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全国卷)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8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3页,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B C D17.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q和-q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1、2、3、4为导体上的四个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1、φ2、φ3、φ4,则Aφ4>φ3>φ2>φ1 B φ4=φ3>φ2=φ1C φ4<φ3<φ2<φ1D φ4=φ3<φ2=φ118.图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断定此横波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B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C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D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19.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A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B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20.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kg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 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 小于10m/sB 大于10m/s 小于20m/sC 大于20m/s 小于30m/sD 大于30m/s 小于40m/s21.图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 前后的轨迹,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迹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22.图中L 是凸透镜,OO ′是它的主轴,AB 是垂直于主轴的肖源,P 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两者到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将AB 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 ,则在P 上A 总能得到缩小的像B 总能得到较大的像C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23.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A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B)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C)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D)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24.一个点源S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º,则光源的像S′将A以速率0.5v沿S′S连线向S运动B 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C 以速率3v沿S′S连线向S运动D 以速率2v沿S′S连线向S运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I卷(非选择题共156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A.健康儿童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C.健康成年男子D.禁食期病人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B.C. D4.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5.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鲸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 .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0.01 mol ·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pH =4,则它的电离度为A .1%B .2%C .5%D .10%8.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B .5.61005.35.26++×100%C .26.5%D .5.35.61005.35.26+++×100%9.有人曾建议用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 ),AG 的定义为AG =lg ([H +]/[OH -])。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3页,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Si 28 P 31 S 32 Cl 35.5 Pb 2071.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
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A 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 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 乳酸,进行有氧呼吸D 乳酸,进行无氧呼吸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A 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B 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 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D 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3.现有甲、乙、丙三个苹果品种,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最相似于A 甲B 乙C 丙D 甲和丙4.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A 为雌性B 为雄性C 性别不能确定D 雌、雄性比例为1︰15.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B 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6.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第1 页共12 页B 该元素位于ⅢA族C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D 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B X是第二周期V A族元素C X是第二周VIA族元素D X的最高化合价为+4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 A氯气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 常温常压下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个NO3—离子C 121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 AD 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9.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手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 稀盐酸,Na2CO3溶液B 稀H2SO4溶液,NaAlO2溶液C Cu,FeCl3溶液D 浓氨水,AgNO3溶液10.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A 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 铵盐受热易分解C 0.1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 0.1mol/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11.今有0.1mol/L Na2SO4溶液300mL,0.1mol/L 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A 1︰1︰1B 3︰2︰1C 3︰2︰3D 1︰1︰312.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银)︰n(汞)=2︰1B 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 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D 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13.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 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 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1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第2 页共12 页第 3 页 共 12 页 一个和一个-Cl ,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本题不考虑对映异构体)A 2B 3C 4D 515.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 2H 4O 2。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 1.D 2.B 3.B 4.A 5.C 6.D二、(12分,每小题3分) 7.A 8.B 9.A 10.C三、(15分,每小题3分) 11.D 12.A 13.C 14.D 15.D四、(15分)16.(5分)(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分)“其”、“……之谓”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3分)译出大意给1分;“及”、“尽”两词,译对一个给1分。
17.(6分)“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曲的寓意”、“本诗的思乡之情”、“折柳的关键作用”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
如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18.(4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五、(18分)19.(4分)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俞伯牙”句1分。
“钟子期”句3分,“感应”、“领悟”两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只答“知音难觅”的,给1分。
语句不通顺,扣1分。
20.(5分)(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答对第(1)点给2分,答对第(2)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语句不通顺,扣1分。
21.(5分)(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
(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
力测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2(000)009
【总页数】5页(P3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51
【相关文献】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Ⅰ)
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Ⅱ)
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Ⅰ)
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Ⅲ)
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Ⅰ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地理(广东)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
读图1回答l-2题。
1.30年间该地区A 乡村人口增K了2000万人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 乡村人口增K了两倍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 大幅提高B 略有提高C 没有变化D 略有下降图2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2回答3-6题。
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 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 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 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 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山脉走向D 山体坡度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量C 大气环流D 太阳辐射6.该山可能位于A 赤道附近B 40°S附近 C40°N附近 D 极圈附近图3是2001年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流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吨)。
读图完成7-8题。
7.2001年,从西亚进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 西欧B 美国C 东亚和东南亚D 大洋洲8.2001年向美国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 西亚B 欧洲C 拉丁美洲D 非洲9.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A 基督教、佛教B 基督教、伊斯兰教C 伊斯兰教、佛教D 印度教、伊斯兰教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
如图4,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等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
据此回答10-13题。
10.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 12︰00B 12︰40C 11︰20D 11︰0011.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 英国伦敦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 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12.图5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01)1(=+++y x a 与圆0222=-+x y x 相切,则a 的值为 A .1,1- B .2,2- C .1 D .1- 【答案】D【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22(1)1x y -+=,显然当1a =-时直线为1y =-与圆相切.2.(同理科2)复数3)2321(i +的值是 A .i - B .i C .1- D .1 【答案】C【解析】方法一:332231111()()3())3))12222=+⨯+⨯+=-.方法二:331()(cos sin )cos3sin 3123333i i ππππ+=+=⨯+⨯=-. 【编者注】方法二《新课标》不作要求.3.(同理科3)不等式0|)|1)(1(>-+x x 的解集是 A .}10|{<≤x x B .0|{<x x 且}1-≠x C .}11|{<<-x x D .1|{<x x 且}1-≠x 【答案】D【解析】显然1x ≠±.①若0x ≥,则不等变形式为(1)(1)0x x +->,解得11x -<<,解为01x ≤<;②若0x <且1x ≠-,不等式变形为(1)(1)0x x ++>恒成立,所以不等式0|)|1)(1(>-+x x 的解集是1|{<x x 且}1-≠x .4.(同理科填空13)函数xa y =在]1,0[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这和为3,则a = A .21 B .2 C .4 D .41【答案】2【解析】不论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都有013a a +=,所以2a =.5.(同理科4)在)2,0(π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45,()2,4(ππππ B .),4(ππ C .)45,4(ππ D .)23,45(),4(ππππ 【答案】C【解析】方法一:结合函数的图象易知C 正确,详解略. 方法二:不等式化为sin cos )04x x x π-=->,则04x ππ≤-≤,于是得544x ππ≤≤.6.(同理科5)设集合11{|,},{|,}2442k k M x x k Z N x x k Z ==+∈==+∈,则 A .N M = B .N M ⊂ C .N M ⊃ D .∅=N M【答案】B【解析】由于212{|,},{|,}44k k M x x k Z N x x k Z ++==∈==∈,21k +可以取所有的奇数,而2k +可以取所有的整数,所以N M ⊂.7.(同理科填空14)椭圆5522=+ky x 的一个焦点是)2,0(,那么=k A .1- B .1 C .5 D .5- 【答案】1【解析】椭圆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为22151y x k+=,所以514k -=,即1k =. 8.(同理科7)一个圆锥和一个半球有公共底面,如果圆锥的体积恰好与半球的体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顶角的余弦值是A .43 B .54 C .53 D .53- 【答案】C【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r h ,轴截面顶角为θ,由题设可得231233r h r ππ=,得2h r =,则1tan22θ=,所以221tan 32cos 51tan 2θθθ-==-.9.(同新理科9)已知10<<<<a y x ,则有 A .()log 0a xy < B .()0log 1a xy << C .()1log 2a xy << D .()log 2a xy > 【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20xy a <<,而函数log a y x =为减函数,则()2log log 2a a xy a >=.10.(同理科9)函数2([0,))y x bx c x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0≥b B .0≤b C .0>b D .0<b 【答案】A【解析】函数的对称轴为2b x =-,显然函数2([0,))y x bx c x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02b-≤,即0≥b .11.设)4,0(πθ∈,则二次曲线22cot tan 1x y θθ-=的离心率取值范围A .1(0,)2B .)22,21( C .)2,22( D .),2(+∞ 【答案】D【解析】由题设得二次曲线方程为22111cot tan x y θθ-=,即2211,cot tan a b θθ==,所以离心率c a===)4,0(πθ∈,所以22cos 1sin θθ>,则)c a ∈+∞.12.(同理11)从正方体的6个面中选取3个面,其中有2个面不相邻的选法共有 A .8种 B .12种 C .16种 D .20种 【答案】B【解析】使用间接法,首先分析从6个面中选取3个面,共36C 种不同的取法,而其中有2个面相邻,即8个角上3个相邻平面,选法有8种,则选法共有36812C -=种;故选B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13.据新华社2002年3月12日电,1985年到2000年间.我国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如图所示,其中,从 年到 年的五年间增长最快.【答案】1995;2000【解析】连续3个5年的增长量分别为3.1,3.2,3.7, 显然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间增长最快.14.(同新理科13)函数xxy +=12(),1(+∞-∈x )图象与其反函数图象的交点为 . 【答案】(0,0),(1,1)【解析】原函数与他的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原函数与他的反函数如果有交点,那么交点一定在y x =上,联立方程21x y x=+与y x =解得交点坐标为(0,0),(1,1),注意到()1,x ∈-+∞,均符合条件.15.(同理科15)72)2)(1(-+x x 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 . 【答案】1008【解析】3x 的系数是164477(2)(2)1008C C -+-=.16.对于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 ①焦点在y 轴上; ②焦点在x 轴上;③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④抛物线的通径的长为5;⑤由原点向过焦点的某条直线作垂线,垂足坐标为)1,2(.能使这抛物线方程为x y 102=的条件是第 .(要求填写合适条件的序号) 【答案】②⑤【解析】抛物线方程为x y 102=的焦点在x 轴上;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5(,0)2,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7122+=;抛物线的通径的长为10;⑤中两直线斜率满足关系11015222-⨯=--.故②⑤符合题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如图,某地一天从6时至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b x A y ++=)sin(ϕω (Ⅰ)求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Ⅱ)写出这段时间的函数解析式. 【解】(Ⅰ)由图示,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301020C -=︒.(Ⅱ)图中从6时到14时的图象是函数b x A y ++=)sin(ϕω的半个周期的图象.∴614221-=⋅ωπ,解得8πω=. 由图示,11(3010)10,(1030)2022A b =-==+=.这时,20)8sin(10++=ϕπx y .将10,6==y x 代入上式,可取43πϕ=. 综上,所求的解析式为310sin()20([6,14])84y x x ππ=++∈.18.(本小题12分)甲、乙物体分别从相距70米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分钟走2米,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每分钟走5米.(Ⅰ)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Ⅱ)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继续每分钟走5米,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相遇?【解】(Ⅰ)设n 分钟后第1次相遇,依题意,有7052)1(2=+-+n n n n , 整理得0140132=-+n n ,解得7,20n n ==-(舍). 第一次相遇是在开始后7分钟.(Ⅱ)设n 分钟后第2次相遇,依题意,有70352)1(2⨯=+-+n n n n , 整理得0420132=-+n n ,解得15,28n n ==-(舍). 第二次相遇是在开始后15分钟. 19.(同广东19)(本小题12分)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 . (Ⅰ)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 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Ⅱ)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 90.【解】本小题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I )因为⊥PB 面ABCD .所以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 又AB DA ⊥,所以DA PA ⊥.∴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60=∠PAB . 而PB 是四棱锥ABCD P -的高,tan 603PB AB a ==.3233331a a a V =⨯⨯=∴锥. (II )证: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作DP AE ⊥,垂足为E ,连结EC ,则CDE ADE ∆≅∆,90,=∠=∴CED CE AE .故CEA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O ,则AC EO ⊥. a AD AE OA a =<<=∴22. 在AEC ∆中,EC AE OA EC AE AEC ⨯⨯-+=∠2)2(cos 2220)2)(2(2<-+=AEOA AE OA AE . 所以,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度.20.(本小题12分)设函数2()|2|1,f x x x x R =+-+∈. (Ⅰ)讨论)(x f 的奇偶性; (Ⅱ)求)(x f 的最小值.【解】(Ⅰ)3)2(=f ,7)2(=-f ,由于)2()2(f f ≠-,)2()2(f f -≠-, 故)(x f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Ⅱ)223, 2,()1, 2.x x x f x x x x ⎧+-≥⎪=⎨-+<⎪⎩由于)(x f 在),2[+∞上的最小值为3)2(=f ,在)2,(-∞内的最小值为43)21(=f . 故函数)(x f 在),(∞-∞内的最小值为43.21.(本小题14分)已知点P 到两定点(1,0),(1,0)M N -距离的比为2,点N 到直线PM 的距离为1,求直线PN 的方程.【解】设P 的坐标为),(y x ,由题意有2||||=PN PM ,即2222)1(2)1(y x y x +-⋅=++,整理得01622=+-+x y x . ①因为点N 到PM 的距离为1,2||=MN .所以30PMN ∠=︒,直线PM 的斜率为33±. 直线PM 的方程为)1(33+±=x y . ② 将②代入①,整理得0142=+-x x .解得32+=x ,32-=x .则点P 坐标为)31,32(++或)31,32(+--,)31,32(--+或(23,13)--.直线PN 的方程为1-=x y 或1+-=x y .22.(同广东21)(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满分4分)(Ⅰ)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1,图2),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图2中,并作简要说明.(Ⅱ)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Ⅲ)(本小题为附加题,如果解答正确,加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150分.) 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解】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附加题4分.(I )如图1,沿正三角形三边中点连线折起,可拼得一个正三棱锥.如图2,正三角形三个角上剪出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其较长的一组邻边边长为三角形边长的41,有一组对角为直角,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可成为一个缺上底的正三棱柱,而剪出的三个相同的四边形恰好拼成这个正三棱柱的上底.(II )依上面剪拼的方法,有锥柱V V >.推理如下:设给出正三角形纸片的边长为2,那么,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底面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面积为43,现在计算它们的高: 2236131(),tan 3032326h h =-⨯===锥柱. 13633()()34964V V h h ∴-=-⨯=-⨯锥柱锥柱024322<-=. 所以锥柱V V >. (III )(附加题,满分4分)如图3,分别连结三角形的内心与各顶点,得到三条线段,再以这三条线段的中点为顶点作三角形,以新作的三角形为直三棱柱的底面,过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原三角形三边作垂线,沿六条垂线剪下三个四边形,可以拼接成直三棱柱的上底、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成为一个缺上底的直三棱柱,即可得到直三棱柱模型.注:考生如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可比照本标准评分.。
第 1 页 共 10 页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选择题 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 健康儿童健康儿童 B 重创伤恢复期病人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 健康成年男子健康成年男子 D 禁食期病人禁食期病人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 抑制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 B C D 4.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不能 A 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 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 用于保存物种用于保存物种 D 改变动物的基因型改变动物的基因型5.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试题(广东卷)
周顺彬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周顺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比较分析——以山东卷、广东卷、海南卷、宁夏卷为例 [J],
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广东卷) [J],
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新课程卷) [J], 李元平
4.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旧教材卷) [J], 陈丽芳
5.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J], 李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地 理 第I卷一题,共70分;第Ⅱ卷二题,共8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来的。 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爆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柒成了咖啡色。回答1~3题。 1.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 )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亚中部 2.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3.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回答4~6题。 4.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 ) A.山东 B.江西 C.海南 D.甘肃 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提高生态质量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 )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植树成本 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图1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7~11题。 7.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8.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9.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O.河套平原 11.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 日19时。回答12~14题。 12.在图2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14.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回答15~17题。 15.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 )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16.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 17.下列四组产品中,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是 ( ) A.纺织品、汽车 B.纺织品、玩具 C.化妆品、手机 D.汽车、手机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回答18~22题。 18.该厂产品可能是 ( )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19.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20.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 ) A.本地化 B.全球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属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仍根据18~20题所用资料,回答21~22题。 21.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 A.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 B.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22.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方式布局工厂的地方,应当 ( ) A.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提供广阔的市场 D.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2002年春,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3月31 日,台湾东部大平洋海域发生7级以上地震,台北市最大烈度为2;4月9日,伊朗北部发生5.0级地震;4月12日喀布尔市发生5.8极地震,最大烈度为8;4月18日凌晨,墨西哥西侧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4月20日美国东北部纽约州发生地震。回答23~25题。 23.下列地震,震源位于海沟附近的有 ( ) A.台湾“3·31”地震 B.喀布尔“4·12”地震 C.墨西哥“4·18”地震 D.纽约州“4.20”地震 24.伊朗“4.9”地震 ( ) A.靠近板块交界界线 B.远离板块交界界线 C.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 D.震区两侧地壳互相挤压 25.“3·31”地震与“4·12”地震中,造成台北市与喀布尔市烈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A.两次地震震级的差异 B.两地海拔不同 C.“4·12”地震震源较浅 D.台北距“3·31”地震震中较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同期粮食需求却持续增长。回答26~27题。 26.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用土地退化 B.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下降 C.灌溉用水日益短缺 D.无机肥料使用减少 27.为扭转这种趋势,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有 ( ) A.保持和增加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 B.提高农产品价格 C.控制人口增长 D.大量开垦荒地 读图3,回答第28~30题。 28.20世纪60年代后 ( )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29.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 )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D.近三十年,大气2CO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30.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 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31.(8分)阅读表1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区域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GDP占世界百分比 1900年 2000年 1900年 2000年 亚洲 57.4 60.5 32.6 37.4 欧洲 24.6 12.0 42.4 25.5 非洲 8.1 13.0 3.4 3.0 北美 5.0 5.5 4.0 8.1 拉丁美洲 4.5 8.5 4.0 8.1 大洋洲 0.4 0.5 1.0 1.4 (1)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1分),最低的 是______(1分)。 (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1 分)。 (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 32.(11分)图4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1分)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1分)为主。 (3)提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33.(12分)图5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称为红水河,是我国优先开
发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流量约1500米3/秒。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优先开发这个基地的战略意义(从能源输出地区和受益地区两方面回答)。
34.(12分)读图6,回答问题。 (1)图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____________(1分)(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地形、洋流两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5.(8分)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动,据此讨论下列问题。 (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