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23.05 MB
- 文档页数:89
硅砖的应用:是焦炉、玻璃熔窑、高炉热风炉、硅砖倒焰窑和隧道窑、有色冶炼和酸性炼钢炉及其它一些热工设备的良好筑炉材料。
粘土质耐火材料的原料软质粘土生产过程中通常以细粉的形式加入,起到结合剂和烧结剂的作用。
苏州土和广西泥是我国优质软质粘土的代表。
硬质粘土通常以颗粒和细粉的形式加入,前者起到配料骨架的作用,后者参与基体中高温反应,形成莫来石等高温形矿物。
结合剂水和纸浆废液粘土质耐火材料制品原料来源丰富,制造工艺简单,产量很大,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窑炉和工业锅炉上。
如隧道窑,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等的全部或大部分炉体,排烟系统内衬用耐火材料,其中钢铁冶金系统是粘土质耐火材料制品的大用户,用于盛钢桶,热风炉、高炉、焦炉等使用温度在1350℃以下的高温部位。
铝矾土的加热变化a. 分解阶段(400~1200℃)b 二次莫来石化阶段(1200~1400℃或1500℃)二次莫来石化时发生约10%的体积膨胀c. 重结晶烧结阶段(1400~1500℃)。
• 高铝质耐材的应用• 由于高铝质耐火材料制品的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窑炉一些受炉气、炉渣侵蚀,温度高承受载荷的部位。
例如高铝风口、热风炉炉顶、电炉炉顶等部位。
• 硅线石族制品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热震稳定性好、耐磨性和抗侵蚀性优良,因此适用于钢铁、化工、玻璃、陶瓷等行业,如用作烟道、燃烧室、炉门、炉柱、炉墙及滑板等。
在高炉上,为确保内衬结构的稳定性、密封性,避免碱性物的侵入和析出,或风口漏风,在出铁口、风口部位,选择内衬大块型组合砖结构的硅线石族耐火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
• 莫来石制品的抗高温蠕变、抗热震性能力远远优于包括特等高铝砖在内的其它普通高铝砖 ,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的热风炉、加热炉、钢包,建材工业的玻璃窑焰顶、玻璃液流槽盖、蓄热室,机械工业的加热炉,石化工业的炭黑反应炉,耐火材料和陶瓷工业的高温烧成窑及其推板、承烧板等窑具。
刚玉耐材的原料氧化铝所有熔点在2000℃以上的氧化物中,氧化铝是一种最普通、最容易获得且较为便宜的氧化物。
耐火材料的溶解过程一、介绍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的材料。
它们通常用于高温工业设备和建筑结构中,以抵御高温引起的热应力和化学侵蚀。
然而,在极端高温条件下,耐火材料也会发生溶解现象。
本文将详细探讨耐火材料的溶解过程。
二、耐火材料的结构耐火材料的结构主要由晶体和非晶体组成。
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
非晶体则是无序结构,由具有高熔点的无定形物质组成,其熔点较低。
三、耐火材料的溶解过程当耐火材料暴露在极高的温度下时,其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溶解。
溶解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热裂解: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耐火材料中的结构开始发生热裂解。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中的化学键断裂,原子或分子变得更加活跃。
2. 熔化: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材料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结构逐渐变得无序,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这导致材料的粘度降低,变得更加流动。
3. 气化:当熔化的耐火材料继续受热时,部分原子或分子会从材料表面蒸发,形成气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气化。
气化会进一步削弱材料的结构,导致溶解速度加快。
4. 损失:随着溶解的进行,耐火材料的质量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中,溶解物质会从材料中脱离,并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
四、影响耐火材料溶解的因素耐火材料的溶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化学成分和结构等。
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压力会加速耐火材料的溶解过程。
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不同也会对溶解过程产生影响。
1. 温度:温度是影响耐火材料溶解的主要因素。
较高的温度会增加材料内部的能量,促使化学键断裂,加快溶解速度。
2. 压力:较低的压力有助于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的扩散,从而加速溶解速度。
3. 化学成分: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熔点和化学稳定性。
不同的化学成分会导致溶解速度和溶解温度的差异。
4. 结构:耐火材料的结构也会影响其溶解过程。
晶体结构较为稳定,溶解速度较慢;而非晶体结构较不稳定,溶解速度较快。
不定型耐火材料标准1.引言不定型耐火材料是一种特殊的耐火材料,由于其无固定形状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中的各种工业设备和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不定型耐火材料的标准规范,包括材料要求、性能指标、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2.材料要求-成分要求: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主要成分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提供相应的证书和测试报告。
-粒度要求: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3.物理和化学性能-密度:测量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密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抗压强度:测量不定型耐火材料在一定压力下的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热膨胀系数:测量不定型耐火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耐火度:测量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耐火温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4.加工工艺-制备方法: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等工艺。
-成型方式:不定型耐火材料可以通过挤压、喷涂、抹面等方式进行成型,具体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使用环境和应用范围-温度要求:不定型耐火材料应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高温环境,具体温度要求应根据使用场景确定。
-应用领域:不定型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炉窑、管道、烟囱、炉衬等高温设备和结构中。
6.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监控和最终检验等环节。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保存,以便追溯和质量追踪。
7.包装和交货-不定型耐火材料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包装应符合运输和储存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标识和证书。
-交货时间和方式应与客户协商确定,并确保按时交付。
8.安全与环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提供安全操作指南和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和环境的安全。
9.变更管理-对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设计、材料或制造工艺进行任何变更时,应进行评估和验证,并及时通知相关方。
耐火材料技术标准耐火材料是一类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材料。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工业领域,如冶金、玻璃、电力、化工等。
为了确保耐火材料的品质和性能,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耐火度、热稳定性、耐磨性、抗渣性、导热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首先,耐火材料的产品分类根据其化学成分和配方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别,如碱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酸性耐火材料等。
每种类别的耐火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适用范围。
其次,对于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通常要求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不得含有对性能有害的杂质。
同时,还会对一些特定元素的含量进行限制,以确保耐火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物理性能是衡量耐火材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常温物理性能和高温物理性能。
常温物理性能主要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开孔率、抗压强度等指标。
高温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耐火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
耐火度是耐火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它表示耐火材料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耐火度一般通过熔融温度、软化开始温度、软化结束温度等指标来评判。
热稳定性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它主要与耐火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有关。
热稳定性主要通过热膨胀系数、热震稳定性等指标来衡量。
耐磨性是耐火材料在使用中所受到的磨损程度。
耐磨性取决于耐火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摩擦系数等因素。
同时,耐磨性还与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孔隙度等因素有关。
抗渣性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炉渣侵蚀下的稳定性能。
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会与炉渣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引起耐火材料的破坏。
评估耐火材料的抗渣性主要通过渣侵蚀试验来进行。
导热性是指耐火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热性能直接影响到耐火材料的热传导效率和热工性能。
导热性能通常通过热导率指标来评估。
耐化学侵蚀性是指耐火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耐火材料等级划分标准一、原料种类与成分耐火材料的原料种类和成分对其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原料种类和成分的不同,耐火材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硅质、粘土质、高铝质、刚玉质、莫来石质、堇青石质等。
在耐火材料中,某些特定的化学成分,如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等,通常会影响其性能。
二、致密程度与结构耐火材料的致密程度和结构对其强度、抗侵蚀性和抗热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致密程度越高、结构越均匀,耐火材料的性能越好。
在评估耐火材料的致密程度和结构时,可以通过检查其外观、孔隙率、吸水率等方式进行。
三、热膨胀系数与稳定性热膨胀系数是衡量耐火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尺寸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热膨胀系数越低,耐火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越好。
同时,耐火材料的稳定性也与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残余收缩率有关。
这些性能可以在高温试验中得到评估。
四、抗热震性能抗热震性能是指耐火材料在承受温度急剧变化时的抗破裂能力。
评估抗热震性能时,通常会进行高温耐折试验,通过比较耐火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耐折次数和无破损状态下的最大温度差来评估其抗热震性能。
五、耐火度与荷重软化点耐火度是衡量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保持强度和稳定性的能力。
耐火度越高,耐火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越好。
荷重软化点是衡量耐火材料在承受负荷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这两个指标可以通过高温试验来测定。
六、抗腐蚀性能耐火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是指在高温下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耐火材料具有不同的抗腐蚀性能。
评估抗腐蚀性能时,可以通过高温试验来观察耐火材料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和表面变化。
七、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耐火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在评估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时,可以检查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产品检验记录等信息。
八、使用环境与安全性耐火材料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性也是评估其等级的重要因素。
使用环境中的温度、压力、化学成分等因素会影响耐火材料的性能。
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及防火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耐火性能以及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
一、混凝土的耐火性能1. 密度高:混凝土的密度较高,一般在2.3至2.5 g/cm³之间,使其在受火时能够有效地阻挡火焰和热传导。
相比之下,其他材料如木材的密度较低,容易被火焰烧毁。
2. 低导热系数: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这意味着在火灾发生时,混凝土能够延缓火焰的传播速度,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同时,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也有助于减少热桥的形成,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3. 高融点: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沙子和石子等,这些成分在高温下也不易熔化,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融点在1300℃以上,远高于一般火灾的温度。
4. 稳定性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火灾时承受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不易产生有害气体。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害气体经常是火灾中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混凝土的防火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防火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
1. 添加耐火材料: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可以添加耐火材料如耐火砖碎料、膨胀珍珠岩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火能力。
这些耐火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减少火势对结构的影响。
2. 表面涂层防火:对于一些最易燃的部位,如柱子、梁等,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火涂料或者使用防火涂层进行保护。
这些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形成一层防护膜,减缓火势的蔓延。
3. 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合理布置耐火墙、隔墙等结构,以增加火灾发生时的逃生通道、分隔火源传播路径,减小火势对整个建筑的影响。
4. 定期维护: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是否有破损、开裂等情况,及时修复。
破损的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火势的侵袭,因此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总结: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水泥预热器是水泥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预热器内部温度高达1000℃以上,在高温、高氧气环境下长期运行,对预热器壳体和内衬耐火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设计水泥预热器耐火材料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一、耐火材料选用目前,水泥预热器常用的耐火材料有镁砖、鳞片石墨、高铝砖、硅酸铝酸盐等。
这些耐火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1. 镁砖镁砖是以轻质烧结镁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少量的石墨、钢纤维等制成的材料。
镁砖具有高温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但是,镁砖的抗碱性较差,容易受到碱金属的侵蚀,因此在水泥生产中应用较少。
2. 鳞片石墨鳞片石墨是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一种材料。
鳞片石墨具有高温强度高、耐热震性好、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尤其是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泥预热器的内衬。
3. 高铝砖高铝砖是以高纯度的铝土矿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的硅酸盐和氧化铁等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
高铝砖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好、耐热震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耐火材料。
4. 硅酸铝酸盐硅酸铝酸盐是以高岭土、石英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
硅酸铝酸盐的耐高温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性能也比较优秀,是一种理想的耐火材料。
二、耐火材料结构设计在水泥预热器内衬的结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等因素,合理设置材料的厚度和连接方式,以保证内衬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1. 结构设计水泥预热器内衬的结构设计应该尽可能简单,以减少各个部位之间的连接缝隙和接头,从而避免热应力过大产生破裂。
同时,内衬的结构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伸缩性,能够适应水泥预热器的热膨胀和收缩变形。
2. 厚度设计内衬的厚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内衬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和热膨胀性能,以及水泥预热器运行温度和时间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内衬的厚度应该控制在30-50mm之间。
三、施工工艺控制在水泥预热器耐火材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耐火砖小知识?发布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509次来源:耐火砖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
不定型耐火材料:也叫浇注料,是由多种骨料或集料和一种或多种粘和剂组成的混合粉状颗料,使用时必须和一种或多种液体配合搅拌均匀,具有教强的流动性。
定型耐火材料:一般制耐火砖,其形状有标准规则,也可以根据需要筑切时临时加工。
刚玉砖的基本知识?发布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327次来源:氧化铝的含量大于90%、以刚玉为主晶相的耐火材料制品。
很高的常温耐压强度(可达340MPa)。
高的荷重软化开始温度(大于1700℃)。
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对酸性或碱性渣、金属以及玻璃液等均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热震稳定性与其组织结构有关,致密制品的耐侵蚀性能良好,但热震稳定性较差。
分为烧结刚玉砖和电熔刚玉砖两种。
可分别用烧结氧化铝和电熔刚玉作原料或Al2O3/SiO2比高的矾土熟料与烧结氧化铝配合,采用烧结法制成。
也可用磷酸或其他黏结剂制成不烧刚玉砖。
主要用于炼铁高炉和高炉热风炉、炼钢炉外精炼炉、滑动水器、玻璃熔窑以及石油化工工业炉等。
陶瓷钢铁玻璃行业常用的耐火材料原料发布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193次来源:陶瓷厂需要的耐火材料主要是围绕着窑炉本身的,主要包括窑炉本体的耐火砖、纤维材料、泥浆等,还有窑车棚板、匣钵等。
棚板可以是碳化陶瓷厂需要的耐火材料主要是围绕着窑炉本身的,主要包括窑炉本体的耐火砖、纤维材料、泥浆等,还有窑车棚板、匣钵等。
棚板可以是碳化硅的、莫来石、堇青石的;匣钵可以是高铝、莫来石、堇青石-莫来石的等。
钢铁公司需要的耐火材料品种就多了:高炉本身需要碳化硅砖、碳砖、浇注料等;出铁场需要浇注料、捣打料等;铁水包、钢包需要耐火砖、浇注料、修补料等;加热炉需要可塑料、纤维材料、隔热砖、耐火砖等;连铸需要滑板等。
玻璃厂需要的材料相对简单:硅砖、泥浆、AZS砖等。
耐火浇注料的基本知识?发布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310次来源:耐火浇注料的基本知识?浇注料又称耐火浇注料。
耐火材料的国家执行标准耐火材料是用于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侵蚀,维持高温环境下的良好性能和稳定性的材料。
为了规范耐火材料的市场和确保其质量和性能,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
以下是对这些标准的简要概述,涵盖了产品分类、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耐火度、热稳定性、耐磨性、抗渣性、导热性、耐化学侵蚀性以及其他要求等方面。
1. 产品分类耐火材料按照其用途、材质和制造方法等可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常见的耐火材料包括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特种耐火材料等。
2. 化学成分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生产厂家需要按照规定的化学成分范围进行生产,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不定型耐火材料,其化学成分还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3. 物理性能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体积密度、气孔率等。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材料的强度、保温性能和耐火度等。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具备不同的物理性能指标。
4. 耐火度耐火度是衡量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侵蚀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满足相应的耐火度要求。
测试耐火度通常采用锥形量热仪等方法。
5.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耐火材料在温度变化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稳定的能力。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具备相应的热稳定性要求。
测试热稳定性的方法包括耐急冷急热性试验等。
6. 耐磨性耐磨性是指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具备相应的耐磨性要求。
测试耐磨性的方法包括磨损试验等。
7. 抗渣性抗渣性是指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熔渣侵蚀的能力。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具备相应的抗渣性要求。
测试抗渣性的方法包括熔渣侵蚀试验等。
8. 导热性导热性是指耐火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耐火材料应具备相应的导热性要求。
测试导热性的方法包括热导率试验等。
耐火砖、隔热砖、莫来石砖、粘土砖、隔热泥浆和浇注料技术性能要求第一章、技术性能要求1、干熄炉与一次除尘器耐材的砌筑特点:1.1干熄炉砌体属于竖窑式结构,中下部是处于正压状态的圆筒形直立砌体。
1.2炉体自上而下可分为预存室、斜道区和冷却室。
1.3预存室的上部是锥顶区,因装焦前后温度有波动,耐火砖的损毁原因主要是装入焦炭时的高温剥落以及来自预存室衬砖的热膨胀造成的上涨挤压,所以炉口耐火砖要求有较好的高温抗折强度和热震稳定性。
1.4炉口工作层采用B级莫来石—碳化硅砖,其余为干熄焦用粘土砖和高强隔热耐火砖。
1.5预存室下部是环形气道,可分为内墙及环形通道外墙两重圆环砌体。
1.6内墙要承受装入焦炭的冲击力和磨擦,还要防止预存室与环形气道的流体压差窜漏,因而采用高强度耐磨砖—A级莫来石粘土砖。
1.7斜道区的砖逐层悬挑承托上部气体的荷重,并且是逐层改变气道深度的砖砌体。
1.8温度频繁波动、热惰性气流和焦炭粉尘激烈冲刷,还受上环形烟道进入的燃烧空气影响,该部位的损坏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形成的热应力以及耐火材料的不均匀负荷造成的高温机械剥落,以热震损坏为主。
1.9对内层砖的热震性、抗磨损和抗折强度要求都很高。
该部位采用高档次莫来石-碳化硅特制砖。
1.10冷却室虽结构简单,是一个圆筒形,但它的内壁要承受焦炭冲击磨损、循环冷却气体的冲刷以及上部耐火衬体的压力。
1.11冷却室的损毁以机械磨损及化学腐蚀为主。
冷却段用砖采用耐急冷急热性好且高强耐磨的B级莫来石粘土砖。
1.12一次除尘器由于产生较大的气流冲刷,侧墙及底部经常受到焦炭粉尘的冲击,采用干熄焦专用致密耐磨粘土砖,拱顶因除尘器跨度大,温度高且波动大,采用高强耐磨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
2、B级莫来石-碳化硅砖(BT类砖):2.1 BT类砖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2莫来石-碳化硅特制AT类砖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3 A类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AM类砖)主要理化指标:2.4 B类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BM)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5干熄焦用致密粘土砖(N53)主要理化指标:2.6干熄焦用粘土砖(N3)主要性能指标:2.7隔热砖(B1、B2、C1、隔热碎砖)性能指标基本:2.8耐火砖火泥主要性能指标:2.9隔热泥浆主要理化指标:3、浇注料:4、耐火纤维理化指标:4.1耐火纤维棉(BF-090):4.1.1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1.2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1.3加热收缩率(900℃×8h):≤3%;4.1.4化学成分:⑴、Al2O3:≥35%⑵、Al2O3+SiO2:≥85%;4.2耐火纤维棉(BF-110):4.2.1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2.2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2.3加热收缩率(1100℃×8h):≤3%;4.2.4化学成分:⑴、Al2O3:≥44%;⑵、Al2O3+SiO2:≥97%;4.3耐火纤维毡(CB-090-2):4.3.1体积密度:≥115kg/m3;4.3.2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9W/(m.K);4.3.3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3.4加热收缩率(900℃×8h):≤3%;4.3.5化学成分:⑴、Al2O3:≥35%⑵、Al2O3+SiO2:≥85%;4.4耐火纤维毯(CB-110-2):4.4.1体积密度:≥115kg/m3;4.4.2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9W/(m.K);4.4.3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4.4加热收缩率(1100℃×8h):≤3%;4.4.5化学成分:⑴、Al2O3:≥44%;⑵、Al2O3+SiO2:≥97%;4.5耐火纤维纸:4.5.1安全使用温度:1200℃;4.5.2体积密度:≥250kg/m3;4.5.3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5.4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5.5烧损率:≤7%;4.6纤维绳(CB-120):4.6.1体积密度:≥250kg/m3;4.6.2安全使用温度:1250℃;4.6.3化学成分:Al2O3+SiO2:≥72%;4.6.4增强材料:与铝镍合金601相当;4.6.5散粒含有率:≤40%;5、干熄焦定型砖外形尺寸的要求:5.1各种耐火砖型主要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5.2各种耐火砖型的外形规格要求见下表:5.3各种隔热砖型主要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5.4各种隔热砖型的外形规格要求见下表:第二章、执行标准和规定1、GB/T7321—2017定型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防火构造与耐火材料常识大全防火构造是指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提高建筑物对火灾的抵抗能力,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耐火材料则是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和安全性能的材料。
本文将介绍防火构造与耐火材料的常识,帮助读者了解防火安全相关的知识。
一、防火构造的要素和原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确保建筑物的防火构造是非常重要的。
防火构造包括:阻隔火势蔓延的防火墙、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板等,以及确保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的设置等。
1. 防火墙防火墙是建筑物内部的一个隔离区域,用来阻隔火势的蔓延,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
防火墙通常由耐火砖、耐火混凝土或防火板等材料构成,其厚度和高度应满足相关的防火标准。
2. 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是建筑物内外的一个隔离区域,用来防止火势通过外墙扩散到室内。
防火隔离带通常由耐火墙、防火门和防火玻璃等构成,确保室内外的火势得到有效的隔离。
3. 防火板防火板是一种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天花板和地板等部位。
防火板通常由纤维素、水泥和耐火材料等组成,能够在火灾中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减少火势的传播。
二、常见的耐火材料在建筑设计和装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耐火材料:1. 耐火砖耐火砖是一种由耐火粘土或高硅酸盐制成的砖块,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火性能。
耐火砖广泛用于炉窑、烟囱、电站锅炉等高温环境中,能够承受高温的侵蚀和热膨胀。
2. 耐火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料和特殊耐火骨料等组成的建筑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和稳定。
耐火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业窑炉、烟囱和高温设备等部位。
3.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能够形成耐火涂层的涂料,具有耐高温和耐火性能。
防火涂料通常由耐火填料、粘结剂和助剂等组成,能够在火灾中形成致密的保护层,减缓火势的传播。
4. 阻燃涂料阻燃涂料是一种能够减缓火势传播的涂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
阻燃涂料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构件的涂装,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风险。
耐火材料的检验一、物理检验1、常温物理性能: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真密度和真比重,常温耐压强度、抗折强度。
2、热性能检验:耐火度,热膨胀、差热分析、重烧线变化,抗渣性能、热震稳定性。
3、热机械性能检验:荷重软化开始温度,高温蠕变性、高温抗折强度,高温耐压强度。
(一)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属于耐火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
是与耐火材料的烧结程度、抗压强度、荷重软化开始温度、热震稳定性、热传导、抗渣性等性能均有密切关系,它的检验对于控制耐火材料工艺操作、评定耐火材料质量以及耐火材料使用性能都有重要实际意义,所以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是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质,也是耐火材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用这三项指标来表示材料的致密程度。
气孔一般由开口气孔(包括贯通气孔)及闭口气孔组成,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贯通气孔—不仅与大气相通,而且贯通制品的两面,闭口气孔—密闭在材料中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
由于开口气孔在制品使用中能直接与外物(如熔渣等)相接触,因此它对制品的影响要比闭口气孔严重,同时在测材料气孔时,闭口气孔的体积不能直接测定,只能测得与外界相通的气孔的体积,所以耐火材料的气孔通常都用显气孔率表示。
1、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定义:显气孔率=开口气孔的体积/总体积×100%吸水率=开口气孔中吸收水的质量/干燥试样质量×100%体积密度=干燥试样质量/总体积×100%2、试验注意事项1)试样尺寸要求:体积为50~200㎝2,棱长最长不超过80mm;2)外观要求:应平整、干燥试样刷干净(切割中产生的细粉、裂纹的颗粒)无缺角掉棱、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无麻面。
3)必须在110℃下烘干到恒重,以充分排除附着水。
4)同一试样必须在同一台天平上称量,避免称量误差。
5)试样排气必须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和抽气时间,液体必须完全淹没试样。
6)称量表观质量时,要注意吊蓝及试样是否附着有空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