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 格式:doc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6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加深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掌握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形成对物质属性的科学认识。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以及通过数据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回顾实验过程,强化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的理解,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关注质量和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及实验步骤。
•密度公式的应用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质量和密度概念与具体生活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密度计算中单位换算和比例关系的理解。
•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质量和密度概念图、实验视频、生活实例图片等)。
•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水、待测物体等,用于回顾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中考真题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梳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演示法:利用实验器材或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质量和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促进思维碰撞。
•练习法: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不同材质但外观相似的物体(如木块和铁块),提问:“如何判断它们的轻重?”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而引出质量和密度的概念。
2. 新课教学2.1 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定义讲解:明确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区别对比:通过实例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和密度的区别,强调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
2.2 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方法•质量测量:回顾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测量前的调平和测量时的稳定。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网络构建33(t)(kg)(g)(mg)kg/m g/cm m V m m V V m Vρρρρ⎧⎪⎪⎪⎪⎨⎧⎧⎪⎪⎨⎪⎨⎩⎪⎪⎪⎩⎩=⎧⎪=⎨=⎪⎩⎧⎪⎪⎪⎨⎪⎪⎪⎩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吨、千克、克、毫克质量天平:调节及使用方法工具测量台秤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质量与密度公式:=密度原理:=工具: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密度⎧⎪⎪⎪⎪⎪⎪⎪⎪⎪⎪⎧⎪⎪⎪⎪⎪⎪⎪⎨⎪⎪⎪⎪⎪⎪⎪⎪⎪⎪⎨⎪⎪⎪⎪⎪⎪⎪⎪⎪⎪⎪⎪⎪⎪⎪⎪⎪⎩⎩的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知能解读:(一)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 。
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
1 dm 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 。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 、g 、mg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kg 、l kg=1 000 g 、l g=1 000 mg 。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
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质量的特殊称量法①累积法:微小物体的称量用累积法,即取n 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M ,则每个小物体质量M m n=。
②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需增加盛液体的容器,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再侧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容器质量得到液体的质量。
③异常天平称量法:a.等臂但托盘不等重的天平称量法:物体放左盘,右盘加砝码1m ,天平平衡;物体放右盘,左盘加砝码2m ,天平平衡。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 ”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 )、克(g )、毫克(mg )。
换算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其质量也就越大。
★知识点二:质量测量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在生活中,质量的测量还有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等。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考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备考:这里要牢记:(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2)天平的使用;(3)质量测量方法;(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考点二:密度及其计算 考向:密度的概念、物质密度的计算。
考点三:物质密度测量 考向:物质密度的测量(液体、固体)方法、步骤和常见问题。
质量与密度考向:质量的概念、用天平测量物质质量的方法与读数 备考:牢记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注意单位换算。
备考:密度测量的方法和要领,多加练习。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5.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③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能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知识点三:密度★知识点四:测量物质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图(1)中,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2ml);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网络成立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 估测常有物体的质量★★2 天平的使用★★★3 密度的公式★★★4 会运用量筒测体积★★★5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6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7 会鉴别物质★★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质量1.看法: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平时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地址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
1 dm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kg、l kg=1 000 g、l g=1 000 mg。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拥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
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构造测量范围感量天平能测出的最小质量,它决定该天平的精确度。
如一架天平铭牌上标有“感量:0.2g,则这架天平能精确到0.2g称量即该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治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治平衡螺母的方法可概括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平衡螺母调治的方向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称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序次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若是增加最小的砝码后,右侧下沉,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后,左侧下沉,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调治游码在标尺上的地址,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
特别注意:被测物体和砝码的地址是“左物右码” 读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符号是:m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1)、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
5: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将物体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6)整理好器材注意事项:A 、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Vmρ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单位间换算关系:1g/cm 3=103kg/m3水的密度: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6:体积的单位:m 3dm 3cm 3mm 3L mL1m 3=1000dm 31dm 3=1000cm 31cm 3=1000mm 31L=1dm 31mL=1cm 3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①“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 3),1mL=1cm 3]、量程、分度值。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网络构建33(t)(kg)(g)(mg)kg/m g/cm m V m m V V m Vρρρρ⎧⎪⎪⎪⎪⎨⎧⎧⎪⎪⎨⎪⎨⎩⎪⎪⎪⎩⎩=⎧⎪=⎨=⎪⎩⎧⎪⎪⎪⎨⎪⎪⎪⎩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吨、千克、克、毫克质量天平:调节及使用方法工具测量台秤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质量与密度公式:=密度原理:=工具: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密度⎧⎪⎪⎪⎪⎪⎪⎪⎪⎪⎪⎧⎪⎪⎪⎪⎪⎪⎪⎨⎪⎪⎪⎪⎪⎪⎪⎪⎪⎪⎨⎪⎪⎪⎪⎪⎪⎪⎪⎪⎪⎪⎪⎪⎪⎪⎪⎪⎩⎩的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 高频考点透析知能解读:(一)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g。
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
1 dm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g。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g、l g=1 000 g、l g=1 000 mg。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
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质量的特殊称量法①累积法:微小物体的称量用累积法,即取n 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M ,则每个小物体质量M m n=。
②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需增加盛液体的容器,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再侧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容器质量得到液体的质量。
③异常天平称量法:a.等臂但托盘不等重的天平称量法:物体放左盘,右盘加砝码1m ,天平平衡;物体放右盘,左盘加砝码2m ,天平平衡。
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质量与密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 N B. kg C. m D. s 2.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 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 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 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3. 如图是小亮用漫画的方式描绘了“迷糊教授”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 ,且 B. ,且 C. ,且 D. ,且 5. 一间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 一支粉笔 B. 一瓶矿泉水 C. 一名中学生 D. 一辆轿车 6.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 乙的密度为 7. 小李使用弹簧测力计、纯水和水杯帮妈妈粗略鉴定首饰的材质,他首先将重为的金属块,和首饰用细线与弹簧测力计连接如图所示;然后将首饰浸入纯水中,他发现当首饰浸入水中一半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刚好全部浸入时读数为已知首饰为某一单一材质制成,该首饰用的材质为 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
A. 铂 B. 金 C. 银 D. 铜
8.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液体密度为 B. 该液体密度为 C. 量杯质量为40g D. 该液体质量为60g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 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知识网络构建
33(t)(kg)(g)(mg)kg/mg/cmmVmmVVmV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吨、千克、克、毫克质量天平:调节及使用方法工具测量台秤
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质量与密度公式:=
密度原理:=
工具:天平和量筒测量
固体、液体密度密度的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 考频 1 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 2 天平的使用 ★★★ 3 密度的公式 ★★★ 4 会运用量筒测体积 ★★★ 5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 6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 7 会鉴别物质 ★★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1 dm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kg、l kg=1 000 g、l g=1 000 mg。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里常用的是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
构造
测量范围
感量 天平能测出的最小质量,它决定该天平的精确度。如一架天平铭牌上标有“感量:0.2g,则这架天平能精确到0.2g 称量 即该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 放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移 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 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也就是当指针 向右偏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平衡螺母调节的方向与指针 偏转的方向相反
称 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右边下沉,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后,左边下沉,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特别注意:被测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是“左物右码”
读 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 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在使用天平时,若不小心按“左码 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质量之和减去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
收 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游码拨回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方 法:天平的使用可用以下口诀记忆:测质量,用天平,先放平,再调平,游码左移零,螺母来调平,左物右码要记清,先大后小镊取码,平衡质量加游码 拓展: 质量的特殊称量法 ①累积法:微小物体的称量用累积法,即取n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M,则每个小物体质量Mmn。
②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需增加盛液体的容器,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再侧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容器质量得到液体的质量。 ③异常天平称量法:a.等臂但托盘不等重的天平称量法:物体放左盘,右盘加砝码1m,天
平平衡;物体放右盘,左盘加砝码2m,天平平衡。则物体质量122mmm。 b.不等臂天平的称量法:用上述方法把物体分别显于左、右盘时称得质量分别为1m、2m,则物体质量12mmm,这种方法叫“置换法”。 知能解读:(四)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就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互区别的一种性质。 点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句话的含义有三种: 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币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③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但注意密度与温度是密
切相关的。由于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公式mV可知,当温度升高时,体的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大(特殊情况除外),则其密度相应减小。反之,温度下降时其密度增大。 知能解读:(五)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1.公式:用表示物质的密度,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则密度的公式
可表示为mV。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千克每立方 米(kg/m3 ),表示1 m3体积的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常用单位还有g/cm3、kg/dm3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 g/cm3=1kg/dm3=1000kg/m3。
点拨:对于公式mV,要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物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一定时,
1122
mV
mV。
③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1122mm。 ④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1221VV。 知能解读:(六)量筒的使用 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如图所示。量筒的壁上刻有刻度,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表示量筒的精确程度。通常情况下,还标有100 mL、 200 mL或500 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的量程。
在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如水、酒精、煤油等)凹面的底部或液体(如水银)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七)密度的测量 KK12配套学习资料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1.原理:由密度公式mV可知,要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测量物体的体积,若是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长、宽、高等,再由体积公式算出它的体积;若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或液体,可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我们常用以下五种方法对物质的密度进行测定。 物体特征 测量方法
液体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质量差法”来测定,即先称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两者之差就是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mV求得密度
形状规则 的固体
质量可用天平测量;体积可直接用刻度尺测长、宽、高等,并利用体积公式算出,如正
方体体积V=a3,圆柱体体积2πVrh,长方体体积V=abc,根据mV求得密度
形状不规 则的固体 (不溶于水)
质量可用天平测量 体积可用“排水法”间接地测出 具 体 步 骤
①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水的多少以刚好淹没固体为宜。水过多,放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程;水过 少,不能淹没固体) ②再将固体用细线拴住慢慢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其全部淹没,此时读出水与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由21VVV,可得出固体体积
根据mV求得密度
漂浮的 固体
质量可用天平测量 体积可用“坠沉法”测出 具 体 步 骤 ①将待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先用手提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只将能沉入 水中的物体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体积V1 ②然后将拴好的两个物体一起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
③被测固体体积21VVV
体积也可用“针压法”测出 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的水中使其被淹没,测固体的体积
根据mV求得密度
较大固体 质量可用天平测量
体积可用“溢水法”测出 把水装满大烧杯,以水刚好溢出为准,此时把较大固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且同时用另一容器承接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再用 量筒测溢出水的体积V,则V就是较大固体的体积
根据mV求得密度 知能解读:(八)密度的应用 1.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由公式mV知,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个公式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