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安全规范解读及典型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73
涉及冶金、铸造行业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范文冶金、铸造行业是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涉及冶金、铸造行业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正确的安全指导。
一、现场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1.1 操作前的准备在开始任何作业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劳动保护用品的性能和完好程度。
若发现有损坏、故障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应立即更换或修复。
1.2 设备及场地安全在生产现场内,所有设备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接受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工作场地应保持整洁,无障碍物,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1.3 劳动防护用具在冶金、铸造行业,务必全程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呼吸器等。
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的要求,还可配备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同时,对于电焊作业、高温作业等特殊工种,必须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
1.4 安全操作规范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范,不得违反工艺操作要求和操作规程。
凡涉及危险因素的操作,必须按照完善的工艺流程进行,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
1.5 事故报告与应急预案任何生产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进行事故的记录和调查。
同时,每个生产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化学品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2.1 化学品监测和标识在冶金、铸造行业,常常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物质转化过程。
因此,必须对生产现场内的化学品进行全程监测和标识,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此外,密切关注化学品储存条件和剩余化学品的处理方式。
2.2 化学品存储化学品的存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或存储在不适宜的环境中。
存储区域应设有专用的标识,并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化学品挥发或爆炸。
2.3 使用防护用具涉及化学品操作的员工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包括穿戴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手套等。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国冶金行业的安全事故案例,希望大家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共同为我国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一、案例背景我国冶金行业历史悠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冶金行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二、案例概述2019年某月,我国某大型钢铁集团下属的一家炼钢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进行灭火和救援。
经过近10个小时的紧张救援,火灾被扑灭,但事故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该炼钢厂的部分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存在老化现象。
同时,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消防器材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
2.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
3.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该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存在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
4. 应急预案不完善。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救援力量不足,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四、事故教训1. 提高安全意识。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企业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充足、消防通道畅通。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5. 完善应急预案。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语安全生产无小事,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通过以上案例,希望大家能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炼钢厂是一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不锈钢、碳钢等钢铁产品。
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也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二、案例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1)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导致员工安全技能和知识水平不高。
(3)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未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2. 事故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炼钢厂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事故发生后,企业及时组织救援,避免了人员伤亡。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
(2)案例二:某炼钢厂员工在维修设备时,未佩戴安全帽,导致头部受伤。
事故发生后,企业对受伤员工进行了救治。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3)案例三:某炼钢厂设备因长时间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故障,引发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及时组织抢修,避免了更大损失。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监管,确保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操作。
烧 结 球 团 目 录烧结球团(AQ 2025—2010)通用作业安全-----------------------------------------------11、危险场所安全标志要求------------------------------------12、防护装置安全作业----------------------------------------23、配电室、电缆室,油库和磨煤室防火安全要求----------------2一、原料系统安全作业---------------------------------------21、原料场安全作业------------------------------------------22、破碎、筛分安全作业--------------------------------------33、进入料仓安全作业----------------------------------------4二、 烧结机安全作业----------------------------------------41、烧结机点火器安全作业------------------------------------42、烧结机点火安全作业--------------------------------------43、检修安全作业--------------------------------------------7三、球团安全作业-------------------------------------------81、竖炉点火安全作业----------------------------------------82、煤粉制备与输送安全作业----------------------------------83、检修安全作业--------------------------------------------8四、皮带机运输安全作业-------------------------------------9第一章 烧结球团烧结就是将铁精矿、粉矿等含铁物料,配加燃料(焦炭粉)、石灰石、白云石后送入烧结机内,借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物料溶结,然后冷却、破碎、筛分而成粒度适宜的烧结矿,作为高炉炼铁的原料。
炼钢目录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 (1)二、煤气烤包安全作业 (7)三、铁水罐、钢水罐、渣罐安全作业 (8)四、起重安全作业 (11)五、氧气转炉安全作业 (19)六、电炉安全作业 (27)七、炉外精炼安全作业 (27)八、连铸安全作业 (32)九、乙炔、丙烷汇流室安全 (37)十、煤气回收安全作业 (40)十一、修炉安全作业 (47)第三章炼钢一、废钢处理安全作业(AQ2001-2004)(6.2.13)废钢处理设施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落锤破裂间(场)应设封闭型防护结构,废钢爆破应采纳泄压式爆破坑。
规程解读:部分废钢含密封件,需拆除后方可当做废钢,防止密封容器受热爆炸,落锤破裂间粉碎废钢时飞溅废钢,无封闭防护可能砸伤或碰伤周边人员。
泄压式爆破能够有效的减轻振动和噪声,且无碎块飞出,爱护周边人员。
(AQ2001-2004)(7.2.1)可能存在放射性危害的废钢,不应进厂。
进厂的社会废钢,应进行分选,拣出有色金属件、易燃易爆及有毒等物品;对密闭容器应进行切割处理;废武器和弹药应由相关专业部门严格鉴定,并进行妥善的处置。
规程解读:禁止放射性废钢进入厂区,一经发觉立即铅封按程序上报。
易燃易爆及有毒密闭容器应废武器和弹药会引发爆炸事故。
废钢应按照以下标准验收:(按制度规定进行处置并建立台账)1)废钢性质2)废钢中不同意有成套的机器、设备及结构件等。
3)废钢铁表面不得有过量的油脂、土砂、水泥、废木材、耐火材料、炉渣等杂物,不得混有橡胶制品,不得混有表面镀锡的废钢。
4) 废钢中不同意有混有废铁、合金钢;含有多量Cu的废钢(指含有铜制品或钢中含铜量>0.25%的废钢)、Si钢和合金钢等特种成分的废钢与一般废钢应分不保管。
5)废钢中不准有二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易燃、易爆物及有毒物质等。
6)废钢中不得有放射性物质或受过放射性污染。
案例:炼钢厂电炉爆炸事故事故通过2006年11月22日零时5分,位于某县经济特区前杜村的“某县新福制品厂”内一处炼钢电炉突然发生爆炸。
正在炼钢炉周围干活的10名工人被爆炸的冲击气流崩飞,其中3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缘故:发生爆炸是因为化铁电炉内一根直径一寸的铁管内含有爆炸异物。
(AQ2001-2004)(7.2. 3)炼钢厂一般应设废钢配料间与废钢堆场,废钢配料作业直接在废钢堆场进行的,废钢堆场应部分带有房盖,以供雨、雪天配料。
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不应人炉。
规程解读: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禁止入炉。
案例:炼钢厂转炉加废钢喷溅事故事故通过2009年5月8日,某特钢有限公司40吨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作业时,发生爆喷,造成8人烧伤。
事故缘故: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过程中,将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一起加入炉内,由于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比较潮湿,在进入转炉内后沉入铁水,并迅速发生汽化,造成炉内钢渣喷溅。
采取措施案例:炼钢厂转炉喷溅事故事故通过:2010年1月3日03:10,夜班乙班2#炉指挥110吨天车装完废钢后,先往后摇,然后向下摇,再通知450吨天车工缓慢兑入铁水。
兑铁至2/3时,炉内突然翻滚,从炉口喷火并带出少量铁水。
事故缘故:1.废钢中铁块裹湿泥较多。
2.加完废钢后,反复摇炉不充分,摇炉角度不够,废钢中的潮气没有充分蒸发。
3.车间对废钢潮湿按照雨雪天气进行操作的方案传达不到位,治理责任未尽到。
(AQ2001-2004)(9.2. 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人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
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
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规程解读:1、建立入炉废钢配料制度,严禁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入炉。
2、禁止留渣作业。
一旦留渣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兑铁前必须加入白灰或轻烧白云石摇炉2-3次使转炉终渣稠化。
案例:炼钢厂转炉爆炸事故事故通过1986年11月7日16时25分,某钢铁公司炼钢厂2号转炉发生爆炸,死亡6人,重伤3人,轻伤6人。
事故缘故2号转炉出完超打算的第二炉钢后,倒渣并清理炉口残钢,预备换炉。
现在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刻。
钟段长指挥中班工人预备倒水接渣,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
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3.3吨的炉帽连同重约0.95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45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
当时炉内约有280毫米厚的残渣,体积约0.6立方米,重约2吨。
在爆炸前残渣处于液体状态,当水进入酷热的炉内后,水被大量蒸发,液渣表面迅速冷凝成固体状。
由于冷却时刻短,渣表面以下部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在进行摇炉倒水操作时,由于炉体大幅度倾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炉内残渣发生颠覆,下部液渣翻出并覆在水上,以致液渣下部大量蒸汽无法排出,造成爆炸。
倒罐站及铁水预处理:(AQ2001-2004)(7.3.1)铁水运输应用专线,不应与其他交通工具混行。
规程解读:铁水灌车无制动装置,当机车紧急制动时易造成铁水外溢事故。
案例:1拉运铁水罐汽车胎爆,行人被烧成重伤事故事故通过2006年10月5日,在某市108国道铁路立交桥上的下坡处,某钢铁有限公司一辆满载30余吨铁水的半挂运输车,因轮胎引爆造成车辆失控,行驶中的车内钢水包里铁水倾洒公路上,60米长公路瞬间变成铁水火海,当场严峻烧伤一名早晨上班途中的行人女子,20分钟后武警消防人员赶到,5辆消防车在通过2个多小时的灭火才将车辆和被铁水引燃的柏油路面扑灭。
(AQ2001-2004)(7.3.3)混铁车倒罐站倒罐时,应确保混铁车与受铁坑内铁水罐车准确对位;混铁车出铁至要求的量并倾回零位后,铁水罐车方可开往吊包工位。
规程解读:防止在向铁水罐出铁时由于停放位置不到位,而将铁水出至铁水罐外,造成铁水铸车和烧坏设备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1.确认二级画面正常。
2.确认画面显示中的鱼雷罐坑位,存铁数量及成分。
3.确认当前炉次的冶炼钢种和出铁量。
4.确认铁水称量运输车行走正常及称量显示正常。
5.确认倾动操作台手柄、信号、按钮正常。
6.确认除尘系统运行正常,除尘挡板开关灵活。
7.确认鱼雷罐车对位准确(精度±100mm), 罐口及罐内铁水状况。
8.确认道口栏杆开闭正常。
9.确认铁水罐罐衬、罐底是否正常。
10.确认手动接电是否正常。
11.确认测取系统正常。
(AQ2001-2004)(7.3.4)混铁炉与倒罐站作业区地坪及受铁坑内,不应有水。
凡受铁水辐射热及喷溅阻碍的建、构筑物,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规程解读:1、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检查表制度,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
2、对受铁水辐射热及喷溅阻碍的建、构筑物用耐火材料砌筑进行热防护。
案例:中频炉铁水泼入水池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通过2009年11月9日凌晨5:30分左右,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谭某、张某当班作业。
张某负责往中频电炉中加铁渣,用小车将电炉熔化的铁水运输至桥面的作业区,谭某负责铁桥上的生产作业。
桥面上的铁水包底部发生堵塞,张某和谭某重新更换铁水包,两人操作不慎,铁水泼入水池中,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局部压力骤增,形成爆炸,气浪将桥面掀起、彩钢瓦屋顶冲塌、铁桥护栏被击穿。
张某、谭某受到爆炸冲击,当场死亡。
事故缘故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在新建项目时,未经正规设计,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生产场所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照《钢铁冶金行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5.3.1规定:存放、运输液体金属和熔渣的场所,不应设有积水的沟、坑等。
如生产确需设置地面沟或坑等时,必须有严密的防水措施,且车间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地标高0.3M及以上。
(AQ2001-2004)(7.3.6)铁水预处理设施,应布置在地坪以上;若因条件限制采纳坑式布置,则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保证坑内干燥。
规程解读:铁水预处理区域严禁打水,宜采纳封闭式操作。
二、煤气烤包安全作业8.2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烘烤器及其他烧嘴(AQ2002-2004)(8.2. 1)烘烤器应装备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
规程解读:烘烤器要紧用煤气燃烧和空气助燃来进行工作。
——1.在使用前,检查仪表装置和设备本体是否完好。
——2.在工作中出现临时故障,有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气源,防止回火爆炸伤人。
(AQ2002-2004)(8.2.2)采纳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煤气低压讯号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应设置供设备维修时使用的吹扫煤气装置,煤气吹扫洁净方可修理设备。
规程解读:——1.报警讯号联锁装置应与主控连接,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关闭气源。
——2.煤气报警讯号联锁装置未与主控室连接时,应紧密关注烤包火焰燃烧状况,发觉异常,立即与相关人员联系。
——3.烘烤器煤气支管应设煤气吹扫和取样管,置换介质与煤气必须采取软连接。
置换后,连续三次爆破试验合格后,方可检修。
(AQ2002-2004)(8.2.3)采纳氧气助燃时,氧气不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并应在操作操纵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空气助燃时亦应先点火后供风)。
规程解读:——1.钢包烘烤使用的氧气管道、阀门要确保完好、无泄露,使用时,严格执行先点火后供氧的规定。
——2.钢包烘烤站的烘烤盖下严禁站人,在烘烤过程中发生熄火,要关闭氧气阀门,重新置换合格后,再进行点火。
——3.空气助燃时,进风管道加装泄爆装置案例:氧气泄漏爆炸事故事故通过2005年7月25日23时45分,某公司线材厂轧钢车间轧钢甲班A线开始轧钢,班长楚安排陈将气割枪接上备用。
走到割枪工具柜前将割枪及带子从2号小柜内拽出往粗轧四组事故剪方向拉。
楚看见后向他摆手示意临时不用,陈便将割枪和带子拉回,顺手将割枪挂在柜门上,管子堆在柜门前的地上。
当李行至割枪工具柜西侧时,割枪工具柜突然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响声将李耳朵震伤。
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割枪工具柜的2号、3号、4号小柜三个铁柜门炸飞,其中一块铁门砸在距割枪工具柜14.9米处正紧固粗轧四组七、八架导卫螺丝的成身上,造成成右手臂开放性骨折,口、鼻流血,倒在粗轧八架轧机的牌坊边上。
班长楚等人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及时将成、李送往医院救治。
经医院诊断成系院前死亡。
事故缘故:发生爆炸的是加锁封存的3号小柜,讲明爆炸发生前该柜内差不多积聚了可燃气体。
从爆炸事故现场看,氧气管没有脱落,接法正确,能够排除氧气进入的可能。
因此,柜内积聚的可燃气体只能是乙炔。
当班在事故发生前班长楚安排轧钢工陈接气管,陈还向班长询问过割枪接法。
从爆炸事故现场看,乙炔气管错接入了3号小柜内。
因此,陈错接乙炔气管导致3号小柜内积聚了大量乙炔是事故发生的要紧缘故。
专家组调查意见“乙炔的点火能量为0.019毫焦,经计算直径为1毫米,温度为500℃的氧化铁皮携带的能量为600毫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