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孔庙的介绍
北京孔庙,又称“先师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是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中国第二大孔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六月,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历经多次修缮,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在清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五年(1906年-1916年)。
孔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分布的三进院落,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都覆以黄色琉璃瓦。
孔庙内收藏有自元以来各代科举进士题名碑,包括元代的3通、明代的77通、清代的118通,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此外,还有乾隆年间仿制的西周石鼓以及由江苏金坛贡生蒋衡手书的十三经碑林189块等珍贵文物。
孔庙不仅是古代官方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了东方古国的文明韧性。
如今,孔庙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向公众开放,供人游览。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基础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孔庙的历史、文化和游览信息,建议直接访问其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旅游机构。
“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引言:孔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孔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影响力逐渐引起关注。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孔子文化在世界传播的现状孔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全球化进程为孔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孔子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其次,随着中文教育的普及和中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孔子文化通过教育渠道进入了许多国家的学校和大学。
此外,孔子学院作为孔子文化的重要推广机构,已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这些积极因素促使孔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
然而,孔子文化在世界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随着孔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西方国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汉化”和“浪漫化”,导致了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和扭曲。
这种误解可能会抹去孔子文化的真正内涵,使其变得失去原本的深度和价值。
其次,由于孔子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壁垒。
许多外国人对中文的学习难度较大,这限制了孔子文化的传播范围。
此外,孔子学院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也存在,一些有潜力的市场和地区尚未充分开发。
二、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分析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以下问题:1.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如何在传播孔子文化的同时,保持其传统价值和原汁原味,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通过保持孔子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平衡,使其能够赢得更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可和尊重。
2.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中文作为母语的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存在很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这对于孔子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挑战。
一、实习背景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我国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建立了孔子博物馆。
2021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孔子博物馆的实习活动,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参观学习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孔子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包括大哉孔子基本陈列、诗礼传家基本陈列等。
通过参观,我对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儒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参与讲解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分讲解工作。
在讲解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精髓以及儒家文化的内涵。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文物整理与保管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文物的整理与保管工作。
这使我认识到文物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4. 参与活动策划实习期间,孔子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等。
我参与了部分活动的策划工作,这使我学会了如何策划和执行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体会1. 深入了解儒家文化通过实习,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儒家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对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自身素质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策划和执行活动等。
3. 增强责任感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儒家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重要思想。
同时,我还掌握了博物馆的运作模式、讲解技巧以及文物保管方法。
2. 能力收获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孔氏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五年级下册孔氏研究的报告。
孔氏研究是指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及其学说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孔子的生平概述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
孔子出生在鲁国,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从小就展示了卓越的才能和思想。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仁爱、谦逊和认真学习。
3. 孔子思想的核心原则孔子的思想有许多核心原则,其中包括:3.1 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仁包括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孔子提倡人们要以仁心对待他人,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3.2 礼孔子非常重视礼仪。
他认为通过严格遵守礼仪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孔子提倡人们要尊重长辈、遵守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和仪态。
3.3 孝孝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是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强调子女要尊重父母,关心他们的健康和幸福,尽力回报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4.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4.1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
他也强调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知识。
4.2 社会道德规范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强调人们要遵守礼仪,注重仪态和行为规范,严守社会道德。
4.3 家庭观念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孔子提倡子女要尊重父母,强调家庭的和睦和家族的连续性,对于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族责任有很大的影响。
5. 结论通过对孔子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山东孔子博物馆观后感山东孔子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位于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内,是为了纪念孔子之主要场所。
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博物馆,为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到骄傲和自豪。
进入孔子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孔子雕像,庄重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博物馆一共分为七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
我首先参观了第一个展厅,展厅里陈列着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学说,孔子的言行和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努力追求道德和哲学的真理,提倡“仁愿”和“孔教智慧”,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第二个展厅里,我看到了孔庙和孔林的模型,他们是纪念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场所。
这些建筑都非常宏伟,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
在孔林的模型前,许多人都在瞻仰或默默地祈祷,感受到了孔子的崇高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接着我参观了第三个展厅,这里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考古发现。
我看到了一些孔子的书法作品和他的学生们的手抄本,这些作品的字迹工整,内容丰富,展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有一些孔子的教育用具和古代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传统。
参观完第三个展厅,我来到了第四个展厅,这里展示了孔子及其学生的生活场景。
我看到了孔子的书房,书房里陈设着许多书籍和文房四宝,让我仿佛仿佛回到了古代中国的学院。
此外,在展厅里还还有一些孔子及其学生们的服饰和生活用品,这些物品都很朴实和高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参观完所有的展厅后,我对孔子和他的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的学说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通过参观山东孔子博物馆,我对孔子的学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
总体而言,山东孔子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有一流的展品和展览,还能让人们更加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孔子尼山圣境的介绍孔子尼山圣境的介绍一、概述孔子尼山圣境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名胜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学宫”,是研究孔子及其学说的重要场所。
二、历史孔子尼山圣境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当时的山东太守张济倡议百官募捐,兴建尊孔场所。
当时的尊孔场址在尼山南麓,称为“孔庙”,后经多次修葺和扩建,成为今日的规模。
三、建筑1.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进五楼的大殿,高达32米。
大成殿正中供奉孔子像,殿内展示着历代尊孔图像和文物,寓意着孔子思想的传承与发扬。
2. 礼器殿:礼器殿位于大成殿南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备的孔庙礼器陈列馆。
3. 祭孔殿:祭孔殿位于大成殿北面,是中华民族祭孔活动的发源地。
每年的孔子诞辰和公祭日,中国各地的代表都会前来祭拜。
4. 清代学宫:清代学宫为孔庙、夫子庙贯通建筑,是一座五进式的明清式建筑,内部摆放着孔子书画、文物等文化遗产。
四、意义1. 文化遗产:孔子尼山圣境是中国古代的圣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2. 礼教传承:孔子尼山圣境是中国礼教的发源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3. 教育基地:孔子尼山圣境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基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来此学习研究。
五、游览指南1. 开放时间:早8:00-晚18:00。
2. 门票价格:成人票80元/人,学生票半价。
3. 特别提示:游客参观时需要着装得体。
结语孔子尼山圣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游客到此感受传统文化之余,也会受到一种精神的净化,倍感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孔子调研报告的参考文献孔子调研报告的参考文献1. 《论语》- 孔子著这是一部记载了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讨论。
通过研究《论语》,可以更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对于调研孔子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 朱熹,著《学而五经注疏》朱熹对《论语》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对于孔子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研究作用。
这本注疏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3. 陈介禄,著《孔子研究》这本书是对孔子思想和历史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对孔子的生平、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其与其他学派的区别。
这本书对于分析孔子的调研报告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参考。
4. 陈洪文,著《现代中国精神-孔子》本书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孔子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分析孔子的思想与现代中国社会的联系,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关于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的观点,为孔子调研报告中的现实意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5. 张岐龙、何正权,著《孔子研究》这本书是对孔子研究的综合性文献,包括孔子的生平、历史背景、教育思想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对于孔子的调研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和参考,可以帮助调研者更全面地了解孔子以及他的思想。
6. 贾平凹,著《古代人物调查报告》这是一本以文学形式记述古代著名人物生平和思想的书籍,其中包括对孔子的调查和描述。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影响,为调研孔子提供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学术著作的参考。
7. 王明泽,著《论语新解》这本书对《论语》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通过现代的语言和视角剖析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对于研究孔子的调研报告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8. 赵翼,“孔子” 文化译丛分类书籍四库全书辞书赵翼是清代文学家和学者,曾编纂了红楼梦批注本和四库全书等重要文献。
孔庙作文600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庙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庙作文600字篇1说到《论语》,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
暑假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山东曲阜,参观了孔庙。
孔庙大规模的建筑群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共有九个庭院。
穿过第一道门,来到金声玉振坊。
坊后就有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面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
以前皇帝来祭祀孔子时都得下马下轿,对孔子的尊敬程度可见一斑。
走过棂星门和圣时门,庭院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地上铺着很大的青石砖,这些砖又滑又亮,一看就知道它们年代久远,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走过。
两旁种满了柏树。
柏树枝干笔直粗壮,树皮粗糙,沟沟壑壑,像是一道道山脉,又如一条条河流,诉说着历史沧桑。
听导游说,这些树少则两三百年,多则1300多年了。
继续往里走,穿过弘道门,大中门和奎文阁,就来到了十三碑亭。
这些碑大得让人惊讶,足有好几吨重呢。
上面镌刻着各种字体的碑文,有些地方字已经很模糊了。
这些碑文都是古代皇帝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意,亲自写了让人刻上去的。
开始我以为驮着这些石碑的是大乌龟,可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是传说中的神兽。
它们长着金雕的眼睛,龙的胡须和鳞片,鹰的翅膀,龟的壳,麒麟的角。
在那个时代,他们是怎么把这些石碑完好无损地运过来的呢,这不得不令人连连惊叹。
继续往后面走,是大成门,杏坛,两庑,最后来到了大成殿。
这里的建筑群很有皇家气派,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大殿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
我们运气好,正好踫上了祭孔大典。
这些人身穿古人的衣服,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手拿戒尺,嘴里念念有词,看得我心潮澎湃。
参观完孔庙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
这次孔庙之行,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古老,让我领略了儒家文化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啊!孔庙作文600字篇2今天,我们五年级的开学典礼在孔庙举行。
圣马力诺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the Republic of San Marino圣马力诺孔子学院在当地落户已有两年,获得了圣马力诺和周边意大利市民的认可与好评。
2016年4月,圣马力诺孔子学院开设了中医点穴推拿班。
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北京城市学院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到圣马力诺孔院,教授学生中医理论知识和点穴推拿手法。
2016年7月,同仁堂中医药博物馆在圣马力诺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博物馆以红色为基调,展柜内摆放着上百种中医药标本及现代中医药品。
最吸引人的当属陈列着治疗和制作工具的展柜,以及介绍同仁堂历史发展的图片。
看到永乐针灸穴位铜人,人们惊叹不已,连连赞叹中医的博大精深。
点穴推拿班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让他们对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教学方式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时至今日,同仁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天候对外开放,随时欢迎市民到孔子学院参观学习。
学员西尔维奥是圣马力诺国家足球队教练,年轻时曾学过中医知识,对穴位推拿十分感兴趣。
通过孔子学院老师的指导,他由浅入深地学习了很多中医穴位和推拿手法,在课上他积极担任教学模特,感受多种推拿方式的力度和功效。
课下他亲身实践,为家人和球队队员做穴位按摩,缓解大家日常身体酸痛等问题。
他表示,对圣马力诺孔子学院同仁堂博物馆的建成感到由衷的高兴。
孔子学院 总第50期 2017年5月 第3期58Established two years ago,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the Republic of San Marino has won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from residents across San Marino and Italy. In April 2016,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nSan Marino launched the course on acupressure points and massage treatment. As its Chinese partner institution,Beijing City University sends its outstanding teachers to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to teach students theorie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upressure points massage treatment techniques.In July 2016, Tongrent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was officially unveiled at the ConfuciusInstitute in San Marino. Decorated in red, it exhibits hundreds of TCM specimens and contemporary TCM drugs. Themost eye-catching are those showcases displaying various tools for treating diseases and making medicine as wellas photographs presenting the history of Tongrentang. Visitors marvel at the Yongle bronze statue marked with theacupuncture points, repeatedly praising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TCM. Students taking the course on acupressurepoints and massage treatment all express that the museum enables them to have more di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treatment therapies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of TCM. Up until now, the museum is open to visitors around the clock,welcoming local residents to visit it and study TCM there.Silvio, a student 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 coach of the San Marino national football team, studiedTCM when he was young. He shows strong interest in acupressure points and massage treatment. With the guidanceof the teachers 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e has learned much about acupressure points and techniques of massagetreatment. Also, he acts as the model in class so as to experience the strength and effect of various massage methods.After class, he practices what he learns in class by performing such massage treatment on family and team members,assuaging their body aches and pains. Silvio has also expressed his heartfelt gladnes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Tongrent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n San Marino.Confucius Institute VOLUME 50 | NO. 3 May. 201759。
孔子研究院
出曲阜孔庙正门南行500米,大成路西,一围透孔花墙内高楼杰出,那就是1999年落成的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专文批准建设的研究机构,具有文献收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览五项功
能,规划建设成为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院门向东,门屋三间,屋檐下悬挂着“孔子研究院”贴金铜匾,匾上虽未署
名,一望而知为江泽民主席所题。
院门两侧,杏花摇曳,仔细一数,每侧恰为36株,孔子杏坛设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不用说,杏树是象征七
十二贤的。穿过大门,脚下是用红色的花岗岩或横或竖铺成的甬路,一行圆形的汉白玉镶嵌在甬路正中,仔细一看,原来
是古代玉佩的图案。孔子是古代文化的热心继承倡导者,极力推崇周代礼乐文化,礼乐也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设计者研精覃思,在如此平常的通道上也刻画了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符号。
跨过石桥,迎面两坊相射而立,东坊题“志道据德”,西坊题“依仁游艺”。典故出自《论语》,“子曰‘志于道,据于
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以此教人,我们也应依此做人。
牌坊是中心广场的入口,过坊就是辟雍广场。广场呈方形,80米见方,北面主楼俯视,东、西、南三面长廊围护。
广场正中为圆形平台,平台周围是外方内圆的水池,因水“壅绕如璧”,
所以得名为辟雍。辟雍也是礼制建筑,象征教化不息,只有天子的学校才
可以设置,地方诸侯的学校只能设半圆形的水池。所以我们在各地古代学
校(文庙)所看到的都是泮池,只有在北京国子监才有辟雍。从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
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民族文
化、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
家之一。中国的落后挨打只是十九世纪以来的事情,将此完全归罪于孔子
是不公正的,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好在“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使我
们能够正确地评价孔子及其思想,我们能够真正地继承民族思想文化的精
华,我们的民族才有了希望。
广场的正中是一座方形高台,台阶三层,每层三级。拾级可上台顶,顶方8.88米,中间用万年青花岗岩铺砌成圆形,
圆外及台阶均为黄色花岗岩,寓意天圆地方,天苍地黄。万年青花岗岩中嵌有77个喷头,正中一个喷水最高,中圈4个略
高,外围72个略低,分别象征孔子和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配与七十二贤。再外水池中的300个喷头,以一当十,象
征弟子三千。377个喷头喷玉溅珠,微风吹拂,彩虹隐隐,形象地喻示了孔子及其弟子开创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高潮
的盛况。台阶涌泉如帘,又象征着儒家思想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广场四面设桥为出口,红色的花岗岩地面中,东入口嵌有大花绿铺成的圭,南出口嵌有泰山红铺成的璋,西出口嵌有
汉白玉铺成的琥,北出口嵌有芝麻黑铺成的璜。古人以五行与五帝、五色、
五方、五音、五味等相配。东方属木,色青,为春,春祭东方青帝用青色
圭;南方属火,色赤,为夏,夏祭南方赤帝用赤色璋;西方属金,色白,
为秋,秋祭西方白帝用白色琥;北方属水,色黑,为冬,冬祭北方帝用黑
色璜。广场设计融入了这么多的传统文化符号。
出广场北桥,拾级而上为小平台。平台东西各有一块自然石,以遮挡
迎面主楼底层东西两个入口。照壁别出心裁的中间镂空,东为钟形,西为磬形。钟磬两种乐器与台上的牺尊、象尊以象征
孔子的礼乐文化,而钟磬又有“金声玉振”的寓意。孟子赞扬孔子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
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后人因此以金声玉振比喻声名洋溢广布。在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孔子思想首先传入朝
鲜、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十六世纪又传入欧洲,二十世纪以来,孔子更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孔子的《论语》被译成日
文、韩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英文、越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希伯莱文、菲律宾文
等几十种语言,孔子声名日益洋溢广布。面对工业现代化带来的诸种弊端,一些有识之士也希图从孔子思想中寻找良药,
一九八八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聚会巴黎,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便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 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
智慧。孔子的影响也许将会愈来愈大、愈广。
广场正北是高30米的主楼。楼88.8米见方,是传统的高台明堂式建筑。高四层,一层为台基,内设图书室、阅览室。
二层方形,三、四层圆形,寓意天圆地方。脊吻为凤,凤是祥鸟,只有天下清平有道时才会出现,所以在春秋礼崩乐坏的
时期,孔子认为天下有道无望,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悲叹。如今天下清平,凤凰来仪,孔子有知,
当会欣然而笑。
拾级而上,穿过平台,直入二层大厅。迎面是一幅高19米、宽10小的木雕壁画,图名“山
高水长”,取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赞颂孔子的高风亮节。
壁画前是一组五人雕塑,创意取自《论语·先进》“侍坐章”。孔子要弟子子路、曾点、冉有、
公西华分别谈谈自己的志向。粗率的子路抢先回答可以富国强兵受到孔子的哂笑,冉求的治理
小国和公西华的大典司仪孔子未置可否,唯独曾点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受到孔子的赞同。曾点的志向看起来很小,但它却是天下清平、文教
兴盛的景象,正是孔子理想的王国,难怪孔子会发出“吾与点也”的赞叹。
二、三层主厅现举办着孔子纪念展览,以图片、器物、雕塑、绘画等形象地介绍孔子的生
平、孔子的思想、儒学的发展和孔子思想在海内外的影响,仔细参观,如同浏览一部孔子思想
简史。
二层主厅后面还有两个展厅,西厅“千年香烟”主要展出历代祭祀孔子的祭祀文物,而东厅展出当代著名书画家书画
作品和海外政治闻人对孔子的评价题词,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孔子的敬仰。
乘电梯直上四楼,圆形的展橱内陈列着金版《四书》——中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英文《论语》,
书铜版鎏金,美仑美奂,恐怕是世界上第一部金属版《四书》。
登上三楼外平台,向北远瞻孔庙古色,向南眺望新城新貌,向东俯视论语碑苑山水碑刻,向西远眺大学英姿。而绕楼
一周可读《礼祀》“大同篇”,分别由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德文、日文、韩文八种文字刻成。“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孔子的大同理想要靠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去实现。
乘电梯直下一楼,沿长廊南行,一方庭园,一泓碧水,一泉漫涌,展现了朱熹“读书有感”的意境:“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南为阅览室,此景的设置是很切题的。捧书苦读,忽有所得,对
此小景是多么惬意。
图书馆目前正在建设,40万册的图书正在陆续入藏。目前设施虽然尚未完善,但孔子研究院边建设,边研究,人才不
足,借鸡下蛋,礼聘著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聘请知名学者担任兼职研究员。现在正在编纂20卷1000万字的《二十世纪
儒学研究大系》,其中11卷将于今年九月孔子诞辰正式发行,而800万字30卷的儒家伦理丛书也正在撰写之中。
一楼举办有世界孔庙展,展出了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孔庙的照片,介绍了各国孔庙
的历史现状和制度。此外还办有铜版《圣迹图》展览,120幅圣迹图图文并茂,形象地展示了孔子一生的行迹。
参观完主楼,沿长廊回返,可读廊下《论语》选译,玻璃长廊上刻满了《论语》,文白对照,黄发垂髫,均可了解高深
的孔子思想。透过长廊,可以南眺沂水如带,柳丝如系,花开锦绣,可以北赏山水瀑布,曲池如镜,喷泉怒射,彩虹如拱。
时间尚早,何妨寻石而坐,静观五彩锦鲤,细品游鱼之乐。
最后去参观钟亭,东西二亭对立,亭内各悬一钟,钟体内外满铸文字,分铸《论语》上部、下部。古人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不妨读完一钟,以增长治国修身的才干。另一钟不妨以撞代读,钟声宏量,回音悠长,震聋发聩,以觉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