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技术交底(竹胶板)(2004.11.8)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工程名称:[请填写工程名称]二、施工单位:[请填写施工单位名称]三、监理单位:[请填写监理单位名称]四、交底日期:[请填写交底日期]五、交底内容: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使用竹胶板作为主要施工材料,适用于模板工程、装饰工程等。
- 竹胶板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抗老化性和环保性能。
2.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竹胶板的性能及施工工艺。
-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无障碍物。
- 检查竹胶板的材质、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表面应平整、无裂纹。
- 检查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如切割机、打磨机等。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使用切割机切割竹胶板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和耳塞,防止伤害。
- 切割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切割机侧面,确保安全距离。
- 竹胶板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车辆,防止碰撞和损坏。
- 安装竹胶板时,应使用合适的连接件和紧固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 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设置安全防护网。
5. 模板安装与拆除- 安装模板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 拆除模板时,应从上往下逐层拆除,防止模板突然掉落。
- 拆除过程中,如遇卡住现象,严禁强行拉扯,应先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后再进行拆除。
6. 消防与环保- 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施工过程中,注意环保,防止污染环境。
7. 应急措施- 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 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六、接受交底人员签名:[请填写接受交底人员姓名及职务]七、备注:[如有其他注意事项或补充说明,请在此填写]通过以上安全技术交底,确保竹胶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请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
竹胶板模板施工技术交底1模板系统1.1模板的加工制作1.1.1 0#梁段在支架上进行现浇施工,模板全部采用新竹胶板加工制作。
底模基本制作成两种形式,铺设联结在一起,先铺2.5mⅹ6.34m平模,直接铺设在经标高调整后的支架铺面板上,中间留出永久和临时支座位置空洞;并用棉絮和胶布密封缝隙,以防漏浆;在铺两端6.34ⅹ3.5m的曲模,曲率按抛物线形。
曲模的形成,以底模下三角支架顶面形成的抛物线形,钉薄胶合板并加肋固定在底模下三角支架上;侧模和翼缘底板交角处作成R750阳倒角。
在侧模和底模隅角部位加设R300的三角棱条。
1.1.2内模、端模和横隔墙模板依据设计尺寸现场制作安装。
1.1.3模板在加工制作时,每20cm加一条竖肋,侧模竖向和水平向每1.0m设一条拉杆,梅花形布置,并用螺帽栓紧,模板孔内以双面胶密封严密,以防漏浆,侧模和翼缘板底模形成独立支架并支撑在碗扣架的方木上,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梁段混凝土浇筑时,能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和侧向压力,保持各部结构尺寸正确不变形,预埋件的位置准确不移动。
1.1.4侧模、底模和翼缘板底模要平整光洁,无凹凸变形,接口处应清洁整齐无毛刺,连接端部和底脚应平齐无齿龈,所有转角处均作成倒角。
拼缝有错台时应打磨光滑、圆顺。
1.2模板的安装1.2.1 0#梁段支架标高调整准确,永久和临时支座就位后,即可安装底模板;绑扎完底板和腹板钢筋后再安装内模和横隔模;安装腹板纵向波纹管和竖向预应力筋,再安装侧模和翼缘板底模,绑扎顶板钢筋和安装横向波纹管道及预埋件,最后安装端头模板。
1.2.2为减轻模板吊装和安装重量,侧模上的附着式振动器。
在模板加工制作时,预埋底脚螺栓和钢板,在侧模安装就位后再安装上附着振动器。
振动器布置要交错安设牢固,安装位置应能使振动力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以使混凝土受振动力均匀。
1.2.3底模板安装时,要充分考虑支架弹性变形和木质垫块、铺板的压缩变形,准确预留模板的预拱度。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图文详解)一、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材料:采用920mm×1920mm×18mm竹胶合板8000m2,1220mm×2440mm×15mm木胶合模板8000m2,背枋采用60×80杉木枋,使用前全部也须过刨。
φ14对拉螺栓、蝴蝶扣(配套螺帽)、φ48×3.5钢管,扣件(十字扣、活动扣、接头扣)、脱模剂(水剂)。
100mm×100mm木枋、扣件、8#槽钢、φ12加工成型的螺杆、铅丝等。
每栋楼顶板配置3套,墙板2套,使用率必须周转10次。
1.2机具准备:电锯、手电钻、扳手、钳子、吊线锤等。
二、施工部署1、作业部署材料准备→模板的配置→柱子模板的安装→柱子混凝土浇筑→梁底模及主梁一边侧模的安装→梁钢筋绑扎→梁侧模安装→平板模板安装→梁板混凝土浇筑→柱模及梁侧模拆卸→梁、板底模拆除2、劳动力组织根据本工程的模板工程量,组织三个70放行人的具有很高技术水平的木工班组进场,理论上两个作业班组独立作业,划分责任区,但三个作业班组彼此间亦可以相互配合共同施工一个区段,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劳动力需要具体调配。
3、特殊要求,按照碧桂园及我公司的两防规定卫生间翻边,首先按结构图上有的施工,结构图上没有的按建筑图施工,建筑图没有的按照必须高于结构板面270mm,门坎处高于结构板面80mm。
所有大于100宽的外挑结构生根处,有沃苏什卡结构的必须上翻270mm高;高低跨相连处,高跨上翻500mm。
所有蛇形必须与主体结构同时一次浇筑机加工成型。
4、施工技术措施墙柱根端部必须留置清扫口,以便清理垃圾,楼梯上三步底模板根部必须留置10公分宽活动拉板,在上层支模之时清理垃圾用。
木工模板完成后必须以书面形式由质检员交予钢筋班组。
特殊部位由现场施工员负责协调送上梁底立即绑扎钢筋,再封两边模。
支撑体系筑成要求(一)扫地杆: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花眉,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4.5.7每道墙上沿墙口线立放130mm高竹胶板条与墙体贴严,竹胶板用50×100mm方木挤死,防止漏浆。
板间拼缝用硬拼形式,应严密,表面平整。
不能翘曲。
顶板与墙柱接触面处理示意图4.6楼梯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木胶合板,模板背楞采用30×80mm方木立放,背楞放置于模板上下边缘,间距为250mm。
4.7模板构造楼梯模板按楼梯详图用木胶合板及木板配置。
楼梯段模板由底模、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
踏步侧板钉在外帮板和反三角木上,外帮板宽度为梯段板厚及踏步之和,长度根据梯段长度确定。
在外帮板内侧划出踏步形状和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15mm)钉上木方,用于固定踏步侧板。
反三角木是由若干三角木板钉在方木上,三角木板两直角边长分别等于踏步的宽和高,每一梯段反三角木配置一块。
4.8模板施工(1)楼梯模板支撑体系及底模同顶板模板。
(2)模板安装前根据层高放线,先安装平台梁及平台模板;再安装楼梯斜底模,在底模上划梯段宽度线,依线立外帮板,外帮板用钢管斜撑固定。
在靠墙一侧立反三角木,然后依照外帮板内侧划出的踏步形状和尺寸在反三角木与外帮板之间逐块钉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方上,另一头钉在反三角木的侧面上。
(3)安装模板时控制好楼梯上、下休息平台标高、进深尺寸及踏步尺寸,确保踏步高度应均匀一致。
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应考虑到地面最后的装饰厚度,防止因装饰厚度不同而导致梯步高度不协调。
4.9电梯井模板:4.9.1电梯间墙体与所在段的结构墙体同步施工。
电梯井墙体模板、背楞及支撑与结构墙体模板相同。
4.9.2电梯间墙体支模时,先搭设好操作架子,立杆间距1000mm,横杆间距1500mm,墙体模板放置在操作架子上。
4.9.3每层操作面满铺木脚手板与架子固定牢固,并且在操作面下部铺设一层安全兜网。
技术交底范本_木模板(含竹胶合板)安装与拆除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其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施工准备1.材料(1)木模板(或竹胶合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木材:木枋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钢门式刚架、交叉撑、钢管等。
2.作业条件(1)模板设计已完成,有模板设计图纸。
(2)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3)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4)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5)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二、操作工艺1.柱模板(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板厚)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500mm左右,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
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2.梁模板安装(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模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下支柱支撑在基础土面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入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4)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5)梁侧模扳: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竹胶板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
1、材料
(1)竹胶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木枋:木枋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足型架、交叉撑、钢管。
2、作业条件
(1)竹胶板拼装:根据工程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确定竹胶扳的几何尺寸、龙骨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
(2)竹胶板备料:竹胶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合流水板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竹胶板配置数量。
二、操作工艺
1、龙骨排放在同一平面,并且龙骨表面刨光平整,龙
骨间距一般为400~600MM,采用钢管支撑平稳、牢固。
2、竹胶板拼装完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是否存
在两板接缝高低差,板面应清扫干净,然后涂上脱膜剂。
三、质量保证
1、保证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强度、钢度和稳定性,
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竹胶板应符合承重结构选材标准。
2.基本项目。
华裕苑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物的边柱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放出各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控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做好标高的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按照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模板的承垫应进行找平,方法是沿模板边线用1:3的水泥砂浆抹方形的找平层。
本工程的竖向模板采用钢筋定位,根据构件截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并按两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挡,以保证钢筋与模板的位置准确。
(2)对模板进行检查,未经修复的不准利用。
经检查合格的模板,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中间应加垫木。
运输时,要避免碰撞,防止倾倒。
(3)模板安装前,要向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
支撑支柱的地面要应事先整平,并做好防水、排水设施。
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
(4)所有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要全部涂刷脱模剂。
(5)准备好支模所用的机具,材料,如木条、海绵条、油灰等嵌缝材料,防止板缝漏浆。
2、人员组织:材料员和保管员、工长组成后勤供应组,负责材料选购和提供。
木工组派
专人负责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技术人员负责对构件和墙体打平放放线,及尺寸控制和标明标高点;施工人员负责人员安排和解决施工中的所有问题。
3、交底部位:3#楼夹层柱、梁、板(采用竹胶板)
4、操作工艺和技术要求:
1)采用模板及支架要符合以下规定:
⑴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⑵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与安装、砼的浇注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⑷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⑸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并不得污染钢筋。
⑹模板及支设应妥善维修和保管,垫于不易流水和存水的较高处,钢模板及支架垛平后要防止生锈。
2)模板工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墙两侧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对齐,穿插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
钻孔应采用机
具钻孔,严禁用电、气焊灼孔。
3)模板安装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①夹层顶板模板支撑在地下室顶板上,并加设垫板。
对竖向模板支设完成后重点检查其垂直度,截面尺寸。
②相邻两柱的模板安装完后,在中间及时架设柱间支撑,以满足纵横方向的稳定性。
墙、柱模板的根部要留清扫口和观察孔,在浇筑混凝土时,先把孔堵上。
③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④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⑤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
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整度应进行校正。
⑥支模时要根据已弹好的中心线进行复核,按弹的边线支模,支模后要拉通线校直。
⑦柱模的支设
所有的柱全部采用竹胶模板,加固方法为:用木方配合钢管进行,且在柱中用对拉螺栓对模板二次加固,以加强模板的刚度,防止因浇筑混凝土的巨大侧压力造成的鼓模现象。
梁、板模板
利用Φ48钢管和可调快拆支撑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支设梁柱模板的竖向支撑。
根据梁底标高确定主次梁的支模顺序,先支设主梁模板,后支设次梁模板。
梁侧模加固采用木方和短钢管,在竖向做肋,高度在50CM至70CM之间梁的加固采用一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70CM的梁的加固设两道对拉螺栓,竖向间距40CM,横向间距80CM。
加工竹胶板柱模时,应严格按设计尺寸进行,严禁随意切割模板。
对加工的废料,注意随时清理。
对切割后的竹胶板应及时将切口初用油漆刷一遍,防止边角卷曲及吸水损坏。
4)模板的验收及拆除
模板的加固必须牢固,模板支设完毕,要报监理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下一道工序必须对上一道工序的成品进行保护。
顶板模板拆除时,砼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
其它不承重的模板可以在混凝土的强度保证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表面和棱角时拆除,梁、板等承重模板的拆除必须按规范规定的拆模时间拆除。
模板拆除要符合下列规定:不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承重底模,其构跨度等于和小于4m时,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大于4m时,砼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模。
4、质量要求:
墙轴线位移允许偏差为3mm墙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为+2mm,-5mm标高允许偏差为+2mm,-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相邻两板高差允许偏差为2mm,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为6mm,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为+5mm,-5mm。
5、成品保护:已支完的模板,不能在上面走人和压脚手架杆,以及其它料物,浇注砼时,要有1名模板工跟班,随时检查模板的牢固情况,并及时修补加固支架。
6、应注意安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注意加强对未定位模板的临时加固,防止模板突然倒下。
注意脚手架的稳定性,高空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
工作期间,严禁嬉戏打闹。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底人:
200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