行值班驾驶员基本职责的初步能力;2、能够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能够遵守有关安全管理法定要求;4、能够遵守国际、国内关于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定要求;5、能够完成值班驾驶员在船舶应急中的工作。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海洋的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绪论了解船舶营运安全与现代安全管理知识。
(二)船员职责了解船舶船长、大副的基本职责。
掌握船舶二/三副基本职责。
掌握停泊值班职责。
掌握值班驾驶员装卸货值班职责。
掌握二/三副开航前准备职责。
掌握航海仪器、图书管理职责。
掌握救生、消防培训、设备管理职责。
掌握职务交接职责。
(三)安全生产、防污染规章1、船上安全管理制度掌握驾驶台规则内容及航行中如何遵守。
掌握我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中“驾驶、轮机联系制度”的全部规定。
掌握航海日志记载和管理要求、重大记事栏、法律意义。
掌握车钟记录簿记载和管理要求、主要记载符号(国标)。
掌握自动舵的使用时机、禁止使用的条件。
掌握船员日常防火防爆注意事项。
2、船舶安全操作规定掌握救生艇安全操作的全部内容。
掌握高空、舷外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掌握系、泊作业前的准备和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大型船舶操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型船舶的基本结构、动力系统和操纵原理;2. 使学生了解航海规则、船舶操纵术语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掌握船舶在不同水域、气象条件下的操纵要领和应对策略。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操纵设备进行模拟操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复杂环境下对船舶进行稳定操纵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航海案例,制定并执行船舶操纵计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航海事业,树立正确的航海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船舶操纵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遵守航海规则,关注航海安全,具有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大型船舶操纵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航海事业培养高素质的船舶操纵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航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大型船舶结构及动力系统:包括船舶的基本构造、动力设备、操纵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概述、第二章 船舶动力系统。
2. 船舶操纵原理:涵盖船舶稳定性、船舶操纵性能、舵效和螺旋桨效应对船舶操纵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三章 船舶操纵原理。
3. 航海规则与操纵术语:介绍国际航海规则、船舶操纵术语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 航海规则、第六章 船舶操纵术语。
4. 船舶操纵技能训练:针对不同水域、气象条件下的船舶操纵技巧,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教材章节:第七章 船舶操纵技能训练。
5. 航海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航海案例,培养学生制定和执行船舶操纵计划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八章 航海案例分析。
6. 船舶操纵综合训练: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船舶操纵综合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九章 船舶操纵综合训练。
《船舶驾驶与管理》教学大纲本课程为驾驶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大纲依据S T C W78/95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测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及本专业的提升目标和业务规范而编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系统掌握船舶驾驶与船舶管理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使用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满足国家海事局的全国船员统一测试。
二、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第三篇船艺第十三章甲板设备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系泊设备的配备、布置、使用、保养及系缆作业的整个过程,尤其要求了解船用缆绳的分类、特点和保养;2、了解锚设备对船舶的作用;3、熟悉锚的种类及其抓底过程和各类锚的优缺点;4、熟悉舵设备的组成和分类以及极限舵角的规定;5、掌握操舵装置的种类和特点教学内容1、系缆设备2、锚设备3、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教学建议1、本章重点是掌握各种锚设备的特点;2、难点是各种船用缆绳的特性、舵设备的结构、分类。
第十四章船体保养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铁锈的生成原理及分类;2、掌握正确的除锈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锈蚀程度使用相对应的除锈工具和除锈方法;3、了解船舶涂料的分类方式。
常用涂料的性能和用途;4、掌握各种船用涂料的施工要领、涂料施工前的预备工作及施工注重事项。
教学内容1、除锈方法2、船用涂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教学建议1、重点是防锈工具的选用;2、难点是各种船用涂料的特性。
第十五章船舶应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船舶堵漏器材的分类;2、熟悉船舶堵漏器材的保管要求;3、掌握各种舱内堵漏法的要点;4、熟悉三种应变部署的要求;5、掌握船舶应变部署演习的规定及注重事项。
教学内容1、船舶堵漏2、船舶应变部署教学建议1、重点是堵漏器材的选用、应变部署的选择;2、难点是堵漏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十六章助航仪器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磁罗经的作用;2、熟悉磁罗经的检查、保养及注重事项;3、了解船用雷达装置的组成及相关概念;4、掌握雷达的操作及物标识别、雷达的日常维护保养;5、了解A I S的组成、功能;6、熟知A I S操作注重事项、维护检查和保养要求;7、了解船舶常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10、了解G P S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注重事项。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教学大纲
编程编号:341404 课内总学时:42
开课对象:水运工程系两专业、船员培训课程类型:实训
课程英文名称:Master Lifeboat & Saliverance-boat Training
一、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救生艇筏的结构、种类、维护保养方法,熟练操纵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达到国家海事局及STCW78/95公约对海员规定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任课教师资格:具有中等航海专业以上学历、不少于两年海上资历,业已完成“基本安全”、“高级消防”和“精通急救”等培训课程的船舶驾驶员;具有救生方面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航海院校海上专职教师。
2.学生资格:高职一年级学生
3.设备条件:消防模拟舱、消防衣、消防水枪、国际通岸接口、灭火器、个人消防装备、游泳池、救生艇等
4.前、后序课程:
5.保障措施:参加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核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1998。
中文:熟悉与基本安全(船舶防火与灭火)课程名称英文:Familiarization and Basic Safety (Preventing and Fighting on the Ship)课程编号 1101200 学分/学时 0.8/24所属教研室水上训练中心先修课程 无课程类型 海上技能训练 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开课专业 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专业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根据STCW78/95公约和国家海事局船员适任标准对船员专业培训的评估要求而设置的,是海上专业学生的海上技能训练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船舶消防基本技能的实践性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船舶消防的基本技能,符合STCW78/95公约对船员专业培训的评估要求,保障船舶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以适应现代化航运事业的需要。
教学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船舶消防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分章节)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船舶的特点与火灾的关系第二节 船舶安全防火控制和灭火程序第三节 船舶火灾预防与船员个人和群体素质的关系基本要求:掌握船舶火灾的特点和船舶火灾的预防方法。
本章重点:船舶火灾的特点和预防的方法。
本章难点:船舶火灾的特点和预防的方法。
第二章 燃烧第一节 燃烧实质第二节 燃烧条件第三节 燃烧类型火灾的蔓延基本要求: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类型。
本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类型。
本章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类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分章节)第三章 火的分类及灭火第一节 火的分类第二节 灭火方法基本要求:掌握火的分类与灭火方法。
本章重点:火的分类与灭火方法。
本章难点:火的分类与灭火方法。
第四章 灭火剂的种类及其扑救的火种 第一节 灭火剂第二节 灭火对象及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掌握灭火剂的特点和灭火对象。
本章重点:灭火剂的特点和灭火对象。
本章难点:灭火剂的特点和灭火对象。
《船舶驾驶和管理》教学大纲一、说明本课程为驾驶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大纲依据STCW78/95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测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范而编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系统掌握船舶驾驶和船舶管理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使用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国家海事局的全国船员统一测试。
教学环节讲课实验小计课程内容学时第三篇船艺第十三章甲板设备第一节系缆设备第二节锚设备第三节舵设备的作用和组成第十四章船体保养第一节除锈方法第二节船用涂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第十五章船舶应急第一节船舶堵漏第二节船舶应变部署第十六章助航仪器第一节船用雷达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第三节甚高频的使用注意事项第四节磁罗经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第四篇造船大意第十七章船舶尺度及主要标志第一节船舶尺度第二节水尺和载重线标志识别方法第十八章稳性第一节稳性的概念、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的含义第二节稳性的分类方式和各类稳性的概念第三节移动载荷和装卸作业对稳性的影响第十九章抗沉性第二十章船舶检验第一节船舶检验的种类、间隔期限、证书分类第二节内河营运船舶的法定检验第二十一章船舶检验第一节船舶检验的种类、间隔期限、证书分类第二节内河营运船舶的法定检验第五篇职务和法规第二十二章船员职责第一节船长的主要职责第二节驾驶员的主要职责第二十三章安全规章制度第一节船舶和船员第二节航行、停泊和作业第三节通航保障第四节救助第五节事故调查处理第六节相关术语解释第二十四章船舶管理第一节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第二节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三节船舶升挂国旗的规定第四节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第二十五章船员管理第一节船员条例第二节内河船舶船员适任测试和发证规则第三节船员违法记分管理办法第二十六章通航管理第二十七章船舶防污染管理第一节水污染防治法第二节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第六篇轮机常识第十八章船舶动力装置第一节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第二节柴油机主要部件及功能第三节其他动力装置第四节燃、润油料基本知识第五节主推进装置的运行管理第二十九章船舶辅机和机舱管理第一节离心泵、往复泵、齿轮泵的基本结构和运用第二节船用油水分离器第三十章船舶电气第一节船舶安全用电常识第二节柴油机电系的基本组成及功用第三节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测量方法及日常维护管理第三十一章应急设备第一节船舶应急设备的种类第二节应急舵机、应急电源、消防泵、水密门的作用及使用要点三、课程内容第三篇船艺第十三章甲板设备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系泊设备的配备、布置、使用、保养及系缆作业的整个过程,尤其要求了解船用缆绳的分类、特点和保养;2、了解锚设备对船舶的作用;3、熟悉锚的种类及其抓底过程和各类锚的优缺点;4、熟悉舵设备的组成和分类以及极限舵角的规定;5、掌握操舵装置的种类和特点教学内容1、系缆设备2、锚设备3、舵设备的作用和组成教学建议1、本章重点是掌握各种锚设备的特点;2、难点是各种船用缆绳的特性、舵设备的结构、分类。
《船舶操纵与海上搜救》
课程名称:船舶操纵/ ship maneuvering
学时/学分:40/2.5
先修课程: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设备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航运学院航海技术系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根据航海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精心组织并实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传授科学的操纵船舶理论和最新
的船舶操纵技术,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又有相应的实船操作技能的目的, 达到本
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 教学内容
船舶操纵基础理论
船舶操纵基本原理是船舶操纵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有以下内容。
1. 船、桨、舵的性能: 螺旋桨的性能
舵的性能
船、桨、舵综合效应
2. 船舶操纵性能: 船舶操纵
性能概述
船舶运动方程和K、T指数 船舶定常旋回性 船舶改向性和保向性 舵效
船舶控速性
实船操纵性试验
3. 锚、缆和拖轮的作用
锚的作用
缆的作用
拖轮的作用
4. 外力对操船的影响
流的影响
风的影响
受限水域的影响
波浪的影响
(二) 船舶操纵实践
该部分主要介绍船舶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操纵方法。主要有以下内容:
5. 锚泊操纵
锚地与锚泊方式的选择
锚泊操纵
锚泊偏荡、走锚及其防止
f
6. 靠离码头操纵
靠码头操纵
离码头操纵 系离浮筒操纵 其他情况系离泊 超大型船操纵
7. 大风浪中操船 大风浪航行的准备 大风浪对空载船的影响 大风浪中操船措施 遭遇台风时的操船
8. 特殊水域中操船 狭水道中操船 江河(运河)中操船 冰区操船
9. 海事处理和应急操船 碰撞前后的操船与处置 搁浅与触礁前后的操船与处置 火灾与爆炸后的操船与处置 人
员救助操船 设备故障与应急措施 海上搜救与拖带
(二)基本要求
1. 船、桨、舵的性能:
(1) 了解并掌握船舶阻力的基本组成,掌握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效率
及船速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⑵掌握舵的工作原理,熟悉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
(3)掌握单、双螺旋桨各种致偏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操船的影响,掌握各种致偏作 用力的影响因素,掌握
船、桨、舵综合效应。
2. 船舶操纵性能:
(1) 熟悉船舶操纵性的基本概念,了解船舶操纵性能标准。
⑵了解船舶运动方程, 掌握船舶操纵性指数 K、T值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能运用
K、T指数对船舶操纵性能进行分类和比较;熟悉船舶操纵性指数 K/、T/的运用。
(3)熟悉船舶旋回运动的过程及运动状态,熟练掌握旋回圈及其要素,熟悉影响旋回圈 大小的因素,掌握旋回圈
要素大小比例关系及其应用。
⑷了解船舶初始回转性能和偏转抑制性能的基本概念和衡量指标, 了解船舶航向稳
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悉保向性及其影响因素。
(5) 熟悉舵效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舵效的因素。
(6) 掌握启动惯性、停船惯性和倒车惯性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各种制动方法及 其运用。
了解船舶主机功率、
熟悉改变航向操船;
(7) 了解旋回试验、Z形试验、螺旋(逆螺旋)试验、改向试验和停船试验的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和试验目
的。
3. 锚、缆和拖轮的作用
(1) 熟悉锚的用途,掌握锚的工作原理以及拖锚淌航距离的估算方法。
(2) 了解各种系缆的名称及作用,熟悉缆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了解现用港作拖轮的种类及操纵性特点,熟悉并掌握拖轮的配置、运用及使用拖轮 时的注意事项。
4. 外力对操船的影响
(1)
(2)
(3)
(4)
5. 锚泊操纵
(1) 了解锚地与锚泊方式的选择原则,熟悉各种掉头方法的基本操纵要领。
(2) 掌握各种抛、起锚操纵方法的基本要领。
(3) 了解、熟悉锚泊中船舶的偏荡过程、走锚的原因及措施 .
6. 靠
离码
头操
纵
(1)
(2)
(3)
(4)
(5)
7. 大风浪中操船
(1) 熟悉有大风浪来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熟悉大风浪中的航线选择原则和方法,掌 握避离和抗风方法。
(2) 了解空载船在大风浪中航行的弊端,掌握空载船航行时的压载措施。
(3) 掌握各种减轻船舶摇荡、缓和波浪冲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4) 掌握判断台风动态的基本方法,熟悉台风袭击时的紧急措施,掌握遭遇台风时的 避离方法。
8. 特殊水域中操船
(1) 了解狭水道的特点,熟悉狭水道中的操船要领和注意事项。
(2) 了解江河(运河)的特点,熟悉江河(运河)中的操船要领和注意事项。
(3) 了解冰区航行特点,掌握船舶在冰区航行、锚泊和停泊的操纵要领。
9. 海事处理和应急操船
(1) 熟悉碰撞前后的紧急操船要领和措施,熟悉续航条件及抢滩和弃船要领。
(2) 熟悉船舶搁浅与触礁前后的操船要领与处置方法,了解脱浅拉力的估算方法及自 力和外援脱浅操纵要
领。
(3) 了解船舶火灾的特点,掌握船舶发生火灾的处置方法。
(4) 掌握人员落水后的操船和救助方法,熟悉大风浪中救生艇的收放方法。
(5) 熟悉断缆、丢锚断链、锚机损坏、舵机失灵和舵叶损坏时时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方
法。
掌握海上搜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海上拖带的操船要领。
了解水流对船舶航速、漂移、舵效和旋回的影响;
熟悉船舶风动力、水动力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船舶在风中的偏转和漂移规律; 熟悉并理
解浅水效应、 岸壁效应和船间效应, 掌握影响这些效应的因素和操船措施; 了解船舶在波浪
中的运动性能,熟悉并掌握船舶在大风浪中的各种操船措施。
熟悉船舶靠码头的准备工作、操纵要领和注意事项; 熟悉船舶离码
头的准备工作、操纵要领和注意事项; 了解浮筒和系离浮筒的特点
及操作注意事项; 了解船间傍靠、进出船坞和进出船闸的操纵特
点; 熟悉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了解超大型船舶的系泊操纵方
法。
(三) 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 40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学时—一
讲课 小计
船、桨、舵的性能 8 8
船舶操纵性能
8 8
锚、缆和拖轮的作用 4 4
外力对操船的影响
4 4
锚泊操纵
4 4
靠离码头操纵
4 4
大风浪中操船
2 2
特殊水域中操船
2 2
海事处理和应急操船 4 4
合计
40 40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 船、桨、舵的性能:
重点:单、双螺旋桨各种致偏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操船的影响, 影响因
素,掌握船、桨、舵综合效应。
难点:螺旋桨、舵的工作原理。
2. 船舶操纵性能:
重点:船舶操纵性的基本概念、 船舶操纵性能标准、 旋回圈要素以及影响旋回圈大小的 因素、舵效及其影
响因素。
难点: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
3. 锚、缆和拖轮的作用
重点:锚的工作原理、港作拖轮的操纵性特点及其配置要求、 运用及使用拖轮时的注意
事项。
难点:拖轮及大船的运动
4. 外力对操船的影响
重点:风对操船的影响、 浅水效应、岸壁效应和船间效应,影响这些效应的因素和操船 措施;大风浪中的
各种操船措施。
难点:船舶风动力、水动力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5. 锚泊操纵
重点:各种抛、起锚操纵方法的基本要领。
难点:锚泊中船舶的偏荡过程分析。
6. 靠离码头操纵
重点:船舶靠、离泊操纵要领、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
难点:超大型船舶的系泊操纵方法。
7. 大风浪中操船
重点:各种减轻船舶摇荡、缓和波浪冲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判断台风动态的基本方法, 遭遇台风时的避离
方法。
8. 特殊水域中操船
重点:狭水道、运河中的操船要领和注意事项。
9. 海事处理和应急操船
各种致偏作用力的
亠 ¥ 艺
重点:各种应急操船要领和措施、海上搜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难点:海上拖带的操船要领。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通过建设,已于 2004年获得学校
“优质课程”称号,并计划进一步建设成为 “精品课程”。本课程具有理论和技术双重性质, 学习该课程必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船舶操纵》,主编:陆志材,出版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参考书:
《船舶操纵》,主编:李勇,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
《船舶操纵》,主编:周东平,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
《船舶操纵》,主编:古文贤,出版社:大连事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操船论》,主编:[日]岩井聪,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0 年
1999 年
1996 年
1993 年
198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