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选调生备考河南选调生考试用书
- 格式:docx
- 大小:104.84 KB
- 文档页数:1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备考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一)华图教育何晓鹏在判断推理的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模块即为真假推理。
真假推理的解题技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矛盾关系。
所谓矛盾关系,指的是两个命题之中非此即彼的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我们所表述的这两种情况,没有其他情况。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这两个命题便是矛盾关系。
在对于真假推理中,寻找矛盾是解题的第一步,那么考试中的矛盾关系有哪些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文章,将矛盾关系进行一个详细的说明。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集合矛盾。
所谓的集合矛盾,主要是针对集合推理中“所有”和“有的”之间的关系所确立的矛盾关系,也是矛盾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主要包含两组矛盾关系,我们讲所有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第一:所有的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
这是集合矛盾中的第一组矛盾形式,可以将其简记为所有都和有的不。
我们通过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进行解释。
假如说,给我们一间教室,教室里的学生都是男生,甲如是说。
那么乙说:甲在说谎。
那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什么情况下甲是在说谎,也就是,当教室里只要有一个人不是男生,那么甲的说法就是不成立的。
根据我们逻辑学的理论,这一个是可以叫做“有的”。
因此,所有都是的矛盾项就是有的不是。
第二:所有的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
这是集合矛盾中的第二组矛盾形式,可以将其简记为所有都不和有的是。
我们同样通过刚才那个例子解释一下。
假如说,甲说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不是男生。
那么同样甲依然在说谎。
那么什么情况下,甲就是在说谎的。
同样,只要教室里有一个人是男生,那么就可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以确定甲在说谎。
这个“某个”依然可以称为“有的”。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所有都不其矛盾命题是有的是。
在我们了解这两组矛盾关系之后,关键在题目中如何进行应用,下面我们来看,这两组矛盾关系在考试中是如何出现的。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数量关系难题之牛吃草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数量关系中“牛吃草”类题目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难的一类试题,华图李委明老师解决“牛吃草”问题的经典公式是:即y=(N-x)*T,其中y代表原有存量(比如原有草量),N代表促使原有存量减少的外生可变数(比如牛数),x代表存量的自然增长速度(比如草长速度),T代表存量完全消失所耗用时间。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此公式中默认了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
运用此公式解决牛吃草问题的程序是列出方程组解题,河南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您进行真题展示。
例题一:(河北2014-73)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相同。
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5台抽水机40小时可以抽完,若用10台抽水机15小时可以抽完。
现在用14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A. 10小时B. 9小时C. 8小时D. 7小时【解析】很显然是牛吃草问题,直接套用公式Y=(N-X)*T,根据题意:“5台抽水机40小时,10台抽水机15小时”得,Y=(5-X)*40,Y=(10-X)*15,,解得Y=120,X=2,则14台抽水机120=(14-2)*T,解得T=10小时。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例题二:(国家2013-68)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
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A. 25B. 30C. 35D. 40【解析】设原有河沙量为y,每月新增河沙量为x,根据牛吃草问题的公式可得y=(80-x)×6,y=(60-x)×10;解得x=30,y=300。
即可供30人不间断开采。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 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例题三:(河北2013-70)某矿井发生透水事故,且矿井内每分钟涌出的水量相等。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两集合容斥容斥原理是行测数学运算中一个常考的题型,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部分题目难度适中,是得分的一个重点。
对于容斥原理我们解题的关键在于排除重复部分,可以利用公式法和图示法解答。
公式法:满足条件Ⅰ的个数+满足条件Ⅱ的个数-既满足Ⅰ又满足Ⅱ的个数=总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例 1】某班有 56 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 24 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 33 人得满分。
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 14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13人B.14 人C.15 人D.16人解析:设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X,代入公式得,24+33-X=56-14,解得X=15,答案选择C项。
对于这种“条件和提问”都可以直接代入公式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图示法: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例2】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劳动,有 80%的职工报名参加。
其中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 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 50%。
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A.20%B.30%C.40%D.50%解析: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解的话就要考虑利用图示法求解。
设只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为X,那么两天活动都参加就是2X,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就是X+2X=3X,参加周六的人数就是6X,如图所示,只报名参加周日的有2X人,两天都报名的有X,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有5X,所以是X+2X+5X=80%,X=10%,那么未报名的是1-80%=20%,只报名周六的是50%,所以是20%/50%=40%。
通过这两个题目看出,对于两集合容斥问题,既可以利用公式求解,也可以利用图示法求解,公式法不能代入就利用图示法求解,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字,比如,“只”“仅”等。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2015年河南选调生《专业综合Ⅰ》:刑法经典案例题(16) 案例16:投毒杀人案
曹某(男)与罗某(女)勾搭成奸,并预谋杀死罗的丈夫刘某之后,两人结婚。
某日,曹买来毒药交给罗,罗将毒药投入刘的酒中,并为刘炒了菜,让刘喝酒。
刘将酒喝光,但并未发生死亡结果。
曹某、罗某后来得知毒药因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
[问题]对曹某、罗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说明理由。
曹某、罗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曹某、罗某主观上具有毒死刘某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毒杀刘某的行为,但是由于二人对犯罪工具——毒药的效力有错误的认识,最终未能发生他们所希望的结果。
而这种结果没有发生,是他们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是违背他们的意志的。
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这种情况属于工具不能犯,对行为人均应按犯罪未遂处理。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备考技巧:警惕表意重复华图教育尚磊所谓“表意重复”是行文之中前后相关的内容在语义上有重复。
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语病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提高警惕性,就很容易发生。
因此,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在逻辑填空题和语病题目中时常有相应的考查内容。
【例1】2013年春季联考33.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
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人们对它已是,而洛书出于何处,一直,没有定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可厚非莫衷一是B.了然于胸疑窦重重C.如数家珍扑朔迷离D.妇孺皆知影影绰绰【解析】选B。
我们首先要结合文段的意思,“人们”和“妇孺皆知”构成表意重复。
妇孺皆知的意思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也就是说妇孺皆知本身已经包含了“人们”专业一个主体。
“无可厚非”的意思是说虽然有一些问题和缺点,但不值得过分的责难。
与文段的语义部分。
通过第一空我们排除了AD两项后,我们再观察第二空。
“疑窦重重”是说有许许多多疑点产生,十分怀疑而产生不信任。
“扑朔迷离”是说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结合文意,文段的意思应试对于洛书出于何处,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都有一些疑问和问题,故选“疑窦重重”,而“扑朔迷离”则更强调错综复杂,表意较重,不符合文意。
故选B。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例2】13年春季联考34.当然,想象并不是凭空的。
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知识的广博和平时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
观察就要用专业的角度去关注、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汲取、思索、分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杜撰体验B.虚构体味C.捏造体会D.臆造体察【解析】选D。
分析第一空,我们可以首先排除B选项。
B选项“虚构”的意思是凭空捏造。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民法学模拟预测真题(九)81.甲因图便宜,向乙购买了一辆报废车,甲在驾驶该车行驶过程中,致丙受害,丙花去医药费2000元。
就该买卖合同及责任承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乙应向甲承担瑕疵担保责任B.丙可向甲主张侵权责任C.丙可向乙主张侵权责任D.丙可向甲、乙主张连带责任82.6岁的小东与13岁的小西是好朋友,均为中学生。
某日二人在住宅小区中玩耍,一辆某快餐店的送餐车前来小区送餐停放在路边。
小东对小西说:“我最讨厌这家快餐店了,上次去吃快餐,钱没带够被老板骂了一顿,你悄悄去把车上的广告画弄脏,给我出出气。
”小西遂找来一块废金属片在车厢上乱刻一气。
这时,快餐店送货员正好送货出来碰见,大声制止,小西慌忙逃跑,不小心撞上修电视机回来的丙,将丙的电视撞翻在地。
车身被划坏造成损失3000元,丙的电视被撞坏造成损失1000元。
对于快餐店遭受的损失,责任由谁承担?( )A.由小西的监护人承担B.由小东自行承担C.由小西的监护人与小东承担D.由小东的监护人与小西的监护人共同承担83.甲请顺风搬家公司搬家,顺风公司派出B、C、D三人前往。
在搬家过程中,B 发现甲的掌上电脑遗落在一角,便偷偷藏人自己腰包;C与D在搬运甲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时不慎将其折断,为此甲与C、D二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不知是谁又将甲阳台上的另一盆鲜花碰下,砸伤路人邓某。
B、C、D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A.甲可以要求顺风公司赔偿名贵兰花被折断造成的损失B.甲可以要求顺风公司承担没有履行搬运任务的违约责任C.路人邓某可以要求甲、C以及D承担连带赔偿责任D.甲可以就丢失掌上电脑的损失要求顺风公司承担赔偿责任84.某大学生甲去水房打水,回来途中遇见两个学生乙丙在踢足球,为了使热水瓶不被足球踢碎,甲便将热水瓶高高举起,由于热水瓶的质量问题导致热水瓶突然爆裂,热水将甲、乙、丙三人烫伤。
2015年河南选调生:非法律人考法律如何学习对于一个非法律人,要在短时间内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以达到考试中顺利拿到分,不仅依靠记忆和努力,还依靠技巧。
技巧其实也很简单,归纳为三点:第一、是兴趣,这是最核心的。
其次、是压力,没有压力,没有迫切感,没有动力。
第三、重点,凡事必有重点,无重点就没有方向感。
一、兴趣:要素指数:★★★★★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
如,一个球迷,一谈起足球便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一遇到球赛便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对足球赛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就是兴趣。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也就是崇祯的哥哥是一个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
会造屋建房,也会精雕细琢弄一些小巧的物件,对做皇帝兴趣却不大。
有人说他少少文化,好木技。
其实不是,真是兴趣使然。
所谓“打锣卖糖,各爱各行”。
法律很多时候是枯燥的,尤其一些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我们考生中,对法律的兴趣能使我们热情勃发、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学习,并克服各种各样所谓艰难困苦,并能在备考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
最终享受到成功的狂喜。
如何让自己对法律敢兴趣呢?多看法律类的书籍、视频,培养自己对法律的兴趣。
二、压力:要素指数:★★★☆☆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在紧张的备考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
压力过大、过多就需要我们调节。
没有压力就不会有紧迫感和强劲的动力。
压力适度对一个人成才帮助很大。
压力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如果一个考生对考试有兴趣、也有紧迫感,是会充满激情的投入、忘我的去备考。
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在外人看来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并且满怀热忱。
这一切和什么信念、立志、信心毫不沾边,和呼喊口号:冲啊、杀呀、我的2013……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一个人需要立志、信念、信心才能备考,我劝她不要参加了。
河南大学选调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选调生是指由省级组织部门从高校中选拔的,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培养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选调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基层工作能力B. 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力量C.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D.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答案:B3. 选调生选拔的主要条件包括()。
A. 政治素质高B. 学习成绩优秀C.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选调生到基层工作的时间一般为()。
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C5.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保留在()。
A. 原学校B. 原单位C. 基层单位D. 省级组织部门答案:D6.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按照()。
A. 原学校规定B. 原单位规定C. 基层单位规定D. 省级组织部门规定答案:C7.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考核结果作为()。
A. 晋升依据B. 工资调整依据C. 选拔任用依据D. 以上都是答案:D8.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培训和学习按照()。
A. 原学校规定B. 原单位规定C. 基层单位规定D. 省级组织部门规定答案:D9.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生活待遇按照()。
A. 原学校规定B. 原单位规定C. 基层单位规定D. 省级组织部门规定答案:C10.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工作表现和成绩作为()。
A. 晋升依据B. 工资调整依据C. 选拔任用依据D. 以上都是答案:D11.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A. 基层党建B. 基层治理C. 基层服务D. 以上都是答案:D12.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工作方式主要包括()。
A. 挂职锻炼B. 项目合作C. 岗位轮换D. 以上都是答案:D13.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工作目标主要包括()。
A. 提高基层工作能力B. 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力量C.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D.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答案:B14.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其工作考核主要包括()。
2015年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每题0.9分,参考时限25分钟)本部分中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的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述。
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要求,也可能是满足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25题)1.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话最恰当的概括是:A.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B.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型C.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D.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2.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
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
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的含义是:A.学校承担义务教育B.义务教育是学校的责任C.学校的义务是负责义务教育D.学校只尽义务而缺少外部投资3.他们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的年旧账,要眼望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祗。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A.否定B.肯定C.未置可否D.有肯定有否定4.在他们过度理性的影响下,一些被他们的过度理性蒙蔽的中国人开始无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而向"中国愤青派"爱国青年质问诸如,"你们为什么要反日?"这样完全丧失民族情感的弱智问题。
"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在作者心目中是:A.愤青中的爱国青年B.藐视愤青的爱国青年C.普通的爱国青年D.情绪激动的爱国青年5.1972年《中美公报》有关的容初稿中,美国方面表明:"认识到中华人民国和政府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石油大亨只给一元小费2.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去餐馆吃饭,每次都会留下一美元小费,服务员说,如果我是你,我不会给这么少,洛克菲勒说,所以你只能是服务员,而不是我,谈看法?题型类型:综合分析之寓言故事类参考解析:石油大王与服务员之间的谈话使我感悟颇多,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凡是选择就是需要成本的。
无论选择了怎样的一份工作,都需要认真努力地坚持下去,需要自己辛勤地付出,同时也要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增强自己的羽翼。
如果只是一味的期待别的的馈赠,那无异于守株待兔。
因此成功就是需要成本的。
冰心曾经说:“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所以说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我想洛克菲勒亦是如此。
作为服务员在接受顾客赠予的一美元小费的时候,不应该就此满足,甚至贪婪更多的小费,而是应该扪心自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给别人小费的顾客。
正如今天可以称之为中国汽车之王的李书福,他今天的汽车企业就是从最不起眼的摩托车修理厂开始的,由修摩托,到买配件组成摩托车,再到改造摩托车为汽车,最后到让今天沃尔沃成为中国的汽车公司,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为了成功,一步一步踏实前行,在奋斗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反思、改进,最终取得了成功。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炼就自己过硬的本领,真正做到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