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参考答案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某校文学社将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下列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得,读两三遍就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蹂躏寂寥明信片荒诞无稽诲莫如深B.荡漾曙光口头禅谈笑风声精雕细琢C.幅射煽情入场券轩然大波出言不逊D.徘徊酝酿度假村目不暇接蔚然成风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得志.,与民由之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所恶有甚于.死者C.其名为.鲲武陵人捕鱼为.业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江苏盐城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江苏盐城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0 分)1. 古诗词默写。
(12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志在千里。
(3).《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则》中的原文回答)(6).古诗给我们以启迪。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在这个习惯了使用键盘书写的网络时代,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唤起了很多中国人对汉字的关注,掀起了汉字书写。
它不是一个fú zào、奢华的秀场,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知识、lǐng lüè汉字之美。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是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学术讲解人,她说:“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chéng zài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汉字听写大会》在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成就一代代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 A (龙飞凤舞 /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国君子,真正做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带解析)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2),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记》)(3),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抒发诗人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进取精神的诗句是:“”(8)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水喻愁,表明愁绪无法排解的诗句是:“ ”【答案】(1)下自成蹊(2)吴楚东南坼(3)零落成泥碾作尘(4)留取丹心照汗青(5)燕然未勒归无计(6)便引诗情到碧霄(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解析】试题分析:8个小题,只有7.8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揣摩含义,写出相关诗句。
其余6个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小题1注意“蹊”的写法。
小题2注意“坼”的写法,小题3注意“碾”的写法。
小题4注意“汗”。
小题5注意“勒”小题6注意“霄”。
小题7注意“缘”。
小题8注意“销”。
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上。
(6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zī zī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苍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徒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
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请用正楷字书写以下词语:“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1)海纳百川:海纳百川,川字要注意上下结构的书写,横平竖直,不要倾斜。
百字要写清楚“一”字和“白”字的结合部分。
川字要写好三个“丶”,保持平行。
虚怀若谷:虚字要注意“虍”字头和“虚”字的结合,不要写散。
怀字要写好“忄”部分,保持字形稳定。
若字要写清楚“若”字的三个部分,保持结构均衡。
谷字要写好“谷”字的上下结构,横平竖直。
(2)请解释以下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a.“他虚怀若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虚怀若谷)b.“这篇散文的文笔海纳百川,充满了诗意。
”(海纳百川)2、(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a.pīn huà ( )b.yīn yì ( )c.fēng liè ( )d.shuāng yīn ( )(2)请将以下句子中的成语补充完整:a.他的口才 _______ ,总是能让人信服。
b.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 _______ ,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3、题干: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骄傲(jiāo ào)剔除(tī chú)B. 慷慨(kāng kǎi)咄咄逼人(duōduō bī rén)息息相关(xīxī xiāng gu ān)C. 诙谐(huí xié)暂时(zàn shí)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D. 骄傲(jiāo bào)唇齿相依(chún chǐ xiāng yī)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h é)4、题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
2014年盐城市《中考说明》语文古诗词部分答案与解释(含白话文翻译与鉴赏)东台市新街镇中学姚长进224234(一)塞下曲李白【原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译文】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题一】建湖2010年九年级期中试卷【问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有人说首联存在科学性错误,请结合物候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1】首联不存在科学性错误。
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但根据物候学知识,地势越高温度越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天山海拔很高,常年积雪,所以出现“无花只有寒”的现象。
(符合要求即可,计2分)【问2】颈联中“随”、“抱”两字表现了戍边士卒怎样的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2】“随”字,表现士卒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精神品质。
“抱”字,表现士卒夜间高度警备、不畏艰苦的精神品质。
抒发作者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和爱国的思想感情。
(意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计3分)【题二】2012泰州中考题【问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单调、清冷的特点。
(1分)【问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答2】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问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答3】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友情提醒: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必须作答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横线1分,共10分)(1)▲,金石为开。
(语出《庄子·渔父》)(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语出《论语·雍也》)(3)▲,君子好逑。
(语出《关雎》)(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5)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
(《左传.曹刿论战》)(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奉献者的赞歌。
(7)从“神十”完成太空之旅到“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上路探险,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梦想。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怀着“▲,▲”(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绿意浓密的公园星罗其布,花团锦簇的小游园点zhuì街头……徜徉..街头巷尾,满眼皆绿色,移步见景观。
盐歌园、明珠广场、毓龙小游园、樱花小游园……漫步盐城街头,随时可看到一个个精致漂亮、风格炯异的街头游园,让市民体验在繁忙都市中有一片片zhù足休闲的“清新之地”。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徜徉..(▲)(▲)点zhuì(▲)zhù足(▲)⑵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理直气壮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
B.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C.盐城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14年高三诊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1.(3分)D2.(3分)C3.(3分)A 二、(36分) (一) 7.(10分) (1)(5分)刚刚过了十天,就被召为吏部职。
他把张居正所排斥的旧臣全部召回,安排在九卿各部中。
译出大意3分;“甫”“引”2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 译出大意3分;“雪”“罪”2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 雪中早绽的梅花、高树营巢的喜鹊、映明寒草的斜月。
突出了春未到而万物已萌动的特点。
答出画面的,给3分;答出特点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 (6分) “莫厌醉金杯”的原因是“别离多,欢会少”和“少年看却老”。
少年转眼便将青春不再,更哪堪故友天涯,离多会少,所以说“相逢莫厌醉金杯”,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易逝年华的珍惜、留恋。
答出原因的给3分;能作出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三) (6分) 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衣冠简朴古风存 拄杖无时夜叩门 (3)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 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 ①通过对原始丛林的描写,营造出作品沉寂压抑的氛围,与后文“炽热的沉寂”形成对比;②通过原始丛林的昏暗寂静,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表现出拉齐奥后悔恐惧的心理;③通过环境的描写,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情真相埋下伏笔。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演唱出色:歌声美妙,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善于对观众的反应作出判断,赋予歌声以令人感动的生命,深得观众的敬重;②诚信守诺:应诺后,即能全身心去完成,即使因事情离奇而愤怒、后悔、恐惧;③追求卓越:敢于战胜胆怯和迟疑,超越自我,用最好的声音举办音乐会。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①从情节设置上看,写音乐会的精彩神秘,充满悬念,写音乐会真相交代原因,使得简单的情节充满变化,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从叙事结构上看,以拉齐奥的音乐会作为明线在读者前正面展开,以经理人西茂筹办音乐会为暗线在幕后展开,明暗线同时发展,在结尾处交织在一起,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③从形象塑造上看,主体部分的音乐会与结尾部分音乐会的真相互为衬托,丰满了人物的个性,映现了人物美好的心灵;④从艺术表现上看,写音乐会层层铺垫,写音乐会的真相出人意料,但却因前面的铺垫而在情理之中,丰富了读者的想象,令人回味。
江苏盐城201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从“雾都”到“霾都”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
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
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
”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
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名句及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0分)(1)▲,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2)▲,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5)▲,燕然未勒归无计。
(作者▲《渔家傲》)(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8)“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面对西沉的落日,骚人墨客们往往都会感慨“时间去哪儿了?”北宋词人晏殊《浣溪沙》中“▲?”一句,就问出了他对时光易逝的怅惘,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苍海桑田,潮起潮落。
曾经的制盐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
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盐城的“盐镇绿韵”也在城市发展的律动中不断向外漫溢着:开放式的公园、大形的绿地成为众多市民休闲的场所;密布的行道树、街头绿化,为过往的路人送上丝丝清凉;鳞次栉.比的楼房矗立在绿色的景观中;林林总总的河道蜿yán在绿色的林带中……(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鳞次栉.▲比(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3)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在空白处续写一句。
(2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半月礁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治理雾霾,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专家指出,自来水安全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强水源的保护和改善是根本之策。
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1⑴行必果⑵门庭若市⑶寒光照铁衣⑷清泉石上流⑸白云千载空悠悠⑹沾衣欲湿杏花雨⑺为有源头活水来⑻伤心秦汉经行处⑼枯藤老树昏鸦⑽吾将上下而求索
2⑴fú bīn ⑵溢曳⑶涌动
3答案:B
4答案:D
5答:⑴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
⑵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答:⑴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⑵性格坚强、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罗切期特。
7(1)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XX,我们打算6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
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2)孔融让梨。
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3)访谈对象:学生。
预设问题:①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②你怎么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③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预设问题:①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②您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③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
预设问题:①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②您对我侬家长在培养孨秘方什么建议?③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人头攒动孝心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8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
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
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来源:
11010
10答:⑴放弃⑵限制⑶这样⑷全都
11答: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答:⑴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⑵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答: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爱民、君臣父子都相爱)
【附·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
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
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
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
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
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
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
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
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
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
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14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1)答:不能删去。
“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
“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
(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17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
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示例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
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
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
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18答: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
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
19答: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丰富中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20答: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
21答: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手法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
手法2:运用对比手
法,通过“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将“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
22答:《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通过对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它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而本文的主题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的艰辛,从而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