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观等基本问题,探索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思想。
2. 教育史:研究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的演变,了解教育的历史背景对教育问题的启示。
3.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化作用、教育的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4.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学习、教学、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过程,探索教育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心理问题。
5. 教育方法学:研究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等问题,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6. 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研究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绩效评估、教育质量管理等,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反馈和指导。
7. 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与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包括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
以上只是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还涉及到许多其他的子学科和研究领域,如比较教
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等等,这些领域都是教育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教育学知识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学】考点及参考答案前言:本材料根本上是按照【教育学】P434~P466页的考纲顺序下来的,应该根本上涵盖了所有考点。
绪论一、“教育学〞的概念一、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下面还有二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拟教育学等二、指一种课程名称,是各个师范学院所开始的带有专业根底性质的课程,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或者“教育学概论〞等三、指的是一种教材名称,这种教材也是作为一种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问题三、教育学的创立的标志;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标志:一、从对象上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者教育家的特殊关注。
二、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教育范畴和概念,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以及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条件:是主客观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首先: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开展的客观需要其次: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开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学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这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得教育认识从教育术上升为教育学,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掌握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学科教育实验思想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学科有科学与思考力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根底的。
洛克【教育漫话】“我们敢说我们日常……〞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自然教育思想婴儿时期教育“0——2〞少年时期教育〔12~15〕青年时期教育〔15~20〕佩斯特洛齐【哈林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学心理学化四、了解当代教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一、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开展极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梅伊曼拉伊二、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三、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杜威克伯屈四、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从另一个方面开辟了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鲍尔金蒂斯阿普尔吉鲁五、当代教育学的开展趋势一、教育学研究问题的领域急剧增扩大二、教育学研究根底和研究模式多样化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原始教育(特点)1. 非独立性——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2. 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具有原始均等性3. 原始性——形式、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水平低下(二)古代教育的特点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
教育形式单一;教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政策是“养士”与“愚民”。
(三)现代教育的特点:第一,教育直接为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所制约。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第三、教育具有普及性。
第四,教育形式多样化。
第五,教育具有科学性。
第六,教育具有发展性。
二、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是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教育基本的要素(1)教育者(1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分)(2)学习者(1分):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1分)(3)教育影响(1分),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1分):它们是教育中介(1分)。
三、教育学:教育学的概念:是通过对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选择(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发展科技的重要手段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
对于教育学的理解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是探讨、揭示教育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理论体系。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社会中,教育实践的广泛性和丰富性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作为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学类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该专业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育学的任务是探讨、揭示各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理论体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1.教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教育主张,历史地位(1)萌芽阶段:①《学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
③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亦名《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育理论著作。
(2)形成阶段:①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第一次把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
②西方近代史上撰写第一部系统教育论著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大教育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初具雏形,因此是一部系统的教育论著。
③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的人,“科学教育之父。
”(3)成熟阶段:①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是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②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以现代科学知识更新过程。
④苏联赞科夫《教育与发展》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⑤德国瓦根舍因,倡导“范例教学”。
2.关于教育起源的3种主张(代表人,观点)(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他们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世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缺陷在于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美国学者孟禄从心理学出发,批判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虽然较生物起源论有所进步,同样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3)生产劳动起源论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家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和人类起源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经验、劳动技能、技巧的传递。
我国教育界基本认同。
3.简述生产劳动起源论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其要点为:①人类在创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积累一定的经验。
教育学的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以研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道德、文化等方面,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在教育学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知识点,下面就教育学的几个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目标与任务1.教育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中所要达成的预期效果,反映出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方向和标准,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两类。
2.教育任务的概念教育任务是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从社会的需要出发、考虑教育现实条件,制定的教育工作任务。
教育任务是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案,是指导教育投入和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
二、教育方式与方法1.教育方式的概念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观点、方法、手段等的总称。
教育方式包括内容的组织、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参与等方面。
2. 教育方法的概念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特点和要求,使用的教育手段。
教育方法包括讲述法、探究法、讨论方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
三、教育评价与监控1.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任务与实际效果的要求,对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测评、监控和改进。
教育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
2.教育监控的概念教育监控是指在教育评价的基础上,对教育系统各个方面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地、全面地、深入地检查、督导和改进。
教育监控的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的质量进行管控和提升,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德育工作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以德性为核心的一种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发展健康的人格和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
2.德育的任务(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2)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4)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5)发展学生的人格。
—1—
────郑州大学教育系────
院系代码:012 地 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政编码:450001
联系部门:教育系 电 话:67739150 联 系 人:王 莹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指 导 教 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012教育系(67739150、67739159) 76(科学学
位30人,专
业学位46
人)
040201基础心理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考生必须具备
学士学位;
01认知与学习心理 葛操 许慧 李莹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欢迎数学、计算
机、生物、外语
专业的考生跨
专业报考基础
心理学研究生。
02青少年心理研究 张承凤 复试笔试:
心理学研究方
法
03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葛操
拟接收推免1名。
贾黎斋
040203应用心理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考生必须具
01临床心理学 赵山明 ②201英语一 备学士学位;
耿耀国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欢迎医学、理
工背景学生
02社会心理学 王宇中 报考。复试
刘亚楠 笔试:变态心理
学
03组织行为学 刘慧瀛 跨专业考生
加试:心理学
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与
治疗
拟接收推免
生1人。
—2—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笔试:高等
教育学(含专业
英语20%)
01教育经济与管理 周倩 ②201英语一 注:推免生
谷振清赵江涛崔来廷 ③647管理学基础 (包括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 不超过2名
张凤珍 ④896教育学原理
02教育学原理 庞振超
王大军
张励仁
刘俊仁
焦小民
1204Z3职业发展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科目:
人力资源管理
01职业规划 王献玲 ②201英语一
注:拟接受推免生
郭建清 ③647管理学基础
(包括管理学和教育管
理学)
不超过1名。
02就业指导 周倩 ④89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孙新成
03职业心理健康 许慧
0451 教育
045101 教育管理 (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笔试:由招
生学院自定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80教育管理学
—3—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81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笔试:由招生学院自定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笔试:由招
生学院自定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63中国古代史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笔试:由招
生学院自定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79美术专业基础
(素描;考场提
供:对开素描纸、
画板及画架;其他
画具考生自备)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69音乐教育学 所有报考我校学科教学(音乐)的考生,必须选郑州大学报名点,并在郑州大学考点考完科目①②③④。 复试:
1、专业技巧
(演奏或演唱
作品2首);2、
英语听说测试;
3、本方向不接
收同等学力考
生。
拟接收推免生
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