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重睑内眦赘皮下睑下至整形概述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6 MB
- 文档页数:51
内眦赘皮\重睑术临床效果知识课件内眦赘皮是内眦角前方覆盖内眦部的一片半月形皮肤蹼状皱襞,它呈斜向或垂直向分布。在东方蒙古人种中最常见,在单睑人群中的出现率达到70%以上[1]。内眦赘皮的存在使睑裂缩短,内眦间距增宽,从而影响眼睛的美观。对于单睑合并内眦赘皮的患者,如在术中未作内眦赘皮的矫正,将影响重睑的术后效果[2]。以往所报道的一些内眦赘皮矫正方法大多较繁琐,不易掌握,且术后局部瘢痕明显,同时伴有矫正不足或易复发等缺点。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对81例单睑合并内眦赘皮的患者行鱼尾形切口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81例先天性内眦赘皮合并单睑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18-29岁。内眦赘皮程度主要为轻中度,均行鱼尾形切口矫正内眦赘皮并同期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2.手术方法(1)术前设计:患者取端坐位,按“三停五眼”的美学设计原则,设计新内眦点B点,该点为拟将内眦开大到的位置,由B点向内眦赘皮皮肤皱襞附着的最低点A划一连线,同时设计重睑线,再由B点向鼻根部画一水平线,水平线与重睑线反向延长线相交于C点,最后内眦部形成一鱼尾形切口与重睑线切口相连(图1)。切口设计(图1)手术示意图(图2)(2)手术步骤:1%利多卡因(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液)作局部皮下浸润麻醉。沿“A-B”及“B-C”标记线作切口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并剪断切口处错位的眼轮匝肌,分别将鱼尾瓣的A瓣转移至C瓣的位置,此时AB线恰好位于重睑线的反向延长线上,A 瓣的供瓣区直接缝合,C瓣予修剪去除,此时可见泪阜完全暴露,内眦赘皮完全矫正。以6-0尼龙线将皮肤对位缝合。再按术前设计的重睑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切口线延续至AB线,去除切口下的眼轮匝肌及适量眶隔脂肪,以6-0尼龙线将切口两缘皮肤可靠固定于上睑提肌筋膜后,间断缝合皮肤切口。手术完毕,切口外涂金霉素眼膏,局部包扎1d,术后6d天拆线。拆线后,可外涂抗瘢痕药膏3-6个月,防止瘢痕增生。结果8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内眦赘皮消失,泪阜显现,眼裂增宽,内眦角处外形自然。除5例患者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内眦部瘢痕增生发红,术后3个月后逐渐软化消退,基本恢复正常。其余76例患者术后3个月局部瘢痕已不明显。内眦赘皮均未见复发,眼部整体外形美观自然,手术效果满意。典型病例手术效果见图2。讨论内眦赘皮主要由内眦处皮肤及深层组织结构错位而造成,其按形成原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鼻根部皮肤发育过剩或颅骨、鼻骨发育不足,使得多余的皮肤堆积形成皱褶;还有人解释为眼轮匝肌纤维“Z”形扭结或与内侧上睑提肌腱膜相连接所致[3]。后天性多由外伤及烧烫伤等原因所致,单侧多见,且多为瘢痕性,常伴有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按解剖形态学分类,可分为以下几型:(1)眉型内眦赘皮;(2)睑型内眦赘皮;(3)睑板型内眦赘皮;(4)倒向型内眦赘皮。也有学者提出眉型内眦赘皮也许不存在[4]。其中,内眦型和睑板型内眦赘皮是亚洲人种最常见的类型,常单独存在。内眦赘皮根据泪阜被遮盖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1)轻度:泪阜被赘皮遮盖小于1/2;(2)中度:泪阜被赘皮遮盖等于1/2;(3)重度:泪阜被赘皮遮盖大于1/2[5]。目前,治疗内眦赘皮的方法较多,包括单纯皮肤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深部组织祛除、局部腱膜固定等[6],但多数方法相对复杂,初学者不易掌握,存在术后瘢痕明显或易复发、矫正不满意等缺点。最佳的手术方式应既能矫正内眦赘皮,缩短内眦间距,又无明显瘢痕、且不易复发。我们采用的手术方法中松解了错位的眼轮匝肌,清除了增厚的纤维组织,将部分或全部错构、走向异常的眼筋膜组织纤维恢复至理想的位置形态,从解剖结构上去除了内眦赘皮的成因,术中将A瓣转移至原C瓣的位置,形成新的内眦点B点,并将B点固定于深部的侧鼻筋膜,有效地防止了内眦赘皮的复发,同时将内眦韧带的长度缩短,增加了泪阜的显露程度,术中通过采用连续旋转两个皮瓣,并去除1个多余三角瓣的方法,使内眦部组织纵向长度延长。
重睑成形术同期行改良/成形内眦开大术的临床应用内眦赘皮又称蒙古皱裳,是指发生在内眦部一种纵向弧形的皮肤皱褶,是东方人的眼睛特征之一,单睑人群占有率在70%以上。
因内眦角部分或全部被内眦部皮肤皱裳所掩盖造成眼裂变短,内眦间距假性增宽。
在伴有中、重度内眦赘皮以及小睑裂的单睑患者在行重睑成形术同时不矫正内眦赘皮,术后眼裂长度不足,容易产生''圆眼畸形〃外观,大大降低了手术效果,所以在重睑成形术同时行内眦开大术就显得非常必要[1]。
但传统内眦开大术后瘢痕较为明显又令很多医生对内眦开大术望而却步。
本研究在近年应用重睑成形术同期行改良Z成形法内眦开大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行重睑成形同期行改良''Z〃成形内毗开大术患者共132例(264眼),其中女性130例,男性2例;年龄17-42岁;重睑成形术用埋线法26例/三点式〃法[2]17例,切开法89例。
1.2手术方法1.2.1画线设计:用美蓝在上睑画线设计宽约7mm重睑线,内眦赘皮与下睑起始处(若赘皮较重,则在起始点稍上方)标记。
点,内眦赘皮向上与重睑线相交点为A点,沿着重睑线的内侧轨迹向前延伸至正常内眦点稍内下方为0'点,使O'A=OA,正常内眦点外下方约2~3mm处标记B点,连接OB1.2.2重睑成形术:手术方法选择的原则是:①埋线法适用于眼皮较薄、皮肤无明显松弛,无局部臃肿表现的年轻手术患者。
②''三点式"重睑成形法适用于上睑皮肤无明显松弛、需要去除部分眶隔脂肪的患者。
③切开法则适合所有单睑患者。
1.2.3内眦开大术:沿画线切开OA和02以及OB,充分松解两皮瓣周围组织,切断部分紧缩的眼轮匝肌以及纤维条索,上睑近内眦处眼轮匝肌可适当切除,掀起并交错转移OACX和AOB2个小皮瓣,用7-0单丝尼龙线缩短固定内眦韧带于鼻侧腱膜[2],注意位置和力量都要适中,此时0'点与O点可无张力对合,其余皮瓣适当修剪后均可进行7-0单丝尼龙线无张力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