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第6讲 句型
- 格式:pps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40
现代汉语的句型现代汉语句型是指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下面列举十个现代汉语句型,以供参考。
一、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例如:1. 我喜欢吃水果。
2. 他是一名老师。
二、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的句子结构。
例如:1. 她喝了一杯咖啡。
2. 他们去看了电影。
三、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宾补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宾补,用来补充说明宾语。
例如:1. 我们选他为班长。
2. 她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
四、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构成的句子结构。
例如:1. 她送给我一本书。
2. 我给他发了一封邮件。
五、主系表结构主系表结构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用来描述主语的身份、状态或特征。
例如:1. 她是一名医生。
2. 这个问题很困难。
六、并列句结构并列句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主谓结构或主谓宾结构组成,用来表达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意思。
例如:1. 他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
2. 他去了北京,她去了上海。
七、条件句结构条件句结构由条件从句和主句构成,用来表达一种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例如:1.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游泳。
2. 你如果不来,我就一个人去。
八、比较句结构比较句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用来进行比较。
例如:1. 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
2. 她比我高一点。
九、状语从句结构状语从句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状语从句构成,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
例如:1. 我喜欢在图书馆里学习,因为那里很安静。
2. 他去了北京,而我留在了家里。
十、感叹句结构感叹句结构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
例如:1.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2.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以上是十个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型,它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会经常用到。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地道和地方。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本课内容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精讲多练二表达浅化、简化三形式化、少用术语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五注重学生偏误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一节单句第二节句型第三节句类第一节单句一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二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三单句分析方法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2.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第二节句型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谓句)主谓谓语句四非主谓句的分类名词性非主谓句:谁?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叹词句:哎呀!第三节句类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1)双重否定句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三疑问句1 一般疑问句1)是非问句(吗)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3)选择问句(还是)4)正反问句(不/没)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份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转变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要紧手腕;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大体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份)。
④量词十分丰硕,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份:句法结构的组成成份。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份。
宾语:表人、物或情形,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份。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要紧):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可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归纳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份,意义实在,即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出名词;②一般名词;③时刻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点:①常常放在动词前后别离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样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样不能加副词。
③一样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一起的语法意义。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语法词类一、 词类划分依据词类: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实词或短语) 形态: 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 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语法意义。
(一)名词 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③时间名词所名词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第一章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第一节汉语句型结构的简介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
句型是根据结果分出来的类。
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1以下是汉语基本句型的解释:一、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从谓语的构成看,它可以分成一下几个小类:(一)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二)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三)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在上述句型中,谓语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
这里选讲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
1.“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词序为:主(首事)+把 + 宾 + 动。
2例如 : 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1《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第83页)2《桥梁,(上) 》,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145页)2.“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词序为:主(首事)+被+名(施事)+ 动。
3例如 : 咱们的秘密并没被人发现。
3.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
词序为:谓+宾1+宾2。
例如 : 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
4.“比”字句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
例如 : 他比我跑得快。
二、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
可以分为一下几类4:(一)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二)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三)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是对汉语句法、词法以及语音、语义等方面规则的系统总结和描述,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的语言单位,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等。
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提高汉语的各项语言能力。
一、现代汉语语法的分类现代汉语语法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句法、词法、语音和语义。
其中,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短语和句子的成分、句子的句型和句子的句法关系等。
词法研究的对象是词的构成和用法,包括词的形态、词的类别和词的搭配等。
语音研究的对象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包括汉语语音的音素、音节和音调等。
语义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包括词义、句义和篇章语义等。
二、现代汉语句法句法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词和短语组成。
句子中的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句型。
句型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这些句型有着不同的句法特点和结构规则。
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主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它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
谓语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中心成分,它通常是一个动词。
宾语是谓语的补充成分,它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目标。
状语是修饰谓语的成分,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三、现代汉语词法词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和用法。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
词的构成包括词的形态和词的组合。
词的形态指词的构词法,包括前缀、后缀、中缀等。
词的组合指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和组合方式,包括词的合成、词的短语化等。
词的用法包括词的类别和词的功能。
词的类别是根据词的形态和用法进行分类的。
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等。
词的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四、现代汉语语音语音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汉语的音素、音节和音调。
第6讲句型解海江xiehaijiang@163.com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指出:“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为有用的工作。”什么是句型?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穷的,而句型是有限的。
句型是从形式上对具有相同组合关系的句子的概括和抽象。
句子是处于动态的话语运用单位,而句型则是处于静态的能生成句子的语言模式。句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由于汉语的特点,句子结构和短语的结构基本一致,因此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一般不再是句子分析的内容,而是对句子基本模式进行概括、归类,这就是句子分析。句型的划分角度:广义的句型指对句子运用不同标准进行综合分类。这些标准主要有七种:
(1)按句子的结构分类,这是狭义的句型,例如主谓句、非主谓句等。
(2)按句子的的语气、功能分类,又叫句类,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按句子的特征分类,即有些句子的结构比较特殊或有特殊标记的,又叫句式,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
(4)按句子的语义范畴分类,即看整个句子所表示的语义范畴,也叫句式,例如存在句、比较句等。
(5)按照句子成分的的语义关系分类,又叫句模,例如施事主语句、受事主语句。
(6)按句子谓语部分功能的分类,例如叙述句(动句)、描写句(形句)、判断句(名句)等。
(7)按句子的用途分类,即句子在一组句子里的地位和作用的分类,例如始发句、后续句等。句型研究的角度:句型研究可以从结构、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进行:
结构角度:侧重句子部件的构成形式,如:主谓句、主谓宾句等
语义角度:侧重句子部件的意义关系,如:施事+述语+受事、受事+述语+施事等
语用角度:则侧重句子在实际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如:陈述句、说明句、感谢句、道歉句等。
狭义分类方法:黄廖本《现代汉语》、胡裕树《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句型系统构拟现状一、现代汉语教学句型系统(一)胡裕树《现代汉语》:
特点是:(1)明确区分句型和句类;划分类型依据单一的标准,即以结构的关系来确定;(2)指出“句子结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句型”。明确了句型分析在语法体系中的中心地位。(3)指出了不影响句型的各种因素:a.句中表示语气的成分;b.句中功能相同词语的替换;c.扩展(增加修饰语);f.增加独立成分;e.语用上的语序变换;(4)句型系统有层次性,分为上位句型和下位句型。(5)依照向心结构理论,按谓语中心语确定句型。
1.非主谓句单句中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有名词性的和非名词性的。
(1)名词性
(2)动词性
(3)形容词性
(4)叹词
(5)象声词
2.主谓句
主渭句的下位类型是根据谓语的结构来划分的,基本的类型是名词性谓语、动词性谓语、形容词性谓语。
(1)名词性谓语
(2)动词性谓语
动宾谓语
动补谓语
连动谓语
兼语谓语
“把”字句
“被”子句
(3)形容词性谓语
(4)主谓谓语(二)黄伯荣等《现代汉语》:该系统对“句型”是狭义的理解。
1.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
(2)形容词谓语句
(3)名词谓语句
2.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名词性非主谓句
(4)叹词句
(5)拟声词句
(三)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二、理论句型系统(一)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增订本):
(二)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三、对外汉语教学句型系统(一)《现代汉语八百词》:
“汉语谓语句型表”。该表列举了汉语的十三种句式:
1.及物动词句
2.不及物动词句
3.双宾语句
4.动词做宾语句
5.小句做宾语句
6.数量宾语句
7.宾语前置句
8.“把”字句
9.被字句
10.补语句
11.存在句
12.连动句
13.兼语句邵敬敏等(2009:94):(1)区分句型时同时采用四个标准:a.根据动词的功能分出“及物动词句”、“不及物动词句”;b.根据谓语的持殊结构分出“连动句”、“兼语句”;c.根据动词所带的是宾语或补语及宾语的性质、数量、出现位置分出“动词做宾语句”、“双宾句”、“小句做宾语句”、“数量宾语句”、“宾语前置句”、“补语句”;d.根据全句的语法意义分出“被动句”、“存现句”。
还列出了动趋式动词有关句式表:
1.主语+动趋
2.主语(处所)+动趋+宾语(事物)
3.主语+动趋+宾语(事物)
4.主语+动趋+宾语(处所)(二)赵淑华等句型研究小组:1.主谓句
(1)名词谓语句
主‖名词/名词词组
主‖数量词组
主‖“的”字词组
主‖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状+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2)形容词谓语句
主‖“很”+形容词
主‖形容词
主‖形容词+“了”
主‖“不/没(有)”十形容词
主‖数量词组十形容词
主‖状十形容词
状+主‖形容词
主‖形容词重叠式
主‖形容词重叠式+“的”
主‖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主‖形容词十补(3)主谓谓语句主‖主十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
主‖主+形容词/形容词词组
主‖主+动词/动词词组
主‖主改主+谓
状+主‖主+谓
主‖状十主+谓
主‖主+否定形式的谓
主‖“不/没(有)”+主+谓(4)动词谓语句主‖动
主‖状+动
状十主‖动
主‖动+宾
主‖能愿动词+宾
主‖动十间接宾语十直接宾语
主‖动(+“一/了”)+重复的动词(十宾)
主‖“不/没(有)”十动(+宾)
主‖动十“着/了/过”(+宾)
主‖动+补(+宾)
“有”字句
“是”字句
“是……的”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存现句
连动句
兼语句(5)疑问形式用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用疑问代词表示疑问(从略)
用正反形式表示疑问
用“(是)·……还是……”表示疑问
用“是不是”表示疑问
(6)比较方法
用“比”表示比较
用“跟〔„和/同/与’〕……一样〔„相同/一般/…‟〕”表示比较
用“有”表示比较
用“不如”表示比较2.非主谓句(1)无主句
()‖动词词组
“是”字句
“是……的”句
兼语句
(2)独词句
名词/名词词组
表称谓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叹词/象声词一个体现汉语待点、突出汉语语法教学重点的常用句型表:(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甲级语法项目:1.按结构分类
(1)主谓句
(2)非主谓句
无主句
独词句
2.按谓语性质分类
(1)动词谓语句
(2)形容词谓语句
(3)名词谓语句
(4)主语谓语句
3.按用途分类
(1)陈述句
(2)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