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691.50 KB
- 文档页数:10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是治国安邦的总依据。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策,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奉献、公德等方面的义务,为公民的权益保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
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基本政策,为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治稳定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四、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
宪法确立了一系列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等,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五、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队等一系列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总之,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国家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国家的根本机构和组织等方面,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总章程和总依据。
宪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和维护的根本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宪法根本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宪法是我国各个法律的母法,也是我国的基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以及经济制度,和改革开发的基本的目标和目的,那么宪法中具体是怎么写到了?下面就由律师365小编来为您解答宪法根本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宪法是我国各个法律的母法,也是我国的基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以及经济制度,和改革开发的基本的目标和目的,那么宪法中具体是怎么写到了?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解答宪法根本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历史发展二、我国宪法的特征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四、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4.1 我国的国家制度——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⑥基本经济制度4.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2.1基本权利——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⑦文化教育权⑧特定主体权利4.2.2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⑥其他义务4.3 我国的国家机构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③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⑤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4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用列宁的话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又规定和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宪法。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历史发展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是清朝末年形成的《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在1954年、1975、1978、1982年颁布了四布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四部宪法,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XX年四次修正。
20XX年12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适应社会法治化的需要。
教学重点: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公民权利和人权;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宪法概述(一)宪法的产生1、我国古书上的“宪”;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曾出现过“宪”、“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
其含义主要有三种:一是指一般的法律、法度。
二是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律。
三是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
这些与近现代宪法的涵义完全不同。
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始于19世纪80年代。
2、古代欧洲的“宪法”概念;在古代西方,“宪法”一词也在多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
二是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规。
三是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他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
同样,这些都与近现代宪法的涵义不同。
3、中世纪欧洲的“宪法”;4、一般公认的现代意义的成文宪法的远源;宪法词义发生质的变化,始于17、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才使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最终形成。
5、现代意义的成文宪法。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1、宪法的内容;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3、宪法的效力:①宪法是立法的基础,是“母法”;②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三)宪法的本质首先,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产物其次,宪法规定了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宪法随着阶级形势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四)宪法的作用1、确认和巩固国家政权以及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等政治制度2、对国家基本制度作出明确规定3、是实现法治的根本保障,没有以民主为基础产生的宪法,就无法真正实现法治的目4、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利益,限制权力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和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一)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1、共和国建立以前的宪法历史伪宪法民族资产阶级宪法解放区、革命根据地宪法性文件2、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宪法历史①《共同纲领》②1954年宪法③1975年宪法④1978年宪法⑤1982年宪法(二)宪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根本制度是指什么?
我国的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一、我国宪法规定根本制度是指什么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根本制度指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国体,它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制度的基础。
如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
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可以通过宪法和制定法律,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如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财经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等。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制度和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指我国宪法确立的有关我国的国体和。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的历史发展1975年宪法。
全国人大曾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先后四次对其进行了修正。
3、宪法的基本原则p204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4.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在内容上在效力上:母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1/5提议2/3通过二、我国的国家制度1、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问题。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国体与政体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内容5、p210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以在相当长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略)p2116、经济制度(略)p212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念-公民;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力和享有的利益,表现为法律确认公民实现某种劳动与教育既是权力也是义务特点:内容:要会解答多选题。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从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角度来掌握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内容。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有()
我国宪法主要内容包括序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保障,其他规定等七个内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拓展】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
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发展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新变化拓展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体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国家性质:宪法中关于国家基本制度的内容一、前言:所有问题的起源(一)为什么会出现“国家”这一特殊的事务?1.--国家是什么?1)法学意义上的“国家”概念:●作为国际法法律关系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定居的居民:居民--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国家;●确定的领土:物质基础、主权活动空间;●一定的政权组织:执行处理对内、对外事务最高权利--国家的完全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2.--国家是干什么的?3.--国家如何进行管理的?1)国家制度●国家性质:经济制度、阶级本质、政党制度、精神文明、······●国家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地方行政区划、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二、第一部分国家性质(一)国家性质 ----各种国家之间的本质区别1.历史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国家。
它们各自有着自己不同的制度与统治方式。
2.这些国家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哪里?1)国家的政治归属2)国家的经济归属3)国家的文化归属3.这些不同的归属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性质,也就是说:这在本质上是什么样的国家?(二)涵义:--是指提供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它反映着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三)国家性质即国体,它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我国刑法学传统观点(四)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还没有闹清楚。
其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五)一、国家性质1.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制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3.国体:政权的阶级归属+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六)二、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1.1、决定国家性质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私有财产权D. 被选举权答案:D2. 我国实行哪种审判制度?A. 三级审判制度B. 双重审判制度C. 两审终审制度D. 单一审判制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什么?A. 公民的基本权利B. 公民的合法权益C. 公民的民主权利D. 公民的民族权利答案:A5.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B. 合法、合理原则C. 依法行政原则D. 保护公民权利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私有财产权D. 被选举权E. 出国权答案:ABCD2.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B. 合法、合理原则C. 依法行政原则D. 保护公民权利原则E. 保护国家利益原则答案:ABCD3.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E. 犯罪手段答案:ABCD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 违反行政法规B. 违反行政规章C. 违反行政规范性文件D. 违反地方性法规E. 违反部门规章答案:ABCDE5.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有哪些?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E. 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正确)2.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都应受到刑事处罚。
(错误)3. 我国行政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正确)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正确)5.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存在的一种变现形式,其特点为人民当家做主。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政治生活需要,我国独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存在的一种变现形式,其特点为人民当家做主。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政治生活需要,我国独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后确立的政治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在历代领导人任期内被不断地塑造着。
有别于西方国家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理论为先制度为后的制度发展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一边实践一边发展理论。
它有几大特点,一是政府能够统筹的资源多,倾向于”家政府“,因此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是市场制度仍然不够成熟,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太平衡。
三是意识形态高度统一。
四是公民社会发展不够成熟,民众自治意识仍较为薄弱。
在目前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能靠统筹安排的优势较快的实现经济增长,基本目标是让人民生活能普遍富裕。
但是,政治制度发展与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社会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尚未在经济,政治,公民素养等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现代国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但实际上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1.人民大众在政治上是国家主人,而在国家行政事务上是被管理者;2.国家政府官员在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上是领导者,而在政治上却是为社会主人服务的社会公仆;3.不遵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分权原则,社会公仆的政府官员就会异化为社会主人而形成恣意妄为的权贵阶层,工农大众就会变成弱势的奴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