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189.35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乔柳杨(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黑龙江省农、林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义务做准备以及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
黑龙江省应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宽松环境,发挥哈尔滨低碳产业先行者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林业低碳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改”,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使黑龙江省早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路径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11-08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黑龙江省是我国资源大省,重工业、高耗能产业集中,区域性水环境、生态系统已经遭到破坏。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利于黑龙江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助于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
(二)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低碳经济积极倡导生物质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利用。
发展低碳经济,可在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建设粮食、蔬菜、畜产品出口基地。
大力开发省外、国外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
加快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园艺型、技术型特色农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自然保护区、小城镇建设等旅游资源,开辟精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
大规模开发和建设风力发电,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等。
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可以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王淑英(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在节能降耗、发展可再生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高碳特征日益突出,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和民众低碳意识薄弱等方面问题。
黑龙江省应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低碳技术、增加林业碳汇和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促进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概念;问题;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47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5-14[作者简介]王淑英(196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治教育和生态伦理。
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极端的天气事件频繁出现,生态环境的破坏已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
从《东京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哥本哈根到德班,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不断积极的探索,努力寻求解决的良策。
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选之路。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认识低碳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当下需要我们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黑龙江省应积极的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把握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并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内涵人类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使用已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CO 2)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面对以上挑战,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行动。
英国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
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简称《能源白皮书》),明确了自身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和时间表。
英国已充分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一方面,英国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需求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市场的需求状况。
首先,我们将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深入探讨黑龙江省的低碳经济市场需求,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意义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低碳经济的发展既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也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
黑龙江省的低碳经济市场需求1.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国家也对该领域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因此,黑龙江省的低碳经济市场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需求很大,如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
2. 节能产品节能产品是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黑龙江省在工业生产、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消耗较大。
因此,对于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节能产品需求很大。
例如,节能灯具、节能空调等产品在黑龙江省的市场需求旺盛。
3. 环保技术和服务环保技术和服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黑龙江省面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对于环保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很高。
例如,废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等产品在黑龙江省的市场需求较大。
4. 低碳交通工具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较大的领域之一。
黑龙江省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农业资源,发展农村地区的低碳交通工具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因此,黑龙江省对低碳交通工具的需求较大,如电动汽车、绿色公交车等。
黑龙江低碳经济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推进,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黑龙江省将对更多领域的低碳产品和服务有需求,如能源储存设备、碳交易和碳市场等。
此外,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措施,以促进低碳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低碳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王书坛(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低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的金融支持,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契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
黑龙江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的新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开展CDM 项目的开发,防范政策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可尝试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低碳金融;路径[中图分类号]F64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1-12-2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两大国际公约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限制后,碳排放额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各国开始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为实现减排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活动。
低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为我国在新的全球金融框架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动力,也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探究黑龙江省低碳金融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稳步快速发展。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的相关理论(一)低碳经济“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这一概念于2003年2月在英国《我们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绿色GDP 、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未来国家和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之所在。
东北地区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大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
在全球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首先得从优化能源结构入手。
东北地区传统上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以风能为例,东北地区广袤的平原和海岸线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风力发电场,可以为地区提供大量清洁电力。
同时,太阳能的利用也有很大潜力,在农村和城市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既能满足部分能源需求,又能减轻电网压力。
此外,东北地区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合理开发水电项目,能够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是关键。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比重较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居多。
应当逐步淘汰那些落后的、产能过剩的、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农业。
比如,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对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方面,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交通领域,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和优化,增加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出行。
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此外,对于物流运输行业,推广使用电动货车和氢燃料电池货车,降低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
东北地区拥有大片的森林、湿地和草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