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一课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 格式:pdf
- 大小:8.62 MB
- 文档页数:50
文章标题:探究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知识点全面解读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而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中,我们也可以深入了解到这些丰富内涵。
本文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
1. 古代我国的政治制度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我国的政治制度。
从封建制度的建立,到中央集权的兴起,这些政治制度对古代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政治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我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也能够对当今我国的政治体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古代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我国在农业、制造业、医学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
这些成就不仅为古代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些科学技术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加珍惜古代我国的智慧,也能够对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3. 古代我国的文化传统古代我国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历史的一大亮点。
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到佛家思想,这些文化传统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探究这些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结回顾通过对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知识点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古代我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多姿多彩。
我个人认为,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惜我国传统文化,也能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下,我将以上内容进行整理,使其更具清晰的逻辑和深入的阐述,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对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11课的知识点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11课农村和城市的历史改革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l国有企业的改革1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A.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C.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知识点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学习知识的萌芽。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11课民族团结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现在我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
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人物:邓小平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1、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海峡两岸的交往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新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1课《民族团结》word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进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进展和繁荣的状态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知识提炼结论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良好适应,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想象知识迁移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传统树立责任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明白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伙儿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学习英模积极进取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一辈子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奉献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进展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大伙儿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闻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杰出奉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通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进展。
各民族之间尽管有矛盾和战争,然而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进展和繁荣,都做出了杰出的奉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伙儿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进展呢?请大伙儿学习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1中华民族大伙儿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缘故。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全然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养成亲社会行为枳沟初中张崇宗学习目标:1、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3、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习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学习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学习过程:课前延伸1、社会发展对个人提出的要求是?2、怎样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课内探究一、自主先学(要求:请同学们运用课前时间,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尝试解决下列问题,如有疑惑,可填写在后面的【问题反馈】栏。
)1想一想:你了解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有什么共同点?.2、谦让有何意义?如何做到谦让?3、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问题反馈】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20---P23,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1.欣赏教材P20图片,并口头回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2.想想自己是否也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你有什么感受?3.我们之所以要养成谦让的美德:①②4.谦让表现在:①②③④5.如何理解“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6.独占有哪些危害?7.帮助他人要注意那些问题?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24---P26,思考: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1.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2.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自己能说出近期我们国家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吗?当了解到这些成就时自己有何感想?我们国家成功的发射回收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国家,我感到我们国家,我感到我们国家,我感到4.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毅然推迟读研的时间。
来到贫困山区支教。
用稚嫩的肩膀抗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学习体会、交流分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四、自我检测1、谦让首先要做到:2、帮助他人首先要,还要注意和3、奉献的表现是:4、青少年如何为社会做贡献课后提升2008年7月,应届大学毕业生王娟到一家广告文化传播公司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