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医疗急救的装备原则、标准、使用方法.ppt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7
一、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急救的目的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急救的原则: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二、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精炼、准确,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病人或伤员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或伤员致伤(病)原因及目前最危急的状况。
(如昏倒在地、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3、病人或伤员目前所处的详细地址、电话,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4、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5、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三、现场急症之——中暑中暑的原因和表现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中暑症状-1★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除头晕、口渴外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用于处理急救、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工具。
在医疗急救工作中,装备的运作和使用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制定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处置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这些装备。
一、前期准备1.建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明确装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检测、更新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装备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2.建立装备库房和档案: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进行分类、存放、标记,建立档案,包括装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维修记录等信息,确保及时了解装备状态。
3.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操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要点等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装备的分类、功能、使用限制、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处理等。
二、装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1.定期检查装备:例如每月对急救车上的急救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呼吸机、除颤器、监护仪等。
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是否完好、货架是否牢固、电源是否正常等,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2.定期维护装备:设立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进行定期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转。
包括更换零部件、校准、清洁、消毒等操作。
3.建立维修机制:设立专门的维修工作室,配备相关维修工具和设备。
对出现故障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进行及时维修,保障装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装备的应急处置1.制定装备应急使用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制定相应的应急使用方案,明确在不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3.开展装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急救人员进行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应急演练,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检查人员对装备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装备的更新与更新计划1.定期评估装备的使用情况:根据装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定期评估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使用情况,分析装备的性能、可靠性、适用性是否达到要求。
急救器械管理制度ppt一、概述急救器械管理制度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对急救器械的采购、存储、使用、维护和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的管理制度。
急救器械是指用于急救和抢救伤员的工具、设备和药品。
在急救过程中,正确使用和管理急救器械对提高急救效率、保障受伤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急救器械的采购1. 采购原则(1)质量优先:在采购急救器械时,应优先考虑器械的质量,确保器械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2)价格适中:在考虑器械质量的前提下,应选择价格适中的器械,确保急救设备的经济性。
2. 采购程序(1)了解需求:根据急救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所需的急救器械种类和数量。
(2)选择供应商: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3)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验收器械:在收到器械后进行验收,确保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三、急救器械的存储1. 存储环境(1)温度适宜:急救器械应存放在室温下,避免受潮、过热或过冷。
(2)干燥通风:器械存放的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发霉和腐蚀。
(3)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急救器械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影响器械的质量。
2. 分类存放(1)药品分类存放:按照药品的使用频率、种类和安全性进行分类存放。
(2)器械分类存放:按照器械的用途和形状进行分类存放,便于使用和管理。
四、急救器械的使用1. 使用前准备(1)检查器械完整性:使用器械前,应仔细检查器械的完整性,确保器械没有损坏。
(2)熟悉使用方法:在使用器械前,应了解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过程中(1)遵循操作规程:在使用急救器械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
(2)保护自身安全:在使用器械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受伤。
五、急救器械的维护1. 定期检查(1)清洁器械表面:定期清洁器械表面,避免尘土和杂质对器械的影响。
(2)检查器械功能:定期检查器械的功能性能,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
2. 保养维护(1)按照要求保养器械:按照器械的保养要求进行保养,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