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血管病治疗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4.80 KB
- 文档页数:1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注射醒脑静进行临床治疗。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23%,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是98.5%。
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3.02%,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是86.6%。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增加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标签:急性重症脑血管病;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性病症,致死率相对较高。
在中医上,此病归属于中风范畴[1]。
临床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的类型主要有出血性脑病、缺血性脑病、高血压脑病和脑动脉硬化等。
本文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上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05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急性重症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病例经临床检查确诊均符合病例要求[2],其中有48例脑叶出血患者,31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7例丘脑部位出血患者,6例脑干出血患者,4例小脑出血患者。
且均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此次临床研究。
将所有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38~72岁,平均年龄(51.4±3.6)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7~75岁,平均年龄(53.3±3.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恶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近况脑梗死是临床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恶性脑梗死则属于是重症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影响。
本文则结合相关资料,对目前恶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研究近况总结分析。
标签:恶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恶性脑梗死患者的10%均是因为严重脑水肿,从而导致组织转移、颅内压上升、神经功能恶化,而引发脑疝,其具有较高病死率,通常发生位置是在患者的大脑中动脉。
大部分恶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采用的都是保守治疗,其病死率高达80%[1]。
目前关于恶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现状如下: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恶性脑梗死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中在恶性脑梗死保守治疗的综合管理措施,在其疾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从而导致无法保持气管通常,则就要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2]。
目前关于恶性脑梗死的血压管理还没有相应的可靠证据,但是在临床上有相关研究,低血压能够对患者的血管性水肿、卒中进展发生、血-脑屏障破坏以及出血转化具有一定的减少作用,同时也非常容易加剧缺血半暗带的低灌注,从对梗死灶范围进行相应的扩大[3-4]。
因此对其实施合理的血压控制,能够对对恶性脑梗死症状有相应的缓解作用。
其次在低体温疗法也是恶性脑梗死的一种治疗方式,体温和卒中预后密切相关。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适当的低体温,即是在33~35℃能够对恶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5]。
最后渗透疗法是将一系列渗透性药物在恶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其中包括甘油果糖、甘露醇以及高渗性盐水等,其能够对患者颅内压起到良好的降低作用。
秦伟[7]等采用高渗盐水对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实施治疗,其中16例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0%甘露醇治疗,10例患者在基础只来上给予10%氯化钠治疗,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WBC、Hb、BUN、Cr、电解质、血气分析、每日Δ出入量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氯化钠组患者的血纳和血浆渗透压和甘露醇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氯化钠组患者治疗后30d和3个月的死亡率和甘露醇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38例临床观察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76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两组患者例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配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7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醒脑静;胞二磷胆碱;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多发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有极高的病死率,对患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1]。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但因为该疾病自身的特殊性原因和药物的药理性特征,很多药物都很难以从根本上对这种病症做出干预,治疗效果很不理想[2]。
本研究本着为患者服务的理想,也为了寻找出一种最佳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特对我院在近两年内收治的76例该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这76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41岁~78岁,平均年龄(56.7±8.3)岁。
在所有患者当中有丘脑部位出血患者14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8例,脑叶出血患者26例,小脑出血患者13例,脑干出血患者5例。
分组以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为所有患者例行常规的治疗,予以必要的吸氧和吸痰处理,如果患者的颅压过高,可以适当的给药甘露醇以及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干预,对患者的脑水肿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
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摘要】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 d.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 <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gong Niuhuang pill(ANP) on sever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egular treatment , and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regular treatment and ANP.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76. 92% in treatment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58. 33%,P<O. 05). The scores of Glasgow coma scale(GCS) was in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scores of GC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score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reduced (P<0. 01) , and that in contro group wasreduced too (P<0. 05). The reduced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Angong Niuhuang pill could promote awareness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3(011)004【总页数】2页(P402-403)【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疾病;安宫牛黄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者】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89.5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高,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急重症之一,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尤其是急性期,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探究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1-06-02T07:23:51.58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王红鹤[导读] 目的探究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接收的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中,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独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王红鹤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接收的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中,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独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及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症脑梗塞伴昏迷患者选择醒脑静注射液及纳洛酮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重症脑梗塞;昏迷;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aloxone combined with Xingnaoj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coma.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loxone alo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ngnaojing injection.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IHSS and GC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Xingnaojing injection and naloxon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oma is helpful to improve brain injury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with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Xingnaojing injection;severe cerebral infarction;coma重症脑梗塞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为老年群体,疾病具有五高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并发症高)【1】。
2024重症脑梗死的诊治与管理要点(全文)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类型。
重症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卒中疾病负担的关键任务。
近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本文整理指南中关于重症脑梗死的概念、诊治及管理相关内容如下。
01、重症脑梗死的概念国外学者最早在1996年提出“恶性大脑中动脉(MCA)梗死”的概念来描述大面积MCA梗死,强调其恶性病程和不良预后。
后续衍生出重症脑梗死相关的众多名词术语,可总结为4组概念:(1)重症脑梗死:基于临床表现,多在发病1个月内评估,常定义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或意识障碍[比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2分]或伴心、肺、肾等器官系统严重功能障碍。
(2)大面积脑梗死:基于影像学显示梗死范围,常用定义为CT低密度影>1/2 MCA供血区或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体积>145 ml。
(3)恶性脑水肿:指脑梗死后脑水肿迅速进展,导致颅内占位、脑疝,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可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的恶性状态。
(4)危重症脑梗死:指患者病情严重,伴发呼吸循环系统或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需要重症监护治疗或神经外科手术干预的状态。
02、重症脑梗死的诊治与管理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诊治流程如下。
第1步:判断是否有气道和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威胁生命的情况并及时处理。
第2步:评估是否适合静脉溶栓(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3步:评估是否适合机械取栓(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请介入医师评估)。
第4步:评估是否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核对去骨瓣减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请神经外科医师评估)。
第5步:评估是否符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CU)收治标准,纳入神经重症综合管理模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专科治疗、对症支持、并发症防治及相关内科治疗。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8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醒脑静注射液;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是一种比较危急的重症疾病[1],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不断研究和治疗方式探索,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临床中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最明显的病症表现就是出血性、缺血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一旦出现这些状况后,就必须要立即对其病情状况进行判断,并且展开有效的治疗过程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分别采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每组各19例。
其中男30例,女8例。
治疗组,年龄3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92±5.54)岁。
对照组,年龄3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63±5.53)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采用1.0克的胞二磷胆碱物质用浓度为5.0%的生理盐水稀释后形成500毫升溶液,将其混合均匀,之后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方式,每天静脉用药一次,持续治疗十天,当患者出现脑水肿情况后,需要给予患者甘露醇静脉推注[2],在具体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和病情状况选择适合的用药方式。
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应用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作者:李华德颜国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M)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
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XM、甘露醇联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CP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但两组并发症及急性期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重症病例存活超过40 d例数(7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地塞米松;甘露醇;脑血管病;脑保护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应重视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以及预防发生并发症[1-2]。
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与DXM、甘露醇联用治疗相比较,分析DXM与甘露醇联用对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症的效果,以便提供临床参考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期间入住本院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39~73岁,平均(56.5±0.5)岁。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4届急性脑血管病标准,均经MRI或头颅CT确诊,有中枢神经系统体征;(2)入院时,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3]。
1.3 病例排除标准(1)患者对甘露醇和DXM有禁忌证;(2)近2个月内,患者使用DXM等糖皮质激素;(3)患者的脑血管病为脑炎、脑积水、脑外伤等引起的;(4)患者无手术指征;(5)患者为内科保守治疗者;(6)患者既往有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病史[4-5]。